三明治文化中心

其他

假如洗衣机可以通往玻璃世界……|孩子们的创意写作

在孩子成为写作者之前,他们也是一名读者和观众。在三明治,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就着宫崎骏的电影和多位作家的原著文本讨论当下的生活。从文本探索现实与虚构的界限,构建出从现实通往奇幻世界的通道;寻找和挖掘故事背后的创作原型,从日常生活入手创造“奇幻”角色;分析电影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创作者意图,学习从他者的角度感受世界。在今天的推送中,大家将会读到3位三明治小作者的原创故事。本条展示的是马伊槿的《洗衣机通往玻璃世界》。副条还可以读到吴芊羽的《神秘的房间》以及金洛希的《神秘的幻想》。故事都很精彩,如果您喜欢这些故事,欢迎留下评论和鼓励。洗衣机会通往玻璃世界马伊槿
9月2日 下午 8:01
其他

如何理解“儿童创意写作”?|少年三明治播客Vol.07

在这个时代,“写作”还有什么用?写作教育又能带给孩子什么?儿童创意写作和成人创意写作的区别在哪里?本期播客,我们和三明治创始人、正在东安格利亚大学(UEA)读创意非虚构写作硕士的李梓新聊了聊创意写作的源流、发展与国内外案例,以及一个关键的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学创意写作?🎧欢迎扫码收听👇以下是本期文字摘录。(根据文字阅读习惯有所调整)🎙️本期主播:虾米(以下简称Q):是创意写作专业在读研究生,也是写作的"小学生"🎧本期嘉宾:李梓新(以下简称A):“三明治”创始人。现在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学习非虚构写作(Creative
8月29日 下午 10:00
其他

“外婆的缝纫机”与“我的上下铺”|散文中的生活

孩子们借散文书写出人与物的依恋关系,也能从中看出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凝注,他们和周围环境的互动和关系。(点击阅读👉:“亲爱的家具朋友”与“被冷落的钢琴”|散文中的生活)淡淡而节制的文字流淌在《外婆的缝纫机》中,外婆和缝纫机是一体的,吴迪与外婆一定非常熟稔,也对外婆有足够的观察和深厚的感情,才能写出外婆和缝纫机之间的亲密。荣逸在《我的上下铺》中,写下了自三岁到如今,自己与双层床的变化。从双层床的搬迁、改变以及荣逸对待它的方式,我们都能从中看出他的成长。他的文字简单、短促,但富有童真。正如孩子们在工作坊最后提出的对好散文的定义:“好的散文需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出来,让读者能体会到,得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表达要恰当。”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留下的这些生活记录,都是好散文。——麦子三明治写作导师《外婆的缝纫机》吴迪
8月3日 上午 11:00
其他

“亲爱的家具朋友”与“被冷落的钢琴”|散文中的生活

在“散文中的生活”工作坊上,我们阅读西西与北岛写就的家具散文,感受作家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文字风格,以及他们背后的城市、生活的时代铸就的个人特色。先有生活,再有创作。孩子们重新打量自己的日常,感受和体会个人生活,重新打量这些陪伴自己已久的,或许已让他们熟视无睹的家具,写下他们和家具之间的关系与情感;同时也倾听、理解他人的生活趣味,从此成就个人的散文风格。在这两篇散文中,子童的文字细细雕琢,凝练且有个人风格,还带着京味儿。我们从里头看到作者的生活习惯,感受到作者的生活趣味。益青的文笔淡淡的且富于哲思,笔下的家具和她的关系也较为疏远,家具就像是寄居在她家的孤独的人。我们在对读的时候,也能明显地感受到两位作者对待家具的不同情感,或许也能勾连起与自己有关的生活记忆。没有曲折的情节、起伏的情谊,但可以从中读出写作者的性格,被当中细致的书写和与生活的共感所吸引,这就是散文的魅力。——麦子三明治写作导师《亲爱的家具朋友》刘子童
8月2日 下午 5:01
其他

文学教育的过程,是一场情感互动|少年三明治播客Vol.06

在三明治,写作导师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多元的。TA们既是朋友,也共享同一个身份——写作者。当传统关系发生着意料之外的变化,当文学教育打破常规的课堂范式,人与人之间便开始弥漫丰富而流动的情感,诞生着一个个打动人心的互动细节。这些细节又会在无意间成为唤起自我表达及反哺写作能力的养分。白先勇说,文学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而在三明治,我们在情感纽带上共建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安放彼此无处可说的烦恼与悲伤。学会确信自我感受,便也是在突破套路化的表达习惯,与不同的写作标准共处。今天这期播客,两位三明治的写作导师也将谈谈她们与孩子间的文学情感故事。而这些故事里包裹着“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创意写作”的答案。🎧欢迎扫码收听👇🎙️本期主播:虾米:一个害怕当老师的文艺青年小严:一个话忽多忽少的人杨杨:一个喜欢在深夜写日记的人💬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01:20]为什么会成为儿童中文创意写作导师?这份小众职业带来了怎样的特殊体验?[04:10]文学教育,是把“师-生”/“教-学”还原成人和另一个人的交流[13:49]反思教师权威的同时,写作能带给师生互动什么不同方法?[22:16]写作时的套路化和自我审查,更像是对自我感受的不确信?拓宽写作素材库的本质又是什么?[36:06]写作的进步不等于作文分数提高,而更关乎“自我”的完善[43:24]当孩子的发言出乎意料,当孩子的情感反馈“不正确”但真实📚本期提到的作品[中]
7月19日 下午 8:00
其他

《木偶的王国》|宫崎骏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

昨天的推文中,我们发表了两篇孩子在“宫崎骏电影赏析及长故事创作”工作坊中写下来的奇幻故事——「朱前彬:被快乐召唤的星期三」「俞悦:凤猫世界奇遇记」,欢迎点击阅读。今天,我们继续来读两篇,第二篇《扫把世界》可在今天的二条推文中阅读。***漆黑中的隧道,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撑着雨伞在小路边等待的下雨天,在宫崎骏的镜头里,这些带着“暗面”的地点和时刻往往是奇幻世界的交接点,是神奇的起点,在“宫崎骏电影赏析及长故事创作”工作坊中,也成为了孩子们创作奇幻故事的第一步。翊森笔下的木偶王国,就从家里小区的一个楼梯间开启。“黑黑的楼梯间,一个个平台连接着接近无限长的楼梯,通往无尽的黑暗”,是翊森和朋友小顾在小区骑脚踏车玩耍时发现的,在他的奇幻世界创作中,这个楼梯间便成为了连接现实和奇幻的交界。翊森创造的木偶王国,渲染着神秘、奇幻、甚至有一丝诡异的色彩,这样的风格,与宫崎骏构设的故事王国有着相似的感受。木偶王国里头的主人公透露出的英雄色彩,对世界存在的问题直接挥剑的少年气,也同样带给人类世界反思。不管是翊森的创作还是宫老的电影,都一同告诉我们面对庸常或是可怖时的方法:直面暗面,凝视暗面,发挥你的勇气和想象力,试着让暗面成为有趣、好玩的故事吧!——麦子三明治写作导师马翊森
7月12日 下午 1:30
其他

《扫把世界》|宫崎骏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

宫崎骏的电影中充满着令人神往的幻想元素。搬到乡下橡树旁的“鬼屋”家宅,才会遇见龙猫;长时间无人打理的屋子里,住着许多会跟阳光和人类捉迷藏的灰尘精灵;猫巴士能载你去任何地方,不过得告诉它去哪儿,车头的显示器跳出目的地,才会出发……这些奇幻的精怪是什么来头?细细揣摩,不难发现它们其实都有现实依据。在昨天的推文中,我们发表的两篇奇幻故事——「朱前彬:被快乐召唤的星期三」「俞悦:凤猫世界奇遇记」,欢迎点击阅读。他们的故事也是借鉴了自宫崎骏电影中的元素与人物形象,再从自己的日常生活找寻灵感所创作出来。今天,我们继续来读两篇孩子在“宫崎骏电影赏析及长故事创作”工作坊中写下来的奇幻故事,第一篇《木偶的世界》可在今天的头条推文中阅读。周子维是一位擅长实地观察的小作者,他在“宫崎骏电影赏析及长故事创作”工作坊中书写了一个高度取材于现实场景和物件的幻想故事。这个长故事要求大家从自己的家里出发,为了达成现实世界与奇幻世界的场景过渡,我们必须想办法从家里找到一个“入口”,设计一条“通道”,并且在这两者中“放置”线索来进行铺垫。子维想到家里那间蒙尘的储物间,鲜少有人出入,他特地回去观察了一番——故事开头诡谲的氛围由此而来。储物间里有一扇门,他认为这是绝佳的通道入口。至于奇幻世界生活着什么样的精怪,当储物间的物品映入眼中,他想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元素,于是,“冒险”开始了。——楚焙三明治写作导师周子维
7月12日 下午 1:30
其他

《被快乐召唤的周三》|宫崎骏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

宫崎骏作品里不乏许多有趣的精怪角色,它们往往指引着故事发展,或是给主人公陪伴与慰藉。小月和小梅刚搬到乡下的老家宅子时,总是被突然掉落的橡果子吸引,这是龙猫在跟她们打招呼呢;妹妹走丢了,或是想去看望躺在医院里的妈妈,多亏了奇妙的猫巴士,才能解决问题、实现愿望。当然,精怪们也不总以讨喜的形象出现。《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初看有点吓人,因为害怕孤独,他还在汤屋里大闹了一场。“宫崎骏电影赏析及长故事创作”工作坊学员朱前彬,在长故事中创造了让每个孩子都想去的奇幻世界,这与他笔下的一个角色有关。每当周三,家里储藏室的深处,有一条奇怪的管道向主人公敞开,每次通往不同类型的、神奇的游乐园,如此快乐的周三,谁不期待呢!这是谁安排的?这么好心。原来是快乐精灵,它是为孩子带来快乐的精灵。在奇幻世界与主人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想必也是从遥远的各处,被“快乐”召唤而来的。前彬设计的快乐精灵身上有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快乐精灵不会说话,或许,享受快乐本身就无需多言,重在体验。快乐精灵似乎深谙快乐之道,能制造出玩得痛快的游乐设施,它是懂孩子的;它会在孩子们变着花样戏耍时,如同一位长辈,对眼前的顽皮景象哭笑不得;并且,当家长寻找孩子时,快乐精灵会将他们及时送回家,十分可靠。一个好的角色,能给故事主题定调,同时能为情节的展开提供有效的指引。——楚焙三明治写作导师朱前彬
7月11日 下午 8:02
其他

《凤猫世界奇遇记》|宫崎骏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

自然与环保是宫崎骏电影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生活在大橡树旁的龙猫是大森林的精灵、大自然的化身,波妞与宗介的故事探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还有《风之谷》《天空之城》和《幽灵公主》被很多影迷称为宫崎骏的环保三部曲。从早期的《龙猫》到后期的《悬崖上的金鱼姬》,孩子们能在影片中看到宫崎骏对这个主题不断地思考,甚至在《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也能感受到类比于濒危物种在地球上生存的危机感。在为期五天的“宫崎骏电影赏析及长故事创作”工作坊中,小作者俞悦书写了一个“我”与凤猫一族的环保主题长故事。凤猫是根据她喜爱的龙猫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它可是龙猫的亲戚呢”。不过,凤猫不但不给“我”橡果子,还经常从“我”家里“借”大米,这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个悬念,好奇的故事主人公尾随“借”米的鸟儿,穿过连接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通道,来到了凤猫的聚居地,“我”这才明白,原来凤猫们是因为缺少食物,才会去人类家里“借”米。究竟是谁,让凤猫们落到如此境地呢?这位小作者相当有耐心,在每一个关键情节点都好好地“埋”下伏笔。并且,她以“故事力”帮助了遭遇生存危机的凤猫们。至于为什么迁徙到成都的熊猫栖息地,得飞过珠穆朗玛峰,飞过太平洋,飞过澳洲……花上足足365天?说不定是因为凤猫和人类朋友太投缘,索性趁此结伴周游了世界各地。——楚焙三明治写作导师俞悦
7月11日 下午 8:02
其他

暑期古典文化成长营系列|用“有机”的方式学古文

一提到“古文”,孩子也许会有畏难情绪,觉得读不懂、没意思,家长也会因此感到困扰。但在三明治,情况却很不同。我们的古文系列工作坊一直有一批默默追随的拥趸。老师们与孩子们在工作坊里玩对对子、做飞花令、在唐诗宋词里寻找月亮和柳树的意象、跟着《随园食单》下厨做饭,把《酉阳杂俎》当作科幻小说来读,把《山海经》和《古希腊神话》放在一块儿讨论,仿写苏轼的朋友圈,像写《史记》那样写自我介绍......在三明治的老师看来,古文并不高深莫测,那时候的作者,也和今天的人们一样,爱写生活中的事,也书写富有幻想、科幻色彩的故事。我们不必低估孩子的能力,当他们带着放松、开放的心态去读时,他们自然能读出古文的精妙、有趣。孩子们读完金圣叹的《不亦快哉》,便也用这个句式写起了"日记";读完《世说新语》之后,又用古文写起了当下生活轶事;读完《山海经》,孩子绘制神兽海报设计宋朝喵喵游戏卡片,把"宋代生活方式"融入剧情;学习了诗词对韵,再小的孩子也能笔下生花;如果你喜欢"有机"的学古文方式欢迎来到三明治我们和古人一起隔空击个掌!诗可以听,可以画,可以唱,可以玩。适合年级新G2-G3工作坊亮点1、选取简短而朗朗上口的古诗词,结合讲故事、诵读、歌唱、绘画等多种体验,培养孩子对古诗词的亲近感和兴趣;2、在游戏和讨论中融入声律、意象等知识,帮助孩子理解古诗词的特点;3、引导孩子从色彩、构图等层面探索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探访诗词背后的鲜活日常。工作坊内容工作坊分“声音”“感官”“生活趣味”等五个主题,从“审美”和“古人生活”两个维度,带领孩子品赏古诗词,进入古人的生活世界。孩子将在工作坊中听赏、歌唱,想象和描绘诗中的画面,延伸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日常,与古人一起体会慢慢生活的美好。工作坊时间7.1-7.5
6月28日 下午 2:50
其他

孩子们借文学中经典故事模式,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小人儿故事」特辑

昨天我们推出了一篇「小人儿」故事,点击查看:将想象力化于生活中,给日常加点小魔法!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孩子们借着这一经典故事模式,又创作了什么精彩故事。在今天的「小人儿」故事里,平日里头常说的“掉进书海里”成真了;小兔子和蚂蚁成了坐骑;还可以在床上攀岩......在自己熟悉的空间里,变小后的自己有了奇妙的新体验,但也困难重重。小人儿1号登场:我灵机一动,纵身一跃,跳到了蚂蚁的背上,它爬到了房门前,我们从门缝里爬了出去。我像拍马的屁股一样,使劲的拍了拍蚂蚁的屁股,让它朝爸爸妈妈房间的方向走去。作者:郑天然一天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只有5厘米大小的人。被子闷得我喘不过气来,高高的枕头让我的脖子很酸痛,我挣扎出被窝,放眼望去,简直看不到边。我必须告诉爸爸妈妈,我变成了一个袖珍小孩。昨天晚上放在床头的橡皮筋变成了一个呼啦圈,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了床边,又像全红婵跳水一样跳到了我的拖鞋上。这时,爬来一只蚂蚁,一定是我昨晚偷吃旺旺雪饼时掉的渣吸引了它。我灵机一动,纵身一跃,跳到了蚂蚁的背上,它爬到了房门前,我们从门缝里爬了出去。我像拍马的屁股一样,使劲的拍了拍蚂蚁的屁股,让它朝爸爸妈妈房间的方向走去。来到他们的床前,我努力的往床上爬,可即便爬的满头大汗,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跌落下来。我大声喊:“爸爸、爸爸、妈妈、妈妈,你们在吗,能听到吗?”就这样重复的喊了不知多少次,依然没有回应。我并没有放弃,因为我饥饿的肚子在威胁着我,必须要叫醒他们。要是有一个蹦床该多好啊!“蹦床,对呀,我怎么不用我笔里的弹簧呢,这样我就能跳的很高了”。于是我又骑上我的蚂蚁坐骑,来到了客厅,我从沙发爬到了书桌上,拉开笔袋,让“蚂蚁老兄”拖出一只笔来,我用力一拧,把弹簧取了出来。我和蚂蚁把弹簧拖到爸爸妈妈床边立起来,然后爬上弹簧,用力一蹦,嗖的一下,我飞了起来,我还从来没有玩过这么好玩的过山车呢。我正好落在爸爸的胸口,爸爸不耐烦地说:“走开走开,臭虫子,影响我睡觉了,你看看墙上的时间,才5:37呢!”唉,我真拿爸爸没办法,我只好使出我的杀手锏一吹肚脐!我把爸爸的衣服撩开,对准他的肚脐使劲吹,还大声喊:“爸爸爸爸,快醒醒!”爸爸终于醒了,眯起眼睛仔细的看着我,惊叫了起来:“郑天然,你怎么变成小人了,不行不行,我得赶紧带你去医院,孩子她妈,快点起来!”我连连摆手,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要是去医院会上新闻的!”妈妈也被吓坏了,故作镇定地说:“这样吧,咱们还是先吃早饭吧,我肚子饿了。”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还把食物打成了很细小的末;爸爸用纸给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椅子。开饭啦!我刚吃了一口,瞬间有了能量,突然就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大家先是一愣,然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做袖珍小孩可真不方便呀,我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小人儿2号登场:我想赶快出去,就往前“挪”,但前面越来越黑,我就朝反方向爬,终于出去了,我跳上被子,使劲往床角挪,滑了下去,飞出去好“远”!作者:陈奕锦周六的早上,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是黑色的,有白色的图案,原来我在被窝里!我想赶快出去,就往前“挪”,但前面越来越黑,我就朝反方向爬,终于出去了,我跳上被子,使劲往床角挪,滑了下去,飞出去好“远”!我看了看时间,8:00!我飞速跑进了卫生间,但怎么爬上洗手台呢?我看到柜子边黑色的把手,想出了一个点子。我先使出很大的力气跳起来,抓住了把手。再沿着这把手爬呀爬,到把手的顶端,再用脚一蹬,抓住台面。用手撑了起来,才足以到达台面。我想开始刷牙,但是找不到合适的牙刷,我就不刷牙了。我看见一些台面上的小水滴,捧了起来,漱了漱口。我又找了一个小水滴,再捧起来,洗把脸。我想下去,但如果用上来的方案,我肯定会摔下去。当我看到旁边的纸巾的时候,我跑了过去,拉呀拉。你猜我要干什么?我要做一个降落伞。抓住四角,3—2—1
6月26日 下午 12:02
其他

将想象力化于生活中,给日常加点小魔法!|「小人儿故事」特辑

小人儿是儿童文学里常常出现的形象,从安徒生笔下的“拇指姑娘”到宫崎骏电影里的“借东西的小人”,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形象,就连《西游记》里孙悟空也变身成二寸小和尚“立帝货”过,在小匣子里蹦蹦跳跳。为什么小人儿的故事那么有魅力?或许是因为小小的他们跟我们普通人类生活在同样的空间里,有着除了身高体型全都一样的身体,不过比例变化了,寻常的事物对他们而言就变得不太寻常了,原本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成为了不小的挑战,当然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乐趣。在今天的「小人儿」故事里(明天我们还会推出第二篇),纸巾能变成降落伞;玩具怪兽像楼一样高;拧开牙膏的盖子无异于去徒手拧下一个车轮;跌进大鱼缸,误闯了慈鲷鱼的家。如果自己变小了,在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空间里,会有怎样的新体验,遇到怎样的麻烦呢?孩子们借着这一经典故事模式,在日常生活里为自己设置了一系列困难,又一个个去解决,想象力化于生活中,给日常加点小魔法,请欣赏吧!——梦云三明治写作导师小人儿1号登场:我想轻轻往下俯身,喝到这碗粥。没想到一个没抓稳,“扑通”,掉进了这碗粥里。先不管能不能出来了,先在这碗粥里泡个温泉粥,享受享受再说。作者:陈之语“咕噜噜”,肚子饿了,我想下床去吃饭。可是,床现在太大了,跑到床边都很艰难。我想了想,双手抱头,滚到了床边。幸亏我有踢被子的习惯,可以直接跳下去。我跳了下去,来到了枕头上。虽然跳在枕头上,可还是把我摔得够呛。我滚下了枕头,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有一只跟我一样大的蟑螂跑了过来,差点把我吓了半死。不过,它好像没看见我,这可让我松了一口气。我在睡觉前那个大小的时候也怕蟑螂,更别说现在了。蟑螂跑过去后,我想,怎么样才能快点吃到早饭呢?对了,地上有片纸巾,如果我跳上去,有一阵风吹来,那我不就可以飞上餐桌了吗?于是,我跳上纸巾,等着风的来到。盼望着,风终于来了,带着我的纸巾虽然没有飞到餐桌上,总算是飞出房间了,但是,依旧没有飞上桌子,而是飞上的椅子。我试了好几次,终于,风带着我飞到了餐桌上。这餐具怎么这么大呀,这碗粥都快跟温泉池一样大了!筷子还不如说是独木桥。咦,这筷子搭在了这碗粥上。真是天助我也,这样事情就好办了,我爬上独木桥(筷子)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爬上了筷子的顶端。深怕一个不小心,没站稳,筷子轻轻一斜掉下去了,那样的话就难弄了。我想轻轻往下俯身,喝到这碗粥。没想到一个没抓稳,“扑通”,掉进了这碗粥里。先不管能不能出来了,先在这碗粥里泡个温泉粥,享受享受再说。小人儿2号登场:我战战兢兢地跪了许久,怪兽们一声不吭,我才敢把眼睛睁开一条缝,别说动手了,它们动也没动。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它们是我的玩具呀,我怎么变得这么小!作者:曲翰祈一天,我从午睡中醒来,发现怪兽赛刚正低头盯看我,我躺在它脚边,手搭在它脚上,就像搭在一座山坡上。“啊!”我从垫子上弹起来,发现周围还有许多像楼一样高的怪兽,我双脚一软,跪倒在垫,等待它们的裁决。我战战兢兢地跪了许久,怪兽们一声不吭,我才敢把眼睛睁开一条缝,别说动手了,它们动也没动。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它们是我的玩具呀,我怎么变得这么小!垫子上太危险了,我决定爬到床上去,刚好我在临睡前将一把有纹路的大刀支在了床边,我顺着纹路艰难地爬到与床齐平的位置——最惊险的时刻到了,我奋力一跃,将一切交给命运……我跳到了床沿,但脚下不稳差点跌落,还好我抓住了床单,跨了上来,等待救援。(翰祈将写作场景用玩具搭建出来)小人儿3号登场:双手被牙膏盖上的凹凸纹路摩得红红的,但是牙膏盖已经变得很松了,我心里满是成就的喜悦,我忍着痛,使出吃奶的力气,最后一脚把牙膏盖给踹下来了,一股薄荷味飘了出来。作者:刘知恒一天早上,我准备去上学,刚出门,突然想到忘记刷牙了,于是赶紧跑回家刷牙。我来到卫生间之后,“嗖”的一声,一个像幻影时空洞似的通道,把我带到了台面上。我发现牙膏变得硕大,比航空母舰还要大。牙刷的体型和一辆坦克差不多长。这时我才发现不是周围的事物变大了,而是我自己变小了。我这是闯进大人国了还是啥?也不对,这个卫生间看着就是我家的卫生间呀。啊呀,不管他了。再说我就要迟到了,还是赶紧刷牙吧!我决定打开牙膏盖子,准备刷牙。但是我变小了,要打开盖子很困难,但我还是决定试一下。我抱住牙膏盖子,用脚路地,我蹬一下,就用手把盖子往右转一点,我花了好大的力气,全身都是汗,汗水滴滴答答得滴在台面上。双手被牙膏盖上的凹凸纹路摩得红红的,但是牙膏盖已经变得很松了,我心里满是成就的喜悦,我忍着痛,使出吃奶的力气,最后一脚把牙膏盖给踹下来了,一股薄荷味飘了出来。接下去我要想办法挤牙膏了,但是前面我已经用尽了我的力气,现在感觉好疲惫。为了不要太晚到学校,我还是没有放弃。我倒退了几步,向牙膏的身体冲过去,跳到了牙膏的肚子上。我左一脚右一脚,用力地踩牙膏的肚子,吧唧一声,牙膏口挤出了一点,我觉得够了,因为我人很小,我只需要一点点牙膏。接着我面临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刷牙。我把挤好牙膏的牙刷倒着放,刷头顶着桌面,面向着我。我把头趴在牙刷头上,左右摇晃自己的头开始刷,有点搞笑,但是我还是成功刷好牙了。小人儿4号登场:眼前黑色的皮沙发像一座大山,餐桌像个大山洞,一阵阵机器马达声在我耳边突突突地响着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茶几上鱼缸里两条巨大无比的珊瑚慈鲷鱼正你追我赶。作者:鲍看橙我正在做美梦时,耳边传来了雷鸣般刺耳的铃声,我吓得一咕噜爬了起来。这是在哪儿?我跳了几下,脚下感觉软软的,这不是我的枕头吗?我走了几步,感觉像走在雪地上,一脚高,一脚低。前面是我的被子吗?就像无边无除的白色海洋,一眼望不到头。这时才发现我变成了袖珍小孩,只有拇指那么大。我沿着枕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床边的书架,我大声呼喊爸爸妈妈,但没有人进来。我抬头看了一下紧闭的房门,门把手闪着银光比我高比我长,我小心翼翼地爬上门把手,然后用力跳,一次两次三次,吱的一声,门微微打开了一条缝,竟然成功打开门了。我沿着原路跳回书架,一层一层下到地板上,挤出门缝来到客厅,客厅里没有爸爸妈妈的身影,眼前黑色的皮沙发像一座大山,餐桌像个大山洞,一阵阵机器马达声在我耳边突突突地响着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茶几上鱼缸里两条巨大无比的珊瑚慈鲷鱼正你追我赶。它们一定饿了,我爬上茶几,鱼缸就像一个大大的游泳池,我想抓一把鱼食喂慈鲷鱼,却只能抓起几颗,鱼食也像一个个巧克力球,我奋力爬上鱼缸,正准备把鱼食扔进鱼缸时,脚下一滑,整个人跌进了大鱼缸里。“完了完了,爸爸养的十条慈鲷鱼只剩下这最凶狠的两条了,其他都被它们吃掉了。这下轮到要吃我了。”只见慈鲷鱼朝我游了过来,我拼命地逃,它们停了下来,互相看了看,开口说:“这不是每天喂我们吃东西的小女孩吗?怎么变那么小,跳进我们家来了?”我竟然能听懂鱼说话,“对对对,是我是我,你们可别吃我啊!”“放心,我们不会吃你。”“那你们之前为什么要互相残杀呀?”“因为你总不给我们吃饱啊,我们饿得没办法,只能吃那些瘦弱的小伙伴。”“是呀是呀,现在只剩下我们两条鱼了,食物够吃了,但我们好孤单啊。”“原来是这样啊,那我让爸爸再去找点你们的小伙伴来,以后我也保证每天都喂饱你们,你们不能再那么残忍了。”但我怎么出去呢,鱼缸滑滑的,我想爬上去,可是尝试了好多次都失败了,我伤心地大喊爸爸妈妈,突然耳边传来了清脆的铃声,闹钟响了,我正躺在床上,睁开眼睛,听见妈妈喊:“快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这些故事均来自「线上」创意写作4阶段三四年级的孩子。今年暑假,我们也开设了三个阶段的「线上」创意写作工作坊:创意写作2——生活小事创意写作4——幻想故事创意写作8——联结世界工作坊均在每周末进行,6月底开始,共10次,4-8人小组,欢迎孩子们加入!
6月25日 下午 12:01
其他

孩子眼中的爸爸|父亲节特辑

在父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通过孩子们眼中的镜头,捕捉到了父亲这一身份的多重面貌。每一位父亲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联系,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还是在教育和引导的大道上。在孩子们眼中,父亲既是生活中的超级英雄,也是易于亲近的朋友;是引领认知世界的向导,也是情感表达的榜样。有的孩子欣赏父亲解决复杂问题的才华,有的感激父亲在争执中的温柔支持,还有的珍惜每一次与父亲的打趣和玩笑......他们的话语简单而真实,充满了对父亲深沉爱意的表达。(引言来自sara,三明治资深阅读导师)
6月16日 上午 10:00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推理内外:没有人可以活着离开

即使人已经长到三十岁,我的内心却依旧停留在少年时代。促使我写下这部小说的,正是与那时同根同源的侦探冲动。——岛田庄司《占星术杀人魔法》后记让一群爱读推理小说的小孩自己来写推理小说,应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吧。当初想要设计推理工作坊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后来,我在一间名叫“福尔摩斯”的教室里,跟孩子们讲了不计其数的案件,他们又把一种“推理精神”带出教室,病毒式地传播开去,影响了同龄人的写作氛围。懂得“推理”,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一个人遇害了。到底是谁,出于什么动机杀了ta?大多数推理小说,都旨在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把同样的逻辑运用到生活中呢?妈妈今天骂了我一顿。到底是我还是谁,出于什么原因惹她不高兴了?本应该送到家门口的快递找不到了。到底是快递员送错地方了?楼道里有路人顺走了?还是物流信息显示出错、实际上还没送到?小区里的流浪猫数量减少了。是它们转移地方了,还是最近有市容管理的人来清剿流浪猫,或是有好心人收养了几只?推理的第一步,在于我们太需要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来发现问题,有一个好奇的大脑来提出问题。从与自己直接相关的问题,到与周围人有关的问题,再发散到更广的维度。这个世界上都是问题。很多人根本看不到问题,还有的人不假思索地选择接受——然而,缺乏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的人,很容易被操控。“质疑”,才是推理思维的内核与起点。我想直面问题。希望孩子们也可以直面问题。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那一刻起,大脑皮层,或者说推理的DNA就开始运作起来了。除了“是什么”,我们还想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也就是手法和动机。这时,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直至解答。整个过程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到具有迷惑性的“证据”,做出错误的假设,再推倒,重构,拼凑有效证据,一点一点逼近真相。因为我们很难“还原”真相。推理思维的极限,就是尽可能离真相更近一些。也许有人会说,真相是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就喜欢“吃瓜”,听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方拉扯,不是更有意思嘛。那么请注意,除了环环相扣、斤斤计较的理性,推理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叫做“同理心”。看上去那些真相都很遥远,但在某些情形之下,它也可能和我们每个人有关。比如,非法安装的摄像头拍下的重要证据,能否成为呈堂证供?也许这个案子发生在别人身上,但它会让每个人思考:公义和个人隐私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对真相的执着,终有一天会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有关。侦探,看上去是一个如此有魅力和智力的角色。我们现在站在侦探的角度训练推理思维,享受推理的快感,也是为了在不慎成为受害者或者加害者的时候,还能保持冷静,从困局中跳出来,拨开迷雾,看清自己。🔍有意识地为自己“装备”上推理思维,往往都是从读推理小说开始的。推理小说有一个特点:它属于类型文学,看上去是比“老大哥”纯文学矮一头,但畅销书榜它可以占半壁江山。孩子也特别爱读,在三明治的图书馆,小一点的孩子会借猫狗版的“福尔摩斯”,和江户川乱步的“少年侦探团”系列;大一点的就开始入阿加莎和东野圭吾这类非常高产的推理作家的坑。读推理,无疑有一种解谜的乐趣。我们就像在跟故事里的侦探比赛,抑或是在跟作者较量,看自己能不能提前一步猜出“谁是凶手”。埃勒里·奎因给读者的挑战信,更能激起一些小小的胜负欲。埃勒里·奎因在《希腊棺材之谜》中的“挑战读者”部分内容除了扮演干烧CPU的推理乐子人,读者还能从阅读中获得点什么呢?不妨先简单把推理小说分为本格派和社会派两类,两种阅读体验各有千秋。本格推理注重手法,我们读的时候很在意谜面之新。比如同样一个密室杀人,从最朴素的鱼线、冰块开始,到卡尔归纳出“密室讲义”,再到大山诚一郎在《密室收藏家》中更新“造密室”的动机——快两百年了,还不断有推理作家把密室写出新意来。相比幻想文学的奇妙脑洞,本格推理硬是要在合理的逻辑中,畅想犯罪之“不可能”——我们在读的,是人类大脑周密运转、不断升级的结晶。在工作坊中阅读时,我经常要求孩子们动笔,甄选、勾划出他们认为对推理和破案有帮助的线索,画下案发现场的示意图,画下受害人和嫌疑人之间的关系图等等。他们会一遍一遍审视手中的材料,相互补充证据和观点。沉浸式代入侦探角色时,他们变得非常仔细、谨慎,在诸多怀疑中完善自己的推理路径。深度阅读,追根究底,不再是一件刻意的事。如果说本格推理要让孩子拿着放大镜走进案发现场,阅读社会派推理时,我会更希望他们后退一步,去观全局。现象背后,存在什么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制度与法律的问题,还是社会结构性的问题?社会派推理恰好是不同观点杂糅与碰撞的场所,开放讨论,尚无定论。作为读者,不但聆听作者借用各个立场的人物传达的声音,还有机会好好想一想:我怎么看呢?如果是我,会怎么选择呢?我们在阅读中成为头脑更清醒的人:社会推理所承载的现实,并非无解,也不存在最优解。现实中的矛盾,是危险而残酷的;但当它为文学所容纳时,又让人着迷。原创“剧本杀”现场:沉浸式阅读、质询和推理(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不知有多少人读推理,读着读着,生出一种颇为自信的想法:这玩意儿我也能写啊。还真是这样。这种类型文学毕竟有最基本的章法在,有了推理思维,又搞懂了章法,十来岁的孩子也能按部就班写出一个故事。但是推理小说跟别的文学不太一样,很多孩子一上手就明白了:编织情节的时候,最怕有漏洞,要是没及时发现,很可能辛辛苦苦写了一大圈,却禁不住读者一个问题,故事立刻崩盘。所以他们学乖了,经常拿着大纲暗搓搓找我,说:栗子老师,我先跟你把底给透了,你帮忙看一看,这样写有没有问题。我就很无奈地早早知道了凶手是谁,为了最终效果,还不能告诉别人。比如有个孩子,他小说中一个关键的手法,是煤气爆炸杀人,计划要把屋子炸坍,以隐藏犯罪留下的痕迹。同时,站在作者角度考虑,凶手也不能做得太绝,一点破绽都不给侦探留。他的问题是,怎么把煤气管从厨房接到被害者卧室,又不被人发现;以及如何一定程度上延迟爆炸的时间,好让凶手在爆炸发生前全身而退。写推理就是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细节。我必须反复追问,让孩子自己来想:怎样才能合逻辑又有新意。他们有时候不得不反复推翻自己的想法,换一种思路,直至基本满意。跟这个孩子讨论完,他的朋友在旁边插了一嘴:栗子老师,你刚刚好像在搞辩论诶。我说,那没办法,现在梳理清楚,总比蒙头苦写,却发现“完蛋,写不下去了”要好。其实这个评论还算轻的,好几次,小孩跟我说,你就像在审问犯人。想成为合格的推理小说作者,抗压能力最好强一点,得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出了漏洞,打击可能是“致命”的。但这也正是写作推理小说能让孩子自觉养成的良好习惯——学会修改。写作过程中,回过头去打补丁几乎是必然的。孩子自己就能意识到:为了让后续这个情节合理,我在前面某处需要做好铺垫;为了让前后文逻辑连贯,我可能写到后面才发现前面的细节改成那样更合适……要修改,并不是为迎合老师对我的期待,而是为了守护我作为推理小说作者的尊严——这种自驱力是很强烈的。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写推理容易上瘾。有的孩子,日常写作中规中矩,从不超过两页纸;可自从学会写推理,每一篇都轻松超过两万字(但写作的过程并不轻松)。有的孩子,日常写作唯唯诺诺,没太多想法;一到写推理,就沉迷于设计时间轴,别问“接下来怎么写”,问就是“我心里有底”。有的孩子,日常写作弃之如敝履,写完感觉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因为写推理,爱上了自己笔下的侦探,一次又一次为他们创造舞台……推理内外工作坊中孵化的一些精彩作品来自一群12-14岁的孩子你想读哪个故事?又或者……自己来写?(向左滑动,查看更多)这些人跟岛田庄司又有什么区别呢。很幸运能在少年时代与推理小说相遇。有的人开始写作,从此打开人生的又一扇门。有的人开始思考,从今以后,让一颗大脑,仍有少年人的鲜活质感,又充满有趣智慧。🔍🔍🔍
6月12日 下午 8:18
其他

适合G5-6的「人间滋味」饮食书写工作坊|写食物,孩子们可以写什么?

作家所记录下的食物滋味,多与美好、惊喜的感觉相连。生活中所经历的食物滋味,却并不止于此。好奇、陌生、平平无奇、厌恶等,这些感觉也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人间滋味」饮食书写工作坊中,我们和孩子共同讨论生活中所发现的不同食物滋味,这些滋味勾连起孩子们的生活记忆,延伸出自我、家人、家族等话题,也成为工作坊中我们一起碰撞出的创作火花。以下所展示的,即是孩子们在工作坊后写下的让人厌恶的食物滋味。(往期孩子们的创作中,ta们还从日常食物入手,讲述了成长的故事,欢迎点击阅读👉:从食物入手,写成长的事)这个暑假,欢迎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在「人间滋味」饮食书写工作坊借由食物书写自我。(文末可查看工作坊详情及报名方式。)——麦子三明治写作导师🍜螺蛳粉之味
6月10日 下午 8:00
其他

世界很大,我很小,但我知道|孩子们的「感觉展」

二年级的孩子会怎么去理解一种感觉,又怎么在生活中捕捉到他们呢?同样是“透明”,一个小孩想到的是“小猫用鼻子碰了一下果冻的那种透明”,另一个小孩说,是“上课举了手,但老师没看到的那种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借由他们的生活,变得清晰,也呈现出多样化。我们好奇,孩子们是怎么拾得这些感觉的,于是我们请他们写下来,告诉大大的世界。以下内容均是孩子们对「感觉」的理解与捕捉。——水母三明治写作导师这个世界是柔软的看小猫三花跑到双层隔板上,在角落里趴着睡觉的那种柔软。——梁恩实用手指戳自己脸颊的那种柔软。——许景程学习了一天,终于可以睡了,躺到枕头上的那种柔软。——庞沐辰姐姐半秃之后新长出来的毛毛的那种柔软。——李飞羽这个世界是让人安心的不便秘的那种安心。——汤书尧爸爸要扔掉我的手表,结果忘掉的那种安心。——蒋承文防盗门“咔哒”锁上的那种安心。——周楷熙也会让人感到可怕和悲伤去吃姐姐做的饭的那种可怕。——冯筠时考试得零分的那种可怕。——杨乐之蜘蛛在你前面的那种可怕。——王子为觉得自己要走丢了的那种可怕。——陈韵暖自己心爱的玩具丢失时的那种悲伤。——苏沛然有时,也会让人感到很酸送妈妈的贴纸,妈妈却不用,我很心酸。——蒋承文二年级上开学,老师让我和不喜欢的人做同桌的那种酸,我酸到现在了。——何子萸这个世界是热闹的去北京环球影城排队,
6月9日 下午 8:00
其他

「变形世界」与「小人故事」|孩子创造力大爆发

在三明治最近的「线上」创意写作工作坊中,一群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们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故事。从秘密通道到奇妙世界,每个故事都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日常的超现实变形。这些孩子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惊奇,还体现了他们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想象的深度。在这些故事中,普通的牙膏盖可以变成巨大的挑战,镜子或衣柜后面可能隐藏着全新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是自己故事的英雄,面对异想天开的冒险和转变,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构建了一个个别样的现实世界。现在,三明治暑假「线上」周末创意写作工作坊邀请更多孩子们加入,一起在这个暑假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不论是书写生活小事,还是幻想故事,亦或是联结世界,这里都是孩子们展现文学才能的舞台。加入我们,让写作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束光吧!想要一睹孩子们的非凡创意吗?让我们翻开这精彩纷呈的故事集,领略小作者们如何用文字玩转奇思妙想的无限魅力。如果有一天,你的面前出现了下面这些通道,你会想走进哪一条?有小鸟停落的树洞口地洞里衣柜后,墙上的一个洞里毛绒玩具拉链的后面游乐场里的镜子钢琴键的缝隙里抑或是马桶里、洗衣机的滚筒里......走进通道,你会发现:洞里黑漆漆的,一点声音都没有。他滑了一米,轻轻落在了一块白色软垫上,他跳下软垫,看到了远处有一些明亮的光线,便朝着光线走去,原来那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壁灯。——朱夏目《我发现了秘密通道》顺着通道往下滑,滑到底部,闻到一股浓浓的木头气味,看见上下两排灰白色的木头小锤子,表面包着白色的棉布,我轻轻跳上一个小锤子,小锤子突然往前倾斜,一头敲到旁边的硬铁丝上,差点把我震下去。——鲍看橙《钢琴王国历险记》洞底全是枯枝烂叶,有些竟然还沾着露水!那儿甚至还有一些陶瓷碗碎片!它们把我那冰蓝色的连衣长裙都给弄得湿乎乎、脏兮兮的了,有些地方还被碎片划破了!你也知道,我是一个重度洁癖症患者,更何况那是我最喜爱的冰蓝色连衣长裙!——唐忻怡《来到甜点国》就像“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穿过通道,你也迎来了自己的变形世界:旁边的树忽然开始变得软绵绵的,大山开始一点一点地融化,一点一点地消失。过了一会儿,大山完全消失了。......我们一直盯着大山,没有一个人说话。过了一会儿,我们发现大山开始一点一点地恢复,水也一点一点地开始往上升,最后我们眼前不是以前的大山,而是透明的大山。——马若初《奇怪的一天》白云聚在一起降了下来,变成了一大块普通蛋糕形状的奶油。游乐场的一个个小山坡变成了新鲜的草莓,放在了蛋糕上,沥青地板也飘了上去,变成了巧克力碎洒在了上面......——郑天然《奇妙蛋糕之旅》雪从空调里慢慢的飘落下来。慢慢地慢慢地飘落在垫子上、高低床的楼梯上、地球仪上......慢慢的,我发现窗帘竟然开始一点一点地变湿变滑,然后变成了冰沙,板凳变成了冰块做的。高低床上的雪越积越多,最后变成了滑雪道,地球仪也变成了“冰雕”。——平川《夜晚的“冰雪世界”》我前面的空桌子慢慢开始融化,居然变成了一滩水,吓得我赶紧站了起来,慢慢地空调竟然吹出了水,水里竟然出现了几条肥肥胖胖的小章鱼,黑板也变成了透明的玻璃,从里面发出“崩”的一声,一只瘦小的红章鱼从里面跳出来,我被当时的情景给吓住了。——王诗含《夜里的教室》在变形的世界里,你也发生变形,成了一个5厘米的小人:我这是闯进大人国了还是啥?也不对,这个卫生间看着就是我家的卫生间呀。啊呀,不管它了。再说我就要迟到了,还是赶紧刷牙吧!我决定打开牙膏盖子,准备刷牙。但是我变小了,要打开盖子很困难,但我还是决定试一下。我抱住牙膏盖子,用脚路地,我蹬一下,就用手把盖子往右转一点,我花了好大的力气,全身都是汗,汗水滴滴答答得滴在台面上。双手被牙膏盖上的凹凸纹路摩得红红的,但是牙膏盖已经变得很松了,我心里满是成就的喜悦,我忍着痛,使出吃奶的力气,最后一脚把牙膏盖给踹下来了,一股薄荷味飘了出来。——刘知恒《我变成袖珍男孩》我的枕头变得像海洋一样大,走都走不完!我才发现我变得很小很小!我跳下枕头悬崖,掉到了软绵绵的床垫上。我看见我平常抱着睡觉的兔子玩偶,发现它像巨人一样站在我的面前,怒目圆睁,瞪着大鼻子,好像生我的气了!我沿着床一直一直走,走到了床的尽头,接下来我就要下床了,可我缩小后感觉床离地面差不多有500千米的感觉呀!我先把被子推到地板上,在顺着被子向下爬,好像在“攀岩”。——张雯鈅《我变成了袖珍女孩》我试了好几次,终于,风带着我飞到了餐桌上。这餐具怎么这么大呀,这碗粥都快跟温泉池一样大了!筷子还不如说是独木桥。咦,这筷子搭在了这碗粥上。真是天助我也,这样事情就好办了,我爬上独木桥(筷子)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爬上了筷子的顶端。生怕一个不小心,没站稳,筷子轻轻一斜掉下去了,那样的话就难弄了。我想轻轻往下俯身,喝到这碗粥。没想到一个没抓稳,“扑通”,掉进了这碗粥里。不管能不能出来了,先在这碗粥里泡个温泉粥,享受享受再说。——陈之语《袖珍女孩》(*以上故事皆为节选)💡✨🎈如果你也有故事点子,想要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不妨趁这个暑假,来参加三明治「线上」周末创意写作工作坊。目前开设了三个阶段:创意写作2(写生活小事)、创意写作4(写幻想故事)、创意写作8(联结世界)。工作坊均在每周末进行,6月底开始,共10次,4-8人小组。线上创意写作工作坊打破地域限制,开启一扇文学世界的门,帮助孩子们在文学作品的滋养中,发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样可书写。这个暑假,欢迎孩子们来相聚,过个写作的夏天。
6月8日 下午 8:00
其他

「孤独的二次方」,沈楚云&休眠种子 | 小说窗

我们让初中孩子的「小说」飞上窗,用立体展览和平面作品集来承接他们的文字和思想。邀请您一起来看看,十多岁的孩子在经历长久的文学浸润后,又如何用文学的方式,来认知自我、他人和群体,来思辨校园、社会和时代。本期迎来双作者:11岁的沈楚云和13岁的休眠种子(笔名)。两个遭遇校园风暴的男孩,在小说里写下各自的孤独:一个探寻着“我为什么而学”,一个疑惑着“我为什么不同”;一个仍困在樊笼中,一个已经打破桎梏。他们的叩问会有回应吗?我们是否真有一个回答?欢迎阅读「孤独的二次方」:《孤独地忆童年》和《别人都这样,我却不这样》。「孤独的二次方」•上篇孤独地忆童年沈楚云
6月7日 下午 12:06
其他

谁说“吐槽”不是一种“写作”|脱口秀创作工作坊

「脱口秀大会」曾提出过一个很打动我的观点——“每个人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于是我产生好奇,如果让我日常所见的这些“小孩哥”“小孩姐”们来讲讲脱口秀,他们会说什么?这不就来了嘛!(孩子们在三明治图书馆举办的脱口秀开放麦)5天,10个小时的时间,从未接触过脱口秀的孩子,跟着我从搜寻素材开始做起,历经写稿、改稿、打磨表演技巧等全套环节,最后成功站上开放麦的舞台,在数十位同龄人的面前扎扎实实讲上5分钟。我始终坚信孩子们可以的,果然,他们都做到了!脱口秀作为单口喜剧表演形式在国内逐渐得到认可,线上、线下热火朝天,但自己落笔去写,开口去说,别说孩子们,有写作经验的大人可能都会直接打退堂鼓。所以,在设计工作坊的过程中,我一度陷入“要给孩子们量身定做什么话题合适”的黑洞中,当我在第一节工作坊中告诉他们“脱口秀新十诫”中有一条是“不能以年龄为借口”,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通过完成搞怪版“测试你的好笑度”试卷,克服他们对认为自己没有幽默细胞的畏难心理;让他们大声尽情吐槽学校、生活。爆牙说,寒假作业太多啦!柚子说,学校饭菜太难吃啦!十八说,学校老师太傻啦!道哥说,我的寒假作业最多!花生说,养猫真的太烦了!天河说,学校食堂阿姨太讨厌了,好吃的给一点,不好吃的给一大堆!经过“吐槽”风暴,他们找到自己的“表达欲”,挑选一个话题,表达一个情绪是开端,定下自己想在五天工作坊中想要创作的文本主题。在五天的工作坊中,我挑选了童漠男、鸟鸟、庞博、徐志胜等脱口秀演员的代表作品,带着孩子们精读、细讲,引发他们对脱口秀表达方式的共鸣,引导他们学习构思某种主题下文本的框架,学习如何使用技巧使笑点最大化,练习更充分呈现内容的现场表演方式,逐渐“引诱”他们进入脱口秀的世界。其实,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从“不可能”开始的,回想一下我们第一次学游泳、学骑车,从文本分析到观看表演,孩子们从动笔写作到开口呈现,话题由最初的“吐槽”凝练为“调侃自己,也调侃生活”、“养猫烦恼多”、“学校饭菜难吃下的众生相”、“升学的苦恼”、“反思一碗水端平教育”以及“长辈老了,变任性了”,写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脱口秀文本。以下是经过孩子们实操亲测用起来非常丝滑的公式与技巧:段子=铺垫(不好笑的部分)+包袱(好笑的部分)铺垫=主题(topic)+态度(attitude)+前提(premise)上下滑动查看更多101.谐音双关梗谐音双关即同音异形,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使某一词语“言此”而“意彼”。语意双关,灵活运用多义词的文字游戏。用一个词的不同含义表达情绪。202.反转梗在最后一刻切换段子的逻辑角度让观众感觉到被戏弄了,从而产生笑点。反转就是指方向的改变,有情境的变化。但反转也需要合乎逻辑,前后事件仍然有关联。303.反差梗——混合制造反差,将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到一起的技巧,也可以理解成将相反的元素并列讨论。找到两个原本无关话题、事件之间的相关性。404.简单事实观众通常从演员第一句的措辞中推测一种默认情形(通常是过度解读),但是演员下一句将另一种隐藏含义(通常是更直白的含义)告诉观众,这种“简单真相”通常是观众不会意料到的。观众喜欢惯性想到“引申意”,而其实我们可以直接用“望文生义”“表面含义”。505.制造优越感最常用的是自嘲,演员描述其他人的愚蠢的想法和行为,并使观众产生优越感的技巧。用法有自嘲、嘲笑权威者、权威观点或者攻击那些自以为是的人。606.配对短语利用反义词、同音异义词和同义词的节奏和押韵来制造笑点。同时,节奏和押韵常常会给我们带来反差感,而这往往是观众喜欢的。707.生活洞察(场景化)场景化指的是通过语言描述让观众想象出具体的场景或画面。就是把语言转化为观众脑海中的图像或感受。发现日常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细节,并把它放在放大镜下用稍微夸张的手法重现。808.陌生化这里所说的陌生化,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从大家习以为常的世界中找到新鲜的东西。这种新鲜可能是事件本身的新鲜,也就是大家平时不会遇到的事情;也可能是讲述方式的新鲜,如不按时间顺序讲述故事;还可能是叙述视角的新鲜,如一般我们都用第一视角观察世界,但我们换一个视角,想象一下事件中其他人物看到了什么。909.比喻和夸张单口喜剧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应该是比喻,而且单口喜剧中的比喻往往和夸张同时出现,相互配合。演员会有目的地将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的某一个特征夸大或弱化,并加以联想,用其他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来进行说明。1010.call
6月6日 下午 12:01
其他

把名著请下神坛,与作家交个朋友|少年三明治播客vol.04

为什么一个看似不合理的故事也可以是名著呢?为什么大家说它内涵深厚,我却迟迟无法看到它的好?把握不了名著的复杂性是因为我水平太差吗?我可以不喜欢名著吗?关于名著,我们有过很多的疑惑。它总是带着权威的光环,但这道光环往往也会让我们望而却步。或许是因为它被要求“强制阅读”,或许是因为它会出现在考试中,或许是因为时代和文化的隔阂,或许是因为它已经被过度传播,我们已经很难在阅读中获得惊奇愉悦的体验,也不再能从文字里感受到作者跳动的心。我们是否可以为名著祛魅呢?三明治的写作导师曦蕊,曾开设过很多与名著阅读有关的工作坊。在她的工作坊中,孩子们会“窥探”文豪鲁迅的生活癖好,会给沈从文《边城》的结尾写一份“警情报告”,会聆听萧红短暂一生中与几个男人的爱情纠葛……她是如何把让人“望而生畏”的名著请下神坛的?阅读经典文学,又可以从哪里起步?带着这样的好奇,“开放三明治”播客分舵——“少年三明治”的主播栗子老师,替听众朋友们向曦蕊提问,请她分享了自己阅读和工作坊设计过程中积累的诸多经验。「把名著请下神坛,与作家交个朋友」,让我们以更有创造性的思路,走进名著阅读。🎧欢迎扫码收听👇以下是部分摘录。01打碎滤镜:让作家自己引导孩子阅读曦蕊:有个漫画叫《文豪野犬》,它做得很好的一件事就是让那些文豪都变成了活生生的角色。你可能会因此喜欢上太宰治或中原中也,自然而然也想更了解他们,去读他们的作品。栗子:那是不是认识鲁迅的时候,也可以先看看他的日记?曦蕊:为什么不呢?我觉得读作家先于读作品,会比较有意思。我们在三明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文学家变成人。文豪也是人,我们为什么要怕一个可爱的、好玩的,甚至跟你有着共同兴趣的人呢?所以我们可以先从文豪们的人生经历入手。那么读鲁迅时候,也可以先从他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开始。他会在日记当中记录一些跟我们生活很接近趣事。比如,鲁迅是一个非常爱吃的人。有一个我经常跟孩子讲的故事是鲁迅吃饼干。他真的太爱吃饼干了,别人去他家里探望他就会给他带一盒饼干,他也会把这个写在日记里面,说:今天xxx来探访我,带饼干一盒。他吃了太多的甜食后,牙齿就坏掉了。但同时他在日记里写,今日看牙医回来的路上路过某某店,又买了一块钱的饼干。所以我们会觉得鲁迅这个人的生活习惯好像不是特别健康。栗子:就跟现在小孩控制不住打游戏是一样。曦蕊:对,他自己知道可能不该吃了,但是看到饼干就忍不住买。还有一次,别人送给他一种叫柿霜糖的东西,鲁迅听说柿霜糖对口腔溃疡有这种治愈的作用,就吃了一半留下了一半,想着口角生疮的时候可以用。然后他半夜写稿写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口角生疮的时候毕竟是少的,还不如趁现在赶紧把它吃了。那我跟孩子们说关于鲁迅的吃,TA们就会觉得这个人甚至不如自己有自制力,就不再认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就走下所谓文学的神坛,到他们身边来了。而当我们去看他跟许广平写的《两地书》,又会觉得他其实是一个蛮会写情书的人,而且他的署名还是“你的小白象”。孩子们就说,哎呦,好肉麻啊,没想到这个鲁迅还跟自己的妻子用这种昵称互相称呼。在这个时候,鲁迅的形象就变得丰富了,他不再只是一个戾气很重,总是在批判和攻击的人。但是,既然他有自己的爱和生活,为什么还要去写那些看起来非常残酷和严肃的文章呢?于是孩子们就好奇了,开始去读他的小说。那因此爱上鲁迅的文学也是很容易的,而爱上鲁迅的文学后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他所处的文学时代。这时就很好引出跟鲁迅相关的其他作家。比方说,鲁迅跟萧红关系不错,那我们来看一看萧红。这个萧红怎么有一个男朋友叫萧军?可能你会发现肖军写得很差,那看来当时文坛里的人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才华横溢啊。还有柔石也会到鲁迅家吃饭,他写过什么呢?左联五烈士这个团体又写过什么?这就是以一个你感兴趣的作品、以一个作家为原点向外散射,渐渐地展开了一个时代的文学版图。而且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也译介许多国外作品,这个文学版图是可以顺势无限延伸的。我就是从鲁迅那里得到许多日本文学的线索。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孩子身边都有家长、老师、成熟的读者进行阅读引导,那为什么不让作家自己去引导呢?栗子:孩子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好奇心很强,TA们不会对这个人曾经历的一切漠不关心。那我们从一些生活的细枝末节出发,就能够帮TA们找到一个抓手去了解这位作者以及TA笔下的文字。02趣味式引导:用游戏连结生活曦蕊:我们经常会有一个笑话,就是说阅读题里会问为什么某个作品当中作家会写窗帘是蓝色的,这个蓝色体现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果你硬在那里解读,可能就会觉得很不舒服。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这个作家家里的窗帘恰好就是蓝的。强行解读文学是对文学的一种损害,也是对文学之心的一种损害。我们要跟文学贴得更近一点的话,就要抱有一种更加赤诚的心态,真正理解到对方。而且当你抱着一种更轻松的心态时,还可以把一些所谓经典文本解构成那些更流行的、更有意思的东西。比说我跟孩子读《呼兰河传》时,会在阅读之前发给TA们一个手册,是一个叫呼兰河生存守则的规则类怪谈。里面有读者在街道观光、节庆活动里面,必须做和必须不能做的事。例如当你吃到瘟猪肉的时候,请你千万不要说出它是瘟猪肉,否则可能会被人打。这其实就是书里的一个情节,虽然在书里可能只有两三句话,但背后就是呼兰河人的一种生存态度。我们读《边城》的时候可能就会让TA们去写一份警情报告。因为这个故事的最后就是发生了一场船难,所以警情报告的设置作用是让TA们在阅读的时候从后向前推船难发生的原因。涉及到死者是谁,TA在那个时间点出现在那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要去原文中寻找的。孩子们很喜欢读规则类怪谈,在这个过程中梳理很多书里的人物和事件。这本小书也将文学文本变成跟TA们现在的处境有关联的文学形式。03从体验到创作:打破时空隔阂曦蕊:这也是我接下来想要讨论的一点,就是怎么样让一个现代的孩子去进入跟TA们有一定距离的作品?怎么样来帮助TA们建立跟书的关系?栗子:我们在读《水浒传》的时候,孩子们可能读到林冲这个角色就会有点奇怪,TA们会称林冲为一个忍者。明明他有一些可以反抗的时机,但为什么一直在忍气吞声啊?哪怕他的武力是更加高强的,但是在刺配沧州道的时候,也是非常恭敬甚至唯唯诺诺的,不敢违抗对方小兵。但是实际上这个和《水浒传》这本书整体基调是一致的,很多人在乱世之下都认为“忍”才是一种生存之道。林冲夜只有忍到忍无可忍的情况之下,才会风雪山神庙。所以我们可能要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让小孩去了解到他在时代中的压迫下处境是受限的,他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曦蕊:我们的孩子会在很多时候提到一些对文学人物的不理解。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和作品之间有天然的隔阂,就像我们现在可能并不崇尚忍耐。我们读《变形记》的时候,也有一个很类似好玩的事情。孩子们会提出,为什么格里高尔的父母不在家里面开一些直播?好像直播格里高尔是一只甲虫也可以赚到足够的钱,或者可以开一个付费网红拍照景点,好像家人们也不用出去辛苦工作了,也不用对格里格尔充满埋怨了。这可能也是基于不同时代对家丑的不同看法。现在其实真的有很多人扬家丑以博流量,越惨流量越多。但是在格里高尔所身处的那个时代,家丑是不可外扬的,当时的欧洲人非常讲求体面,所以自然不可能去开一些直播或展览会。但是我觉得孩子们的这个主意也很有意思,所以我说那你们来开一个展览会好了。现在你们就是一个从现代过去的格里高尔的父母,知道怎么样去用他的痛苦来敛财,去吃一吃他的人血馒头吧。那TA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其实都很能理解格里高尔的父母,尤其是他父亲那种功利和资本至上的心态。所以TA们非常好地打造了一个展览,讲到了如何收取门票,父亲在这个展览上是如何趾高气扬,他怎样渐渐把格里高尔变成了一件商品,甚至在格里高尔为家庭创造了更多财富以后被物化得更加严重了。那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现代思维的解决方案,但是仍然能看到孩子们抓住了这个故事的核心,以及这个故事当中人物的核心性格。在给TA们补充了卡夫卡所处的时代背景后,我说那你们来想一想格里高尔死了以后,这一家人接下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有的孩子就觉得妹妹可能会变成第二个格里高尔,而且不仅是会被资本所吞食,还有另外一个可能的为家庭创造财富的路径,就是结婚。TA们也写,妹妹的婚姻对象肯定也是一个庸俗的小职员或小市民,这也是在那个年代欧洲作者笔下很常出现的人物形象。所以孩子们主动参与文本后,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离自己比较远的人和时代是怎样的。栗子:对,可以给孩子们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TA们可以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去做更多演绎,也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当中这些人实质的变形和悲剧性。而且就不会仅仅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家庭或这个人身上,TA们或许也会看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还在发生哪些人的变形。格里高尔是因为从事旅行推销员这一份工作成了家庭的那个摇钱树后,自我被剥离掉了变成了一只甲虫。那么在小孩也会说,我的爸爸变成了一只蜘蛛,因为他的工作非常的繁忙,当他的工作总是被指摘的时候,就会觉得忙不过来了,所以要长出更多的手脚来。而蜘蛛也是复眼,可以同时盯着自己面前好几块的屏幕工作。最后,老板因为他发生了这个变形,对他大大地赏识,这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反而变高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特别嘲讽的现象。曦蕊:孩子们在写到人的变形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共情那些在我们传统的概念里面可能跟TA们是对立阵营的人。比方说TA们会非常同情现在公立学校的老师,有一个孩子写自己的老师变形成了一个U盘。因为太多的事情同时加在TA的身上,处理不过来那么多信息。但是在学校里面,像TA这样的年轻老师似乎又是可以被当急抛品用的,价值并没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当TA变成U盘以后,同事们也完全没有发现这件事,还把这个U盘插在电脑上使用。但是越内存就越小,最后就坏掉了不能再用,于是同时直接把TA丢在了垃圾桶里。TA是被使用的,TA没有被足够的尊重。可能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的不安定。孩子是怎么知道老师这样的生活呢?可能是平时也观察到老师总要去开会,总要在家校通里面给家长发东西什么的,孩子就意识到老师的忙碌不仅仅是在教室里。栗子:我们读的名著,像《变形记》其实已经跨越了一个世纪。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也是因为里面的故事,具有一些普世价值。我们把这些议题抽出来跟孩子们一起探讨,会让TA们发现在自己所生活的当下社会,也可以去把握到自己所遇到的困境,意识到直至今天也还有一些人困在系统中。04释放更多想象:从一本书到一屋子书栗子:那么当孩子们去阅读的时候,可以如何从一本书、一个故事联系到其他更多的的书和作家呢?曦蕊:我今年做了一些非常偏门的书跟书之间的连结和对比。比方说我把黑塞的《在轮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格列佛游记》放在一起读。《格列佛游记》写到了一个地方叫做飞岛国,里面的人都只在关心一些非常空洞和遥远的议题,比方说数学、音乐和天文。但是对眼前的问题,比方说衣服怎么制作、菜要怎么烧,好像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感知和思考,以至于情感被压制着,生活也被TA们的知识所困。而《在轮下》神学院里的人似乎就过着这样一种生活,学习一门其实已经死去了的语言用以解读经文的教义,但却没有人真正关心一个被淹死的孩子。这其实表达了很尖锐的教育之痛。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讲到就是一种非常刻板的八股文教育,它似乎也是一种有文化但没有真正生活智慧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看完这几本书后就感慨,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的问题还是存在呢?那其实这种被管束着的生活,和这种与生活本身并不相关的教育,很多孩子也是有体会和思考的。所以后来我们就把TA们读过的很多很多书都放在一起,让TA们去思考书里探讨的教育阵痛,老师跟孩子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TA们后就发现,好的教育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不筛选人,而是成就人,帮助人更好地生活。所以我们就是从一个点,找到了一个很多文学作品当中都会常常去讨论的主题。或许我们也可以从孩子们感兴趣、相对熟悉的其他话题入手,如果孩子平时喜欢看科幻小说,或者一些比较猎奇的小说。那我们可以让TA们去读《弗兰肯斯坦》和《化身博士》,这是两本有着怪诞元素的书,但是又是非常经典和深入的文本,能够让孩子由此走进更严肃的文学。如果有孩子对魔鬼撒旦很感兴趣,喜欢看一些网络上的恐怖小说,那也可以去看克苏鲁、《浮士德》《神曲》。还有中国的《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其实孩子们都会感兴趣的。孩子们需要一扇门,门一打开TA们就进去了,也就把书读多读杂了。😁🌰
5月30日 下午 1:01
其他

青少年写下“死亡”,是虚无还是反思?|少年三明治播客vol.03

关于“死亡”,我们向来谈论得太少。它既不是生活日常,也存在不能起死复生揭示死亡之谜的讲述困境。但在文艺创作中,“死亡”是频被提及的事件或隐喻。余华在《活着》中用连续的死亡展开了复杂的历史现实,电影《寻梦环游记》在异世界里追问死亡的本质,乔伊斯在《死者》中用情感瘫痪和道德失能象征死亡。电影《寻梦环游记》(2017)在三明治写作导师的观察中,“死亡”也会出没在孩子们的创作中。TA们如何看待死亡?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决定书写死亡?我们又可以通过TA们作品中的死亡元素发现什么?本期播客节目,我们将展开这些略显神秘的话题。此外,还讨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怎么看待文学对“死亡”的浪漫化?如何借助文学与孩子恰当地讨论死亡?如何在文学中完成共情力与生命教育?《哈利·波特与凤凰》中小天狼星的死最后,我们还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了有关死亡教育的作品。🎧欢迎扫码收听👇📖本期书单【丹麦】乌拉夫·尼尔森《再见,麦芬先生》(绘本)【美】汉思·威尔罕《我永远爱你》(绘本)【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爷爷变成了幽灵》(绘本)【日】宫下洋一《安乐死现场》(非虚构)📚本期提及的其他作品【中】蔡崇达《命运》【英】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日】宫崎骏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美】迪士尼皮克斯动画《心灵奇旅》【美】迪士尼皮克斯动画《寻梦环游记》【英】J·K·罗琳《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西线无战事》【法】大仲马《基督山伯爵》💡我们在节目中提到的工作坊「推理内外」工作坊「迪士尼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工作坊「宫崎骏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工作坊「共情力与生命教育」工作坊「精读“哈利·波特”系列」工作坊🔍✨📝关于「少年三明治」栏目介绍「少年三明治」栏目将聚焦儿童、教育、阅读、写作和当代生活,从教师、家长的视角出发,交流和孩子互动中的观察与思考。也会基于2016年以来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在上海为6-15岁孩子打造的中文创意阅读和写作会员社群,去发掘并讲述关于10后一代的一切。收听渠道: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5月30日 下午 1:01
其他

「一个人的圣诞」,张嘉懿,13岁|小说窗

我们让初中孩子的「小说」飞上窗,用立体展览和平面作品集来承接他们的文字和思想。邀请您一起来看看,十多岁的孩子在经历长久的文学浸润后,又如何用文学的方式,来认知自我、他人和群体,来思辨校园、社会和时代。本期作者张嘉懿,一位非常大胆的小说创作者,广泛的阅读使她有足够多能调动的写作灵感,也给予她书写“他者”故事的底气。《一个人的圣诞》以爱尔兰独立为灵感的种子,从中提取出“革命”“语言”“故乡”“身份认同”“政治与权力”等话题,围绕架空小国一条特殊的法规,以及公国革命本身,写出富有象征性的人物。这篇立足现实,又不拘泥单纯重述历史的作品,是13岁的嘉懿认识世界的反馈,而它本身构思、文笔皆佳,创作过程也很有风格,是创意的,也是文学的。全文共9594字。请耐心阅读!(文末还有创作灵感和读者评论哦。)一个人的圣诞张嘉懿
5月29日 下午 12:08
其他

适合新4-5年级|三明治2024暑期工作坊

2、从孩子熟悉的城市环境出发,关联自身体验,打开视野,进行“上海的新与旧旧”、“街头的节奏”、“建筑散步”和“纵览城市”等方面的探索,感知一座城市中景观、人与记忆构成的人文风貌。
5月25日 下午 6:18
其他

24暑期周末|线上创意写作工作坊招募

暑假线上中文创意写作工作坊开启招募啦!这是一个专为2-8年级孩子设计的机会,旨在让他们的暑假,不受地域限制,充满发现和创造。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还能学会如何用中文去展开想象,以自信和自在的态度表达自己。在三明治线上创意写作的平台上,我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他们从对生活的初步观察,到对世界的深入思考;从自我内心的独白,到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从身边的小事,到时代的大事件,他们的笔触无处不在,他们的声音响亮而清晰。我们为他们的纯真和灵动感到骄傲,也为他们的独特视角和敏锐洞察力感到惊喜。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习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中文表达方式,那么欢迎加入我们的周末创意写作之旅。在这里,我们一起发掘生活中的点滴灵感,激发创作潜能,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以下是各阶段内容简介,小朋友平时的习作,以及老师点评。
5月25日 下午 6:18
其他

适合新6-9年级|三明治2024暑期工作坊

「24暑工作坊全览」「迪士尼电影」工作坊「线上」工作坊「散文系列」工作坊「魔幻经典精读」工作坊「宫崎骏电影」工作坊「城市系列」工作坊「自我书写系列」工作坊
5月25日 下午 6:18
其他

适合新1-3年级|三明治2024暑期工作坊

「24暑工作坊全览」「迪士尼电影」工作坊「线上」工作坊「散文系列」工作坊「魔幻经典精读」工作坊「宫崎骏电影」工作坊「城市系列」工作坊「自我书写系列」工作坊
5月25日 下午 6:18
其他

夏日福利|全日浸泡,一起练出写作肌肉!

贴心安排左右滑动查看👇「24暑工作坊全览」「迪士尼电影」工作坊「线上」工作坊「散文系列」工作坊「魔幻经典精读」工作坊「宫崎骏电影」工作坊「城市系列」工作坊「自我书写系列」工作坊
5月25日 下午 6:18
其他

桥梁书之后,我们如何进入初章书?|蔚青专栏

初章书的概念,其实来自英语原版阅读。在英语阅读中,初章书一般指的是孩子刚开始阅读的文字书。从桥梁书到初章书,孩子跨出了独立阅读文字书的第一步,但对中文为母语的孩子来说,除了认识足够的字词之外,在初章书的阶段,阅读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如何读得庞杂,读得精细,读得落地?我们来听听三明治资深阅读导师、图书馆项目负责人蔚青老师的解读。蔚青老师将在今年夏天开设一门【初章书阅读】工作坊,特别适合秋季新3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脱离拼音辅助,独立阅读文字,向往更复杂故事的读者。仅开两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阅读完本文后咨询与报名。当然,如果是还没有开始阅读初章书的孩子,也欢迎这个暑假先参加我们的【桥梁书阅读】工作坊哦。一起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兴趣。蔚青三明治资深阅读导师图书馆项目负责人三明治资深阅读导师、图书馆项目负责人。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艺术系创意写作专业。上海出生的写作者,阅读者。阅读兴趣广泛,热爱本土海派文化、女性文学、科幻小说等多种主题。多次担任“世纪朵云·云上书榜”评委。同时,也是一名小学生的妈妈,长期研究亲子共读、桥梁书阅读、儿童文学阅读,十分善于和孩子交流,并为孩子推荐好书。01多体裁阅读打开阅读的边界孩子们在阅读初章书的阶段,大部分的孩子会偏重于阅读故事类的作品,少部分的孩子会喜欢知识类作品。无论是哪一种孩子,都会呈现出大批量阅读同一类作品的阅读倾向。这个工作坊里,我们选取了故事类、知识类等不同内容,结合了漫画、文字等多种体裁的作品,从作品、作家等多个角度来带领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阅读不同的作品。大部分的时间里,我赞同呵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主,孩子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不必有太多的限制。但有的时候,也需要帮助孩子跨过阅读边界,打开新的阅读领域。曾经有个孩子很用心地设计了主人公在沙漠中遇难的情节,写到这里却卡住了,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她的主人公要如何才能脱险。这时候,她是不是需要一本关于沙漠的知识类读物?也有的孩子只喜欢读漫画,却只是被漫画中亮眼的画面吸引,忽视了故事线索的梳理,那么漫画到底要怎么读呢?漫画到文字书的过渡又是怎么完成呢?这些都是帮助孩子跨越阅读边界的好时机,在等待时机的缝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浅浅接触更多自己不熟悉的阅读领域,降低他们跨越边界时的畏惧感。特别擅长“图书种草”的蔚青老师02阅读时一定要落笔?非必要,但可以有阅读中是否一定要落笔其实是一个因人、因时而异的问题。比较粗暴的判断方式是,如果落笔打断了孩子阅读的流畅度,破坏了阅读专注力,那就大可不必为了落笔而落笔。但是有的孩子在阅读时会有自发的停顿,或许是想一想,或许是笑一笑。这种时候就是很好的落笔时机。说到落笔,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摘抄。这个词听起来很简单,不就是抄录一些好词好句嘛。但“好词好句”又分很多类型。有些好词好句是不能单独成立的。比如“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如此稀松平常的句子,放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却是绝佳的好句。有些好词好句是私人化的,比如《柳林风声》中大部分的孩子会收集很多景物的描写,但就有孩子喜欢“休假最舒心的方面,还不是自己得到休憩,而是看到别人都在忙着干活。”他摘抄这句时,边上只标注了“哈哈哈!”这样的摘抄对他个人来说就是有用的。如何用摘抄建立自己的文字库,如何用思维导读图梳理故事的情节线索,如何将自己将自己的思考写成简单的精读笔记,这些都可以在初章书阅读的阶段学会、运用并养成习惯。三明治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和不同类型的书籍设计不同的阅读手账本。03逛书店是另一种阅读网络购物发达的今天,只要在手机上点击几下,任何商品都能很快送到家门口。老实说,如果只是为了买书,并不一定要去实体书店。但是,在带孩子去商场里吃饭需要等位、逛街时路过一家看起来不错的书店,花个半小时带孩子进去逛一逛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蔚青老师曾带着更小一些的小朋友们去书店~但是,进入一家书店,要如何立刻找到儿童阅读区?要如何在十分钟之内大致了解一整个书架的书籍内容?如果在书店里只有30分钟,孩子又要怎样在茫茫书海里快速找到并开始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如果这家书店没有儿童书籍专区,孩子还能如何逛书店?这里都有一些小小的窍门。工作坊的最后一天,我们会带着孩子们探访一家普通的实体书店,到现场去感受,去体会,去实践。网络上什么都有,但总有一些现实无法被取代。书籍是这样,阅读也是这样。📖📖📖《怪杰佐罗力》《你好,故宫》系列《丁丁历险记》《狐狸的晚宴》
5月22日 下午 8:02
其他

用冒险的形式书写幻想与成长 | 适合3-4年级的「迪士尼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工作坊

“魔法可以把学校变得更有趣。”“没有生命的东西会变得有生命力。”“在那里可以实现不可能的愿望。”在「迪士尼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的工作坊正式开始前,我向孩子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奇幻世界呢?”收到的回复美好而真诚。幻想,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几乎每一位孩子,都幻想过一场冒险。在他们幻想出的世界里,成长是一场跌宕起伏的历险,一切奇迹皆有可能发生,不过,这场冒险必定邪不压正。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不乏有趣的故事点子。关于“设计一场飞行冒险”,我也收到了各式各样的回应:“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女孩,从客厅沙发后面穿过一个神奇的通道,来到另外一个有很多动物的世界,在那里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特长,包括会飞。”“一个调皮的男孩子打碎了妈妈的花瓶,为了躲避妈妈的责备,他跑到悬崖前,竟然发现自己会飞,于是开始了飞行冒险。”“一个不喜欢自己家的男孩,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跑到了一条黑黑的巷子里,在一座房子的后面被一个大漩涡吸进了一个奇妙的天上的世界,他在那边触碰了一件从没见过的神秘物品,长出了翅膀。”孩子们怀揣着宝贵的奇思妙想,和一颗向往冒险的童心,或许大家已经在生活中留下了一些零零散散的碎片,却还没来得及将这些想法进行整理,组织成一篇较为成熟的长故事。相信只需要一个契机与指引,每个孩子都拥有书写的潜力与耐力,为自己的童年创造一场绚烂的奇幻之旅。「迪士尼电影与长故事创作」工作坊,正是为了这颗童心与想象力而来,通过学习经典冒险故事的叙述方法,陪伴孩子们把故事点子铺展成一卷长故事。在工作坊的选片上,我将迪士尼电影与国产电影进行结合,最终选择了《飞屋环游记》《寻梦环游记》《心灵奇旅》《深海》《雄狮少年》五部影片。这五部影片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即都是一个带有奇幻色彩的冒险故事,影片用奇幻冒险的形式诠释着成长、生死、悲喜与奇迹的主题。通过五天的学习,孩子们将对冒险故事的叙述方式有着更全面的认识。然而每部影片的亮点各不相同,人物与故事设计的角度也十分丰富,孩子们将看见书写冒险故事极其多样的可能。从五部影片中,我拉出了一条书写奇幻故事的线索,并糅合“英雄之旅”的经典叙事方式,将长故事的各个结构分配在五天的课程中,孩子们从每部影片中学习长故事结构中的一环,每天书写故事的一小部分,一环扣一环地完成一篇完整的长故事。📚以下所展示的故事,节选自工作坊中孩子们《奇幻之旅》长故事的不同章节,几个章节组成一个长故事的雏形。💭🎈✨
5月17日 上午 10:30
其他

从散文中,识生活|24暑假「散文」工作坊招募

在图书馆中观察,发现孩子们似乎总是更青睐故事类、小说类的书籍,放置这些类别的书架,常处于半空的状态。而散文类、诗歌类的书籍,通常乏人问津。孩子能从曲折离奇的故事中得到阅读快感,却少能从散文中得到同样的感受。散文不难读,更通常的原因似乎在于他们并不想读。或许是因为,他们仍未发现散文的趣味。今夏推出的三个专题工作坊:
5月15日 下午 2:11
其他

普通小孩在三明治写作3年,他“逆袭”了吗?|附7-9岁暑期选品体验报告

大家好,我是花花。因为我的孩子是花花生的,所以叫“花生”。:)我在三明治工作,花生也在三明治学习写作,但不瞒您说,最初可是他把我带进三明治的。最近又到了大家集中咨询暑假工作坊的季节了,面对三明治眼花缭乱的主题和档期,如果你已经陷入了某种“选择障碍”,那就让我完全站在一名普通家长的角度,以个人真实案例来分享一下我的“选品思路”。供年龄段在1-3年级的新朋友参考。Show
5月12日 下午 12:00
其他

从霍格沃茨到中土世界,这个暑假一起来读奇幻文学|24暑假精读工作坊

今年暑假,“世界三大魔幻经典巨著”齐聚!新3-4年级的孩子推荐《纳尼亚传奇1》精读工作坊新5-6年级的孩子推荐《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精读工作坊新6-7年级的孩子推荐《魔戒I》沉浸式精读工作坊这些工作坊都是为爱读、爱反复读这些作品的孩子准备的。除了故事,还有什么?除了魔法,还有什么?本文就将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莱姆斯·卢平为主角,呈现我们如何在“精读工作坊”中抽丝剥茧地品读一个重要的文学人物。P.S.如果你从来没有读过,那么现在开始也不晚。实测,最厚的《魔戒I》通读一遍,只需10-12个小时。“卢平是狼人,挺惨的,月圆之夜忘记吃药就会变形,很危险。”“卢平应该是哈利最喜欢的黑魔法防御术教师了,他有教他们如何对付博格特。”“卢平人很好,专门给哈利开小灶,教他如何抵挡摄魂怪。”……跟学生讨论起卢平,读过书的或多或少都能说出点对他的印象。至于卢平的狼人身份如何影响到他的生活与工作境况,如何铺垫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们自己阅读时,很少会主动思考。换句话说,读过书后,因为喜欢,他们能够牢牢记住故事是怎么样的,但藏在文字背后的“为什么是这样”,就不太去想。而深度的阅读恰恰需要去想这些东西。我们的课堂上,就绝不放过有关这个人物的一切。我们既把他放在全书中,用全局的目光审查他的价值;又拿起显微镜,像列文虎克一样捕捉他的种种细节。01读者都知道,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黑魔法防御术老师一年一换,但也许没有留意,书中这个角色的首次亮相,并不是在开学宴会的教师席上。第一部“魔法石”中,奇洛教授第一次出现在破釜酒吧。说话结结巴巴、总是紧张发抖,这些特点都像障眼法一样将这个年轻人与黑魔法、与伏地魔隔绝开来,这才有了故事最后的“出人意料”。而第二部“密室”中,吉德罗·洛哈特真人第一次出现在丽痕书店所举办的《会魔法的我》签售会上,其行动和语言都透露出浮夸的自恋,也从一开始就为后文揭露他“用遗忘咒窃取他人功绩”做足了铺垫。莱姆斯·卢平第一次出现在前往霍格沃茨的火车上。他的出场,作者只用短短几段话就交代清楚了,但这里头大有名堂。向上滑动阅览那个包厢里只有一个人,一个坐在窗边熟睡的男人。哈利、罗恩和赫敏站在门口看了看。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一般是学生专车,除了那个推着小车卖食品的女巫,他们以前从没在车上看见过别的成年人。这个陌生人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巫师长袍,长袍上好几个地方都是补过的。他看上去病恹恹的,一点儿力气也没有。虽说他的样子还很年轻,但浅棕色的头发已经有点花白了。“你们说他是谁呀?”罗恩压低声音问,这时他们关上滑门,挑选离窗户最远的座位坐了下来。“R.J.卢平教授。”赫敏立刻小声说。“你怎么知道的?”“他的箱子上写着呢。”赫敏指着男人头顶上的行李架回答。那儿有一个破破烂烂的小箱子,用许多绳子绑着,绳子整整齐齐地打着结,R.J.卢平教授的名字就印在箱子的一角,字母已经有点剥落了。他为什么跟学生一样坐火车去学校呢?也许这是免费的交通方式?也许他还没有力气幻影移行到霍格沃兹周边?(不禁也要想想其他老师是如何抵校的。)他坐在窗边熟睡,可能是很累,也可以看出他很低调。穿着破烂的、打了补丁的巫师长袍,说明他没什么钱。整个人精神状态不佳,像在生病。头发的颜色也让我们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工作过劳或者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还有他带着的小箱子,上面印的字母都快剥落了,联系生活中自己用一样东西用到上面的字被抹掉,那珍惜和节俭必有其一。箱子上的绳子倒是系得整整齐齐,仿佛在说穷也要穷得体面。这时候三人组自然不知道卢平是狼人,但细读这些描写,我们就会明白,这都是在铺垫他的狼人身份:身体状况不佳,找不到工作,因而穷困潦倒。精读时,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在平时可能会很快跳过的文段前“停下”,读出文字背后的深意。02为什么这套书里,要出现“狼人”这样的角色呢?有的同学反应快,可能会说,这就跟魔法学校为什么要有魁地奇一样,女巫会骑扫帚,这好像是一种传统;狼人、巨人也早就在那些神话传说中出现过,很符合魔法世界的设定。但作者在“狼人”背后隐射了社会现实。老师会请孩子们从关注卢平本身的遭遇出发,体恤他的处境。“我长大后,一直受排斥,找不到一份有收入的工作,又是邓布利多录用了我。”为什么狼人就找不到工作呢?为什么卢平在霍格沃茨任教时,也不能对外公开他的真实身份呢?孩子们基于文本和他们对“狼人”的理解,说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就狼人参加工作的风险而言,他们说,狼人可能会伤人,让家长知道学校里有一位狼人老师,他们可能会很担心孩子的安危,会投诉学校,甚至干脆不让孩子来上学了。而且狼人每个月满月那几天都要请假,会耽误工作进度,出同样的工资,还不如请一个正常的员工。邓布利多恐怕是因为实在找不到老师了,才请卢平来当黑魔法防御术教师的。况且为了让狼人在月圆之夜成为一匹无害的狼,就需要有人会调制“狼毒药剂”这种高阶魔药,而像斯内普这样的魔药高手不是哪都能找到的。“异类”“他们跟别人有隔阂”“血统受歧视”……作者所塑造的狼人形象,无疑贴着这样一大串标签。现实中,什么样的人也背负着这些标签呢?作者意指艾滋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有一些狼人确实很恶毒、可怕,有攻击性,会伤害人,但不能以偏概全——这会导致这个群体中一些同为受害者、并不想再去伤害别人的狼人,即使在有狼毒药水、可以平安度过危险期的情况下,也不能正常地融入社会,因四处遭到排挤而无法生存,困顿又孤独。在课堂讨论中,孩子自己就会发现,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像卢平一样的“狼人”。03卢平本人正是“社会歧视”的直接受害者。小的时候,他会被咬,是因为他父亲在审判狼人芬里尔·格雷伯克时,说出了“狼人是没有灵魂的、是邪恶的,只配去死”这样的话,结果惨遭报复。被咬之后,虽然父母想尽办法,但还是没能阻止他变成狼人。为了安全,也为了尽可能不被别人发现,他的童年只能在痛苦的小黑屋里度过,几乎与外界隔绝,没有一个朋友。又是邓布利多给了他上学的机会。11岁那年,邓布利多亲自来找卢平的父母,说服他们让小卢平上霍格沃兹。为了保护小卢平的“秘密”,霍格沃茨的场地上栽下了打人柳,打人柳的树洞下有一条密道,通往霍格莫德的尖叫棚屋。这样,每月月圆之夜,他就可以走密道去尖叫棚屋变形而不被人发现。在学校时的小卢平又是幸运的。他人生中第一次有了要好的朋友:詹姆·波特、小天狼星和虫尾巴。而且这些朋友在发现他的秘密后,并没有离他而去。他们想办法陪伴他度过变形的煎熬时光。他们学了三年,在五年级时终于练成了阿尼马格斯,每个人都可以自如地变成一种动物,便有了大脚板、尖头叉子、月亮脸和虫尾巴。变成动物后,他们夜间在学校和村子里随意游荡,后来制作了对第三部书中故事情节发展至关重要的活点地图。孩子自己在读的时候,比较多地注意到活点地图是一件很厉害的魔法道具,知道它不但指出了能通向霍格沃茨城堡外的密道,还可以标示每一个在地图范围内的人及其活动轨迹,连隐身衣都骗不过它。事实上,这张地图还承载着全书中最关键的反转:基于它的强大功能,地图的制作者之一卢平在上面看到了真正的叛徒——小矮星彼得的名字。为什么要让卢平且仅让他看到呢?为什么不只由小天狼星来揭穿小矮星彼得的身份?如果只由小天狼星在尖叫棚屋让小矮星现出原形,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哈利他们会相信小天狼星的话吗?小矮星最后还能逃走吗?一件魔法道具的设置,背后有作者在情节设定上一连串的考虑,它并不是仅为“好玩”或“厉害”而存在的。04所谓精读,有时还要学会字斟句酌。正因为刚才提到的“反转”,即卢平发现小矮星还活着——他才领悟到小天狼星并不是杀人犯和背叛哈利父母的人,他与小天狼星之间也“冰释前嫌”了。这时,老师会请孩子们一起来理解卢平先后说过的两句话。看似短短的不起眼的话,已经道尽了卢平对这位旧友的心绪变化。当哈利在学习守护神咒时,他问卢平认不认识小天狼星,卢平回答:“对,我认识他,或者,我以为我认识他。”“认识他”,是因为他们以前是同学、是最好的朋友;“以为我认识他”是因为小天狼星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举动,让卢平觉得那根本不是学校里那个他当年认识的看重友情的小天狼星了。他这么说,也表明他想划清界限,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和小天狼星以前是朋友。隐含着“我真是看错了他,想不到他是这样的人。要是知道他会变成这样,我当时就应该远离他,更不可能和他成为朋友”的意思。谁没有几个“看错”过的朋友呢?读到这里,有的孩子陷入沉默,好像也撕开了自己的旧伤。但当真相浮出水面,卢平和小天狼星在尖叫棚屋“一抱泯恩仇”。他说,“我以前并不是小天狼星的朋友,但现在是了——”这里的“以前”,指的是从知道“小天狼星出卖詹姆夫妇并炸毁一条街”开始,到“小矮星彼得的名字在活点地图上出现”之前。无需多言,学生时代最要好的朋友又回来了。作者只用了区区几个词,就点出了一场友谊的大起大落:被蒙在鼓里时,卢平心中有愤怒也有失望;沉冤昭雪时,他欣喜又惭愧。故事进展很快,读书的时候如果不停一停,又如何能与人物一起感受积攒了那么多年的悲喜?这只是基于第三部书,对卢平这个人物的部分探究。沉浸在魔法世界里的十天时间,终究要把书读厚了,把故事吸收内化,去想自己不曾想过的问题,也带走自己未曾想到的答案。带上魔法书,拿好魔杖,哈迷朋友们,欢迎入局!🪄🪄🪄如果你对魔幻故事感兴趣欢迎来参加我们的三大魔幻经典巨著精读工作坊
5月11日 上午 11:57
其他

宫崎骏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2024暑假工作坊招募

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着世界上的大儿童小儿童一遍一遍地观看宫崎骏的电影,大家在他的电影中发现了什么?这些思考,成为了三明治开设「宫崎骏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工作坊的起点。如果你也是宫崎骏的铁杆电影迷;如果你想在电影与文学的世界“跳岛”;如果你想趁着暑假写一个长故事;......快来,我们要出发了!
5月9日 下午 2:11
其他

24暑期周末|线上创意写作工作坊招募

暑假线上中文创意写作工作坊开启招募啦!这是一个专为2-8年级孩子设计的机会,旨在让他们的暑假,不受地域限制,充满发现和创造。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还能学会如何用中文去展开想象,以自信和自在的态度表达自己。在三明治线上创意写作的平台上,我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他们从对生活的初步观察,到对世界的深入思考;从自我内心的独白,到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从身边的小事,到时代的大事件,他们的笔触无处不在,他们的声音响亮而清晰。我们为他们的纯真和灵动感到骄傲,也为他们的独特视角和敏锐洞察力感到惊喜。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习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中文表达方式,那么欢迎加入我们的周末创意写作之旅。在这里,我们一起发掘生活中的点滴灵感,激发创作潜能,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以下是各阶段内容简介,小朋友平时的习作,以及老师点评。
4月27日 下午 1:12
其他

行走漫游,以及用写作丈量“城市”|暑假专题写作工作坊

街道漫游在现代交通环境下被取消,公园探索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被忽略,人文体验也在互联网的提前消费中被压缩。在一个患上效率病的社会,过程、细节与差异正在丢失,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可塑性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压。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虚拟化和空心化。如何唤醒孩子对日常的思考?教育能否对抗“附近的消失”?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还有没有机会重回“发现”的乐趣?不妨先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让TA们“展开”自我。在三明治,慢下来,畅游文学,也漫步城市。(👆以上图片,均是孩子们在街道上做观察的情景)在这里,我们听见孩子们的发问——我不理解为什么上海人一定要把好好的墙弄得坑坑洼洼的。平平整整的不好吗?是不是不让人贴小广告?(倪若宸)有一些人居然用婴儿车来推狗,难道他们不会溜狗吗?或者是这些狗没有腿吗?还是说他们把狗看得很重要吗?(周玉航)学会发问,就是在向外联结。关注细节,就是在生长具身经验。我们也看见孩子们的探索——来到宛平路上,有一个巷子,地面是乌黑的,粘在鞋上的臭气,像抠不下来的口香糖。快递盒子到处都是,牙缸和婴儿车放在屋门口,房檐下挂着肉和摄像头,高处晾衣架上有一条鲜红色的内裤。(马亦辰)难以相信的是,热闹的夜市旁边,是一片黑暗。一家冷清的店,服务员脸色难看。一家关门的店,椅子东倒西翻,一片狼藉。一个黑漆漆的弄堂里,植物长上屋顶。小猫躲着。(巫祺妙)走在吴兴路上,感受到了这条路的安逸。这里的路边种满树。我看见有一个工人在用手抬着梯子,支撑着上面的人。到了后面仔细看,才发现梯子上有钩子挂在了电线上。(王方旭)小区里到处挂着塑料膜,架子上种着丝瓜,连内衣、内裤这些东西也全都挂在外面。越往里走,还能闻见隐隐的一丝臭味。当然,最奇怪的是在这么一个算是破烂不堪的小区里,竟有一个seesaw的广告牌,上面落满灰尘,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许瑞纹)探索城市,就是在捍卫自我的能动。记录空间,就是在建立生活的秩序。我们还见证了孩子们的书写——向上滑动阅览我在购物中心想起你们,我在交错的电梯中穿行,找寻你们,我看见许多小吃店的服务员手托试吃盘吆喝,许多白领在咖啡店闲聊,许多放假的学生从网红店中带出”人气美食”,那些鱼板只有旋转的花纹,冰淇淋只有海的味道。鲷鱼烧越来越脆,糖葫芦全线变样,草莓糖葫芦、蓝莓糖葫芦......虽然距离拉面店颇远,但我看不见你们,即使是幻想,山岸一雄喜欢尝一点蘸面?这儿没有蘸面,没有味增,所以也不可能有古川淳。爱蔬菜的山田拓美,炖煮两个小时制成的叉烧,温暖了多少学生党的胃。离开购物中心后,你会上哪里去?可以逛逛五角场,黄河路和南京路。设想有一家奶茶店厂商做广告宣传,把模拟的布丁、珍珠、茶冻从高楼掷下,必定击中来黄河路上打卡“至真园”的“宝总们”。在国际饭店前大排长龙买蝴蝶酥的老阿姨,行色匆匆的秃顶白领,刚从饭店取货的外卖员,即便是千万杯奶茶从高楼倒下,没有一个会击中不爱热闹的人。(符特珈《购物中心》,灵感来自于工作坊上共同阅读的作家西西的诗)书写日常,就是从既定概念中松绑。深入周遭,就是在习得立体与复杂。(👆往期工作坊中孩子们的部分作品。)从环游武康路,到聚焦一栋历史建筑,从显眼的城市标志,到容易被忽略的小空间,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试着感受,自己熟悉的街景里是否有被忽视的角落。记录与发现城市生活的痕迹,用笔端还原日常的烟火气,寻找观看城市千奇百怪的角度,我们的创作类型和方向也将各式各样,既可以从现实出发,记录充满人文气息、生活气息的日常小事、街巷人物,亦可放飞想象力,在看似寻常的城市空间掀起故事狂想的波纹,奏响奇幻的文学交响曲。(👆孩子们将自己文章中的精华选段摘出,制作了一本独特的城市笔记。)在上海,绕不开的还有那些历史留下的西式建筑。这座富有活力的城市擅于将新兴商业区与优秀历史建筑结合。毗邻衡山路8号商圈的美童公学遗址建筑群便是这样的好去处。在“建筑散步”这一节工作坊中,孩子可以欣赏到100多年前的美国文艺复兴建筑,如何与衡复风貌沿街建筑相互映衬。(衡复风貌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认定和保护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在建筑间散步,观察的方式十分特别——每人将会选择一种动物的视角代入,是鸟儿“飞在”空中俯视,抑或是一头好奇的猛兽无意“闯入”?我们还可以尝试站得高一点,纵览一座城的“脉动”。在大型商场的天桥上,视线前方是闪烁的巨大广告牌,脚下驶向家里的车辆行色匆匆,还有“逆行”的送外卖的人、以及享受夜晚的人们,而他们,也不知何时会从我们身后经过。城市生活的种种,也许在眼中、在笔下难以悉数囊括。纵览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视野,是一次开拓性的尝试,同时去感知不同的景观层次。观看视角之外,“纵览城市”这一节工作坊还会引导孩子以现代诗创作的形式去记述与感受,更深入、更具体地“捕获”一些词语、一些词组,以孩童的心灵在诗行中产生奇妙的连接。孩子们正在打破“观看的惯性”,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城市经历和故乡记忆。我们也将这些宝贵的灵感瞬间和作品做成了一个展览,把“大上海”搬进了三明治小而美的空间。还配套更新了城市主题的书籍推荐,让孩子更深入全面地认识赖以我们生存的城市。设置了“漫游者”公共游戏互动,让孩子在更小和更切己的交流中成为更有责任感和同理心的未来公民。我们还录制了一期播客: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如何重拾“发现”的乐趣?🌳🏠🔍如果你对「城市系列」工作坊感兴趣欢迎来参加暑假工作坊「城市行走」和「城市漫游」
4月26日 下午 9:12
其他

迈过了10岁的少年,值得拥有一份“探索自我”的成长礼!|暑期专题写作工作坊

写作,它的核心正是表达。当一个人的生活中发生了触动TA的事件,当出现了某一个难忘的时刻,当内心的情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样的时候,他会想要表达出来,是这样的需求催生了“书写”。“我”,是一个庞大丰富,写之不尽的复杂话题。探索“我”,书写“我”,不同的年纪,可以有不同的视野。希望这两个「自我书写」工作坊,带领孩子们从生活外物走到个人内心,再对更广阔的时代投以一瞥。我们一起用十天时间,层层剥开“我”的外壳,去寻找一个有趣、独特、真实的自己。✦✧
4月24日 下午 8:18
其他

写作的夏天|三明治2024暑期工作坊招募(早鸟第一波)

一次“写作的夏天”,就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起点。写作的夏天都有什么?视野以七年来长期而系统的创意写作体系为基石,在假期开设主题多样的短期工作坊,带领孩子们拓宽阅读与写作的视野,尝试全新的题材和体裁,挖掘独特的兴趣,打磨擅长的领域。如果上一个夏天写了“推理”小说,这一个夏天不妨演一场“脱口秀”开放麦。如果上一个夏天读了“科幻”,不妨在这一个夏天把灵感写进“城市漫游”。如果在上一个夏天踏入过“鲁迅的多重宇宙”,也欢迎在这个夏天一起穿越进入“萧红的黄金年代”。精进我们常把写作比作运动和弹琴,“听过、看过”不等于“听会、看会”。灵光乍现虽然妙,但一笔一划练出“写作肌肉”,才算真正学到了“功夫”。每天2-2.5小时的工作坊充实而严密,没有一分钟会虚度。由4-8位孩子组成的“写作小组”,将在专业老师的带领和陪伴之下,通过“精读文本-深度讨论-方法引导-创作练笔-作品点评”等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地收获成长。乐趣阅读和写作都是快乐的事,至少在三明治是这样的。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读书会,全世界的魔法爱好者大集合;在《魔戒》工作坊,一起学习精灵语;在“推理内外”工作坊,来一场刺激又烧脑的案件剧本杀;在“大暑小暑”故事会,为了激活五感,大家现场开西瓜;在“古诗桃花源”工作坊,一起吟诗作对......
4月12日 下午 3:30
其他

「梧桐」,俞霁朗,13岁 | 小说窗

我们让初中孩子的「小说」飞上窗,用立体展览和平面作品集来承接他们的文字和思想。邀请您一起来看看,十多岁的孩子在经历长久的文学浸润后,又如何用文学的方式,来认知自我、他人和群体,来思辨校园、社会和时代。第一期《梧桐》,来自13岁的俞霁朗,作者在这篇小说里探讨了「两代人的拉扯」。像故事中主人公这样的孩子,在今天的校园里或许并不罕见,他们仍在自我成长与父母的忽视间苦苦挣扎。透过作者的书写,我们是否可以听到他们藏在心底的声音?全文共6770字。请耐心阅读!梧桐俞霁朗
3月14日 下午 2:01
其他

文学课上,我们和10后们聊聊“女性主义”

还记得你的性别启蒙是在什么时候吗?你又是否曾羞于提及那些有关性别的困惑?时代剧变,互联网的普及和女性主义话题的下沉,让性别成为了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话题,也让孩子们早早地发现了许多关于它的秘密。小学女生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别身份?网生代的她们会怎么谈论女性主义?是时候听听她们的声音了。关于对女生的刻板印象,她们说:“因为我是女孩,所以很多人觉得我学不好理科。”“因为我是女生,所以会被说容易情绪化,不讲道理。”“很多人认为我们女生打不好篮球,但是我们班女生都很高,打得很好。”“不理解女性为什么一定要穿裙子。”“我们演出前要搬东西,老师本来觉得有2个男生就可以了,结果他们都搬不动,最后我一个人都搬走了。”关于对女生的社会规训,她们说:“有听说过女生应该结婚生孩子,会做饭。”“好像女性就应该善良、乖巧听话、不应该太聪明、应该承担所有家务。”“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应该很腼腆,要有女孩子的样子。”“要微胖,但是要胖在应该有肉的地方,要独立,但又不能太独立,要有自己的生活,但又不能只有自己的生活……”关于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们说:“女性在影视里总是等着被拯救。”“电视剧里老板都是男的,配一个女性做助理。”“我们同学看的言情小说,女主除了善良好看就只有男主,女二就是有钱有颜有脑子,只要不爱男主,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要穿长裙,不能穿短裙,穿吊带裙就一定要穿外套,要文静,不然就是不雅,就是白幼瘦,又不能太瘦,肉要长在该有的地方,电视剧里都是这样的。”关于身体与月经,她们说:“生理性别应该就是身体本身的性别。”“因为突然来了月经,取消了海南旅行。”“我觉得月经很正常,不过有点麻烦。”“设计一个经期派对,里面会有很多女孩子使用的东西,还有血迹样子的耳饰。”关于女性的职业困境,她们说:“女司机会遭遇歧视。”“我爸妈都在一个公司,其实能力差不多,可能还是我妈妈厉害一点,做的工作更多一些,但是我爸爸升职更快。”“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男女比例好像差不多,但是在‘单位负责人’一栏里,男性是女性的两倍多。”“女性代表就算提出一些跟女性有关的问题,也可能不会被采纳,因为那些问题他们甚至觉得不是问题。”“家庭层面里女性无酬劳动的时间比男性多很多,就是做家务的时间,凭什么?”关于“粉红税”,她们说:“商品上写‘女款’、‘女用’的商品,价格就更贵。”“商家就是觉得女性更注意皮肤保养,肯定愿意花更多的钱。”“我就不喜欢粉红色,我可以选男生用的颜色。”“同样是一次性剃须刀,男性的很便宜,女性的用来刮毛的,可能是粉红色,红色的,就贵很多。”关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者,她们说:“因为以前都是男性的权益大于女性的权益,所以现在要平等的话,当然要给女性增加权益。”“就算有个别人滥用女性主义,但现在普遍还是对女性的不公平更多。比如女性因为要怀孕,职场上会普遍不太愿意录取女性。”“喜欢传统生活方式的女生,她开心就好啊,不代表我不能跟她做朋友,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作为朋友肯定会帮助她,但是如果她不需要,这样也很好。”“我觉得说了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在班级里不会受到太多偏见和歧视。”“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说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以上讨论,都来自三明治2024寒假【了不起的女孩】工作坊。我们一边受困于现实世界的不公,一边惊叹于孩子们对日常的觉察。这群五到七年级的女孩,在三明治写作导师文文的带领下,体验了一堂从生活到文本的女性主义文学课。从《勿忘我之蓝》到女性友谊,又从“女生帮”到平等包容的反霸凌意识;从“磕CP”到《情书》;又从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到如何成为独立的个体;还有性别非二元、隐形歧视、物化与压迫……工作坊不仅涵盖了女性主义的几大关键议题,也引导女孩们与女性长辈、同伴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共读与写作中与重新体会自己的身体、情感与未来。女孩们开始谈论性与性别,开始反抗并创造新的女性脚本,世界在悄悄发生变化。而可供孩子们安心学习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文文老师在三明治图书馆更新了“了不起的女孩”和“不一样的男孩”系列书籍。它们不再是固化性别刻板印象的绘本,也不再是观念守成的青春读物,在这里,你可以自定义属性。🎙️✨🎧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我们还录制了一期特别的播客,想和大家聊聊:文学课上,我们如何与10后聊女性主义。欢迎扫码收听👇⏰本期时间轴00:00:05
3月8日 下午 8:03
其他

读一本书不够吗?为啥要给它找伴儿?|比较阅读工作坊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两年打开购书APP,书籍的分类标签越来越细了,且这种细,往往有着实用的目的。某APP首页的书籍推荐目录小说、纪实、科普这样的大类甚至都算不上分类,除国别、作者、文学类型之外,还会以适读年龄、适用场景(如“中考必读”)、“甜”“催泪”与否等等各自划分阵地。细化分类固然降低了部分读者的选书门槛,但它同样使人担心:一本书一旦被打上诸如“名著”“必读童书”这类记号,就被放进标签下的分类箩筐,孩子们读这些书(包括“部编必读名著”),很容易按照清单,读一本,算一本,因为这些书之间的关联已经被标签划定,那就是“好书”。除去都很有名,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别的相关?鲁滨逊、格列佛与尼摩船长有什么关系,大概少有人关心了。除了都是男的,他们仨还有什么共同点?如此在书籍间人为竖起很多并无必要的屏障,读书的体验最终化为欣赏孤岛上的风景,不能说没有乐趣,但终究会少一些惊喜,一种在书堆里开掘隧道,让各本书的车站通车的惊喜。我想,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这里和大家分享两道题目,来自“文学社会”工作坊的两位初中生,他们一位七年级,一位九年级,这是他们在学校里碰到的语文月考题:根据在《朝花夕拾》中读到的内容,请你从长妈妈和藤野先生中推举一位作为疫情志愿者。假如鲁迅、孙悟空、鲁滨逊、简·爱一起来上海游玩,请根据你对以上人物的了解,写写他们在旅途中各自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两道题目,考察重点都是文学人物,但按以往应试思路,只知道“书里有谁”是不足够的。这样的题目,要求读者真正认识他们——理解文学人物的背景、个性、行为、心理特点,从而在与原文毫不相干(甚至有点儿离谱)的情境中仍然把握住人物的核心特征展开构想。值得注意的是,七年级的题中人”长妈妈“与”藤野先生“尚且来自同一作家的同一本书,而到了九年级,这个上海旅行团的成员乍看之下不能说是关系疏远,只能说是毫无关联——先不谈真实存在的鲁迅,仅看三位文学人物,诞生时期从明朝横跨至19世纪,涉及作品既有中国作家在民间传说基础上演绎创作的神魔小说,也有资本主义发展上升期的中产阶级荒岛文学,还有工业革命后英国作家带有自传色彩的女性小说。平时我们很少会把这些作家、作品联系起来,人物像这样突然“组团出道”,假如平时没有给文学作品“牵线搭桥”的意识,要答题时,很容易摸不着头脑。但如果有机会,孩子们是很愿意,也很能够在文学作品间穿梭的。我和小学高年级、初中的孩子一起读书时观察到一个现象,在三明治,他们读天南海北搜罗来的选篇,常常自发地cue到过往阶段的作品。例如读《成长是多么不容易》里一个三年级的孩子难以为自己声辩的孤独,他们会想到上一年在契诃夫《苦恼》中读到的,无以倾吐丧子之痛的马车夫约纳;讲到写下《夜航西飞》的女飞行员柏瑞尔·马卡姆,他们会想起三、四年级时读过的《独闯天下》,同样从英国去往非洲,同样当上飞机驾驶员,罗尔德·达尔的奇遇和马卡姆笔下的自然倒是各有各的风味。去年寒假,从解读文学中的人物与符号出发,我和六年级、七年级的孩子们一起读了《动物农场》与《蝇王》,读着读着,有人大呼:这简直是同一个故事!当然,不是人人赞同这点,不过大家都认同,两本书的人物间有一些呼应:达楷:野兽就像被驱逐后的雪球。都被宣传成很坏,是大家共同攻打的目标。若素:拿破仑和杰克都是领导,负责赶走雪球或者野兽。小满:杰克像拿破仑,不同的是,拿破仑称王称霸靠强迫,杰克是由打猎这件事一点一点夺得民心。晗珺:杰克通过野性,拿破仑通过狡猾得到大家的尊敬。宸瑶:老少校和拉尔夫都为好的文明做出了一点贡献,老少校唱响了《英格兰的生灵》,拉尔夫吹响了海螺。欣怡:猪有文字书,拉尔夫吹响海螺,都是让别人臣服的东西。晗珺:海螺容易打碎;书象征思想,一旦看进去很难被磨灭。达楷:小孩和摩西都创造出一个“神话”,小孩创造出一个怪兽,摩西创造出云后面的国家。千涵:杰克和拿破仑都会宣言自己的主义,杰克宣言野蛮主义,拿破仑宣传自己。穆凡:西蒙像本杰明,都是智慧的象征,他们的存在都是不受关注的。本杰明知道拿破仑的阴谋,西蒙知道野兽的真相,但是大家都不相信他们。不同的是,本杰明是旁观者,西蒙是参与者。注:野兽、杰克、拉尔夫、小孩、西蒙均为《蝇王》中人物;雪球、拿破仑、猪、摩西、拳击手、本杰明、老少校均为《动物农场》中人物。孩子们探讨一些“领导风格”,红色字为他们原话的关键词。最后,孩子们这样总结他们读完两本书的感受:“《动物农场》更像孩子的社会,《蝇王》更像成人的社会。“
1月4日 下午 5:10
其他

电影,是如何帮忙写作的?|儿童创意写作寒假招募

在三明治,我们开过不少和“电影”相关的主题工作坊。像是是“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与写作”“电影美学与写作”“宫崎骏电影赏析与故事创作”等。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一句,电影对写作的帮助“肉眼可见”。今年新开的“迪士尼电影赏析与故事创作”,作为电影宇宙的新成员,具体是如何帮助孩子拆解“英雄之旅”的经典叙事结构,创作“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主题长故事的呢?来听听杨杨老师怎么说。在电影中寻找细节、唤醒感官说到“风”,你会如何书写?谈及“勇气”,你又会如何想象?在用文字书写故事时,孩子们常常会轻易地忽视故事发生的环境,会笼统地说“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孩”。然而,用电影画面我们又可以如何表达呢?一株摇曳的蒲公英、树叶间摩擦出沙沙声、短发女孩叉着腰与大人辩论、男孩迎着风暴摘山顶的雪莲花......每个孩子的大脑都是小小放映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五彩斑斓的。有一次,我在工作坊中和孩子们聊到幻想故事中的场景。一位八岁的孩子分享说,她在看书的时候虽然看的是文字,脑海里却在播放一张张图片。其他孩子附和着说自己也是。其实不光孩子,人类作为感官动物,对声音、色彩、气味、味道与触觉极其敏感,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也正是由此开始的。因此,人类文明先有了绘画、舞蹈、歌唱后,以文字书写为主的文学得以诞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孩子最熟悉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打开对世界的想象呢?在一次实地观察工作坊中,为了打开观察的可能性,我们引入了远景中景近景的概念,却发现孩子们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于是,我尝试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同一情节的三个镜头作为解释,发现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从镜头画面中得到不同的信息,这让我很惊喜。当然,如何将所理解的概念真正地用作方法,还需要在创作中数次实践。远景:地点的整体模样、时间、天气、空间范围、氛围中景:主要人群、人物的状态、人物在做什么、周边物品近景:五官、表情、神态、外貌、心情直观性,是电影很“好用”的原因之一。对于孩子的创作而言,身临其境,是电影带来的另外一个优势。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所传递出来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处声音都不会是多余的,并且,每一个镜头里的场景与人物都必须是饱满的。这种身临其境的状态,对创作是极大的启示。我们在创作故事时,是否也能勾勒出人物的神态甚至衣着,是否也能兼顾到场景中的每一处细节。在工作坊点评大家写的故事时,我常和孩子们谈到场景感,如何运用五感营造生动的场景,如何依据人物性格设计外貌与行为。刺眼的光线、喧闹的人群、下水道的臭味、易碎的枫叶、穿着病号服的路人,这些都是能够将读者带进你的故事,并让读者身临其境的重要元素。拥挤的纽约街道城市高楼的光线被社会排斥的独居老人在电影工作坊中,我们将借由栩栩如生的画面,打开感官,分析现实与奇幻之间的创造性连结,结合文字与图像的多元化呈现方式,培养对奇幻电影中美与幻的审美趣味,尝试用幻想来表达现实问题,并从幻想中汲取创造的力量。从经典结构中学习写长故事在和孩子们共读郑渊洁的《驯兔记》时,我给大家放了改编的同名短片,孩子们在李小曼长出兔耳朵时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在皮皮鲁梦醒时,一些孩子舒了口气说,原来是梦。这部简练但完整的影片,成功吸引孩子们从头到尾地沉浸其中。短片《驯兔记》电影除了能唤醒感官,作为由一部严整的剧本创作而成的艺术,对于故事创作的初学者来说,可以练习书写完整故事的能力。许多的孩子对故事的完整性要求很高,甚至不惜笔墨地将给定的题干再详细解释一番,以此作为故事的开头。然而,有时却会导致头重脚轻。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作为商业动画电影的佼佼者,拥有成熟的叙事方法与剧本结构,其按照“英雄之旅”的种种变体模式,创作出了完整且有效的故事。若将故事的整体结构拆分,带领孩子像工匠一般细细揣摩各部分的叙事方式,用这种经典的故事结构一步步去书写较长的故事,能够提高他们今后对完整故事的把控力,从而书写更成熟的长故事。在电影工作坊中,我们精选了五部中外优秀动画电影,集中探讨奇幻世界中与现实息息相关的话题,诸如:冒险/童心、死亡/遗忘、自我/陪伴、抑郁/勇气、梦想/超越等等。同时,我们将几部电影按照“英雄之旅”的结构进行拆分,希望带领孩子们一步步地去感受故事的叙事结构,最终完成一篇“奇幻之旅”的主题长故事。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妈妈的肚子圆圆的,装满了咖啡和生气|寒假童诗创作工作坊

随枝丫一起摇曳的除了诗歌还有孩子对妈妈的爱三明治的空间里,被孩子们的诗歌妆点,连阴雨天也变得可爱了起来。在童诗创作工作坊,诵读古往今来的诗作,发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真实的心灵,让每个孩子都写出自己的小诗歌。24寒假童诗创作工作坊|冬日版新开,不论之间是否参加过童诗创作工作坊的孩子们,都欢迎报名参加哦。(报名方式请见文末)我的妈妈李瑞泽
2023年12月23日
其他

从食物入手,写成长的事 | 孩子们的创作

『食物』是一条成长线索,寄托着我们的喜好、习惯、情绪和回忆。食物也不只与滋味相关,对孩子来说,成长路上陪伴ta们的人、经历的事,也会藉由食物,在味蕾上烙印,让ta们念念不忘。在三明治的工作坊,孩子们被鼓励,去打捞、去分享、去书写带有ta们独特感受的食物往事。以下三篇作品,均出自十多岁的孩子,ta们从日常食物入手,讲述成长的故事。(往期孩子们的创作中,还书写了那些叫人厌恶的食物滋味,点击阅读:写食物,孩子们可以写什么?)也欢迎孩子们寒假和我们一起在『人间滋味』工作坊借由食物书写自我。(文末可查看工作坊详情及报名方式。)01王馨云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当我们谈论漫画时,我们该谈些什么|漫画故事创作工作坊

“都长这么大了,怎么还在看漫画?”“就不能读点好的?天天看些有的没的。”“一天到晚只知道傻乐!”总是能在图书馆或者书店的漫画区,撞见面有薄怒的父母压着嗓,拽过手里正捧着漫画的孩子,两步并作一步往别处赶。哪怕在这个高度视觉化的时代,漫画似乎仍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将漫画等同于低龄幼稚、粗浅读物的刻板印象还植根于不少人心中,特别是生怕自己的孩子一不小心“误入歧途”的爸爸妈妈,更是会将其视为洪水猛兽。难道,漫画就真的碰不得嘛?(这些可都是三明治图书馆的超高人气漫画呢)是时候,为漫画正名了!用图像来讲故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从远古的壁画到今天的漫画,都属于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之外的艺术创造。漫画作为一种基于视觉的媒介,它就像一个敞开的容器,接纳了多元的生态,是否值得一读,更在于其中所盛放的内容。真正优秀的漫画,毫不逊色于文学戏剧中的杰作,每一个画面细节都值得咂摸玩索,也能够给读者带来丰饶的阅读体验。经典漫画作品如《丁丁历险记》、《父与子》、《花生漫画》等,具有独创的美学风格和强大的艺术感召力,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建构起对这个世界原初的认识,更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荫庇他们的小小安全屋。近些年众多优秀图像小说的涌现,毫无疑问是漫画在承接严肃深刻主题上的一大突破。获得普利策奖的《鼠族》、改编为动画电影并提名奥斯卡的《我在伊朗长大》,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的《守望者》……这些作品兼具小说的深度、图像的质地,昭示了图像叙事更宽广的可能。实际上,阅读漫画也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么简单轻易。它需要读者充分调动感官来获取画面信息,依据个人经验去解读视觉符号,并发挥旺盛的想象力填满当中的大片“空白”。许多习惯纯文字阅读的人甚至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读图障碍,难以沉浸其中。与此同时,要想让孩子真正走进漫画,也并不只能让他们停留在读懂当中具体的故事,而是要体悟图像是如何在其间巧妙运作的。画格的排布顺序中藏着怎样的逻辑?分镜会如何微妙地展现时空变化?画框的大小形状与表达的情绪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色彩与线条又内蕴怎样的生命力?诸多元素汇合成了漫画这一套视觉语言,它也无时无刻不在考验读者自身的视觉素养。如何用漫画讲好故事?——漫画故事创作工作坊在即将到来的寒假,我将用一周的时间,带领孩子们走进「漫画故事创作工作坊」,创作出好玩又好“看”的故事。漫画是关乎叙事的艺术,很多手段是为讲好一个故事服务的。部分漫画作品本身就特别适宜被用作为故事再创作的底本,孩子们可以由兴趣引领,根据当中的人物情节演绎构想,在细读的基础上尝试扩展续写,在观察模仿中确立起对自我乃至他人更细腻敏锐的觉知,从而反哺其他体裁的阅读与创作。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想讲的故事,在漫画的世界里,这个故事可以变得更“好看”,在图文搭配中实现单一的文字所无法抵达的叙事效果。对纯文字写作或多或少仍存在畏难情绪的孩子来说,漫画更是他们打开故事创作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图像能够带着他们在释放天性的同时,以一种更灵活机巧的方式亲近叙事,从而更顺畅地实现从读者到创作者的身份转变,甚至拥有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借助漫画的语法来拆解故事的核心要素。整个故事基于怎样的世界观?人物的外在形象会有什么特点?怎样的内在性格会对他的行动产生驱动力?场景中需要构置哪些元素才能营造更强烈的代入感?叙事的结构与节奏又该如何把握?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来自于Storyland英文漫画创作项目工作坊的作品,创作者Belle。)……这些问题都是在编织自己的故事时需要一一考量的,漫画脚本构思得越深入,延展成的完整故事也会更经得起咀嚼。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如果还能在妥帖的位置用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和出其不意的转折将其点亮,相信这个故事会收获更多的读者。漫画欢迎所有孩子走进它的世界,你所需要的也许只是一张纸和一只笔。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日常如此,不妨以故事收留|适合2-4年级的冬日写作工作坊

上海的冬天不是很冷,没有寒风,没有冰雪,但我们依旧可以找到冬天来临的痕迹,不会说:“哦,上海是一个没有冬天的地方。”上海的冬天,有“上海冬天”的样子!上个周末,三明治带孩子们走到户外,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笔写下此时此刻这个独一无二的冬天:从树上落下的叶子,硬邦邦的人行道,入夜后草坪上的露珠,便利店里咕嘟咕嘟的关东煮,水果店里新上市的橘子,路边被丢掉的栗子壳,街心公园变黄了的狗尾巴草……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生活里随处可见,随时出现,又转瞬不见,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文学就是由日常组成的呀。孩子们的眼睛看见了它们,用故事“收留”了它们,让它们来到了“冬天的故事”里,不再转瞬即逝。而故事创作,也让孩子们童年那些古灵精怪的,同样会转瞬即逝的想法有了具体的样子,混沌的想法被清晰书写。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三明治写作导师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寒假“线上”早鸟招募,最后2天!

路途太远?接送不便?假期出游?提前回家?想要参加三明治的中文创意读写作工作坊,这些都不必成为理由。从2020年起,我们为会员们稳定提供线上工作坊的选择。非常欢迎7-14岁的适龄孩子们来到这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习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中文表达方法。深度讨论、自由书写,为童年留下独特而珍贵的个人作品。🌲📖✍️2024寒假“线上”工作坊阅读、写作、古文4-8人小组深度互动早鸟招募最后2天适合2-3年级新年小故事到故事里来过新年,把新年写成故事!适合年级G2-G3工作坊亮点带孩子穿越时空,行走于神话世界、精灵森林,漫步在老北京街头和现代城市,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学习传统文化习俗;用新年场景把名家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结合,带孩子深入、细致地理解文本;读写结合,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转化为写作素材,写出真实生动的故事。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学习在窗外|三明治小作者作品《菁kids》发表

三明治的孩子们,从小区出发,走上街巷,切身感受不同的上海街道气质,通过注视与交谈,主动而真诚地与他人产生联结。他们写下对不同人物的细致观察,捕捉自身念头的流动。在最新出版的一期《菁kids》杂志上,正式刊登了三明治的三位作者周桉羽、张一驰、陈祉延的作品,祝贺小作者们!而这些充满生活气息,探究幽微心理的时刻,也欢迎你放慢脚步,一起来体会。
2023年12月3日
其他

循着古人的脚步,走当代人的人生之旅|寒假古文工作坊

小故事,大道理!古文故事的背后,是古人鲜活的人生,是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学古文好玩,写古文够酷!通过适当引导,在解释字词、理清故事的基础上,抓取孩子们对古文的兴趣。教学相长,一期一会。循着古人的脚步,走当代人的人生之旅。三明治寒暑假人气古文工作坊又回来啦!我们在古文工作坊里学什么?怎么学?01.古诗桃花源学古诗一定是枯燥的反复背诵吗?在三明治看来,写诗和诗歌本身,其实是古人的日常生活。在【古诗桃花源|冬日版】工作坊,我们结合故事、诵读、吟唱、绘画的方式,与孩子们共读古诗词,不仅让孩子学习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意象、声律知识,也用一种浪漫、风雅的方式让孩子自然自发地亲近古典文化。与古人一起共享冬日慢慢时光。会细致地学习古诗词中的意象和声律知识;也会去周边真实的自中走一走,捕捉生活意趣;吟诵声声悦耳,吸引得走廊里的小伙伴们都驻足观看;创作灵动俏皮,在文字游戏中体会古人风雅之乐;01古诗桃花源(下)冬日版适合G2-G3工作坊时间1/22-1/26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情绪”有了形体,它们如何穿梭在世界?|孩子们的创作

嘿,每一天,我们都和种种情绪共同度过,你是否曾想象它们的面孔?契诃夫写马车夫约纳,他不为人知的苦恼是一股从胸腔喷涌而出的激流。那么,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落呢?恐惧呢?愤怒呢?……假如情绪们有形体,它们会以何种方式在这个世界穿梭?孩子们看见了这些情绪,用色彩、用天气、用自然的生命、用一些画面写下它们。于是,我们便能触摸他们心中感受,陪伴他们与这些情绪平和共处。——曦蕊三明治写作导师孤单、绝望、愤怒、恐惧、失落,当这些隐秘的情绪,被孩子们写下来时,它们有了形体,雀跃于纸上,在文字的世界里穿梭。“孤单”四周无论向哪里看都是白色“绝望”是灰色的分不清天地感觉远方有白色的门“愤怒”是一片大海里面有个小人“愤怒”是星形的,有棱有角“恐惧”是血淋淋的一只猫眼睛空洞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寒假工作坊开始招募啦!近40个主题任你挑选!

三明治寒假中文创意读写专题工作坊报名开启啦。我们为6-14岁的孩子们准备了近40种不同主题的专题工作坊。用5-10天的时间,创造独一无二的作品,留下珍贵独特的童年创作。文|栗子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很多家长会说,看到三明治的寒暑假短期专题工作坊清单,我的选择困难症又加剧了。短短十天,就有近四十个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工作坊,看得眼花缭乱,我该给孩子选哪个?这或许恰恰是三明治的优势——我们负责创造,并把选择权交给家长和孩子。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专注或热爱的文学大方向:绘本、诗歌、散文、小说、古文,乃至突破常规工作坊形式的漫画、戏剧、影视、脱口秀……也都有自己关心和在意的成长与现实议题:身为女孩,如何面对青春期?一个人,如何经历孤独,又如何想象死亡?社会不公,个体如何发出声响?“乌托邦”是否遥不可及?……当我们“经营”这些工作坊的时候,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叹:太好了,这就是我们想给孩子的。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对他们说:你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你来这个兔子洞看看,然后把喜爱变成阅读和创作的动力,生长出属于自己的新世界。五天或十天时间,一次尝试,就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起点。和同龄人分享精神世界不论线上或线下,三明治都是一个乐于包容的空间。我们想在尽可能坦诚和开放的氛围下,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工作坊中有一条规则,叫做“一人说,大家听”——这是对发言者的充分尊重。正因为每个人都在认真倾听,孩子才会把信任交予我们,成为彼此的树洞。在大人眼里,孩子很“小”,爱说很多“鸡毛蒜皮”;但在同龄人眼里,这些“鸡毛蒜皮”就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你有没有一个渐行渐远的朋友?你有没有被老师区别对待过?你是否想过要离家出走?你喜不喜欢故事里这个人物?你的童年经历与作者相似或不同?……孩子们在诸多问题里调动回忆与情绪,找到有过类似处境的人,甚至为光凭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找到了合适的出口。我们还会在讨论中听到针锋相对的观点。每个孩子都被鼓励大声说出:“我不这样认为,是因为……”理解不同的想法,接纳他人是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相互启发。当思维的火花跳跃时,有限的“我”,开始变得无限。创造独一无二的作品孩子不喜欢写作,怎么写都写不好。很多家长都会为此烦恼。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孩子不喜欢的,是讲求严格范式的写作?是需要背各种好词好句、修改成“万金油”的写作?束缚住孩子的,会不会是单调的主题,重复的体裁,和规定的字数?在三明治,写作就是一种表达方式。有的人擅长这样的表达,有的人善于那样的叙述,但我们相信,每个人最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最想表达的内容。在寒暑假短期专题工作坊中,孩子们会拿到“创作白本”,在老师的引导下,从空白开始,让点子落地,让故事成形,让图文作伴——展示出来,讲述出来,表演出来,让更多人成为读者和观众。有幸的话,文字还能变成铅字。爸爸妈妈喜欢给孩子拍照,记录他们的成长。假使换种思路,让孩子用故事记录自己的心声呢?一个属于十岁孩子的故事,或许过了这个年纪,就再也不会有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作家,但我们很珍惜每个人留下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寒假专题工作坊线下(衡山空间)
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