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初学古文,一定要从“经典”开始读吗?

修睿 三明治文化中心 2024-02-06


有一次,我在古文工作坊里问孩子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古文是什么样的呢?”


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回答说:“古文里的字词我都看不懂,感觉根本就不是写给我们看的。”


他说得很坦率,也没有说错。我们今天读到的“古文”的作者们,当年肯定料想不到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他们设想中的“目标读者”,多半也是知书达理的成年人。所以,今天的孩子阅读古文,真的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中探险,其中的挑战可想而知。


而另一方面,如今面向孩子的古文书籍种类很多,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有的主打“选文经典”,有的主打“幽默亲和”。怎样为初读古文的孩子选出一本他/她愿读、能读的“入门书”呢?下面是我的建议。




为初学古文的孩子选书,和为初学阅读的孩子选书,思路是一样的。


不必一开始就选择名著名篇,而需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和关注点,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入门书”。


这样,才不会一开始就“吓退”孩子。待孩子慢慢建立起阅读古文的兴趣和经验,他们才有机会一路攀登,最终和大人心目中的“经典”握手言欢。


志怪故事、笑话、菜谱、科学小品……都是我会为初学古文的孩子选择的文类。看了这样的文章,孩子会瞪大眼睛说:原来还有这样的古文啊!原来古人不是每天都讲大道理的啊!


我常常遇到对美食感兴趣的孩子,这时我通常会邀请他们看看《随园食单》《山家清供》,还有苏轼、张岱关于美食的小品文。一些喜欢动手的孩子,读这些书和文章读得津津有味,甚至自己下厨试烧古文中的菜品。这时候,“古文”就成了他们和古代美食家对话的桥梁和密码。


△ 张腾博同学在“古文启蒙二”工作坊中读了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的《蟹酿橙》,做了一张小报告诉大家“古代还有菜谱”,并不枯燥无味。



 选书参考:


01

《念楼学短》



由锺叔河先生选编,选录百字以内精炼隽永的短篇古文,选文范围涵括经典名篇、名家小品、志怪故事、风俗笔记、信札等门类,附有流畅有味的译文和解说,孩子可以自选感兴趣的内容来读。


本书选文“短而不浅”,或许更适合四五年级至初中的孩子选读。《给孩子读故事》等三本和《学其短画本》都由这本书衍生,也可选读。



02

《写给孩子的山海经》



喜欢奇幻故事的孩子不妨读读《山海经》的原文。看上去文字有些古奥,但熟悉了其中固定的句式和词汇后,其实不难理解,还可以延伸进行绘画或仿写创作。



03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中的文字,“古文”色彩不太浓郁,但这也是它的好处:孩子很容易看进去。喜欢美食的孩子不妨看看,还可以尝试“复刻”里面的菜肴。




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为孩子挑选合适的篇什并不容易。一来,多数古文不是专为孩子写的,选文者需要熟悉孩子的身心特点,耐心“打捞”,才能选出合适的文段。二来,孩子和古文之间“隔两层”,既有语言的阻隔,又有生活方式、知识背景上的阻隔。一些内容有趣的古文,如果篇幅长、文字古奥,孩子也不容易接受。


近年来,给孩子的古文选本、历史知识普及读物大量出现,很多孩子得以更早、更轻松地接触古文和古代历史知识。这类书该怎么挑选?我自己的原则,是要兼顾“趣味”与“敬意”。


许多书配上漫画,用现代的、调侃的方式来讲古人的故事,这的确能拉近孩子与古文、古人之间的距离,帮助孩子记住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但我有一些顾虑:这样的书,其中的“度”如果把握得不好(比如用现代人的思维去理解古人的动机、让古人说“流行语”),很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似是而非”的印象,或造成一种“我什么都懂了”的幻觉。这会妨碍他们深入理解古人和古代文化崇高、深邃的一面。


钱穆先生说,对本国已往历史应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我想这也是做给孩子的古文书应有的态度。



 选书参考:


01

语文太重要:

小学文言启蒙、小古文100课



《小古文100课》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这里再推荐一本丁慈矿老师选编的《语文太重要》,两种书中有一些重合的篇目,可选其一或互相补充。


选这两种书,是因为选编者都有面向小学生进行古文教学的丰富经验,真正知道小孩子面对古文会有哪些反应。他们能选出孩子眼中的好文章。



02

《笑读小古文》



这套书分为四册,选文难度逐册进阶。选文注重趣味性,选了一些孩子爱读的笑话和幽默故事。每个故事配有漫画,这也是孩子可以尝试的一种延伸创作形式。


△ 作者:亢溪儿。对喜欢画画的孩子来说,画“四格漫画”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也能增加阅读的趣味。



03

《文言文太容易啦》



当孩子已经阅读了一些古文,开始对古文中的特殊字词产生兴趣和疑问,这套绘本也许能帮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古文中常见的词汇。孩子可以通过它积累字词,了解“一词多义”等现象,并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减少阅读古文的障碍。



 爸爸妈妈可以看的书:


01

《陶渊明也烦恼》



只要和大人聊到孩子的古文学习,我每次都会推荐这本书。每读一篇,就像进行了一次愉快而有益的谈话,对于孩子适合读什么、不必急于读什么,从心里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02

《文言常识》



这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是“阅读指津”的部分。张中行先生主张学古文要“以多读求会通”,即通过多读,而不是通过记忆字词意思和语法规则来掌握古文的读法。就像一个孩子学说话,并不用先学词汇语法,跟大人说得多了,也就会了。


语言讲“约定俗成”,所谓的语法规则,是对语言表达习惯的归纳概括。通过多读,把语言的表达习惯深深印在脑子里,读到新的,自然就容易了解它是什么意思。


在英文阅读的领域,通过循序渐进的大量阅读来学习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种方法,我认为也适用于古文。




 · 本文作者 · 



📜



这个暑假,三明治的老师们准备了丰富的线上线下「古文主题工作坊」,欢迎孩子们来参加。希望这些工作坊能拉近孩子与古文、古人之间的距离。



01


工作坊时间


线下工作坊

7月10日-7月14日,15:30-17:30

7月24日-7月28日,10:00-12:00

8月14日-8月18日,10:00-12:0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工作坊导师

春春



02


工作坊时间


线下工作坊

7月3日-7月7日,10:00-12:00

7月17日-7月21日,13:00-15:00

8月21日-8月25日,13:30-15:3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工作坊导师

修睿、春春



03


工作坊时间


线上工作坊

7月31日-8月4日,13:30-15:3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工作坊导师

麦子



04


工作坊时间


线上工作坊

8月7日-8月11日,13:30-15:3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工作坊导师

麦子


(*古诗词启蒙一、二可连续报名哟!)



05


工作坊时间


线上工作坊

7月10日-7月14日,10:00-12:0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工作坊导师

修睿



06


工作坊时间


线下工作坊

7月24日-7月28日,16:00-18:00

8月21日-8月25日,9:30-11:3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线上工作坊

8月7日-8月11日,15:30-17:3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工作坊导师

梦云



07


工作坊时间


线上工作坊

7月3日-7月14日,16:00-18:00

(共2周,10次,共20小时)


工作坊导师

修睿



08


工作坊时间


线下工作坊


世说新语1

7月3日-7月7日,10:00-12:00

7月31日-8月4日,9:30-11:3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世说新语2

7月10日-7月14日,10:00-12:00

7月24日-7月28日,13:30-15:30

8月14日-8月18日,13:30-15:30

(共1周,5次,共10小时)


*工作坊小贴士:1和2内容不同,无难易程度差别,单报同报均可。


线上工作坊

7月17日-7月28日,10:00-12:00

(共2周,10次,共20小时)


工作坊导师

麦子、春春



工作坊导师介绍


报名方式

如果您对我们的古文工作坊感兴趣

老会员可咨询自己的阅读导师

新朋友请扫二维码

添加sara老师预留名额


 5月28日前报名享早鸟优惠 




 暑假中文读写工作坊全面开放招募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孩子初学古文,一定要从“经典”开始读吗?

修睿 三明治文化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