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那是你不懂这些方法
听说
你家娃总是不爱收拾玩具
画起画来,就忘记了时间?
总是觉得自己家娃“不听话”?
来来来
跟我学 这样劝娃
孩子准“听话”!
《育儿脑科学:大脑发育的秘密
与科学养育法》10本
(上一期送书活动的获奖名单
请直接划到最后哦!)
活动时间:
2022年11月25日-2022年12月2日
活动方式:
①关注“人民网科普”微信公众号
②点亮“在看”并参与话题互动留言
互动话题:
“你认为还有哪些事例
可以对孩子采取鼓励式教育?”
评选规则:
截止12月2日12:00前
评论区点赞量最高的10位读者
将获得
《育儿脑科学:大脑发育的秘密
与科学养育法》1本
揭晓时间:
2022年12月2日
参与须知:
①留言前100名才有机会参与本次活动。
②为避免重复统计,请勿重复留言,
重复留言以第一次为准。
人类和动物都可以自己把门打开,到外面去,这是因为把门打开这件事,是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自发性模仿的行为。但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开门出去之后,动物们不会“自发性地把门关起来”,因为这个动作是“不自然”的。
不少育儿书中强调“要培养孩子的自发性”,但从脑科学来看,只做到这一点不算是完整的教育。因为有些行为可以自发培养,有些则无法自发培养。把门关起来、把鞋子摆整齐、收拾玩具,这些行为对大脑来说是不自然的行为,无法自发地形成。想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依靠“家教”。
把玩具从箱子里拿出来这个行为,可以自发地完成,因为这是玩耍的必要过程,不用教也会。但是,玩完后的整理,不靠家教就绝对不可能做到。
但需要注意的是,家教并非“把玩具收起来!”“不整理就不让你玩了!”等训斥。
以专业术语来说,家教可以分为“强化”和“弱化”两种方式。
“强化”指的是通过赞美,强化再次采取该行动的意愿。
“弱化”指的是通过责备,降低其意愿,使其不要再次采取该行动。
育儿书中琳琅满目的“家教方式”,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类为这两种方式的其中一种。不管是以强化还是弱化的方式,孩子都会以父母的行动和判断为范本,将之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个过程称为“人格内化”,也就是让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深植于自己心中。如果内化成功,即使没有强化或弱化这些外在因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范来采取行动。
养育子女的最终目标,就是指导子女,让他们“不用依靠他人的指示,也能采取适当的行动”;“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可以一个人生活得很好”正是教育的精髓。因此,通过家教来帮助子女“人格内化”,才是教育的基础。
“赞美”和“责备”哪个比较好?
首先,关于责备的案例。有一个实验将父母分成两组,两组父母分别想办法阻止孩子玩电子游戏。其中一组会斥责正在玩的孩子:“快去学习!”另一组父母则温柔劝说:“是不是该开始学习了?”之后,两组家长都再问孩子:“那个游戏真的很好玩吗?”被责骂的孩子回答“非常好玩”,而被温柔规劝的孩子则回答“不是太好玩”。
我们可以将这种情形解释为“认知失调”。被责骂的孩子“虽然很想玩,但不得不停止”,因为是强制性的被迫结束,因此不会发生认知上的不协调。他们“不玩了”单纯只是因为情况不允许,他们对电子游戏的强烈兴趣并没有改变。
另一方面,因温柔劝说而不玩游戏,则是觉得“说不定之后还可以继续玩,自己自主选择停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到,“明明还想玩,却不玩了”这种心情和行动的不一致,造成了认知失调。如此一来,“停止玩游戏”这个自己的决定,就必须从自己的内心来解释。而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其实那个游戏并没有那么好玩,所以自己决定不玩了”。事实上,实验证明如果父母可以很有耐心地持续用这种温柔劝导的方法来处理,孩子总有一天会对电子游戏失去兴趣。
就像这样,尽量避免严厉斥责,同时有耐心地予以“家教规范”才是理想的教育(当然,很多时候,养育子女并没有那么简单……)。
关于责骂与称赞的平衡,老鼠调教实验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想让老鼠记住路径时,常常会使用饲料。这是“做到了就称赞”的训练法。相反,也可以使用猫的味道和电击等“惩罚”,这就相当于“没做到就责骂”。除此之外就是“做到了就给奖赏,做不到就处罚”这种“胡萝卜与鞭子”的组合。
为了让老鼠学习,只有①奖赏(称赞)、②只有处罚(责骂)、③奖惩并施的这三种调教方式中,最能让老师快速学会的成绩顺序依次为①>③>②。即仅赞美的方法效果最好,一旦责骂,想完成任务的动会下降,从而导致任务达成率的下降。
赞美的利与弊
对动物来说,没有奖赏几乎无法学习。所以,以奖赏作为鼓励的这种训练方式,就生物学来说是合理的。但是,这是动物的学习方式。以人类来说,如果都以实际物品作为报酬来鼓励,是会有问题的。如果只是“因为会拿到零花钱才帮忙”“因为会能得到玩具才努力学习”,这并不符合人类社会的规律。
对人类来说,奖赏不只是眼睛可见之物。“如果妈妈开心,我也会很高兴”或“动手整理之后,房间会变干净,心情也会变好”等心理性奖赏的效果强度和实质奖赏相当。因此,对于可以依靠心理性奖赏来引导的部分,就应该从心理层面给予奖赏。不过,效果的好坏,主要看父母的称赞方式。
通过称赞来实现“人格内化”需要三个阶段。即外发性强化、代理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外发性强化”即直接赞美,是最简单的一种。被称赞的孩子会很开心,然后重复做同样的事,这便是“受肯定行动”的内化。越是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就越容易看见成效。
②“代理强化”是基于看到朋友或兄弟姐妹等身边的人被称赞而产生的。也就是说,通过勾起“因为我也想被称赞,所以加以模仿”这种心理,让孩子观察学习。虽然不是直接被赞美,但对稍微成熟的孩子来说,光是这样就足以构成人格内化了。
③“自我强化”是“自己称赞自己”。就算没有他人的称赞,只要出现好的行为,自己就会称赞自己,结果,相应的行为就会不断增加。
孩子基本上是以①→②→③的顺序来成长。所以,家长必须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整理东西是阶段 ①”或是“把鞋子摆整齐是阶段②”,等等,必须依照孩子每个行为的阶段,仔细调整和他说话的方式和应对方法。
但是,称赞存在一定的困难,考虑到会产生认知失调的情况。就像之前提到的,用“画得好棒啊”“真了不起”称赞画画好的孩子这种方式并不值得鼓励。
孩子是因为自己想画才去画画,这是一种“内在动机”,一种从自己内心涌现“热诚”的状态,不是为了称赞或名声等外在理由。孩子对画画的喜欢是没有理由的,然而,大人还是会忍不住称赞孩子,会导致孩子自己行为的意义发生变化,即不是“因为喜欢画画”,而是“想要被称赞才画”。
想称赞而称赞,想责骂而责骂,这并不是被推荐的育儿方法。即使目前谈到的教育理论有些“理想化”,父母们可以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用笑容面对孩子”。
比如,当因孩子没有整理东西而苦恼时,生气怒吼“为什么不整理”或是“不整理就不给你玩了”只会得到反效果。这时建议父母们试着控制情绪,先带着笑容开心收拾起来,孩子看到了这种积极的效果,会靠过来,想着:“你在做什么,怎么这么开心?”此时,家长们只要说“要不要一起来啊”邀请孩子一起加入这个简单任务即可。
不管是玩耍还是家务,只要父母可以开心地做,孩子自然会产生兴趣,想要模仿,孩子自然就会开始整理,也就是说,孩子们的人格内化已经成立。
为了让孩子可以自发性行动,要尽量采取肯定的说话方式,避免否定。比如“不收玩具,以后就不可以玩了”,这句话中有两个“不”这个否定词,孩子很难认同。可以改为“把玩具收一收,下次再玩”这种肯定式说法。同理,不要说“不刷牙不能睡觉”,说“刷牙后就可以睡觉喽”更好。当喜欢画画的孩子说“我还想再画一页”时,可以回答她“再画一页就收起来哦”。如果父母可以坚持用这种耐心的方法沟通,孩子也会接受这种温和的表达方式。
谨慎斟酌措辞和语气,目的在于营造“忍耐并不是坏事”的气氛。每个人都讨厌被否定,重要的是靠着尽量使用肯定式的说法,通过当事人的自制力,带领孩子“积极忍耐”。孩子对父母的话相当敏感,情绪化的言论称不上教育。父母必须一一仔细思考“刚才这种说话方式好吗”。让孩子反省时,大人自己也必须反省。
比如当孩子没有遵守约定时,家长不应责备孩子,取而代之可以耐心询问理由:“为什么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为什么又在画画呢?”,都是更好的处理方式。因为肯定句都比否定句来得有魅力。
人的性格养成同理,能自我肯定的人也在很大程度上比自我否定的人更积极、有魅力。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与其用负面的言论贬低自己,用正面的话语鼓舞自己都会是更好的选择。
点击图片可购买
《育儿脑科学:大脑发育的秘密与科学养育法》
(日)池谷裕二著
本书简介
人脑的发育是一场“进化的重演”,在从“原始状态”到“高级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规律。了解大脑的发育规律,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绪、心理与行为,以科学立场把握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慌乱与焦虑中找到教养的方向,以舒适、自然的方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书用轻松的方式讲述了婴幼儿大脑的发展规律,展现了不同阶段中,孩子的情绪、行为与心理背后的脑科学原理,为科学育儿提供一种新角度。针对睡前的哭闹、“不要不要”的闹别扭、撒谎等常见问题,作者不仅做了脑科学上的解读,还以父母的角度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育儿方法,能帮助读者在了解大脑发育的秘密的同时,以更健康的心态养育子女。
上一期送书活动获奖名单
揭晓啦
11月18日
《碳中和:逻辑体系与技术需求》
10本
详情戳
“碳中和”离你有多近?
赶快来看中奖名单!
↓↓↓
01
听雨眠
02
o_o
03
雪雪
04
Dawn
05
宋婷
06
逐风
07
happier
08
端午节
09
大懒猫
10
芸采
获奖者请于12月2日前在 “碳中和”离你有多近?这条推文后留言收货信息。这条推文后留言收货信息。逾期未回复视为自动放弃奖品(记得是推文后留言,不是进入后台回复),小编核实后会于7个工作日内安排寄出图书。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人民网科普视频号,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