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青年说|以高技能人才培养赋能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重庆人社”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人社青年说”专栏,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人社部的重要决策部署,刊发全局干部职工相关文章,以期集众智、聚合力,进一步碰撞重庆人社青年的智慧火花、展现重庆人社系统的担当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论述。近期,李强总理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圆满落幕。本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干部职工聚焦“技能如何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讲认识、讲思路、讲举措,特予以刊载。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近年来,党中央多次部署技能人才工作。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升为国家战略人才。重庆是人力资源大市、制造业重镇,工业门类齐全、底蕴深厚、基础良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职业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牵头部门,人力社保部门要紧紧围绕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进行谋篇布局,为重庆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让技能人才“提质提量”。加快建设“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打造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高技能人才引进机构的招引培育,加快构建技能人才流动、项目孵化等服务体系。进一步研究出台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若干措施,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资源库,定期发布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建立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技能专业实现预警与动态调整指导。围绕现代制造、智能制造、数字产业、新基建等领域,新建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
二、深化产才融合改革,让技能人才“增才增干”。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头部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就业实习实训、人才联合培养等基地,通过订单班、实习实训等方式,不断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实现人才从学校到企业无缝衔接。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增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专业,强化跨学科、跨学校专业设置。建立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的运行机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利用教师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
三、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技能人才“有为有位”。实施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项目制培训,引导培训机构“揭榜挂帅”开展高质量培训。完善高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健全岗位使用机制,在评先评优、荣誉表彰、人才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快研究出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以考核方式招聘高技能人才的具体办法。推动出台激励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举措,为有创业创新意愿的高技能人才提供场地支持、创业培训、就业指导、担保贷款贴息等服务。
四、推动区域协同培养,让技能人才“同心同力”。加强成渝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协调完善区域技能人才引进、培养、配置、使用、激励与保障等配套性措施。积极开展“一区两群”技能交流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市、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省区市的技能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加快吸引新型工业领域外资企业、研发中心等落户。坚持“走出去”,鼓励和支持重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五、营造良好发展生态,让技能人才“出新出彩”。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引领,深入诠释技能人才内涵,丰富技能人才外延,大力营造“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浓厚氛围,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行列。着力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推动以赛促培、以赛促训,让更多“小匠”迅速出圈,让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在工匠精神的引领示范下迅速成长。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发展论坛、技能宣传活动周、技能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利用大中小学、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宫、青少年宫等教育和培训场所,推动设立技能园、技能营、技能角等技能展示、互动、体验区域,积极营造人人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的生动局面。
作者: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 秦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