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定向松限购才有好戏

李海涛 今日房产观察 2021-07-25

2月19日,是邓公驾鹤西去的日子。
格外怀念他的8个大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重提这8个字,穿上一身黄金甲,一片丹心为决策建言。
市长调去救急,我们等待新主官尽早亮相。因为上海和全国一样,都事急矣
发展是硬道理。在中国,没有经济的持续成长,各种问题就会连锁暴露。持续的增长,持续的发展,才是最大的合法,最硬的硬道理。
为了上升曲线不动摇,必须要拼经济。必须要狠命拼经济。千万不要拼扯淡
就像酷疫下的股市,如果崩了,那是什么景象?必须要涨。
那么酷疫下的楼市呢?必须要稳

楼市连着广泛就业
有朋友留言,房地产不能再扶了,要扶就要扶就业。
咋一听,这话好像有道理,仔细思考,这话没有逻辑性。
此时此刻,扶房地产的最大初衷,就是扶就业,而要扶就业,就必须扶房地产,因为这个行业事关五分之一劳动力的就业,权重太大,非升帐不可啊。☛ 扶持房地产就是保就业
给大家看一张恒大研究院做的疫情受伤最重产业分析表,看看这张表,我们就可以明白苏州、无锡市长没有发疯,他们都是人民的好市长,在危机时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保就业保增长的思路,把温暖送给了开发商。

看看这张表吧,如果开发商经营活动停滞,影响本行业就业,看起来似乎百分比很小,但是开发停滞,建筑业这个就业最多的大头,难道仅仅靠建设战时医院和铁公基项目吗?再看看批发、零售、交运、仓储,哪个行当的就业,当下不是和房地产业绑得很牢?
这把夜壶,从感情上说不想拎,从发展方向上说,要少拎,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还得马上拎,只是拎的技巧、方法、重点,都要“治大国如烹小鲜”
摆在新市长面前的上海
坦白说,我蛮同情融创的,在成为惊天疫情重灾区之前,融创在武汉下了重手,拿了很多的地。
坦白说,我蛮庆幸的,其实这辈子有机会的,但是我并没有住武汉,而住在上海。
上海最大的魅力是什么?有人说陆家嘴的高楼大厦,有人说新天地的灯红酒绿,有人说新江湾的学府荟萃,有人说证券交易所的惊险刺激......
有人为迪士尼而来,有人为城隍庙而来,有人仰慕东方明珠的巍峨,有人追求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壮观。

其实,上海核心魅力就是中国精益求精、遵纪守法、干干净净、洋派海派的一群人,这是上海最大的财富。在上海,副厅长得了新冠还小区乱走,一车子老年病号半夜坐公交兜几个小时找医院,这种事情咋可能发生?
上海,核心竞争力就是吞进了1000多万“外地人”,却依然还是一个说普通话的上海。不管你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在这里,按部就班,程序作业。这里的规矩,主题词是清爽、透明、秩序、平等、腔调
所以上海最大的财富是人,是干事的软环境。中国现在是灰犀牛叠加黑天鹅的时刻,需要这个秩序上海,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不下狠手放国际国内人才入沪,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新冠肺炎让全中国人明白,上海这样的软环境,就是贵得有道理。上海这个时候不伸手大大捞一把人,更待何时?定向为人才开门,为人才安居乐业定制非限购条件,是牵牛牵了牛鼻子
定向松限购看一高一低
凡成大事者,不必在意不懂经的人瞎三话四。在目前基础上,为两种类型的人进上海定向放松限购,我看不出来有任何刺激楼市再涨一波的可能。这两种人,一种是来上海科创的基础人才,一种是来上海当老板的精英经营人才
上海是个有房产税的地方,本身楼价就不算便宜,经过了限购、限贷、房产税,我们还能在上海炒房吗?实话实说,城里人的兴趣和实力都受到了致命的制约。本来剩下的,就是刚需和改善需求,不少需求需要在二手市场抛掉老破小住宅,才有实现的可能。


现实是:改善下住房,需要漫长的抛房和买房,动辄就是一年。现实是:因为高端房限价,限出了个别高端楼盘的市场差价机会。市场本身就稳,很温。尤其是一高一低两个方向。
上海低价房的最低地在金山,去金水湖旁边看看房,金山还卖不过杭州、绍兴的郊区,因为限购太严了,想到上海发展的人,五年社保才拿得到房票,为啥不定向向全球各地全国各地的博士硕士学士放开呢?买了房就落户上海扎根上海了,疫情告诉人们,不是自己的房子,回家好难啊。
上海的高价房,内环中环不少。坦白说,目前是个围城。上海城里房多的,在处理房子,眼睛向外;上海城外没上海房产的,在心系上海,把上海当作中国的纽约。干嘛不定向放松限购,让那些手里拿着很多钱的外省外国经营者买房呢?这些人进了上海当老板,上海的发展才更有把握啊。
大多数上海市民的需求,目前的楼市供应可以满足。为了保就业,为了保发展,适当放松一点人才进沪,是上海很好的决策选项,也是上海在此时此刻既顾眼前又兼顾长远的好办法。
静等新市长上岗。
静等上海化危为机的出牌。



“在看”鼓励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