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两国的本质区别:从美国富豪花式避税,到浙江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

缓缓君 缓缓说 2021-07-21

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最近有两条新闻,一条是中国的,一条是美国的,连在一起看,特别有感触。

先说美国的那条。

6月8日,美国新闻网站ProPublica发布报告,揭示了美国富豪的“真实税率”,引发了舆论的愤怒。

根据ProPublica的报告,美国最富有的25名富豪在2014-2018年期间,财富累积增长了4010亿美元,而缴纳的税款为136亿美元,实际税率仅为3.4%。

其中股神巴菲特的税率是所有富豪中的最低的。

5年间,巴菲特的财富增长了243亿美元,缴税仅为2370万,相当于0.1%。

按同样的算法,世界首富贝索斯的税率不到1%(而且在2007年和2011年这两年的缴税额是0美元),布隆伯格和马斯克的“实际税率”则分别为1.3%和3.27%。


而美国典型工薪阶层家庭每赚取100元,就要缴纳14美元的税。

这意味着美国的那些顶级富豪的“实际税率”,远远低于工薪阶层的税率。

当然,ProPublic的这种算法,是存在争议的。

因为这些富豪的财富增值主要来源于股价的上涨,而股票是有涨有跌的,只要没有卖出,都只是纸面财富。这怎么能收税呢?

也有人认为,等到这些富豪将来把股票卖出后,自然就要为资本利得缴税(按照美国法律,在股市中赚到的盈利要缴纳20%的资本利得税),所以,富豪们并非不交税,只是延迟缴税而已。

但真正的问题就在于,美国富豪们早就想好了避税的办法,而且花样百出。

还是以巴菲特为例,他表示死后会将所有的资产都捐给“慈善组织”(以慈善为名的私人基金会),而捐给慈善组织的财富是不需要缴税的。

另外,根据美国法律,这些私人基金会每年需拿出5%的资产用于慈善活动,除此之外,可自行灵活制定内部章程,这就给了富豪们以极大的操作空间。

比如让子女在基金会担任高管,以及以各种名目为他们的吃喝玩乐报销。

虽然不像直接继承遗产那样可以自由支配,但毕竟省去了50%的遗产税(美国实行21级超额累进税率,遗产税最高一级税率为50%)

合法避税的同时,还可以以细水长流的方式福泽子孙后代。

还有一些胆子大的,连基金会的流程都懒得走了,典型人物就是特朗普。

根据美媒去年的报道,特朗普集团曾通过各种名目的支出进行避税。

比如花10万块钱做个头发,花30万给真人秀节目现场搞个装修,甚至还以2600万美元的“咨询费”作为成本支出来避税,而且,这其中还有75万美元进了伊万卡的腰包……

特朗普嘴上一直不承认自己存在税务问题,但就是死活不肯公开自己的税单,甚至还试图以总统的“绝对豁免权”为由,阻止检察官获取他的税务信息,是近几十年来,唯一一个不公开纳税信息的美国总统。


还有一种合法避税的方式是抵押贷款。

贷款拿到的钱,不仅不需要缴税,还可以抵税,所以一些富豪干脆就把资产抵押出去。

比如马斯克,去年就抵押了9200万股特斯拉的股票来换取现金。

再加上美国现在的利率极低,接近于零,这比拿工资和买股票(来获得现金)划算太多。

总之,美国的富豪们有花样百出的避税方式,使他们的实际税率远低于工薪阶层。

关键是,这一切还可以做到合法合规。

结果就是,美国富豪们赚最多的钱,却享有很低的税率,最后整个国家的税务负担都落在了工薪阶层的肩上。

这样的社会公平吗?

我觉得非常不公平。

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就详细分析过,美国的一整套社会制度,都是为精英服务的(详细可阅读《危机重重的美国社会:推动的逆全球化》一文)

在美国,有钱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打官司能请到厉害的律师,下一代就能获得优质的教育。

美国的财阀还可以游说华盛顿的利益团体,甚至可以去和总统博弈(比如历史上的摩根财团、洛克菲勒家族)

结果就是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特别严重。

中国和美国的本质区别在于,“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党对人民的承诺。


在这一使命之下,中国的执政者,选择了走另一条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遏制贫富分化的正确方向。

但光知道正确的方向还不够,关键是怎么走,能不能走得通?

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到中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还会决定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

而如今,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浙江的肩膀之上。

02

6月10日,官方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这份重磅文件有近万字,我读了几遍,也有了一些个人的看法,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来说说为什么选择浙江?

其实文件中其实就有说明: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浙江省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具有广阔的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

简单来说就是,浙江虽有不足,但总体来说底子不错。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数据中获得充分的支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为2.56倍。

其中在2.0以下的,只有天津、黑龙江和浙江。


城乡差距小,这是选择浙江的理由之一。

其二,浙江是各省区中相对最为富裕的省份

关于共同富裕,“总设计师”曾有过一段明确的论述:

“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要先富起来。

2020年,浙江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2699元,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0元,甚至还超过了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如果剔除直辖市,浙江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

而黑龙江虽然在城乡差距上和浙江比略有优势,但其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还没有浙江的农村高,不符合“富裕”这个前提条件。

此外,浙江的富裕,是整体的富裕,而非省会的一家独大。

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五金,海宁的皮革,慈溪的家电,诸暨的袜业,柯桥的纺织……

浙江的县域经济非常发达(坊间甚至还有“一村一镇垄断全球一品类”的说法),所以县城的发展水平也整体较高,县城老百姓也能获得相对不错的收入,整个省发展得相对均衡。

其三,试点要有一定普适性

天津、北京和上海虽然在单项指标上,对比浙江有一定优势,但这3个都是直辖市,其体量都是城市级的规模。

但示范区如果成功是要在全国推广的,它需要有一定普适性。

而浙江的人口为6456万(七普数据),这个规模放到欧洲就是一个国家的体量,但在国内属于中等,具有一定代表性。

此外,浙江在地理条件上也具有多样性。

有句话叫“七山二水一分田”,指的是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而且还靠海。

多种多样的地理条件,意味着浙江可以同时探索山地、水系、平原、沿海地形下的发展路线,一旦试点成功,会有更广泛的参考价值。

当然,以上这些理由,都是明面上很方便查到的。

其实还有一个因素,数据上不会反映出来,但我认为也很重要。

我以前在国企工作过10年,期间也参与推动过一些改革项目。

一个很深的体会是,试点单位的选择非常重要。

搞改革不仅会增加下级单位的工作量,还可能会牵扯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这就导致了改革是一定会遭遇到阻力的。

所以选试点的时候,肯定是优先选择业务水平过硬,工作意愿较强(说白了就是“能干”+“听话”)的下级单位去落实(有的下级单位会嘴上应得很好,但就是不行动)

而一旦有一个示范点做成功了,其他几个下级单位也只能老老实实跟着做起来,这样改革才能推动下去(一旦有兄弟单位做成功了,其他几个下级单位也就没有办法再推脱了,别人行你不行,面子上挂不住)

央地(中央和地方)关系远比国企内部的那些事要复杂得多,但这方面因素显然也是要考虑的。

另外,原文件里有一句话是“支持浙江创造性贯彻‘八八战略’”。

大家可以查下“八八战略”的背景,就会明白有些事其实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


03

接下来说说我注意到的几个点。

1.人均GDP目标

“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

在去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官方提出到2035年时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而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试点单位,这个目标要提前10年实现。

那么,中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水平,到底是什么水平?

仅仅从字面上,中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中等的发达国家,另一种是中等发达的国家。

起初坊间说法不一,莫衷一是。

后来官方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已明确,中等发达的标准是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国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即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

而2020年,浙江的GDP总量为64613亿。


再结合“七普”的最新人口数据,2020年浙江人均GDP为10.01万元,约合1.45万美元。

按GDP年均增长6.6%来算,正好可以在5年后跨进2万美元的门槛。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6.6%的年均增长不一定能实现。

但这里还要考虑汇率问题。

2020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为6.8996,而今天的汇率大约在6.4不到(截止我写稿时为6.397)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人民币汇率大概率还会继续下探。

即便保守一点,按当前的6.4左右来算。

未来5年浙江的GDP年均增长只要保持在6%以上,就可以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水平。

我认为是完全没问题的(除非这五年间全国人口大量聚集到浙江,把人口基数快速推上去,但这样的话经济增长也会加快,到时候就要看分子和分母哪边涨得更快了)

2.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覆盖全省中小学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共享“互联网+教育”优质内容,探索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浙江示范,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综合能力素质。”

我比较看重的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此前我就注意到了杭州的教育改革(详见《教育改革背后的公平问题:以杭州为例》,现在回过头来看,教育改革是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中的一个先行环节。

一方面是通过“公民同招”+“民办锁区”压制民办学校,不让民办过于强大,避免教育资源往精英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学习德国模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动公立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近几年杭州的民办学校在中考中可以说是完全碾压公办了,公办中最顶级的学校,在民办面前也只有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份)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强者逾强,弱者逾弱的马太效应,所以这个大方向我是非常支持的。

此外,加大学前教育阶段的覆盖面,以及通过网络教学(“互联网+教育”)来提升乡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这些毫无疑问也都是惠民政策。

3.住房问题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确保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针对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房价比较高、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浙江的房价已经很高了,不仅是杭州,像义乌、永康这样的县级市,其核心区次新房都能达到3、4万甚至5万。

这和浙江发达的县域经济是分不开的。

越是发达的地区,房价也会越高,这符合市场规律。

这个时候,如果政府不做干预,最后又会变成贫富的二极分化。

所以还是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而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新加坡的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李光耀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之后几十年,新加坡政府牵头兴建了大量的组屋(公共保障性住房)

当然,组屋的居住舒适度不是太好,每层有很多户,户内的层高低,装修简陋,小区也没有围墙、安保、健身房这样的配套设施,但胜在价格便宜,普通的工薪阶层也买得起。


新加坡有约80%的家庭住在组屋里。

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那就自己去买商品房甚至可以买别墅。

当然,商品房的价格就很高了。

简单来说,新加坡的模式就是通过政府主导的保障性用房来解决“有没有的住”这个问题,如果想要“住的更好”,那就通过市场来自行配置资源。

中国和新加坡不同的地方在于,体量差距太大。

新加坡总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这个面积还算上了63个附属岛屿),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面积的60%,人口也只有564万。

而中国是个14亿人口的大国,人口的聚集效应特别明显,人口的流动规模也远远大于新加坡(这在春运阶段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照搬新加坡的制度不一定适用,但他们的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那就是以廉租房的形式,来提供公共保障性住房。

那些房价高的城市,后续的土地供应也会优先向租赁住房建设倾向,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闲置土地自行建设租赁住房。

总而言之,要先让“打工人”有个房子可住。

并且要能够长期居住,不会被房东赶出去的那种。

4.盘活农村的集体用地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股权流转、抵押和跨社参股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新形式。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支持浙江率先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通过盘活农村的集体用地,然后把获得的收益通过股份的形式分给村民,既有助于发展乡村产业,又可以让农民获得持续的额外收入,有望成为扭转城乡差距的一项关键性举措。

我个人的另外一点看法是,未来浙江某些地方的农村户口,将会比城市户口更加值钱。

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就是“迁出容易迁入难”了。

建议持有农村户口的朋友在迁户口之前,慎重考虑。

5.关于政商关系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建立企业减负长效机制。”

一方面是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努力为民营企业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给一些民营企业家划红线,不要有钱了就还想要追求政治权力,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有一些苗头的(我之前也专门写过,有兴趣的可以查看《蚂蚁风波始末:说一点个人的推测》一文)

要记住,中国和美国不一样,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是绝不会允许财阀阶层诞生的。

04

关于这份文件的内容还有很多,包括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等。

总之,就是要把蛋糕做大的同时,确保蛋糕能够被更合理地分配,让先富群体能够真正的对后富群体起到帮扶作用,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再来泼点冷水。

文件中规划的“蓝图”很美好,后续也应该还会有各种配套的政策利好,但再美好的理想,最终还是要靠人民用双手一点一点去实现。

而且,文件中的一些目标,想要实现起来也并非那么容易。

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这句话为例。

由于国内的房子还绑定了很多的公共服务资源,比如户口、医疗、交通、文化体育配套设施等等、这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当然是教育资源。

“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这句话的背后,自然就会牵扯到学区房和“租购同权”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老百姓非常关心,无法回避的问题。

但“租购同权”真的可以实现吗?

说实话,我认为困难会非常非常大。

我自己能想到的一些方案,都会伴随着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类似的,还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等等。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宏伟蓝图的背后,是浙江将要面对一个又一个棘手的挑战。

浙江最终能不能兑现这些目标,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兑现这些目标,考验的是浙江各级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智慧。

作为一个浙江人,我当然打从心底里希望浙江能够克服万难,为中国创建共同富裕趟出一条出路。

这条出路将会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

艰巨的任务,已经压在了浙江的肩膀上。

浙江会如何落实?

让我们拭目以待。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