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年前,留在大寨里的那些记忆

段存章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50年前,留在大寨里的那些记忆段存章
我当年在大寨任驻点记者13年。离开多年后重回大寨,相见几位老熟人,他们没有记着我写过什么文章,而是亲热地握着我的手说:“咱们一起‘动弹’(劳动)过。”劳动建感情,汗水结友谊,一起担粪、拉车、修地、锄苗、收割、打场,我最难忘的是留在“海绵田”里的脚印。

最早的脚印
1964年春天,时任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主任包显瑛派我到大寨采访,为河北电台采写专题报道,介绍大寨“三深”(深耕、深种、深刨)种植法
冰消雪化,大地解冻。层层石坝,块块梯田,土壤松软,地面平展。参观人群走在虎头山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我在大寨接待站说明员张文生陪同下走进老坟沟。我问,能不能进地里走走?文生说,参观人员不允许进田里踩的,你是记者可以到地边站站。我接受这个优待,一只脚踩到地垄边上,一只脚伸到田头土面,突然觉得如棉花般松软,鞋面陷进土地里,没有能碰到“硬”的感觉。
▲1974年9月15日留影,右一为段存章
文生解释说:“海绵田”有3个特点,第一是平只有土地平整了,才能更好地蓄水、保土、保肥。第二是活,就是土壤中水、肥、气、热、微生物各个肥力因素的上下运转交流,都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促进了养分的分解过程,使土壤的供肥力增强。第三是厚,这里活土层一般都在1尺以上,有的土层在1米以上,有的在二三米。土体是“海绵田”的基础,这样厚的土体成了水、肥、气、热的积存“仓库”。
▲段存章(右二)与农民兄弟一同劳作
回到接待站,我向在大寨蹲点的省农科院专家王树楼请教。他说,人们称“海绵田”是“小雨不出田,中雨不出沟,大雨不成灾”,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新中国成立前,大寨每亩地每年只能收粮50多公斤,还是差不多的气候条件,到20世纪70年代每亩土地产量增加到500公斤以上。大寨科研组1974年测定,“海绵田”在1尺厚的土层内,梁、沟、坡地平均,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15%,和邻近村相比,高于邻村47.8%。土壤含氮量为1.5%,高于邻村47%。每1立方米的土壤中容水1100多斤,比邻村多100多斤。100厘米的土壤中,蒸发量比邻村少16.4%。1尺厚的土层内含水量,比邻村多2.7%。这就是“海绵田”“天旱不见旱,雨涝不见涝的奥妙。
▲段存章(一排左二)
我翻阅建设大寨田资料,看到“海绵田”重在改土,不仅要改变土地的外形,还要改造土性。大寨的土质很复杂,有红土、有白土、有黑土、有沙土。不同的土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比如红土,保肥、保水性好,但土质硬,结构紧,耕作不方便,通气性差。白土、沙土,土质软,结构松,耕作方便,但保水、保肥性不好。根据这些特点,大寨人“顺天而行”,在改造土壤方面讲辩证法。具体做法是:在整修每一块土地时,针对不同土质选垫异样土进行改良。比如红土地里垫沙土,沙土地里垫黏土。有的地块只垫一次不行,还要连续几年垫,使各种土地都具有保肥性、保水性、通气性,耕作方便的特点。
经过一周调查,我写成一篇5000多字的纪实报道,送时任昔阳县副书记、大寨接待站负责人的刘树岗审核。通过后,他对我说:“看来你还是对种地熟悉哩。”我说:“在家乡当过3年农民。

最深的脚印
▲1977年9月11日—15日,叶剑英同大寨支委合影
1967年冬天,我被山西电台编辑部派到大寨任常驻记者。经过努力逐渐与社员一起劳动的机会有了,留在狼窝掌、后底沟、小背峪沟、赵北峪沟、赶牛道沟、泉水洼、箩面垴“海绵田”里的脚印多起来。
1968年夏天,老贫农牛国栋是领我深刨玉茭田的老师。大寨田的玉茭苗长到2尺多高,定苗后锄一遍,再进行一次深刨,为了蓄水抗旱。
▲段存章(左)与老农
我在家乡种田锄过玉茭,没想到在大寨深刨玉茭却遇到难关。

我穿着鞋踏进“海绵田”,老牛喊:“快脱鞋!快脱鞋!”
我坐在地边,先脱掉鞋,后脱去袜,赤脚站在两行玉茭苗间用镢头刨,只刨了几下,老牛喊我停住,他走过来说:“不行!不行!没留下蓄水的坑坑。”
牛老师弯下腰,手把手教我,先抬右腿,后抬左腿,先刨右行,后刨左行,左右开弓,前后腿配合,刨过去的田不能留下乱脚印,只准留下一个挨一个的“小水库”(深脚印)。
我回头瞅瞅老牛刨过的地面,按照他要求的规则去做,不一会儿,头上冒汗、胳膊和腿发酸,这时咬咬牙,坚持刨到地头,又坚持返回来刨,跟着老师从地边刨到地根,脚下玉茭田留下一行行坑坑,看不到踩的脚印,玉茭苗齐刷刷地好像在招手欢迎我。
我跟着社员们刨了半天,收工的时候,老牛夸我:“你学的还挺快哩!”
▲1975年9月15日,在昔阳县召开北方农业会议,华国锋同劳动模范合影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在大寨同农民兄弟一同劳作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这也将是我一生的宝贵回忆。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煤渣胡同里,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新闻人必看!人民日报资深老记者教您如何写好新闻人物!


记者的眼泪


恢复高考 39年前那不能忘却的记忆


微信ID:rmrbjtcw
“金台唱晚”期待您的关注!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