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波三折——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站的建立

马世琨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一波三折

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站的建立

马世琨



12

编者按:

1954年11月,人民日报在苏联建立第一个驻外记者站。随着中国国力渐盛,人民日报社驻国外记者站纷纷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


2016年9月16日,“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第一篇关于人民日报驻外记者站建站的文章——《你知道人民日报第一个驻国外记者站是哪个吗?》,一经推出,深受读者欢迎。此后,原文作者人民日报原国际部主任马世琨又在“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首发讲述人民日报驻英国记者站建站的文章驻外记者是怎样炼成的?》。


“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作为社史的传承和记录者,今日推送“人民日报驻外记者站”系列文章第三篇——《一波三折——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站的建立》,且看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站建站的来龙去脉。


人民日报派出常驻记者的第三个国家是日本,那是1964年,比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早了8年。但直到1975年11月报社才在日本正式建立记者站。人民日报向未建交的国家派常驻记者,在派出记者多年后才正式建记者站,日本是独一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01

7名记者派驻日本,他们来自7家新闻单位



▲曾在人民日报驻英国记者站工作的李红(左)

 1964年4月,中日双方就在北京和东京互设“廖承志·高碕贸易办事处”达成协议,并交换了互换新闻记者的《会议纪要》。这两件事被认为是中日关系从单纯民间往来到半官半民交流阶段的重要标志,也为日后中日关系全面正常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欢迎关注金台唱晚, ID:rmrbjtcw)

▲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3版刊登《廖承志办事处和高碕办事处关于中日双方交换新闻记者的会议纪要》。

当时中方向日本派出的7名记者,来自7个新闻单位,故有“7家7名”一说。人民日报记者是李红同志。当时按日方规定,来自共产党国家的记者在日本逗留超过1年要按手印,我们反对这一带有侮辱性的做法,但没法改变,便采取在日本待1年,回国后再回日本延长1年的方式。李红任期满1年后,由陈泊微接任。

▲1966年,陈泊微在名古屋。

02

日本警察全天候监视中国记者活动



那时,国际上反共气氛甚浓,日本自然不例外。中国记者的活动受到日本警察全天候监视。人民日报记者老陈曾以讥讽的口吻写道:“警察的保护做得实在是认真而周到。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驱车外出,警察必驾车相随。我们步行出门,他们也不即不离地奉陪。有时我们去商店买东西,警察看见我们手里拿的东西多了,赶忙上前帮助提购物袋,殷勤之态可掬。”

03

日方故意制造事端,中国记者辟谣驳诬



▲日本人民抗议美国核潜艇“军曹鱼号”闯进横须贺港

除了监视,日本当局还故意制造事端,给中国记者采访活动设置障碍。1966年6月,就发生一起震惊中日的事件。5月底,美国核潜艇“小鹰号”驶进横须贺港,愤怒的日本民众连日集会游行进行抗议。人民日报记者陈泊微和中国青年报记者高地前往采访,站在街边观看,偶尔走近游行者询问几句。不料6月4日,东京各大报和电台、电视台均发表耸人听闻的消息,造谣说中国记者“参加了游行”,并且同游行者一起喊“核潜艇滚出去”的口号。日本国家公安委员长在内阁会议上报告称,“这是超越采访的政治活动”,首相佐藤也表态说,对这一“重大问题”要严加调查。日方开始谎称掌握确凿证据,但始终拿不出来,因为压根就没有那回事。

▲1966年5月31日,人民日报6版刊登《日本人民示威游行怒逐美国核潜艇》的消息。

面对如此事态,6月5日,陈泊微除了向有关方面澄清事实真相,还于当天下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他和高地分别宣读了中文和日文书面声明,辟谣驳诬。6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一新闻,标题是《我两名记者发表声明驳斥日本当局造谣,谴责佐藤政府破坏中日人民友谊》。(欢迎关注金台唱晚, ID:rmrbjtcw)

▲1966年6月7日,人民日报5版刊登《我两名记者发表声明驳斥日本当局造谣,谴责佐藤政府破坏中日人民友谊》一文。

04

“中国记者团”实行特殊管理体制



▲陈泊微(左)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开展工作,中国记者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体制。他们7人对外称为“中国记者团”,对内都归新华社东京分社领导,人员统一管理,工作统筹安排。不论谁发的稿子,都统一发到新华总社,由总社决定是否转给报社。


出于安全考虑,规定任何时候外出,必须二人同行。报道内容有一定的政治取向,如此一来,报道题材受到一些限制。实际上,日本人在战后奋发自强,在废墟上复兴国家,成就显著,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回顾这段历史,不禁有这样的认识: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服从和服务于政治,世界各国,大同小异,区别仅在于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欢迎关注金台唱晚, ID:rmrbjtcw)

▲陈泊微(左)

1966年11月,陈泊微同志干满1年离任回国,此后报社不再向日本派记者,直到1975年。需要说明的是,老陈走后,新华社记者李守贞同志以人民日报记者的名义工作了1年。

05

经周总理批准,人民日报在日本正式建站



▲1972年7月9日,人民日报5版刊登《日本新内阁组成,田中角荣出任首相》一文。

1972年6月17日,一直敌视中国的佐藤内阁被迫提前下台,田中内阁7月成立。同年9月29日,中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4年1月,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日交换常驻记者备忘录,记者的机制由此固定下来。1975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人民日报在日本正式建立记者站。这年11月,吴德烈(首席)和张云方二位同志赴任。

▲1975年,吴德烈(左)与时任驻日大使馆文化参赞李连庆合影。

▲吴德烈

中日关系转暖,为记者活动打开一方天地,记者站独立门户,也少了此前体制上的诸多限制。不过,囿于当时国内形势,报道内容主要是两国民间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


06

希望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日本有民间基础



▲鲁迅与内山完造

在东京,老吴和小张多次拜访内山书店。店主内山嘉吉向记者展示1936年鲁迅去世前几个月,同其兄内山完造在上海的合影。鲁迅同内山书店的交情一直被传为佳话。1927年,鲁迅从广东到上海的第三天,便同内山完造建立了联系,从这里购买日文版的各类书籍。当时国民党政府几次秘密发出逮捕鲁迅的通缉令,危急之中是内山完造多次掩护了鲁迅。内山嘉吉说:“我哥哥和鲁迅情同手足,完全像一家人。”


在长野县采访,他们记录下这样的场景:一天夜间,到一农民家做客,同五六位当地朋友围坐在火炉边,促膝倾谈。一位叫小野泽的,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带来一包苹果。他说,一位朋友几年前访华时带回几株苹果树枝,他把它们嫁接在家乡的苹果树上,这些苹果就是他刚从那些树上采摘的。大家一边品尝,一边给它起名叫“日中友好苹果”。


在福冈,日中友协(正统)福冈本部负责人告诉中国记者,为了推进日中友好事业,除了组织“友好之船”“友好之翼”等各种形式的访华团,还举行群众集会,放映中国电影,举办中文讲座和演讲会。不难看出,同中国友好,在当时的日本有较深厚的民意基础。

▲1975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6版刊登《友谊的洪流奔腾不息》一文,详述内山书店的情况。

07

上海京剧团在8个城市巡演50天,盛况空前



▲1976年,上海京剧团主要成员与驻日使馆领导、驻日记者以及日本友好人士合影。

1976年5月中至6月底,人员近百人的上海现代京剧团在日本8个城市演出24场,历时近50天。演出剧目有《智取威虎山》全剧、《审椅子》《津江渡》短剧和《盤石湾》选场。

▲1976年,上海京剧团访日期间,吴德烈(右二)与部分团员合影。

吴德烈全程随团采访,以长篇通讯《革命现代京剧在日本》(与高地合写)记录下演出受欢迎的盛况:


——演出在日本观众中引起亲切、共鸣、热烈的反应。在剧场里,台上台下感情交融,演出结束时,演员谢幕每每达七八次之多。演出不仅场场满座,还常常加座。

——在北九州,一位住在宫崎县的观众开了6个小时的汽车,翻山越岭前来看演出。一位瘫痪的老人,由亲属背到剧场。

——剧团前往广岛北部的千代田镇时,正遇上大雨。但是,数百名妇女、青年和儿童,从十几里外的偏僻山村,冒雨赶来与中国朋友联欢。

——6月29日,上海京剧团就要离开日本,欢送的人群同京剧团演员洒泪握別,依依难舍。这密切的友谊,这动人的告别场面,正是中日人民友好的生动写照。

▲1976年7月30日,人民日报5版刊登《革命现代京剧在日本》一文。

1976年11月,吴德烈和张云方期满回国,完成了记者站成立后首任记者的使命。(欢迎关注金台唱晚, ID:rmrbjtcw)

▲1976年,人民日报驻日记者与新华社驻日记者合影。右一为吴德烈,右二为新华社记者高地,左一为张云方。

▲1976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驻日记者与日本共同在常务理事远藤胜己(左四)等日本新闻界友好人士座谈后留影。


注:文中图片由陈泊微、吴德烈等提供。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你知道人民日报第一个驻国外记者站是哪个吗?


驻外记者是怎样炼成的?


传奇女记者胡济邦(内含视频)


你所不知道的人民日报老总编李庄


新闻人必看!他们是人民日报首次赴港澳台访问、驻点的记者!


微信ID:rmrbjtcw


“金台唱晚”期待您的关注!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