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小川的人民日报记者生涯

朱悦华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编者按:


无论任何时代,理想主义是文人心中亘古不变的情怀。回望几十年前,那是中国文学创作“最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坏的时代”。美文遍地开花,文豪亮如繁星。他们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不观风花雪月,却洞悉大千世界。时代的裂变,终如洪流般强烈地冲击着每一个人,些许人自在游弋,更多人淹没其中。他们都是时代的一粒尘埃,游走于世界的漩涡中,为了理想,为了心中不灭的希望。


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社三馆办朱悦华《郭小川的人民日报记者生涯》一文,掀开老记者的采访本,带您走进诗人记者郭小川的跌宕人生。


🔹全文共1977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经作者授权推送

🔹微信ID:rmrbjtcw


1962年,郭小川由中国作协到人民日报当了一名普通记者。他的通讯和诗歌达到一个新高度,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文革”中郭小川被关押批斗,下放到湖北咸宁、天津团泊洼劳动改造,直到1976年在河南安阳意外去世。颠沛流离中,郭小川数次想回到人民日报,但终未成功。


▲郭小川


1955年,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郭小川调到中国作协,担任秘书长,一年后任作协党组副书记。由于对丁玲等表示同情,1959年,庐山会议掀起阶级斗争新风暴,作协党组竟把郭小川同彭德怀挂上钩重点批判。这场批判对郭小川身心的重创是深刻而长久的。


▲1958年,郭小川(左二)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他和时任《文艺报》副主编侯金镜(左三)到河北怀来县,对县领导一年来对下放人员的关心帮助予以致谢。


1962年初春,“七千人大会”后,郭小川获得了一年创作假。他携夫人杜惠游鼓浪屿,与诗人贺敬之夫妇、剧作家赵寻夫妇游广州新会、肇庆七星岩,在从化温泉与画家李可染交谈甚欢。心情大好的郭小川有了打算:离开作协到中南,专搞创作不做官。


▲20世纪60年代,郭小川(左一)与王震(左二)贺敬之、柯岩夫妇(右)合影。


1962年6月,作协党组撤销了对郭小川的批判,诗人心情彻底解脱。紧接着,抒情长诗《厦门风姿》在人民日报发表。胡乔木注意到了郭小川的新诗,称他用“白话写新式的律诗,究为诗史上的创举”并向陈毅推荐了《厦门风姿》


▲196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4版刊登郭小川《厦门风姿》一诗。


9月的诗歌座谈会上,郭小川遇到了胡乔木。简短交谈后,他作出了到人民日报工作的决定。


1962年10月29日,上午郭小川到中宣部转关系,下午到人民日报社报到。这一年,他43岁。


胡乔木亲自给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打电话,告诉他郭小川要来的消息,并用赞赏的语气说“诗人也可以当记者。” 


▲郭小川


到报社不久,郭小川跟随老首长王震踏上了北去列车。扑面而来的白雪世界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眼睛。郭小川热情讴歌所看到的一切,他兴奋地说:“面对这样的生活,我是可以写出真正的诗篇来的。”


很快,他写出了到人民日报社后的第一篇特写——《白银世界的黄金季节》。东北之行,他还写了长诗《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和《祝酒歌》。


▲郭小川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诗歌《白银世界的黄金季节》(上)、《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左)和《大风雪歌》(右,原名《祝酒歌》)。


不久,郭小川给胡乔木写了封信,约他一起谈谈诗。信中特别提到:“我到人民日报后,一切都好。”


他在日记中写到:“我的几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举世的震动,太好了。”给杜惠信中说:“《祝酒歌》在上海反映强烈,王震更是赞不绝口,他家里的那一份《诗刊》,成了宝贝。已有十多个青年,从这里把诗抄去。”曾是作协党组同事的严文井后来听到,郭小川私下里自言自语“我到了人民日报,才真正出了名。”人民日报老记者金凤回忆说:“我对小川真的服了,他跟我熟悉的老记者的处理方法不一样,高出一筹。小川对报社来说,是一将难求,可惜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诗人大记者。


▲郭小川与杜惠夫妇


郭小川创作进入一个辉煌期。大型歌舞《东方红》剧组借他写解说词,八一电影制片厂邀请他撰写《军垦战歌》影片解说词。他成了新闻界、文化界的大忙人、大红人。


▲郭小川


1964年下半年,乒乓球运动员徐寅生写了《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毛泽东作了批示。196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登载了徐寅生文章,加了编者按:号召大家“从中学到辩证唯物论,学到毛泽东思想”。郭小川看到毛主席对徐寅生《如何打乒乓球》一文的批示,知道中国乒乓球队很快要去参加第28届国际乒乓球比赛,他立即访问了中国乒乓球队,写出长篇通讯《小将们在挑战》,4月21日在人民日报、《体育报》显著位置同时发表,一时影响很大。


▲1965年春,郭小川采访中国乒乓球队。前排左二起为郭小川、傅其芳、徐寅生、李富荣,后三为庄则栋。

▲郭小川《小将们在挑战》


这一年,郭小川还将自己手书的32首《毛主席诗词》装订成册赠送给了同事何燕凌,以表达自己对领袖的崇拜。随后的半年,郭小川接连撰写了多篇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长篇通讯。


▲郭小川手书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1966年9月,造反派却贴出大字报,内容是“揪出周扬的黑干将郭小川”。年底,郭小川开始受到批斗,家被搜查。第二年初,郭小川被宣布“靠边站”,在王府井大街打扫卫生。


▲创作中的郭小川


一年后,郭小川被送往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1971年,武汉军区政治部借郭小川帮助写《前进在五七道路上》影片解说词。影片放映后,轰动军内外。江青看到屏幕上郭小川的名字,勃然大怒。1972年秋,郭小川被借调到国家体委,因在《新体育》上发表一首诗,引起“四人帮”忌恨。1974年4月,郭小川被送回咸宁干校再审查。年底,被转移到天津静海团泊洼干校继续审查。1975年9月,郁闷中的郭小川写出了著名政治抒情诗《团泊洼的秋天》,这是诗人最后的生命呐喊,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渴望和战士般的激情。


▲郭小川(左二)和作家们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


1976年10月,远在河南林县的郭小川,从收音机里感觉到一些新变化,决定回北京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13日,刚到安阳招待所,耳闻“四人帮”被捕,内心充满激动。晚上,他习惯性点着香烟,服了安眠药,沉沉睡去。未熄灭的烟蒂引发了火灾,无情烟雾吞噬了57岁的诗人。


▲1979年,逝世3年后,他的叙事长诗《一个和八个》才得以发表,1983年被张军钊、张艺谋拍成电影,以另一种面貌闻名遐迩。


从1962年10月调入人民日报社,到1966年9月被批斗停止工作,郭小川在人民日报整整工作了4年。这四年,郭小川黑水白山,南下北上,心情愉快,创作旺盛。这大概是他颠沛流离中总想回到人民日报社的原因吧。


▲1979年,郭小川逝世3年后,他的叙事长诗《一个和八个》才得以发表。1983年被张军钊、张艺谋拍成电影,以另一种面貌闻名遐迩。图为《一个和八个》电影海报。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有理财天赋的人民日报“财神爷”


金台人物 | 大智大勇好记者:刘时平


珍贵瞬间 | 抗战老战士安岗


怀念“池北偶”——《告台湾同胞书》的起草者


纪希晨走了 留下“时代的足迹”


与“大保”相处的那些难忘岁月(内含视频)


记者节特刊 | 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三位资深名记者的刻骨真言!


范敬宜的这番话说出了多少媒体人的心声!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让梁衡跟您聊聊阅读这件事儿


史海钩沉

细述人民日报社史社闻、报人风骨

见贤思齐

分享新闻老记写作经验、人生感悟


如有投稿,请发送邮件至:

jttx2012@sina.com

如有问题,请致电:

010-65369433



解锁更多精彩文章

人民日报社“金台唱晚”

微信号 : rmrbjtcw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