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离被逼着生孩子,究竟有多远

海边的西塞罗 海边的西塞罗 2021-09-21


为什么文明越进步,人类在少子化的泥潭中就陷得越深。


1


现任日本副首相的麻生太郎,是日本政坛上一朵不灭的奇葩。

如果以身家、资历和能力而论,麻生跟刚刚当了整七年首相的安倍晋三其实不相上下,去年安倍下台之后他去补漏看似挺合适的。

但据说,日本自民党内部达成了一个共识——坚决不能再让麻生碰首相宝座了,扶谁也不能扶他……

结果后来就矬子里挑将军,硬是把安倍的大管家菅义伟扶上台了。

麻生被内定不能再做首相,是因为这人曾成功搞丢过自民党的江山——2008年的时候,麻生曾经有机会短暂地在首相职位上晃了那么一下子,可这老小子一上台之后就发表各种暴论。

当时,日本少子高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做首相的当然得提解决办法啊。但麻生可好,一句话直接戳到了日本老百姓的肺管子里:“少子化为啥?年轻人贪玩不结婚,不赶紧生孩子,到老了想让国家养,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此言一出,麻生民调从勉强过半,一下子掉到了14%,成了日本年轻人尤其是女孩们的公敌。

2009年议会大选中,以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民主党大获全胜,自民党失去执政党地位,大嘴麻生不得不黯然辞职。

不过这家伙遭遇惨败之后也没气馁,下台之后又搞了更多“暴论”,比如他把那些靠医疗器械维持生命的老人称为“管子人”,说只有这些不干活的老人都死绝了,日本经济才能好转,主张日本应该推动建立“速死法”……

 

就像日本左翼媒体批评的,麻生这个人,就是个“活着的纳粹”。这人提出的处理少子高龄化的那些思路,都是从《我的奋斗》里抄来的——好像抄得还不咋高明。

邪门的是,明明知道麻生这么不靠谱,但日本人民还是允许他继续在政坛上混。

虽然首相当不了,麻生却一直在当副首相。2012年安倍实现“自民党复辟”之后,立刻任命麻生为副首相兼任财政大臣,之后内阁屡次变动,他的这个位置都没动。2020年安倍自己都下台了,麻生在新内阁中却还是副首相、财政大臣。一个副首相干得比首相还长,这在全世界政坛上也算个奇迹了。

日本人为什么会允许一个“活纳粹”一边说着“暴言”一边当副首相呢?

可能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麻生的那套理论虽然政治不正确、很野蛮,但确实是“切中要害”的——解决日本如今少子高龄化问题最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的方式,可能就是放任老人死去、然后逼着年轻人生孩子。麻生只是说出了很多日本人想说而不敢说的那种“野蛮冲动”。


2

们来谈谈正版的德国纳粹曾经怎么做过。
德国在欧洲列强当中,是最晚经历人口爆炸的国家,而且炸得特别厉害: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时,帝国登记在册的国民总数只有2500万人左右,稍稍比法国多一点。但到了1914年一战爆发时,德国人口总量已经暴涨到6500万人,是法国的整整三倍,所以德皇威廉二世当年对法宣战时肯定是信心满满:我们国家不仅工业实力比你强,人口也比你多这么多,不打你打谁?
不可否认,人口繁盛,是德国崛起的根源之一。
可是,一战结束之后,由于战争的伤亡、饥荒和西班牙大流感的横行,德国人口史无前例出现了负增长。而且减员的主要人口是德意志人,犹太人、波兰人、南斯拉夫人等少数民族的人口没怎么减,于是德国社会上首次出现了民族主体被替代的恐慌与焦虑——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政策其实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被提出来并得到拥护的。它的主旨不是单纯的发泄种族歧视,而是(至少自己号称)要解决人口问题。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前期的驱逐和大屠杀如今人人喊打。但这种驱逐和大屠杀,只是纳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手。其实纳粹德国还有另一手:以工业化模式,强行给自己的民族“造人”。
希特勒有个小兄弟,党卫军头子希姆莱。
此人在成为纳粹之前当过养鸡场老板,“投身”纳粹事业之后,觉得增加德意志民族人口的重任在肩,成天殚精竭虑。最后总算想通了,照着养鸡的思路,搞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生命之泉”计划。
该计划早在1935年就开始实施了。“生命之泉”在德国境内建设了数十个“生育农场”,这些机构备了完善的生活、医疗和生育检查体系,并被严密管控起来,由党卫军人把守。
凡是有日耳曼血统的少女都可以申请进入这些农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条件是必须金发碧眼,血统纯正,并愿意为了“祖国事业”而生育。而德国军队会定期挑选军中的优秀士兵光顾这里。少男少女见面之后,双方没有什么谈情说爱的流程,直奔主题开始造人,任务完成之后立刻分手。
而当孩子生出来后,就立刻会被从生母那里抱走,经过细致、系统的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会安排德国中产以上的家庭抚养。而那些身有残疾、先天不足的小孩,则会让护士注射毒药立刻杀死。
在二战开打之后,纳粹曾经将自己的“生命之泉”计划拓展到所占领各国,而且相当“看人下菜碟”,比如在法国这类机构只在北部开设,原因是希特勒认为法国南部人种的血统并不纯净。而由于希特勒对英国人相当高看一眼,曾经命令希姆莱攻克英国后在当地大力建设这类“生育农场”,以完成对英国人种的“拯救”——当然,这个狂想没有实现。
据资料显示,纳粹的“生命之泉”计划设定了短期和长期目标,最长期的计划已经设定到了1980年,“生命之泉”要在届时生产共1.2亿名“纯种雅利安人”。希特勒制造这么多人口,显然不仅仅是为充实军队。
当然,这个疯狂计划最终没有成功。但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它执行下去,是否真的会解决德国的人口问题?“生命之泉”计划1935年开始秘密启动,在短短10年内已经制造了至少两万名婴儿。所以,至少看上去,这种把人当繁育工具的计划,似乎还是蛮有效的。 

3

我们发现,麻生太郎的主张和纳粹德国原版更为疯狂的“生命之泉”计划,在可行性上都没啥问题,但他们都违反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常识:人应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人应该是手段还是目的?其实在历史的大多数时期,人类没有追问这个问题,因为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人和人之间就是不平等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很简单,让少部分人是目的,让多数人成为手段就可以了:
比如在奴隶制时代,奴隶主就是目的,而奴隶则是手段。
欧洲封建时代,上级领主对下级封臣就是目的,而封臣对领主来说就是手段。
同样的,在中国的宗法社会,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夫、父就是目的,而臣、妻、子这是手段。
而上述所有社会又都是男权社会,在这些社会中,男性对女性来说就是目的,女性则被男性当成了手段。
于是问题就好办了,既然我是目的,你是手段,那我逼着你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繁育任务。 
这个体系虽然今人看来很不道德,但其实运转良好。
可是后来,现代社会来了。所有现代社会,不管它奉行什么样的主义,都认同“人人平等”这个基本理念。而在这个理念之下,任何人都无权要求其他人去充当自己的手段。
可是一个难题也就随之产生:人类社会还没进步到可以不把人当手段就能正常运行的地步,尤其是在生育问题上更是如此。
之前《少子化,“文明之癌”是怎样发作的》一文中,我们提到了老加图节制生育的思想。
其实站在个人角度,加图的想法完全正确:生育孩子就是一种付出大于收益的劳役。一个理性人,尤其是女性,其思辨能力越强,就越倾向于的节制生育。所以生育率与女性受教育程度成反比,这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铁律。
所以,少子化问题的实质,其实是一个“现代社会悖论”:我们的社会依然需要充当繁育“手段”的人,但社会越趋向于文明,认识到自己是目的而非手段的人就越来越多,没有人再愿意充当手段了。
可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总需要解决,不然那些“过于文明”的民族就将被自我淘汰掉。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解决方法,无非两种。
一种前景比较乐观,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造子宫等辅助生育技术的彻底成熟会替代女性承担生育重担。
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人奴役人”的冲动,最后都不是被道德克制了,而是技术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等人不需要奴役人,而是去奴役更可靠的牲畜和机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了。
这个规律曾挽救过人类文明无数次,但愿它能在生育问题上再次成功。
但另一种前景就很悲惨了:如果技术的瓶颈不能被打破,那么社会的繁育诉求迟早会找到一种方式,引诱甚至逼迫社会中一部分人,成为种群延续的手段和“工具人”。
其实这种现象可能已经在发生了,那就是被一些国家允许的商业代孕。
之前本号谈过代孕问题:
我坚决反对代孕,因为它将“杀死”所有母亲
代孕一旦合法化,你会被剥夺的有多惨
很多朋友当时不理解,我为何如此激烈地反对商业代孕。
其实代孕的要命之处,就在于它无视了“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在商业代孕的逻辑中,富人可以以金钱为驱动,将穷人女孩作为其繁育后代的手段。
这个思路与纳粹当年的“生命之泉”计划已经非常接近了,区别仅仅在于,纳粹的“生命之泉”计划是生育的“国营工厂”,而商业代孕则是生育的“私人工厂”。
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当社会的群体焦虑情绪达到和突破某个极致时,“化私为公”的界限,经常一步就跨过去了。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私人工厂在二战这种危机时刻也必须优先接受政府的订单。如果威胁民族存续的少子化危机呈现,你又有什么理由阻止“代孕工厂”不“化私为公”呢?
所以,至少在生育问题上,“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这个原则,已经离被重新突破很近了。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随时有可能不再被当成目的,而沦为手段和工具,这绝非危言耸听。
麻生依然在日本当着副首相,而纳粹德国的“生命之泉”计划迄今仍被极右翼分子信奉。而在我们自己的社会当中,生育率每次创新低的时候,类似的呼声也会泛起。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我们但愿,即便历经考验,它仍能持久存续。
全文完


本文4100字,感谢读完,周末愉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