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而立之年,我无比感谢这场提前到来的“中年危机”

海边的西塞罗 海边的西塞罗 2021-10-16



“中年危机”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它。



1



大家好,两天没见,给大家先讲个俄罗斯笑话:
说有一户人家,养了一个非常漂亮而任性的女儿,而家的旁边有一个兵营,里面驻了很多放荡不羁的大兵。
那些大兵常挑逗那姑娘,虔诚而保守的父亲警告女儿多次,女儿都不当回事儿。
这让老父亲忧心重重,成天睡不好觉。
有一天,有人告诉老父亲:你女儿怀孕了!
谁知父亲听后,反而长松一口气:“哦,总算还是发生了。”然后回屋睡了个踏实觉。
这个笑话我是从某本小说里看到的,记得作者当时点评说——当你害怕已久的事终于发生的时候,有时反而是一种解脱。
这样说来,我这三天睡得还算不错——因为9月14日我突然接到通知,号因为一篇文章被关了三天小黑屋。
自开号以来,我一直害怕被封,一再小心,结果还是来了。
当然,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按照微信公号的惩处累进制度,这次是封号三天,下一次可能就是封号七天、然后一个月,然后永封。
到那个时候,《海边的西塞罗》怕是就要跟各位朋友说再见了。
这两天不断有朋友问我:小西,你怎么不更了?最近没事儿吧?
今天借着这篇文章统一回复一下大家:我还好,只不过号暂时被封停。而且这次封的比较厉害,这三天里读者既不能关注……算是我从没遇过的严厉举措吧。
是的,这是本号自开办以来第一次遭遇暂时封号待遇。原本最近以来,我觉得自己写文章已经越发谨慎,连着两个月没有出现过违规文章,近两个月的平静让我产生了一种类似笑话里老父亲错觉,以为这种平静和安全可以一直存续下去。
我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有些东西是你生命中只要坚持做事就无可避免的,就像死亡。而就像《桥上的贺雷修斯》所说的:“To every man upon this earth,Death cometh soon or late.(凡立身此大地者,死亡终将到来。)”
人是如此,公众号也一样。
从开号到现在,虽然本号运营的时间总共也只有不到一年的时光,但我自己的写的蛮开心的,愿您读的也开心。如果哪天号真的不在了,请记得西塞罗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愿我们能青山绿水,江湖再见。
趁号还在,提前把这份“遗书”,免得真有那一天,跟各位来不及道别,太仓促。
还想听我的朋友,请关注我的备用号:
当然,这其实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除了大环境使然,微信公众号生存艰难的真正原因,在它的传播机制当中:
公号想求发展必须涨粉,而涨粉多了难免人多口杂、树大招风,所以号越大、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多人容不下与己相左意见的时代。

当然,贩卖某些情绪,说一些话,无论怎么过头都是保险的。
可我又昧不下良心去这样做。
所以这里我无意去指责平台,不想讨论我招封的那篇文章究竟是否合理。就像一个人不能去指责死神是否公正一样。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平台也在生死的周期律的掌控之中,如果越来越多的好公号、好文章消失,这个平台本身将来也会慢慢衰老,甚至死亡。
果然万事万物,生死皆有定数。 
我们必须明白,向死而生是所有人生和事业的宿命。无论对人,还是对公号。唯一我们需要担心的,是我们是否真正精彩的活过。
“And how can man die better,Than facing fearful odds.(与临恐怖而亡,何死为宜尚?)”——既然死亡难以避免,就不妨获得更精彩些,也勇敢些、坦荡些。
所以,在号还在的这段日子里,我依然会为大家精心贡献我的思考。
当然,为了把生存的时间拖的长一些,再长一些,我的表达会更谨慎,对敏感问题更柔和一点。
但我不会因为恐惧而抛弃自己良心、放弃真诚的写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也像之前说的,在次条等位置,我会放一些推广。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不必太依靠原创文章大家的打赏也能维持生计,因此也不必陷入纯粹追求打赏来写作的窠臼。
遗憾的是,虽然这一点我曾一再说明,但总会有留言说不希望看到我在次条位置上放广告,仿佛我恰饭是一件很罪恶的事情。
对于这种读者,我请您一定要取关我。您也许喜欢我写的文章,但您对我这个人的生存处境是漠不关心的,半年以前,我放弃了公职投入到这场不确定感极强的自媒体写作当中。我当然要积累一点生活资本,才能安心把这项创业持续下去。若您无法体量我的人生,您肯定也读不懂我的文章,让我们一别两欢,多谢。
 

2



写着写着,又提到了我全职做自媒体这个问题上。
被小黑屋这两天,又收到一些读者的咨询,问我现在是不是后悔了。对于那些想要走出体制的同龄人,是不是有新的话要说。
这里我要说,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我的回答不变,依然是不后悔。
这两天的沉静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从我辞职那一刻起,我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变。
过去的我在班上时是那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单位人”,而下了班之后是个读读书、写写文章,谈古论今、粪土万户侯的书生。
但从辞职那一刻起,我的身份已经变了,我不再是一半的单位人、一半的书生,我的工作和生活被连为了一个整体,我成了创业者——一个苦乐自承、风险自担,24小时都在工作中的创业者。
我告别单位人的束缚,但也要告别书生的任性和锋锐。与过去那个安稳的自己彻底告别,才能够生存,这才是这场变革的真正实质。
那么,这场变革的来临,对我人生来说是好的吗?我相信是好的。
不只是巧合还是天意,我在《纪念祖师爷逝世700周年》一文中曾说自己要休更三天。结果平台就真的禁了我三天。而我当时之所以说要借但丁之名休更,一个原因就是看了但丁在《神曲》中第一段诗句:“当人生之旅行至中途,我发现自己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正确的道路早已晦涩难明……
辞职以后,我也越发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篇“幽暗森林”,需要停下脚步好好想想。
这份迷茫不仅仅是工作变动给我的,也是年龄给我的。
但丁在《神曲》中给自己设定的年龄是35岁,我再过三四年就这个岁数了。而我最近重读才发现。他在书中说的有些话,你必须接近这个岁数才能读懂。
比如我们年少的时候都会被教育要“立志”,但真正长大一些就会发现,年少时的那些志向,要么压根不能作数,要么只能管你的前半生。
人的前半生是靠激情、梦想活着的。我们会基于梦想而不是现实够了自己的未来。这个梦可以是与心仪的爱人终成眷属,可以是从事一份什么样高大上的事业。也可以是要赚多少多少钱。
随你怎么想,毕竟年轻么,没人会嘲笑你。
所以最近有个新闻说,当代中国有将超六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自信自己可以在毕业十年内实现年薪百万。
很多人嘲笑,但我觉得倒也没啥,毕竟在青年时代,梦想本就不是应该用理性来计量的。
可是一旦到了但丁定义的这个“人生中途”、30来岁的年纪,你就不可避免的会进入“梦醒时分”。
当梦想与激情随着随着荷尔蒙一起退潮,更多的理性来了,世界的真相开始在你面前显现。
你发现年少时做的那些梦,有些已经达成甚至腻烦了,有些则也许永远无法再达成了。
这意味着你的人生必须面临一次重新规划与变轨。
其实广义上的“中年危机”自古就很常见,李白被赐金放还,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贾谊被贬长沙,甚至王勃路过滕王阁、填词作赋,其实都可以算作这种“转折时刻”。你看他们表达出来的也都是一副在“幽暗森林”里迷路时的样子: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是啊,青春的梦想在现实的钢板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人生的上半场在你与现实对阵的落败中结束。于是在幻灭中,中年危机来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所以或早或晚,它都要来。


3



怎样应对这种“中年危机”?如果我们还是那些在操场上喊“拼搏一百天,考上清北”的高考学生。那么答案是现成的。人要在这场危机中重新立志,再度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开始人生的下半场。
孔子说“三十而立”,我总疑心他也说了这层意思——到了这个年纪,人要自己站立起来,勇敢的与现实世界好好谈谈了。
但这一次“重新站立”,远没有少年立志那么简单,大多数人都是做不来的。
因为环境对人会有极强的驯化能力。三十来岁,如果你碰不上什么大变故,生活已经产生了强大的惯性,推着你照着原轨道继续。而你的锐志已经被现实磨平了。
所以一番内心戏之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说服了自己:“算了,也就这么混呗。反正过的虽然不太开心,但也没不太不开心。”
当你放弃了按照想的方式去活,你就会慢慢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或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成天鸡娃为乐。或是给自己找一些很零散的爱好,填充生活。
于是就有了“中年油腻”问题——在“中年危机”这个中场休息中,你没给你的生活这支球队安排任何战术布置。人生下半场的开场哨一吹响,整支球队就进入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梦游状态。下半场表现,当然宛如中国男足。


4



所以,其实只有很少有人能真的从中年危机中突围。在人生的下半场抓紧时间,活成那个活明白了的自己想要的样子。
真正走出来的人,有的也许真的英雄,他们毅力惊人,自觉到“再也不能这样活”,痛下决心与过去断舍离。
而另一些人则要感谢造化,一场突来的变故将他们放逐出旧有的生活。
而但丁其实属于后一种。
但丁童年时代的志向是继承家业,成为一个在故乡佛罗伦萨展露头角的政治家,在35岁以前,他已经部分完成了这个梦,当上了佛罗伦萨的执政官。
但就在35岁那一年,他遭遇了一场突变,政敌以强加的罪名将他赶出故乡佛罗伦萨,宣判了他政治上死刑。
被逐出熟悉环境的但丁不得不告别了过去的自我,开始了新的人生,他如《神曲》中神游三界一般流亡各地,见证了人生百态,他为了个自己寻找新的事业,不得不拿起笔,写出了《神曲》与《论世界帝国》。
你以这种眼光去再读《神曲》,就会发现它的特别之处——是的,这本书在很多构思上很像现如今的“龙傲天爽文”,作者有着犹如一个青年般同样炽热的梦想。
但区别在于,但丁的梦想是在遭遇“现实的毒打”后,重新燃起的。在本该是青春梦想的灰烬当中,理想之火居然重新燃起,而这一次,它更加理性、更加坚定、也更加执着,直到生命止熄那一刻位置,它将永不熄灭。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这个“中年大叔”的立志故事,实在太燃了,这就是我为什么打算“插队”在本号上为大家解读《神曲》的原因所在。
所以,是那场新的变化刺激了这位伟大学者走出自己的书斋,进行一次“中年立志”与新的奔跑,让他最终从自己的“中年危机”中突围而出。
请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在“人生行至中途”时,突然遭遇的那片“幽暗森林”。但丁会怎样呢?他可能会成为佛罗伦萨当地的大政治家,但充其量也不过名噪一时而已。除非研究专门史的人,700年之后,恐怕谁也不会再记住他。更不会有那些流传后世的千古绝响。

所以人生突然行至中途时,突然遭遇一场波折,也许真未必是一件坏事。
如果你对旧有的生活已经厌倦,如果你不想把人生的下半场沦为上班保温杯泡茶、回家刷抖音带娃的油腻模式。请把这次变化看做一次但丁式放逐,也许,上天真的安排了一部《神曲》等待你去成就。
……

写着写着,好像又有点鸡汤了。说回我自己吧。
有朋友问我被关小黑屋这几天是不是心情很不好,我说并不,从工作中脱出身来,回顾往昔,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并庆幸自己的抉择。
不管原因如何,我走出来了,在自媒体的黄金时代行将结束的时候,投身到这个行当中。而这两天微信的封禁警告又给我提了个醒——这里是我创业的出发地,却并非永久的栖身之所。我需要继续前行了。
加了我微信小号的朋友应该知道我这两天开了两次直播,下一步我会先把微信视频号的直播更新常态化,下一步则会陆续拓展其他平台上的内容。另外书最近也在写。
总之,请大家放心,我已经重新开始继续工作了。
我预感到我人生的下半场将是一场永远的旅行,里面充满了各种惊险与不确定性。
或许我们所有人都一样,套用那谁的话说“每个人都能感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
在这个不停变动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压路机前捡硬币的那个人,想把自己找一个安稳地方躲起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所以,为什么你身边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焦躁、不宽容、充满暴戾之气?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大家都惧怕改变。
但还是那几句话,就像死亡无可避免,对未来,我们无从选择。
那就让我们背起行装,重新起跑好了。
在收拾行囊的这一刻,我唯一担心的,是这一次,我能否走的勇敢,走的坦荡,见识足够美的风景,结交足够好的朋友,有足够深邃的思考对得起我的人生。
愿意与我同行的朋友,感谢你们的陪伴,无论如何,我将与你同行。

全文完

这三天很多读者留言慰问,在此一并致谢,并做回应,只是不知不觉又写长了。我会接着写下去,对得起大家这份挂念。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