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逸麟: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 邹逸麟 张修桂(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王守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是有关近一万年来的历史时期构成我国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演变的最系统、最全面的著作。该书的问世,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唐晓峰
所谓历史时期,是指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了原始农业以后的时期。因为从这个时期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范围上和程度上与以往大不相同,而下限则止于当代自然地理环境的最后形成时期。一般地说,历史时期以前的地理环境,属古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以后的则为当代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尽管它们在研究时间上也有所交叉,但历史自然地理学却是一门介于古地理学与当代自然地理学之间的独立的新兴学科,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如果地球是形成的东西,那么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象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形成的东西,它就不但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一定有在时间中前后相随的历史。如果立即在这个方向下坚决地继续研究,那么自然科学现在就会进步得多。”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究当代自然地理学各种要素生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过程与规律,以便更深刻地揭示今天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趋势,为有效地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服务。
历史时期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不断运动发展的。气候是自然地理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气候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水文、地貌和生物的变化。就我国境内范围而言,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植被的变迁,珍稀动物生存范围的变化,河流的变迁以及沙漠、海岸的变迁。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虽然取决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其微小,但如果人类活动时间持续很长,在程度上很强烈,同样也会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天然植被持续和大规模地被破坏,便会造成区域内气候的变化,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大河流的含沙量,造成河道淤浅、迁徙和湖泊的湮废,并直接影响海岸线的伸缩变化。又如,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敏感地区,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必然引起小气候的变化,从而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和沙漠化的扩大。同样,作为下垫面的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大量河流湖泊的消亡变化,也对华北地区的气候产生严重的影响,并造成海岸线的重大演变。河道的迁徙变化通常又和湖泊的兴衰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总之,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变化,其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在探索诸自然地理要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间相互的辩证关系,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温度变化序列
(葛全胜等,2002)
(a)960年代~1100年代,分辨率10年;(b)1500年代~1990年代,分辨率10年;(c)0~1990年代,分辨率30年,其中最后一个点的资料为1981~1999年;图中折线为3点滑动平均
本书首先讨论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气候变化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是极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包括正史、类书、文集、档案、日记、方志等,其中就包括大量有关气候的资料。我国地域广阔,并且是灾害多发国家,因此历史文献里关于气候的记载,往往有“记异不记常”的特征。此外,历史文献记载的地域差异也比较明显,如多集中在首都附近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关于周边其他地区的记载相对较为稀少。还有记载者,或因某种社会原因,或因个人感受等,所记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因此,资料的利用必须经过严密的辨析和考订。本书气候一篇对有关资料作了详细的考订和辨析,建立了我国东部近2000年的温度变化序列以及全新世以来我国气候干湿变化的概况;同时,还对我国历史上极端气候事件(干旱、雨涝、寒冷),作了个案研究;最后就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使我们对今天的气候环境以及作物生产布局的形成有了较全面的历史认识。
我国地域辽阔,从东部沿海至西北内陆,随着降水的递减,植被形成森林、草原和荒漠的空间分布格局。这种在第四纪时期就已存在的分布格局,自末次冰期至全新世中期,气候进入全新世最适宜时期,森林、草原和荒漠的分布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主要的标志是荒漠与草原之间的界线和半干旱干旱草原南界的推移,以及若干种喜暖植物分布北界的变化,均与气候变化有关。历史时期主要自然地理区域原始植被特征的揭示,可以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然而三四千年来,人类活动对原始森林植被的破坏,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态环境。这种变迁大致上是从人类活动最频繁的黄河中下游开始,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最早,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地带植被的破坏,其次为下游黄淮海平原,然后波及长江下游,转而中游地区,至于岭南、云贵川、东北地区,大致上是在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发生的。这种过程基本上是我国先民在地区开发轨迹上的反映。
珍稀动物是指对自然环境比较敏感的动物。例如,亚洲象和犀都是喜暖动物,历史时期分布北界的变化很大;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称,全新世中期以来的一段时间里,大熊猫分布很广,随着历史的演进,大熊猫分布地域一直在缩小;其他如鳄鱼、麋鹿、野马、野骆驼等珍稀动物,在古代分布的地域均较今日为广,如今其生存的地域不仅大为缩小,且有濒临灭绝的危险。珍稀动物变化原因十分复杂,既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我国东部平原上的主要河流中,历史时期变化最大而又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大的是黄河和海河。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于世,原因是中游流经数十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黄土疏松,极易侵蚀,而中游的降水往往以暴雨形式在短时间内倾泻下来,将大量泥沙冲入下游,造成河床淤高,决溢改道。据不完全统计,在近3000年里,曾发生过1500余次的决溢,较大的改道就有十余次,洪水波及范围,北遍冀、鲁,南及苏、皖,纵横达25万km²。由于黄河的频繁决溢与改道,今黄淮海平原的水系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干扰,古代中原地区许多流量充沛、航运畅通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大多因之而淤浅,或淤为平陆,或成为沙丘和沙岗。由于历史上黄河灾害频繁发生,黄淮海平原从历史早期的全国经济重心地位走向衰落,并曾一度处于贫困状态。
▲ 历代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形势图
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的幅度,虽然没有黄河这么大,但自宜昌以下至长江口的河道变迁十分频繁和复杂。河道的曲流活动频繁,江心沙洲消长,分汊河道和单一河道的更迭,使长江干流古今面貌有很大不同。此外,长江中下游湖泊的演变,直接影响到长江水系的变化,从云梦泽到洞庭湖,从九江、彭蠡到鄱阳湖,从震泽到太湖,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在历史时期的变迁完全改变了自然景观,对我们今天进行长江的治理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水系以辐聚状形态汇集天津,由单一海河汇入渤海,因此造成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然而,海河水系由单一海河入海的形态是在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与扩大的,其后又发生过很大的演变。它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是自然和人为因素交叉作用的反映。理清海河水系形成、变化过程及其发展特点,对我们今天治理海河水系和防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珠江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水系组成。三江中上游均蜿蜒于山地之中,两岸受峡谷约束,河道比较稳定。下游出峡谷,进入低丘、台地、平原后,河道出现分汊,形成各自的下游三角洲。其后,西、北两江在思贤滘汇合后,形成西北江联合三角洲,并与东江三角洲组成复合的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不同,具有岛丘众多、多江汇聚、多口入海、水网纵横的特点。珠江水系演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发展和开发过程。
除了上述外流河诸水系以外,本书还专门记述了河西地区诸水系和新疆塔里木河等内流河水系的变迁,着重反映其变迁的特点。
此外,我国的运河之长、维持时间之久、工程之伟大和艰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从7世纪的隋唐时代开始,形成了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东部地区六大水系的运河系统。其中,从北京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全长2000km余,为世界之最。故本书对我国历史上运河开凿过程的自然地理背景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作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考察。
我国位于亚洲东南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大陆海岸线北自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 000km。杭州湾以北,除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部分为山地丘陵海岸外,其余大部分为平原海岸,包括环渤海海岸、江苏海岸、上海海岸,均属淤泥质海岸。杭州湾以南及台湾东海岸,绝大部分为山地丘陵海岸,除珠江三角洲海岸、韩江三角洲海岸和台湾西海岸之外,其间所镶嵌的小块河口平原,历史时期变化较小。故本书主要介绍历史时期变化较大的渤海海岸、江苏海岸、上海海岸以及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和台湾西部海岸的演变过程。
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过程,是我国北方历史时期地貌变迁的重要特征。包括戈壁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地在内,我国沙漠的总面积约有130万km²,大都是第四纪特别是中更新世以来逐渐形成的。但在历史时期,人们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采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质荒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沙漠化。本书主要对历史时期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荒漠地带的沙漠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论证了古代绿洲上古城址、耕地、灌溉渠道等如何因沙漠化而遭废弃的过程。沙漠化严重破坏了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与环境,这是我们今天开发西北地区应该特别重视并引以为戒的。
这里必须指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其过程并不是一种直线发展的简单形式,而是表现为反复交替、错综复杂的情况。而各地理要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还掺杂着种种人类活动的因素。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必须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进行细致的探索和分析,才能获得比较科学的结论。
历史时期各自然要素变迁所依据的资料不同,需要借助历史文献、考古遗迹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资料)以及野外调查等方法,来探索历史时期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发展的轨迹。近20年来相关学科有了显著的发展,大量有关研究成果的问世,使得重写《中国历史自然地理》有了可能和必要。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参与者都在历史地理学科领域里有多年研究的经历,并在撰写过程中,尽可能吸收最新发现的资料和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然而,总的来说,历史自然地理毕竟还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不少领域还未曾开拓,已经开拓的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够,再加上我们水平有限,仍有不少地方不尽如人意。希望读者批评和指正。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目录及编写分工
总序
前言
█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修桂(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王守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第一篇 历史时期气候的演变
█ 满志敏(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郑景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傅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第一章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资料
第一节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文献资料
一、官私文献中的气候资料
二、日记中的气候资料
三、档案中的气候资料
四、地方志中的气候资料
第二节历史文献中物候资料信息的判读
一、物候信息判读的均一性条件
二、物候资料的限制因子选择
三、气候冷暖及其影响的同步性条件
四、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性
第二章历史时期中国的冷暖变化
第一节全新世以来中国气候冷暖变化概述
第二节中国东部近2000年温度阶段性
第三节宋元时期的温暖状况(900~1300年
一、宋元时期气候温暖的物候证据
二、北宋开封一带冬季温度距平的估算
三、中世纪暖期气候的冷暖波动
第四节明清时期(1300~1910年)的寒冷状况
一、明清时期冷暖变化及其主要证据
二、近300年部分地区年际温度变化的重建
第五节历史时期中国三大自然区冷暖变化的比较
一、过去2000年中国三大自然区温度阶段性变化的一致性
二、过去2000年中国三大自然区温度变化的差异
第三章历史时期中国干湿变化
第一节全新世以来中国气候干湿变化概述
第二节过去2000年干湿变化
一、东部季风区
二、其他地区
第三节近300年降水变化
一、东部季风区
二、西部地区
第四章极端气候事件
第一节干旱事件
一、明崇祯十年至清顺治三年(1637~1646年)大旱
二、光绪初(1877年前后)的北方大旱
三、道光十五年(183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旱
第二节雨涝事件
一、顺治五年(1648年)黄淮海地区特大雨涝
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国东部特大雨涝
第三节寒冷事件
一、光绪十八年(1892年)寒冬
二、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冷夏
第五章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若干重要影响
第一节气候变化对北亚热带双季稻种植的影响
一、北亚热带地区双季稻种植的开始时间
二、明清时期北亚热带地区双季稻种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第二节柑橘种植北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一、历史时期柑橘可能的种植北界
二、气候冷暖变化与北亚热带地区柑橘种植的关系
第三节中国野生亚洲象分布的变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一、全新世大暖期中亚洲象的分布与亚洲象的气候属性
二、西周以后野生亚洲象的活动北界及其气候意义
三、人类活动在野生亚洲象分布南退中的作用
第二篇 历史时期植被与珍稀动物分布的演变
█ 王守春
第六章历史时期天然植被分布与变化
第一节植被带及其界线的变化
一、植被带的空间分布格局
二、植被带界线的变化
第二节主要自然地理区域的天然植被特征
一、东部森林区
二、西北草原与荒漠区
三、青藏高原区
四、黄土高原区
第七章重要珍稀动物地理分布的变化
第一节亚洲象
第二节犀
第三节大熊猫
第四节鳄鱼
第五节麋鹿
第六节野马与野骆驼
一、野马
二、野骆驼
第三篇 历史时期河流水系的演变(上)
█ 第三篇、第四篇编写分工:邹逸麟(黄河、运河),张修桂(长江、海河),李平日(广州地理研究所)(珠江),王守春(塔里木河),李并成(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河西诸水)
第八章历史时期黄河的演变
第一节历史时期黄河的洪水和泥沙
一、黄河中游的侵蚀
二、黄河下游的泥沙
三、黄河下游的洪水
第二节黄河干流河道的演变
一、黄河上中游河道的演变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第三节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对平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黄河下游两岸分流和汊道的演变
二、黄河下游湖沼的演变
三、黄河下游平原的环境灾害
第九章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演变
第一节长江中游河床的演变
一、长江宜昌—枝城河段的演变
二、长江枝城—城陵矶河段(荆江)的演变
三、长江城陵矶—湖口河段的演变
第二节长江下游河床的演变
一、长江湖口—大通河段的演变
二、长江大通—镇江河段的演变
第三节长江河口的演变
一、长江口的演变模式
二、长江口沙洲的演变——以崇明岛为例
第四节长江中下游湖泊的演变
一、云梦泽演变的历史过程
二、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
三、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
四、太湖演变的历史过程
第四篇 历史时期河流水系的演变(下)
第十章历史时期海河水系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节黄河分流的海河水系雏形阶段(战国中期以前)
一、雏形阶段的形成过程
二、雏形阶段海河流域平原的水系系统
第二节海河水系形成的初期阶段(战国中期—西汉前期)
一、海河水系形成的标志
二、海河水系形成初期的水系系统
三、海河水系形成阶段的其他独流入海水系
第三节海河水系发展的中期阶段(西汉后期—隋代末期)
一、渤海湾海侵对海河水系发展的影响
二、海河五大支流水系汇合局面的形成
三、海河水系在冀东北的扩展与变化
四、海河水系在西南方向的扩展与变化
第四节海河水系改造的后期阶段(唐代以后)
一、海河水系的稳定与改造
二、后期阶段其他独流入海的河流
第五节海河水系演变原因分析
一、人为因素在海河水系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二、自然因素是海河水系发展的基础
第十一章历史时期珠江水系的演变
第一节西江下游河道的演变
第二节北江下游河道的演变
第三节东江下游河道的演变
第四节广州市区珠江岸线的演变
一、汉代江岸
二、晋代江岸
三、唐代江岸
四、宋代江岸
五、明代江岸
六、清代江岸
第十二章历史时期内流河水系的演变
第一节塔里木河与终端湖的演变
一、塔里木河的演变
二、塔里木河终端湖的演变
第二节河西走廊河湖水系的演变
一、猪野泽及石羊河水系的演变
二、古居延海的复原及其演变
三、冥水(籍端水)、冥泽及其演变
第十三章历史时期运河的演变
第一节运河开凿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一、沟通江、淮、河、济运河网络的形成(先秦时期)
二、运河网络的扩大(秦汉时期漕渠和灵渠的开凿)
三、海、河、淮、江、钱塘、珠六大水系运河网络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南北大运河的形成与淤废(隋唐两宋时期)
五、京杭大运河的形成及其影响(元明清时期)
第二节运河开凿的自然条件
一、水源问题
二、运河沿线的地貌条件
三、运河和天然河流交汇问题
第三节运河的开凿对沿运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运河的开凿干扰了东部平原的排水系统
二、运河的淤废和沿运地区水资源的枯竭、土壤盐碱化
第五篇 历史时期海岸的演变
█ 编写分工:张修桂(上海海岸、滦河三角洲海岸),张修桂、韩昭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渤海湾西海岸),张忍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海岸),李平日(珠江三角洲海岸、韩江三角洲海岸),赵焕庭(广州地理研究所)(华南海岸、台湾西海岸),邹逸麟(黄河三角洲海岸),王守春(莱州湾海岸),韩茂莉(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辽东湾海岸)
第十四章历史时期环渤海平原海岸的演变
第一节辽东湾海岸的演变
一、辽河的演变
二、辽东湾海岸的演变
第二节滦河三角洲海岸的演变
一、全新世中期的海岸线
二、全新世晚期的海岸演变
第三节渤海湾西部海岸的演变
一、中全新世早期的海岸
二、中全新世中期的海岸
三、中全新世后期的海岸
四、全新世晚期的海岸
第四节黄河三角洲海岸的演变
一、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前海岸演变概述
二、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后的海岸演变
第五节莱州湾海岸的演变
一、全新世中期的海岸演变
二、全新世晚期的海岸演变
第十五章历史时期江苏海岸的演变
第一节黄河夺淮前的古堡岛海岸
一、江苏滨岸沙带的形成年代
二、苏北淮河口的淤长延伸
三、沿海的古潮汐潟湖链
第二节苏北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一、黄河在苏北入海时河口的延伸
二、苏北黄河三角洲
第三节江苏海岸线的演变
一、江苏北部海岸的演变
二、江苏南部海岸的演变
第四节历史时期江苏岸外沙洲(五条沙)及其演变
一、唐宋以前的“海中洲”
二、15~16世纪的江苏岸外沙洲
三、苏北黄河口外的堆积沙体
四、17~18世纪的江苏岸外沙洲
五、19~20世纪初的江苏岸外沙洲
第五节滨海平原成陆的特点与速度
第六节黄河北归后海岸带的冲淤调正
一、河口急剧后退和河口堆积沙体的夷平
二、苏北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平原海岸的冲淤调整
三、大沙的夷平、近岸沙洲的并滩
四、滨岸潮汐水道——西洋的形成和向南延伸
五、岸外沙洲的调整过程
第十六章历史时期上海地区海岸的演变
第一节上海地区成陆过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下沙沙带的形成年代问题
二、关于下沙捍海塘的地望问题
三、关于里护塘的始筑年代问题
四、关于旧瀚海塘的位置与年代问题
第二节上海地区海岸演变概述
一、距今7000年前的海陆演变
二、距今7000~3000年前上海冈身地带的形成
三、距今3000~1700年前上海中部地区的成陆
四、距今1700~1000年前浦东中部地区的形成
五、距今1000年来浦东东部地区的成陆过程
第三节上海地区海岸局部沧桑变化——以金山附近海岸为例
一、金山早期的海岸线
二、金山沦海与金山深槽的形成
三、金山海塘与金山嘴的西移
四、金山卫滩地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七章历史时期华南及台湾的海岸演变
第一节华南全新世早中期大陆海岸与海峡的形成
一、华南全新世早中期大陆海岸演变
二、琼州海峡的形成
三、台湾海峡的形成
第二节珠江三角洲海岸的演变
一、珠江三角洲的特征
二、珠江三角洲海岸演变过程
第三节韩江三角洲河道与海岸的演变
一、韩江三角洲河道的演变
二、韩江三角洲海岸的演变
第四节台湾岛西部平原海岸的演变
一、北段扇形倾斜平原海岸
二、中段扇形倾斜平原海岸和岸外沙坝潟湖体系
三、南段高雄平原和沙坝潟湖体系
第六篇 历史时期的沙漠化
█ 李并成
第十八章历史时期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的沙漠化
第一节呼伦贝尔沙地
第二节科尔沁沙地
第三节毛乌素沙地
第四节宁夏河东沙区
第十九章历史时期荒漠地带的沙漠化
第一节乌兰布和沙漠北部
第二节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
第三节河西走廊北部及阿拉善地区
一、民勤西沙窝与端字号风字号沙窝
二、石羊河流域其他沙漠化区域
三、古居延绿洲
四、张掖“黑水国”
五、马营河、摆浪河下游
六、金塔东沙窝
七、玉门比家滩
八、疏勒河洪积冲积扇西缘
九、芦草沟下游
十、古阳关绿洲
第二十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的沙漠化
第一节古楼兰绿洲
第二节古尼雅绿洲
第三节克里雅河下游古绿洲
第四节和田河流域
第五节渭干河下游古绿洲
第六节其他古绿洲
一、安迪尔河下游
二、瓦石峡古绿洲
三、桑株河流域及其周边一带
四、策勒河、达玛沟下游绿洲
本书最后由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统稿、定稿。在定稿修改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克让、杨勤业、张荣祖、尤联元和华南师范大学吴正等诸位先生,分别审阅了相关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陈伟庆绘制书中大部分插图,丁玲玲绘制气候篇的插图,潘威绘制太湖平原地貌图,孙涛协助本书的部分插图编排工作,特此一并致谢。
【相关阅读】
本文摘编自《中国历史自然地理》(邹逸麟,张修桂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一书“前言”“目录”,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
ISBN 978-7-03-038814-8
定价:228.00元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是在1980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吸收最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考古研究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全面反映历史时期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和发展的概貌。论述中国气候、植被、珍稀动物、主要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