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革命时代,腾讯总部与FACEBOOK总部谁将引领风骚?
互联网公司是新一轮办公空间革新的主力先驱
而对这一波办公空间革新最为敏感的当属IT互联网公司了。因为互联网公司是个高工资+人力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互联网热潮下,高薪+高强度工作的工程师们对办公空间的舒适度和归属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各路互联网巨头纷纷在营造高品质办公空间上下足功夫,并且非常乐于宣传“愿意在这里天天加班”、“看看人家的办公室”之类的动机可疑的宣传话题。
可以认为,资本密集+人力密集的互联网公司应该会在新一代办公空间的演进中扮演先驱者的角色。有钱有地有人的加持下各种眼花缭乱的IT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这两年在全球遍地开花。但其中真正能抗住“办公空间革新历史定位”审视的项目会是哪些?以及真正对未来办公空间解决方式有指导性意义的项目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这篇文章关心的问题。
因此我们选取了近几年建成(具有一定时效性)以及已经投入使用相当一段时间(有信息反馈),同时在营造逻辑和空间模式上又截然不同(对比度)的两个项目:腾讯深圳滨海总部大厦和FACEBOOK总部园区做一个横向的对比,看看谁在这一波IT公司办公空间创新大潮比拼中更胜一筹。
腾讯总部和Facebook总部(图片源自网络)
选择案例分析的时候当然也有其他选项,比如Apple Park,但Apple Park本质是个产品思维的产物。它将建筑视为一个大型产品设计,以‘吹毛求疵’的细节度完成度(比如无处不在的圆弧倒角)和偏执的完美圆环形态为导向,将建筑当做品牌宣传的一个大号LOGO,并不具备普遍价值。又或者亚马逊总部,两个大热带雨林玻璃球与办公塔楼关系颇为割裂,这种与办公空间不发生关系的大型室内造景很难说是个真正给员工日常使用的空间。
Apple Park(图片源自网络)
Amazon总部(图片源自网络)
而腾讯与Facebook两个项目则相对纯粹,没有太多形而上的理念以及过于强烈的个人偏好特质,大致还是奔着怎么搞一个给自家员工使用的高品质企业空间以及顺便体现公司的企业文化目的去的。因此他们的落成以及使用场景就有比较大的样本意义。
两个园区从落成效果来看,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一个是垂直发展的塔楼模式,而一个是水平摊开的大饼模式。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办公空间组织方式的交锋,从塔楼建造技术的诞生始,垂直向高区办公与水平向园区办公就一直是两种鲜明的服务业企业组织生产工作的空间模式。在不同时空背景条件下,腾讯和FACEBOOK沿着这两种办公方式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创新路径。
腾讯滨海总部:水平巨构连接作为公共空间的地标双塔
首先如果缺少了双塔之间爆贵的水平连接体块的话,仅就塔楼本身角度来说就是一个垂直核心筒加单元标准层的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模式,完全没有写的必要。因此讨论腾讯项目的样本价值就在于这个高空的中水平连接本身作为变量为传统高层办公模式带来了什么样的革新?
腾讯总部(图片源自网络)
首先毫无疑问,这个水平连接为腾讯总部带来了地标属性,让它从塔楼众多争奇斗艳的南山后海区域脱颖而出。而这种“双塔加复合功能水平连接”的模式一向是营造地标感的开挂方式,最早见于艾森曼建造Berlin Tower的一个概念模型的方案技术演进后在CCTV裤衩楼臻于成熟。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地标的建筑形象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塔身上中下三段水平连接体让腾讯滨海大厦看起来在后海塔楼群芳中显得虎虎生威。
彼得•艾森曼, The Max Reinhardt House, 柏林, 1992年(图片源自网络)
CCTV总部大楼(图片源自网络)
进入内部,从设计的逻辑来说,这个连接体的设置有着一个比较强的功能概念。塔楼设计公司NBBJ公开的资料显示,连接体意图创造一个垂直园区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连接体内创造丰富的休闲空间以留住精英人才。另外,社交巨头自带的“连接一切”的属性在建筑概念上很容易得出“应该连起来”这一种考量。最终内部丰富的功能空间蜿蜒延伸,形成外部震撼的空中连廊的视觉效果,共同组成属于腾讯总部独特的“BRAND”。
腾讯总部概念草图(图片源自网络)
这个设计逻辑,其实蕴含了长久以来无数设计师对塔楼设计空间单调性破除的追求。首先,塔楼作为垂直方向的建筑营造,先天地带有拿地成本高、造价昂贵、结构挑战大等属性。大部分的塔楼只能从建筑高度、形式比例、幕墙细节等造型层面体现项目特点和设计价值,而内部空间做出的往往是无趣的标准层堆叠。
典型塔楼剖面,群楼部分设置公共空间,塔楼塔体为标准层堆叠(图片源自网络)
而随着人们对办公环境需求的提升,人们希望在塔楼内能享有更多可能性。或许因为技术产业背景的创新冲动,我们在深圳正在看到许多这方面的尝试。例如百度大厦、南方博时基金大厦等,都在寻求在标准层单调空间的突破和互动社交空间(空中花园等)的融合。
深圳百度大厦户外阶梯式的景观组团(图片源自网络)
深圳南方博时基金大厦三组“空中盒子+花园”(图片源自网络)
而腾讯滨海大厦则无疑是手笔最大的一个。设计师将传统园区的公共设施在空中折叠创造出一个垂直园区,这个园区涵盖知识连接、健康连接以及文化连接三大主题,分别对应了诸如腾讯学堂、图书馆,健身房、羽毛球场,展厅、餐厅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设施。三个主题连接体对应塔楼的高区中区和低区,这样未来员工在办公之余就可以灵活穿梭于各个连接体,吃饭、锻炼身体、交朋会友等等。
滨海大厦的三个主题连接体(图片源自网络)
这个画面看上去是很美好的——一个垂直的公共活动发生容器,直到笔者在社交媒体看到这么一张大跌眼镜的图片。
一个极为空旷的大空间、稀稀拉拉的几组座椅、一个缩在角落不知所措的水吧,这就是所谓垂直聚落的一个典型空间。腾讯大厦的室内设计单位已不可考,但极为现代的外立面造型进入内部突变成了类似政府行政中心大堂的油腻风未免令人失望,整体软装陈设更是让人无力吐槽,所有的桌椅、绿植都有一种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感觉。
而从网上公开宣传资料的室内照片来看,整个连接体内部大量空间存在尺度相对人体过大的问题,而所有的软装家具在遭遇到这种跨好几层的通高空间后都有一种摆哪哪别扭的尴尬感。在知识区和文化区这个感觉尤为强烈,只有在体育相关的健康区,天然需求大空间的篮球馆、羽球馆等整体上才有比较舒适的空间匹配度。
但总的来说,这些公共设施纵然在设计上有可改进之处,亦不失为一个受到员工欢迎的福利设施空间。更大的问题在于连接体以外的员工办公区,从官方发布(腾讯知乎)官方照片我们看到的是最为常规的格子矩阵式的连排工位(工位单元一个可升降的桌子勉强算是个创新),这种办公类型我们可以在无数办公楼宇内找到熟悉的身影。但是相较于眼花缭乱的娱乐健身等功能,工位本身才是一个员工使用最久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工作、开会、交谈沟通等等。工位本身的创造性营造应该是最能发挥智慧型企业效率和创造力的投入,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已经在连接体进行公共功能创新了,剩下的地方正常套路搞该咋咋地的思路”。
腾讯总部办公空间(图片源自网络)
因此,在腾讯这个项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项目创新层面追求的一种明显导向,即在项目中专门开辟出“样板空间”作为公共福利场所,鼓励员工使用,同时对外宣传企业的开放姿态。而在办公领域员工花费时间最长的基本工作station中,则完全采用保守的模式场景展开。腾讯总部的公共空间与设施虽然很多,但是都是以目的地的形式存在的,需要员工在日常工作之余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走过去使用,而日常的办公空间还是和这些设施处于一种截然分明而不是融合的状态。
腾讯总部更像是把一个功能复合的办公园区通过极高的造价把他们都在垂直方向折叠起来,插入传统的塔楼空间内。这种处理方式在地价昂贵的深圳当然更合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垂直堆叠的复合功能的使用和内部交流沟通的效率很大程度上要被电梯、楼梯等元素的等待或攀爬因素影响,体验上不如平面上的交流来的流畅自然。
腾讯总部健身空间(图片源自网络)
因此,从办公领域革新的角度,腾讯这个case更多是建筑设计层面的革新,它通过设计和结构杂技的方式,在一个高层塔楼体系中解决了办公功能外配套功能不足的问题,从而做了其他塔楼或高层企业总部做不到的事,也获得了地标感与企业美誉度。但这种技术上可行但资本门槛极高的空间营造方式注定未来只有少数大企业才能玩得动。
但是针对真正的办公模式、人与空间互动模式本身,这个项目缺乏真正实质的革新。反而是因为建筑的创新带来了许多非标于传统塔楼空间的通高空间、错层空间之后,设计和运营方在如何对待这些空间的时候却采取了一种严格限定功能的使用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些空间进一步发挥空间潜力的可能性。一些跑道、攀岩墙、球场的植入虽然很亮眼,但总感觉似乎应该有更多的使用功能潜力被挖掘出来,现在给人的感觉总有一种“一定要清晰划分功能填满它”的意思。
腾讯总部攀岩墙和球场(图片源自网络)
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对比一下FACEBOOK的做法。
FACEBOOK:一个水平延伸发展的生长型城市
再把目光投到Facebook。Facebook总部是位于Menlo Park地区一系列按照分期节点计划扩张的系列单体建筑。第一栋建筑是其于2011年买下的原先属于Sun Microsystem的办公大楼,这是由十栋建筑组成的平铺式园区,不同于传统办公园区散布式的布局,该园区将十栋楼紧贴排布,将外围地面完全留作停车场。我们可以旗帜鲜明地说这对周边的城市肌理来说是极度不友好的设置,在国内也不太可能躲过规划部门要求方案整改的大刀。
Classic Campus俯瞰图(图片源自网络)
但对于企业本身来说,这样的布局方式将员工水平流动以及各部门的沟通高效地扭成一个水平整体。同时在楼栋中心创造了唯一大尺度的一个公共空间作为员工大道,所有的公共配套在这个亦交通亦景观的内庭式main street上解决,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分散式园区办公公共空间零碎、哪都得做哪都做不出人气的尴尬局面。
Classic Campus内部(图片源自网络)
这样的布局方式让员工走在一个与外部隔绝的内街有一种集体的归属感,但毫无疑问对于企业外部的到访人员或城市居民来说,外圈超大尺度的停车场形成了一种极不友好的城市姿态。于是在Facebook毗邻地块完全新建的第二单体MPK20中,空间布局保持了原先使用效果良好的集中内庭模式,同时将整个建筑大饼架高了一层,把停车场覆盖于其下,利用空间的同时,有效防止停车场表面积聚热量,建筑与周边社区的距离更加贴近了。
这张剖面可以清晰看到整个建筑抬升了一层,停车场置于底部(图片源自网络)
而在建筑物顶部有一个完整的屋顶花园,是周边植被和景观的延伸,可以眺望远处的山脉和海湾,道路则从从曲折蜿蜒的盐滩中提取了灵感。相较于在办公室内,户外的一对一步行交谈使人们更容易放松,坦然地表达观点;与自然发生意外的互动,也是一个很好的灵感来源,而曲折的屋顶道路,为喜爱“步行会议”的硅谷工作者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里丰富的户外空间和户外家具等功能设施成为了室内办公活动的延伸,是一种无缝结合的方式。
MPK20屋顶花园(图片源自网络)
进入建筑内部,办公区域并没有常规的网格式办公间(注意这里和腾讯办公空间的对比),灵活开放的工作空间被设计在高层高的自由平面之上,作为员工水平交通的水泥自流平铺设的“道路”沿开放式办公室两侧延伸,会议空间和微型厨房等交往空间在其中密集穿插,额外的夹层区域还可以提供更加隐蔽的工作环境。三个下沉庭院通过玻璃幕墙向室内展示,建筑物内部充满可以进入屋顶的楼梯、坡道和电梯,工作在其中的人们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然光,并且轻而易举地到达建筑外部。
MPK20内部空间(图片源自网络)
在这里,空间传递的气场仿佛可以看到主导美国创新基因的“车库文化”在大尺度空间的延伸。整个空间仿佛一个巨型的创业车库(通高的空间、粗粝的材料和遍布的管井等等)。人们在车库里工作无所定型也无所顾忌,一切只为诞生最好的idea而生。
而作为MPK20的扩建,MPK21则更近一步希望营造传统村庄的生活状态,将“广场”、“街道”和“社区”融入到建筑体中。全新的建筑结构通过不规则锯齿形的屋顶,为室内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线,同时也在中心设置了中央庭院作为避风的绿色空间。1.5万平方米的屋顶花园,200多棵树木和800米的蜿蜒道路,完整延续了可持续的景观屋顶风格。而在建筑内部,沿建筑延伸的曲折道路,分布着五个餐厅、十五个艺术装置和一个可容纳2000人的活动空间。MPK21和MPK20通过阶梯空间连接的部分,则形成一个下沉的圆形剧场式庭院——“The Bowl”。
MPK21俯视图(图片源自网络)
MPK21内部通道(图片源自网络)
MPK20和MPK21连接处庭院 "The Bowl" (图片源自网络)
简单的空间形态、可拆卸的家具和封闭会议室,裸露的管道和结构元素,使得这个空间好像没有太多规则,触手可及的户外空间让人感觉轻松愉快,对于员工来说,这是一个平等的空间。大家行走在“街道”(主要通行道路)上,很容易经过一个个看似独立又密不可分的“社区”(不规则分布的工作站),汇聚到“广场”(室内外公共空间)休息并进行交流。
MPK21内部通道(图片源自网络)
MPK21的中央庭院 "Town Square" (图片源自网络)
而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克,在这一个超级大车库里面与所有员工一道,占据一张相对固定的大桌子,没有任何其它特殊的设施设置(独立办公室,总裁办公室,秘书室等)。同样的FACEBOOK的所有高管均不设置独立办公室,而是与一般员工一道共享大空间,随时交流与沟通。
扎克伯格在办公桌前(图片源自网络)
未来,在10年内,Menlo Park的Facebook员工人数将达到35,000人,超过该市目前的人口。不容置疑,Facebook的总部扩张影响了周边房价和交通,但同时,Facebook也与OMA合作,进行Willow Campus规划,为员工和本地居民建设急需的住房、商业和办公空间、公园,并且投资当地的交通设施。通过投资建设一个提供长期服务的园区,满足Facebook扩张所带来的各项增长需求。某种程度上,FACEBOOK似乎正在这里造出一个属于公司员工的乌托邦城市社区。
Willow Campus策划方案(图片源自网络)
谁是革命性项目?横向对比
我们在腾讯介绍部分表达了对腾讯滨海总部的价值判断,在介绍完FACEBOOK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可以横向对比一下两者的差异点。
连接体 VS 街景
前文分析过腾讯总部是通过“连接体”来承载塔楼的公共空间,每个连接体承载了一组公共功能,他们之间再借助电梯实现竖向的连接,在重要结点营造公共空间。
但事实上,横向移动相比垂直移动更加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人们在横向上的活动往往会产生计划之外的交互行为。而竖向交通的低效,使得人们的使用总是带有目的性的,是单纯的点对点连接。这里意思是说,在腾讯滨海大厦,从办公室决定去健身房还是图书馆,是一个点到点的行为。这里不存在含糊的空间,所有空间都有预设明确使用功能,去往这些空间也只能是借助电梯目的明确快速到达。
而Facebook总部则完全是横向的“街景”延伸,通过可见、可达的自然场景营造,模糊了室内与户外的界限,让工作和休息自然而然地转换发生,人们行走其中随时就有健身组团,社交组团,餐饮组团,也有独处沉思的空间穿插其中。一系列的碎片化的设施被组织在建筑的整个水平移动路线上。这就像走在街道上,随时可以撞见一家咖啡馆、瑜伽活动室、可以移动办公的口袋公园的体验。
MPK21内部通道(图片源自网络)
于是相同时间的移动行为,在Facebook总部可以轻松穿越屋顶、掠过花园,而在高层建筑,只能等一部电梯。由此可见,当需要耗费比较大的距离和时间成本时,人们前往公共空间往往需要带有目的性,不能仅仅作为一个随意发生的行为。
图中可以清晰感觉到工作区域,休闲区域,景观区域在视线上是一体的,在流线上也可轻松无缝转换(图片源自网络)
精心设计 VS 未完成态
同时,腾讯的连接体可以看成是一种“精心设置”过的发挥公共功能的系列空间模块,这这里,你去健康层就是健身打球、去知识层就是看书充电,功能具体而明确。而剩下的办公空间则明确得不能再明确,这里就是上班干活,打打闹闹蹦蹦跳跳则自有去处。这样一来,空间本身成为一个形式完全追随功能的完成品,人们往往就陷入模式化的使用状态。谁会去想象那个耗资上亿的空中球场有没有可能转化成其他功能空间呢?
但Facebook则更加偏爱未完成的状态,如果说腾讯的空间是一个精心描绘的工笔画,FB的空间更像是勾了几笔线稿剩下的视不同画者来补完的作品(腾讯内部精装修处处到位的空间与FB内部感觉半毛坯状态的室内风格在这个点上也是一脉相承的)。Facebook鼓励空间不定死功能,以持续制造创意并与人发生交互。Workstaion可以随时拆解重组,会议讨论组团也容许多种组合方式,不设定具体功能的室外环境与室内空间层层渗透。当你工作之余漫步在屋顶花园,感受海湾的风,发现角落里的各种不期而遇的空间,这是充满着生活性的体验。
两种工位区间形态对比(图片源自网络)
Facebook总部内部空间,有种“毛坯感”(图片源自网络)
办公+艺术
但是,这种不断演化的空间状态很难做到完全自发,毕竟长期的工作具有惯性,时间久了很容易固化成一种不变的使用状态。这就需要引入某种催化剂去不断刺激这种变化从而激发灵感与创造力。Facebook在此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为园区引入了驻留艺术家计划(FB AIR Program)。
艺术家被邀请加入AIR,和Facebook的普通员工们一起工作,他们沉浸在公司的文化、建筑和景观中,并在Facebook的办公场地进行自由创作,Facebook提供设备材料支持和津贴。创始人Drew Bennett将其称作一种“社交模式”,艺术家和每天都会观看艺术的公司员工互动并发现彼此问题的解决方法。
Facebook总部艺术家工作室(图片源自网络)
在此Facebook则直接思考了移动的目的——公共空间不应仅仅停留在节点与固定功能之中,而应深入到空间中办公与非办公区域的各个角落,同时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艺术由此成为一个最好的切入点。在人们更加注重文化创意和生活品质的当下,很多房地产机构都在借助艺术机构的影响力,通过博物馆、美术馆来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而艺术家所能带来不仅仅是装饰,还有不需要硬件改造、就可以不断更新充满活力的空间,并带给员工积极的影响和创意灵感。
通过驻留艺术家计划,空间本身在不断制造创意、与人发生交互。无论是在这里工作的人,还是空间本身,都是一个永远变化的状态,而Facebook通过艺术家的介入,将持续的生产力带入空间,引导工作者接触非传统的思维方式,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和技能。Facebook曾专注于寻找具有“黑客精神”的艺术家,通过创新的材料表达公司的实验性;而现在,与建立全球社区的Facebook宣言相一致,开始吸收那些“非主流文化背景”的艺术家,表达独特的世界观。
艺术家设计的Facebook总部内部空间(图片源自网络)
艺术作为催化剂往往能带给办公场所特别的体验。一方面,艺术可以用非语言的方式隐晦或旗帜鲜明地传递出品牌的价值,也可以通过集体视角构建本地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接触点,在工作场所与周边环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可以有效减轻办公场所特有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办公人员恢复精力并保持愉快的心情。最重要的是,艺术作品可能催生创新、创意和开放性的对话与思考,可能促使人们开始讨论,这对于需要创新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合适的催化剂。
在腾讯重金打造的这些连接体中,跨层的通高空间与结构空间碰撞带来一系列错动的非标空间其实更像是一种博物馆美术馆空间。试想如果腾讯也能在此引进艺术家的创造活力,让连接体空间保持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引入艺术家使用空间的创造力,应该能呈现出比现在有意思得多的空间效应。
精心设计的硬装空间VS留给艺术表达的不定型空间(图片源自网络)
何为未来?垂直还是水平
写到这,相同条件下更愿意在腾讯和FACEBOOK哪个总部空间中耗费青春,相信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但不免有读者认为将深圳核心区的场地条件与加州卫星城空旷的产业园区横向对比是否有意义?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我们首先要问在中国的条件下时候能做出FACEBOOK这种园区空间?
遗憾的是,在低密度产业园区层面,在国内依然严格的容积率、绿化率特别是建筑密度等指标的严格规定下,我们看不到FACEBOOK这种大水平单体式创造性布局在国内落地的可能。大量的产业园区因为建筑密度和消防展开面的硬性规范被切成了零碎的单体散落在场地上,办公区、休闲区、活动区被按照上世纪苏联基于功能导向的规划逻辑切块布置。这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未来办公场景需要的混合化、不定型化与移动扁平化趋势的阻碍。
国内大量的产业园区依然是在规划条框下这种离散矩阵型的空间形态(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的城市规划法规制定者与空间设计者大都还局限在所谓“形式追随功能”的教条下展开工作,认为所有的建筑、空间、房间都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功能,设计和规划只是为功能需求去匹配必要的空间。殊不知,未来的趋势是“形式激发功能”。产业革新,技术升级速率的加快使得企业组织人力生产的模式也处在快速变动的情境下,几年前根据功能精心设计的空间几年后可能便跟不上使用的需求。未来需要的办公空间是一种高容差的、不定型的开放友好的开源空间模式,老旧的观念正在成为产业革新进步的桎梏。
典型的国内规划文本必备‘功能色块图’(图片源自网络)
何为形式激发功能?在FACEBOOK总部园区如果先不考虑植入功能本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板化,高层高,室内外无缝衔接的均质空间。在一个均质开放的空间网络中,其实可以激发出使用者创造性的使用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空间的扁平化处理,亦或者‘世界是平的’这一本质理念的空间版。
MPK20和MPK21的设计师均是普利茨克奖得主一代建筑大师Frank Gehry(弗兰克盖里)。其设计风格一向以狂放与反叛的鲜明立场著称。而在FACEBOOK的园区设计中,大师却一改往日张牙舞爪的形式表达,反而做了这么一个异常低调,匍匐于大地的板式建筑。也许作为大师的盖老意识到在这个项目创新的点不在于表达形式本身,而在于空间一种开放的组织方式。
而在这方面探索做的最极致当属日本建筑组合,同为普利茨克奖得主的妹岛和世+西泽立卫在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惊世骇俗的操作。一个完全抽象到原点的纯粹平板。基于环境与采光考虑局部隆起与挖空。在这样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中,需要使用者自己去探索发现空间创造性的使用方式。没有束缚,亦没有规则。
同时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城市办公的未来是什么,是不是只能拥挤在高密度的摩天楼场景里。而想要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就只能期待找个腾讯爸爸这样的雇主去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这又没那么悲观,一方面是科技发展和公共交通发展已经使得地理的绝对限制降低,舒适、生活化的办公场景更加具有吸引力。但同时在家工作仍有着诸多限制和阻碍,专业设备的缺失、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转换带来的低效等。因此人们正越来越倾向于集专业性和生活性为一体的类型空间。另一方面,网络使得企业有着越来越丰富的生产平台,互联网行业对于场地的选择更没有太多限制。相较于繁华地段的高层写字楼,一些公司更加愿意选择租金低、环境良好的创意园区,从浦东到虹桥、从内环到近郊区,我们能清晰地看见,“大平层”这种概念不仅仅在住宅领域,在办公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待见。
崛起的虹桥商务区正成为上海产业办公核心,低密平层式的社区化办公产品也受到欢迎(图片源自网络)
由此,我们认为水平办公在未来或许将是比垂直高区更加符合人性与创造性需求的空间形态。但要真正发挥水平办公的空间潜力,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未来新一波信息产业革命的巨变,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仍然需要更高层次的产业空间规划与更加宽容友好的政策;土地开发团体到设计方也应该用更开阔的思路来挖掘土地空间场所的创造性利用。
以办公空间的创新设计闻名的洛杉矶设计工作室Clive Wilkinson Architects做过这么一个没引起多少关注的概念设计。设计构想了未来伦敦的一种办公场景。一个巨构化的,超平面的大板覆盖了整个伦敦市区的天际,而在大板下面设置了可以从城市各个街道上升进入的垂直通道节点。通过垂直通道,整个伦敦市的人就可以在任意时段任意地点进入到这个大板,找到一个work station并通过云网络的方式进行办公、会议或各种商务洽谈。围绕城市集中绿地和公共空间设置的开口则成为户外景观平台。
虽然后来这个设计基本上恶评如潮,比如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把伦敦整个暗无天日地罩住无疑令人无法接受,但是这毕竟是个想象式概念设计的产物。其中其实蕴含着颇为天才的构想,即一种未来扁平化的,无定型,云连接的办公版航空母舰。而这可能预示着某种即将到来的未来图景。
(实习生郭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