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的南头古城 ,会成为深圳在地文化名片吗?
· 乔心 | 文 关注彼山ID:yonderdesign 字数 4k+ ·
City business observation · 深圳
城市是商业的土壤,而不同的城市,注定有不同的商业特征。彼山通过对上海,广深及成都等国内商业地产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城市之间的消费趋势,洞察消费偏好与其对应的消费场景。
在探究中,找寻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密码,发掘城市性格与商业地产之间的潜在逻辑,为更有城市在地针对性的商业发展研究,提供观察角度与参考路径。
以独立的行业观点,透视不同城市的商业生态,
洞察当代中国城市商业的内在成长。
随着诚品生活撤出深圳的消息不胫而走,“文化沙漠”这个帽子再次被扣到深圳这座新兴城市的脑门上。
诚然,面对诚品生活的离场,无论是客观或是主观,都有着众多因素影响。即将在深圳成为“过去式”的诚品生活,我们不再多做赘述,如今,不妨来看看,在城市文化的探索与挖掘这条路上,深圳的“新动作”。
// 改造后的南头古城门头 图/南头古城
近日,拥有1730余年的历史的南头古城改造之后重现公众视野,吸引了不少深圳市民打卡观光,也引起业内人士对深圳文化的再度关注。
01
文化沙漠里的“绿洲”
重铸深圳文化新地标的南头古城
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之一,据史载,明万历元年(1573年)设新安县,该城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
自晋代以来,香港、澳门、珠海、中山、东莞等地长期隶属南头古城管辖,其浓郁的岭南文化,也是深港澳地区共同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
// 岭南建筑风格 图/南头古城
青砖白瓦之下,古朴雄伟的南头古城,不仅是岭南古文化的宝贵遗存,它经历并记录了深圳少有的历史风云,也证明深圳并非只是一座“高速发展”的新城。
你一定想不到,在数月之前,这座蕴藏着深圳岭南文化历史的古城,人们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人群密集的城中村”。
查阅此前的媒体报道,关于当时的南头古城有这样一段描述:“走在古城内,时不时可以闻到刺鼻的气味,垃圾随处可见,污水横流。各条巷道内,电线更是肆意延伸,如同蜘蛛网一般分布在‘握手楼’之间,根本分不清线路的‘来龙去脉’,走在这样的小巷里,让人十分压抑,根本感觉不到古城的历史气息。”
// 改造前的南头古城 图/网络
早在2017年举办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中,其选址南头古城作为主展的目的,为南头古城日后的改造带来的可能性,足矣被视为南头古城再次开发的先兆。
// 2017深双主展会场-南头古城鸟瞰 图/UABB
如今,区别于以往的城中村内老建筑的“大拆大建”改造思维,南头古城采取了“微改造”模式,在经过“万科之手”的改造后,终于破茧而出。
// 改造后的南头古城一角 图/南头古城
02
实探南头古城
千年历史遇上“四十不惑”
相对于其它城市的特色文化街区,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子等,南头古城显得有些“mini”,其南北示范街仅长330余米,宽3米。
但基于岭南独特的建筑形态,不论是在空间,还是整体业态和品牌规划方面,其背后的商业开发逻辑都值得深究。
// 南头古城内络绎不绝的游客
空间“微改”后,处处有小惊喜
首先是古城遗址的改造。由于对南头古城是进行“微改”,因此在改造时也是本着对古城遗址更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下,从门头的“岭南重镇”,到东莞会馆、新安县衙等具有岭南文化代表的古迹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 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蛇口消息报
而在南头古城的整体改造中,最主要的则是对城中村内,街区两旁的“农民楼”进行了修葺和改造,原本印象中“脏乱差”街巷,变成了南头古城饶有文化趣味一部分,使得整体更具有“岭南风情”。
在实地探访中,笔者发现,南头古城此次改造,更为用心的是对于空间细节的处理和把控上,如洗手间回廊两侧的改造设计中融合了复古和现代的建筑元素,同时增加了独立的儿童卫生间。
// 南头古城公共互动区域 图/南头古城
古城内的几处公共互动区域,也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如:叠园、竹园、大家乐广场等区域,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小憩的好去处,也为人们拍照留影提供了天然背景。其中,竹园所采用的“茅草屋”设计,与旁边的中山公园相互呼应,亦是有“移步换景”之美。
// 竹园“茅草屋”凉亭休息区
业态和品牌规划:思路清晰
其次是南头古城在业态规划的选择上,足够明确且有针对性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 南头古城业态规划图 图/网络
通过南头古城业态规划图发现,南头古城引入了餐饮、特色零售、文创空间、公共展览等更加复合且多元的业态。
与万科所改造的“永庆坊”的招商逻辑颇为相似,基于一些老字号品牌及原有街边品牌,小众品牌等进行定向招商,并在形象方面对这些品牌进行了升级,跳脱出以往城中村的旧形象。
// 南头古城-部分店铺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这次把旗下公寓品牌“泊寓”也引进其中,不过目前还在装修阶段,暂未对外开放。
此外,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品牌基于南头古城的历史文化,做了富有内容的概念体验店。活字印刷创意品牌“字在”就是其中一家,这个品牌摒弃了以往“店中店”的小店模式,在这里一口气拿下五层楼的面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字在”创始人刘美松的交谈中,他提到,字在概念店与南头古城这种独一无二的古文化融合,是可遇不可求的,市民在深入了解深圳文化历史的同时,也同样可以感受到个体小众文化的表达。
走进南头古城“字在”概念店,在五层楼的空间里,每一层都被赋予了不同特色的内容。从第一层的面向消费者的体验互动空间到二层面向B端用户的购买空间,再到三层的满足设计师的交流空间以及四层的KOL对谈分享空间,最后五层,则满足了“字在”好友圈子充分交流的社群空间。
“字在”概念店通过多维功能空间的尝试,形成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而与南头古城的合作,则让这种多维空间递进关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营销活动:带来文化共鸣
如果说像字在这样本身具备文化属性的品牌与南头古城可以相得益彰,那么南头古城近期举办的一些营销展览活动,同样可以让我们产生共鸣,从而加深游客对岭南文化,对深圳在地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除去如南头古城牌坊、南城门广场这种地标式的历史文化的公共打卡点,南头古城内充满沉浸式体验的营销展览活动更值得一提。
如:南头1820数字展厅所内最新一期的沉浸式体验展———“万化同源——珠江口区域的四个历史时空”展览,通过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创新体验,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深圳发展变化与岭南文化历史的变迁。
// 南头1820数字厅内部分展示 图/南头古城
还有与2020年深圳设计周合作,呈现的《设计的融合——设计.社区.城市》、《创新下的传统——老手艺与新未来展》、《垃圾去哪儿啦——环保互动生活艺术展》等多元化的展览,同样是结合科技创新的新颖体验,让游客更直观的去了解城市与设计之间的相融互动。
03
从古城到城市更新
让文化真正找到“落脚”点
在完成近三个小时的南头古城“深度体验”后,其获得的满足感并不亚于其他街区,从城中村进入古城里是一番景象,从古城到城中村又是一番景象,虽然有很大的视觉反差,却未有丝毫“违和感”。
// 南头古城外城中村街道
正如「五条人」乐队在《城市找猪》中所唱的“农村已科学地生出了城市,城市又艺术地长出了农村”的一般,如此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城市界面,看起来更有跳脱式的画面感。
以往看来,城中村之于城市,就好像是“家丑”一样的存在,让城市管理者避之不及。但在城市的发展中,我们不妨抱着重新审视的态度,去挖掘“城中村”真正的价值所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存在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原有空间的“改造”意义大过于“拆迁”,尤其是像深圳这种“城中村”占据了很大比例的城市,“微改”的路线会更加适合,以此来尽可能的保护深圳原本特有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不禁想到深圳网红城中村水围1368文化街区,这个案例也可以证明,对城中村进行“微改”,亦可以吸引更多人流。
每一个重大级别城市更新项目,可以改变一个城区或一座城市,这才有了像南头古城这样的城市项目,这种象征城市文化地标改造的根本目的所在。
谈到项目更新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彼山团队恰巧在前不久做了一期关于“老城区老商圈的存量商业,如何“破壳重生?”(点击可阅览全文)的内容。
该项目以常州“新世纪商城”改造为核心,不仅成功活化了整个商圈,还吸引到常州相关政府部门关注,将改造的愿景从建筑扩大到了新世纪所在的荷花池大庙弄街区。
// 改造后的常州新世纪商城
由此也看来,很多城市项目改造不是为了“改造而改造”,而是更在于随着改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城市原本的一些文化遗产、曾经蒙尘的街道焕发新的光彩。这当然也必须基于商业基本逻辑,基于对城市本身所具备的文化的理解、传承及再造。
// 深圳最新宣传片节选
在开篇我们提到外界对深圳文化的印象,其实相反,深圳虽然城市年龄比较年轻,但文化并不能因为一个城市的年龄就来将其笼统的定义为“文化沙漠”。深圳文化是需要被不断尊重和挖掘的,尤其在深圳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更需要将不同的文化要素融入特定的时空,用空间场景化思维“营城”。
正如南头古城改造的基础逻辑,通过改造老旧街道,营造新的居住场景,美化街道,营造新的生态场景、消费场景。对于城市而言,这种场景重塑和营造,是经营城市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流程再造、价值增值的必要过程。
比起“完全的保护”与“完全的重建”,“适应性改造”亦或是更高级的一类城市更新行为。对于此,我们在此前也做过一篇深度分析,深度 | 城市更新中的商业类旧改项目营造指南 (点击可阅览文),对基于城市本身的文化进行城市更新与改造,提出一些新想法。
在既有建筑、文化及人文环境的基础之上,对城市功能的重新激活。遵循这一点,相对于“推翻重建”或是“一味的保护”,这种基于场景重塑、业态规划的模式,亦或更有利于城市生长。
也就是说,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改造,必然要遵循城市本身的文化,在此基础上与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同时保留原有城市个性。
因为文化,城市才有根基;因为文化,城市才有未来。一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外滩、南京的明城墙、西安的大雁塔......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般。而如今,提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南头古城,会成为一个答案。
彼山持续性的专注于对国内外特色商业案例的观察与分析,读者小伙伴如果有想了解有兴趣的商业项目,或想供稿想介绍的城市/商业,请在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
期待与你的互动,也期待成为彼山撰稿人的你。
主编 | 王晨歌 罗磊鑫
执行主编 | Zov
撰稿 | 乔心
编辑 | 七三
图片 | 彼山团队 网络
投稿彼山/加入我们
商务: 15207103718(微信同号)
彼山上海: sh@buildever.com
彼山深圳: be@builde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