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酒店在文旅开发中的角色如何?- 彼山设计实践高端度假酒店解析

罗磊鑫 彼山 2023-02-06

·  罗磊鑫 | 文  关注彼山  ID:yonderdesign  字数 4k+ 

苏东坡说:“心安之处是吾乡”。酒店生活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体验,它还是人类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生活体验的环节中,如何将自然、文化、生活更好的融入其中,酒店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想象。


BE Talk



此前我们针对“文旅商业”进行过比较系统的分析(推荐阅读:泛谈文旅与商业-从“这有山/甘坑小镇/乌镇/阿那亚”中,我们看到了什么趋势?),在国内商业和文旅开发齐头并进高速发展的这么多年,我们其实早已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文旅地产和商业地产,甚至不能将文旅和商业两个范畴清晰地剥离开来。
 
这个逻辑的大背景是物质生活的充裕和高速基建时代所带来的开发过剩,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另一个背景则是互联网的高速传播乃至高科技对新奇事物的多维传播形式,让浅层次/表面化的精神体验已然充斥在消费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两者叠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群对商业地产和文旅地产的本质需求都产生了改变。逛商场并不只是甚至不是为了购物,而是为了体验新鲜事物,感受品牌/空间/活动带来的精神享受,丰富生活体验;去旅行也并非就为了打卡几个所谓之传统景点,更是关注深层次的文化和与自己日常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更自然的带入到这个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从而产生商业需求。
 
住,在这个生活体验环节中,自然也占到了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借近期实践的项目 - 江西赣州 上犹江旁 畔奢居 - the Passage,把旅游度假中“住”的环节横向展开。

畔奢居所在区域

场地实拍图


01

the Passage – 畔奢居


这个名字是业主方的设计总控-李丹青提出来的。“the Passage表示我们这个酒店像书卷文章一样,丰富而有内涵,有着丰奢的文化,但又平淡、低调、隐匿;中文名其实不是很确定,畔奢居有了中音谐音的元素,但奢其实不是主要我们想打造的点,可以有,但一定是隐奢或野奢”。定位也就由此而生。点击下方观看完整视频↓↓↓



“奢”



业主对于酒店的定位是基于其投资目标,当地调研和最终酒店服务功能的需求。此处的“奢”并非奢华,而是丰富、文化与内涵。换个角度说,物质上的“奢”并不适用于这个项目。

第一重“奢”是对景致的呼应。项目周边有着绝佳的江景、湖景以及山景,天然丰裕的景观资源,让我们在不算特别宽裕的用地条件下仍然创造出了三个区域,对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江景区相对隔绝而独立的入户空间,独享的小型大堂和配套设施,乃至独有的泳池流线和一线临江亲水平台,是对“奢”的最高回应,对应的是100+的单房到顶部200-300+的多房空中别墅,也是在这个场地里对品质客户最大的致敬。而湖景的层层退叠与山形呼应的同时为每一户提供露台,面朝内湖半公共区域让内与外之间多了一重半室外的缓冲。

庭院景则对应的是更为静谧、安享的流觞曲水氛围,并在首层房型均安排了私人庭院。这三重景,对应的是三重“奢”,不同的房型、院落与设计感,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并能满足不同客户对“奢”的体验和需求。

畔奢居鸟瞰视频图



第二重对“奢”的呼应当从流线入手,更是从进入项目开始。我们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两条不同的流线:

  • A.常规流线:正门入内落客或停车,来到一层视野相对封闭的大堂(158黄海标高),通过环绕的楼梯或垂直电梯,到达8M高的166标高层,原本大堂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在此轮空间抬升之后,反而形成了一个由内敛到开放的仪式感。环绕楼梯的四周开着几扇小窗,将周边相对人工的环境隔绝开来,反而通过小窗看到的都是山与湖的一隅,结合顶部的方形天窗,在不同时期的阳光照射下能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禅意应运而生。




入户区域

  • B.观湖流线:得益于项目内湖与外江之间的天然河堤,我们发现了这条非常有意思的入户流线,而刚好更加对应到的是我们分区产品里的顶奢区域 – 江景区。经过一番旅途的舟车劳顿,将车与行李交给酒店运营团队料理,开启舒心愉快的休闲时光。在见到酒店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看似飘在江上的茶室,一杯暖茶或当地小酒后,徐徐步过河堤,走道无人叨扰的专属公共空间,再通过全景观光电梯上升到自己的楼层进入房间,这个过程是自然而轻松的,更是“奢”的极致体验。


茶室

河堤

因此,无需奢华的设计,浮夸的材料,这些自然带来的“奢”、服务带来的“奢”更适应于此山、此水、此地块。


“隐”



设计上平淡、隐匿、糙野、自然,这是我们由“奢”入“隐”的处理方式。项目红线呈狭长L型由山体展开,10000㎡左右的场地面积对应到的却是1.4的高容积率,这对我们希望建筑“隐”于自然的愿景来说,其实是不小的挑战。

首先,我们无论如何在三个客房区域和公区之间,保留了一块自然山体,由于业主也拥有两座山头的使用权,这个位置成为了我们与临山衔接渗透的区域。

当我们将山体渗透到项目中心位置时,这样的布局和空间会让设计者自然而然的将体量打碎,形态与材质也跟着对各种树形、山形进行呼应,从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建筑与自然环境都相互协调而不冲突。

隐从另一个角度对应的则是野。自然山体四周的景观我们以极致野趣的方式进行塑造,堆砌的粗野山石为梯,参差的木桩为扶手;而江、湖的驳岸也同样刻画成草坡入水、粗石硬地的自然驳岸感。

体块生成





02

“生活在别处”


正如前文所说,“生活在别处”在现在这个时代对应到的是深层次的体验,也就是当下流行的一个词语-在地文化。再分解开来,对于一个酒店来说,其建筑对应的形态和材质,与服务提供的内容和活动,是在地文化的最好载体。


建筑与材质



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联性往往被众多项目运用于表层,借鉴了某个屋顶,呼应了某座山墙,复制了某块雕花,便说呼应了城市文化。我们所理解的文化是更深层次的内容,是由场地、气候、文化环境催生而来,也与之有着更为浓厚的关联。

如南方夏季炎热,雨季较多,岭南建筑的镬耳山墙则起到了防火、挡光避暑以及引风入巷的功能,高出屋面的设计也可以减少雨水对山墙方向的冲刷;镬耳尺度大小高低和其雕花的精美程度,则是在功能上额外赋予的精神文化,示意着官位高低或家境贫富。但当下建筑有着更好的空间手法遮风避雨,也不需要用封建时代的“高低大小”来排资论辈,对此建筑形式的随意引用来呼应文化则会更流于表面。

因此笔者认为设计中不必过于追求对当地古建的效仿,因为现时已并无彼时的环境与文化,仅当项目定位真正有着类似的文化展示或地位等级彰显需求时,我们可以从深层次的文化贴切的迎合到自己建筑。
 

岭南建筑与镬耳 图源:网络

而在这个项目中基于我们隐奢的定位,无需做过多繁杂的文化呼应。对场地生态的对在地文化的呼应更多是材质与景观。

例如江西以制陶为名,景德镇的陶瓷名满天下。而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各大顶奢豪宅(深圳湾一号)甚至超高层地标塔楼(广州东塔)都将陶板当成了主材。天然质感与极强的可塑性,优良的耐热受寒和使用年限,再加上地域的关联性,让陶板自然成为了我们的理想主材。

然而更多的陶板项目是大面积的公建,450*1200、300*900的常规切割尺寸无法实现我们设计中的野与糙的小型半随机分缝质感,测试过不同的切割方式后,我们得出了相对最优解法,利用陶板的横向纹路可塑性将450细分为三个150,横向明拼竖向密拼忽略陶板原本大尺寸的拼缝。最后利用现场工人及切割机在陶板的三个150上半随机或模板化的切割竖向分缝纹理,且不断开,这样从远距离看到的分缝关系和我们想要的感觉最为接近,同时我们欢迎现场工人的手艺发挥和随机误差,深浅其实并无关系。此法同时获得经济性、手艺人粗糙感和现场的挂墙可操作性。

 图:我们曾考虑过混凝土的压模,质感和拼缝都能达到要求。但工艺在当地少见无案例,并无天目里遥请意大利团队施工的魄力和成本,同时顾虑到色差、审美等因素,遂放弃


图:灰砖的自然工艺和粗糙感是可选项,但建筑形式的屋顶转折难以实现

图:陶板做法解析
  
景观的在地呼应元素中,最有意思的当属我们对原有场地内湖与外江之间河堤的处理方式。赣州最为出名的景点之一当属浮桥,始于宋代,同样是受制于当时环境、科技条件下匠人们自然形成的智慧与文化 - 利用船的浮力来解决桥体施工的技术与经费不足,同时潮起潮落也有着一定的灵活性。

赣州浮桥

而我们项目的堤坝是一个软性流线连接,也是我们仪式感和奢华感塑造环节中的必经之道。但由于两侧均是自然活水,水位虽然经考证已经相对恒定,但纯软性的堤坝连接始终是有些不足以承载主要流线功能,所以我们需要一座额外的廊或桥体系,并同时能保留原本堤坝的自然生态体验。因此,我们选择了浮桥的设计逻辑并与河堤相互交错,随着水位的不同而产生浮空与搭接的不同关系,在自然的区域融入“最本土”的方式,让地域内最古老的设计智慧融入到我们的项目之中。



其他的如细小设计元素、项目基地周边竹林的运用和场地多颗数十年至百年大树的保留等设计内容亦是“在地”的真正吸引力,我们都有所呼应。


内容与活动



此部分看似与建筑设计无关,实则也是彼山团队设计信念中的必备环节。只要是自持的业态,就要考虑内容与活动的衔接,不止是商业、艺术馆、博物馆,还有酒店甚至办公,建筑打造的是躯壳,内容和活动才是灵魂,也是文化输出的直观载体。

得益于上犹县大力发展打造的文旅建设,沿着上犹江本就有着大量丰富的活动与基础设施,沿江自行车道与浮于江上的自行车栈道一直延续到西北端的徒水湖,提供了一条数十公里来回的五感盛宴和天然氧吧;水系再往西南则是阳明湖,政府将此处的路亚运动发展到了极致,配合项目旁的国际垂钓中心,形成了世界级的内陆钓鱼胜地,并且已经举办了多次大型比赛;

而湖心的赣南树木园提供了两个多小时的精致植物游,山与水与湿地的交织囊括了数千种植物/标本,有着宜人的流线;再往西侧的齐云山五指峰则是赣西自然登山的绝佳去处,1000多米的高差中有着无数不同的景致,特别是到了山脊入云时极大概率能遇到大量云雾甚至牛群,奇妙的齐云登顶,整个过程未有人工痕迹。
 

周边的自然资源及互动资源 图源:网络

齐云山景象 图源:彼山


笔者曾与业主团队和多位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一起完成上述所有行程,所有人都对整个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以及相应体验感做出了极高评价,两天两夜的行程满足了这些对旅游、户外都有着非常挑剔味蕾的人群。

这些自然环境和既有的文旅设施是项目最大的在地文化价值。

所以我们项目所关注的第一个运营重点是对这个天然文旅世界的呼应,扮演好其中的一个起承转合的角色。提供舒适高档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小型码头的设置能划船入江或在大型垂钓、帆船比赛中成为中转点或观赛点,在服务端提供足够的大中小型落客区域对应不同的运载需求和接待需求等等。

第二个运营重点则是怎样让项目自身的活动填补区域文旅体验的空余时间,或延长旅客在整个区域的停留时间。正如我们在报规汇报中将整个项目的空间体验展示为“畔奢居十二时辰”,在酒店和周边能展开完整的一天活动体验也是度假酒店的必备属性,更是作为大文旅环节里增加消费的核心发力点之一。

因此我们将当地餐饮、植物田园、在地文化艺术节、野趣婚礼、儿童娱乐空间等丰富事件活动可能性,安置在多功能房、核心自然山体与周边租赁山头与湖边,这些活动是对小范围的更深度体验,也是完整享受酒店价值和服务的过程,真正丰富的文化与事件安排,带来的是客户的满意度和口碑,从而也能扩大项目的传播和影响力。除了活动之外,本身隐奢的定位也是对整个文旅区域的一个补足,周边区域尚缺乏江浙一带如莫干山类似的精致住宿。

融入大环境的活动支持和自身条件下的活动创造



功能区


 

03

度假酒店在文旅大潮中的角色


在设计过程之初,我们并未将这个项目看做一个文旅项目,但我们所关注考虑的点其实也已经将其置身于上犹江畔整个文旅大区域的一个环节来考虑。若真正对应到文旅开发,酒店项目所创造的文旅价值其实相当有限,可谓独木难支,其更大的角色定位是要借用整个文旅开发的各类资源,将其或微缩、或补足、或精细化、或升级地、或串联地囊括到自己的定位逻辑中。
 
安缦、虹夕诺雅、ALILA、六善等世界知名度假酒店品牌,带着动辄数千上万一晚的基础房费,无一不是保有着最本真的设计,充分的融入到当地文化中,将自己永远当成环境的一体,或文旅大区域的一个环节,用最上乘的运营和服务来迎接挑剔的客户们。

京都虹夕诺雅的到达体验 图源:网络
 
也正如我们前文各个环节提到的一些关键信息,文旅度假酒店对当地生活,对当地建筑、美食、戏曲等文化底蕴的呼应和提取,不应再流于表面,甚至也不一定需要做出过多呼应,在一个文旅的大棋盘中,自然有着其他节点更适合担当这些角色。

设计上最大化利用好周边环境,规划和运营上最大化地嫁接好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并用自身的运营补足文旅区域的缺陷,提供最舒适、最合理、最包容的服务,口碑与传唱度则会自然提升。而在当下网红快速传播的时代,将比文旅开发中的其他节点有着更大的传播效应。

最后,当下国内这类酒店本身是否赚钱,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说是极难的。但我们却愿意相信或希冀,基于相关核心消费群体的转变,以及他们对文旅价值观的转变,加之国内政府和开发商越来越接轨甚至超越国际的城市和文旅开发思路 - 对中国各地博大富饶文化和生活的价值投资终究能够带来回报。



项目名称:畔奢居度假酒店

项目建筑面积:15,135㎡ / 用地面积:10014㎡

委托业主:上犹畔奢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

业主方设计总控:李丹青

设计方:彼山设计

设计主创:罗磊鑫

设计团队:Juan Rodriguez,张慧莹,徐家波,舒天乙,林恒羿,侯晓琪,杨建荣,张景杰,吴昌昊,覃明辉(实习)

设计责任/阶段:建筑/景观方案+全专业施工图

施工图合作方:北方汉沙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

设计/预计竣工时间:2019.06 / 2022.03







彼山持续性的专注于对国内外特色商业案例的观察与分析,读者小伙伴如果有想了解有兴趣的商业项目,或想供稿想介绍的城市/商业,请在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

期待与你的互动,也期待成为彼山撰稿人的你。彼山募新持续进行中:加入彼山

主编  |  王晨歌 罗磊鑫执行主编  |  乔心撰稿  |  罗磊鑫编辑 |  乔心图源 |  彼山、网络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商务: 13371898325(微信同号)彼山上海: sh@buildever.com彼山深圳: be@buildev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