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这个毕业致辞播放量上亿?(上篇)| 邹振东教授亲解传播密码

邹振东 厦大邹振东 2021-05-01






按 语

两年前的6月20日,厦大教授邹振东29次掌声笑声的毕业致辞收获上亿的播放量。

两年后的今天,邹振东教授提前剧透其《弱传播》一书对视频走红的传播密码分析。


内容节选自即将出版的《弱传播》一书第六章第八节。由于文章较长,分上下篇推送。本篇为上篇。







毕业典礼被称之为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同时也是个标准的主流舆论传播场。且不说反主流舆论,就是外主流舆论在毕业典礼上也没有立足之地。任何小众、冷门的议题都不太可能在毕业典礼上讨论。毕业典礼不仅内容严肃,氛围也十分庄重。别说相声小品魔术杂技,就是打个快板也不适合出现在毕业典礼之上。

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都会举行毕业典礼,仅中国就有2000多所高校,每一年毕业典礼就会产生约一万份的毕业致词。年复一年相同的主流舆论场,使得大学毕业典礼成为总结主流舆论传播规律最好样本,没有之一。



2016年6月20日,我受邀在厦门大学人文艺术学部毕业典礼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不到15分钟的毕业致辞,响起29次掌声与笑声,视频被上传到互联网后,总计有几亿的播放量。

一般来说,千万级以上阅读量的文本,其内容往往充满争议,评论也是两极分化的,否则其阅读量很难超越十万加或者百万加,但这一次毕业视频却获得绝大多数的正面或者中性评价。厦门大学并非中国大学头牌,大学教师的影响力也远低于校长,为什么这样一个主旋律的毕业致辞达到了上亿的传播流量呢?


我想答案只有两个:情怀加传播!

情怀是传播的前提,否则,即使传播也是无病呻吟。只有真诚的情感力量,才能激荡无数颗心。但仅仅用情怀来解释是不够的,因为有太多的毕业致辞,同样饱含着真情。




为了探索主流舆论如何传播,不妨把自己的传播实践当作一个小白鼠,做一下舆论学复盘。

这次视频的走红,当然有传播环境、传播路径的因素,这里重点分析一下传播文本。


1

把名词换成动词

把动作变成场面


一个毕业致辞除了表达回忆、离别与祝福外,最重要的传播内容是什么?答案是:大学的精神、文化与价值。但大多数演讲者会把这些使命直接转化为文本的标题或关键词,他们的文本标题直译过来就是:大学的精神是什么?大学的文化是什么?大学的价值是什么?

精神、文化、价值这三个词,其共同点在于都是名词。但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戏剧(悲剧)如果只能有一个要素,那就是动作(act,行动)。一个好的故事文本必须有动作,要善于把名词变成动词。

在“邹氏致辞”中,整个文本就是用一个个富有画面感的动作组合起来的:

“送礼物”、“写情诗”、“收拾行李”、“背走”、“带走小师妹”、“45度仰望星空”、“低头”、“丢帽子”、“递锤子”、“变手指”、“开窗子”、“拍案而起”、“随波逐流”、“叫一个陌生男人“老公””、“回家看看”、“跺跺脚走出去”、“仰天大笑出门去”……



2

创造从未有过的奇妙组合


一个好的故事文本要创造从未有过的奇妙组合。在“邹氏致辞”里,这样的组合很多:

“理想很空,老师很穷。”

“老师带不走,小师妹你带不走——哦,这个好像可以。”

“无论是小师妹,还是小鲜肉,好像都不算厦门大学的固定资产。”

“大学最值得带走的不是知识,而是姿势。”

“把大学的这个pose专业保持30年。”

“永远带走和大学的脐带关系。”

“你的未来履历,将永远打上MADE IN 厦大的商标。”

“一定要在人生的内存,给自己,给至爱的人,留一个百分之一空间。”


文本与表达者的奇妙组合,是创造故事传播极好的方式。一个小孩冒出大人话,一个官员满口江湖腔,一个黑帮说出主流话语,一个劫匪哀叹人心不古,都会引起奇特的传播效果。比如葛优在《天下无贼》里那一句台词:“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北海一劫匪在录口供时感叹:“心好累,人和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都曾红遍网络。

奇妙的组合,追求的是个性化表达。比如“邹氏文本”对母校的定义则是:“未来你做梦梦见最多的地方”。个性化表达最好是连接个体的经历与普遍的经验。如果文本是用个体的经历来表达个体的经验,人们就看不懂。如果文本是用普遍的经历来表达普遍的经验,人们就没有记忆。如果文本是用普遍的经历表达个体的经验,人们则既无印象,也很难共鸣。


3

向眼前的他们倾诉

不要向世界说话


我做毕业致辞时,考虑的传播对象只有厦门大学的毕业生,否则“邹氏致辞”共2542个字,不可能出现12次“厦门大学”,7次“厦大”。

但越是没想到对外传播,恰恰最容易对外传播。很多舆论传播者一想到全国,甚至全球传播,就担心个体化的经历、区域化的符号会影响传播效果,就想方设法要改成普遍性的经历与全球化的符号,这样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人们一般只关心自己利益相关的东西,但故事创造了一个人们愿意倾听别人经历的媒介——这是故事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人们愿意听别人的故事,是因为故事可以在个体的经历与普遍的经验之间搭起桥梁,人们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


4

经历要个体的不能普遍的

经验要普遍的不能个体的


在“邹氏致辞”里,对母校的情感,是通过30年前“我”的一首情诗展开的,这首情诗大约也收获了上百万的阅读量,这是一个典型的个体经历,但诗中的内容与随后的这样一句话:


“其实对一所大学的真正留恋是从收拾行李开始的”

——把个体的经历延伸到普遍的经验。

几乎每一个曾经毕业的大学生,都会读懂、认同并共鸣着这样的人生体验。


“30年前,我的眼泪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掉的。”

——又回到个体的经历。

哪一个毕业生,经得住最后收拾行李这一刻呢?说离别,预演了一千次,也经不住这一刻——只有开始收拾行李,你才会真实地发现,你和这一所大学的缘分,断了;你和自己过去的四年,别了。


一个本来看不见的情感,换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动作的场面。这句话被某些微博抽出来转发,创造出数百万的阅读量。可以预料的是,每一年的毕业季,这句话会不断提及,不仅是它个体化的经历触及到人类普遍的情感经验,而且是因为它放大了情感的压强。


5

与其堆积重量

不如找到“荷尖”


毕业是人生的难分难舍,大量的毕业致辞发现:此时此刻不用堆积的方法无法表达学生对母校的无以复加的情感。于是一遍遍罗列举例各种在母校的记忆。

可是堆积再多,也有天花板。情感的表达不靠数量,而靠质量,而质量就是对比。情感要在对比中才能弥足珍惜。


“其实对一所大学的真正留恋是从收拾行李开始的”

——“邹氏致辞”把对母校的所有情感进行时间化,并把它切到一个最小的时刻——开始收拾行李那一刻。


用“一发”系起“千钧”,情感的张力走到接近失控的边缘。舆论是表面的,其效果与表面积相关。舆论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面积成反比。舆论的效果要放大压强,一方面要集聚能量,一方面要缩小能量作用的面积。我将之命名为舆论的“荷尖现象”。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将巨大的中国让一个小小的舌尖撑起,这个奇妙的组合,创造了巨大的传播。我们可以把标题换成“舌头上的中国”、“舌苔上的中国”或者“舌后根上的中国吗”?


6

你需要礼赞

更需要冲突


一到庄严的场面,文本最容易变成“风雅颂”的“颂”,讴歌、赞美、表白,情绪只有一个向度,但一个向度的修辞是不容易传播的。故事文本必须创造张力,并尽可能扩大张力。冲突是制造张力最好的路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也没有故事。

在毕业典礼必须传播主流舆论的语境下,“邹氏致辞”里,冲突却贯穿始终。文本第一句话:


“每一年的这个时节,同样在这个礼堂,都会有一个老男人或者资深美女,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们或念念叨叨、或语重心长的一大段话,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理想!”

——就创造了“对立”,用两个字“理想”把此前所有教授全部概括,刺激了人们对今天这个教授发言可能与众不同的期待。


视频近15分钟,如果没有这样的“冲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场景变化,没有景别变化,没有插任何空镜头的老男人讲话可以吸引人们全部看完。

接下来,“理想很空与老师很穷”冲突,“相守”与“离去”的冲突,“想背走整个大学”却“带不走一件行李”的冲突,老师带不走与小师妹可以带走的冲突,名字性别可以改但学历永远不能改的冲突,人物情节可以换但厦门大学场景不能换的冲突,未来可能很穷也可能很成功的冲突,敢丢博士帽与敢不敢丢乌纱帽的冲突……

文本中转发量最多的“百分之一理论”,本身就充满冲突:

“你人生一百次谨小慎微,你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人生一百次放浪形骸,要认真地爱一次;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也要潇洒走一回!”



·





特别说明



由于篇幅的原因,本节只讨论“邹氏致辞”中的几个传播密码。而一个自然生成的上亿阅读量(播放量)的故事文本(视频),一般会有意无意埋伏大大小小几十个传播密码,每一个传播密码带来十万加或者百万加的阅读量,合起来就把阅读量推到上亿的级别。

本节讨论的范围限制在文本,侧重修辞学意义的分析,没有涉及文本背后所在。再一次强调:文本之所以能够传播,要直指人心的所在,才能够赢得广泛的共鸣。如果没有这样的灵魂,再好的文本也是行尸走肉。不要指望学习文本的修辞,就可以做好故事传播,故事传播首先要传播的是文本背后的心灵。


特别要强调的是,由于是举自己的文章为例,就很难逃避“文章是自己的好”这个魔咒,即便是邹振东教授也不能幸免。

😛


最后再温馨提示:

不要被播放量所迷惑,最好的毕业致辞,未必是传播量最大的,而是最直击人心的。



图片来源

  •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

  • 2016年毕业致辞视频及文本请看第二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