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传播邹振东

其他

邹振东诚邀张雪峰:来厦门请你吃沙茶面

01首先我不建议把谁打晕,因为打晕了,那就真的不清醒了。02可以关切张雪峰的质疑,但不必害怕他的破坏力。张雪峰只不过是一家之言,谁都可以发表选什么专业的看法。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他们会有头脑,有理性,不会把自己砸晕,而是会用脚投票,做出他们的选择。更不要说什么“张雪峰动了谁的奶酪?”你的奶酪万一少了,甚至不在了,大概率不是别人动了你的,而是你自己丢掉的。如果新闻传播专业自己行,一万个张雪峰说它不行,也没有用。反过来,如果新闻传播专业自己不行,没一个人说它,它也会完蛋。打垮新闻传播专业的只有自己,不可能是别人。(图源微博@封面新闻)03值得反思张雪峰提出的问题,却不要轻信他的结论。一个给排水专业毕业的自媒体人,他的粉丝比传播学的教授还要多,既要谦卑地承认这是现实,更要虚心地向人家学习,但由此得出新闻传播专业不值得选,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非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做经济的比比皆是,学文学的,学历史的,学哲学的,做大老板的大有人在。这并不影响那些把企业家作为人生追求的学子,热情报考经济类专业。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那些梦想再造一个阿里巴巴的年轻人,不会蜂拥选择外语专业。同样,张雪峰的粉丝千万,未来想做自媒体的同学,大概率也不会把给排水专业当做自己的志愿首选。04张雪峰的答案不必信,但张雪峰的发问值得警醒。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老师,如果他上的课没人听,写的文章没人看,人家有理由怀疑:你,真的懂传播吗?当然,不排除真的有这样的学者,他的课没人选,他的文章没人看,却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大学问家。不过,让人家弱弱地怀疑一下,再按下确认键,还是应该允许的。这不是要求教新闻传播的老师都必须成为网红,正如不能要求苏炳添的教练跑得过苏炳添。但新闻传播学界脱离实际、脱离业界的现象,理应警惕。05学术界自嗨自乐的现象,在很多学科都存在。如今在一些学术群里,有一个怪现象,如果谁在顶级刊物发表了一篇文章,大家纷纷祝贺,但鲜有人关心这位学者,到底有了什么发现?提出了什么不一样观点?推动了什么理论创新?如果这位学者不过是又发表了一篇正确的废话,我为他悲哀;如果这位学者真的有思想有创见,我更为他悲凉。这和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读书的时候很不一样,那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师生,谁关心你发什么刊物啊,大家热烈讨论的都是李泽厚又提出了什么理论,林兴宅又发表了什么新见。06新闻理想过于理想,考研比例真的很卷,求职之路难免艰难——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这是我们个人难以改变却无法回避的现实,我们不必画饼,无须承诺,更不要轻佻背书,除了尊重考生与家长现实的关切与考量,剩下唯一可做的就是:想起那些或无怨无悔,或误打误撞,却用超高分数考进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们每一次走上讲台,都要摸摸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台下那一双双闪闪亮亮的眼睛吗?07最后,谢谢网友们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关注和讨论。如果张雪峰有机会来厦门,我特别想请他吃碗沙茶面,然后就着海风,清茶一杯,人间清醒、心平气和地听他畅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所思所想。我相信,即使被家长打晕了,还矢志不渝选择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还是会希望他们的老师,多听听传播实践者的不同声音,即便是气话狠话过头话,也谦卑寻找其间的金玉良言。(封面图源网络)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2020入学致辞·央视版丨邹振东:你可以在大学遇见什么?

2020年邹振东教授应央视频邀请,在“高考录取通知书驾到”大型直播节目上,发表《你可以在大学遇见什么》入学致辞,这是邹振东教授2016年在厦门大学毕业典礼发表《你可以从大学带走什么》毕业致辞的姊妹篇。全文如下,附视频。|
2020年8月21日
其他

B站《后浪》的传播成绩单!

一夜醒来,已经满屏《后浪》。有人在B站的B前加个“牛”,有人在前面加的是“S”。本文不对《后浪》的价值观进行评点,只对它的传播“作业”打分。我给该视频的传播打95的高分。理由如下:01PART节庆传播传播是有时间轴的,在传播的时间轴尤其要注意节庆的节点。“节点”“节奏”“节操”……这一个个汉语词汇,都说明“节”的要害。做商业的都知道,淡季与旺季,基本上都是以“节日”来划分的,节前是旺季的话,节后就是淡季。合格的传播人,永远不会忽视“节庆传播”。当然,好的节庆传播,永远是凤毛麟角。有一家好朋友企业,我多次苦口婆心劝他们要注重“节庆传播”,有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都看不见,我只能在一旁扼腕叹息。02PART跨界传播有人批评说,《后浪》转发的人大都是老人家,真正的年轻人都不转。这就对了!看到你们这些从不看B站甚至不知道B站的人都在转,B站笑了。最厉害的传播都是跨界传播,让从不投票的人看到了选举文宣,让从不看电影的人看到了电影广告……传播的目的就是扩大受众与争取认同,一些企业的文宣,永远像自家的黑板报,只有自己的员工在看,自己的员工在转。而自己的员工为什么看、为什么转?是因为老板喜欢看,为了老板转,转给老板看。老板乐呵呵,嗨翻全场的不是演唱会,而是自家KTV。这种自己嗨的传播,属于“一个人的传播”。准确地说,属于“一个人的嗨传播”。只有一个人爽——公司最大的那个人爽。老板一个人爽,但“天下”呢?没有一个老板,不知道新客户的重要。没有一个产品,不希望越来越多人消费,但为什么到了传播就喜欢自嗨了呢?留言一水的都是自己人,跟帖一片的都是“厉害了,我的哥”。但市场的增长点在哪里?舆论的统一战线在哪里?灵魂追问来了,怎么看出一个传播是“自嗨型传播”?很简单,只要看标题。如果标题上情不自禁地都是单位的名字、产品的名称,一般来说,都是“自嗨型传播”。标题就是你家如何如何地好,谁帮你转啊?帮你转,那不是在安利你家“软文”吗?03PART舆论海拔舆论要抢占舆论制高点,但舆论的制高点是有海拔的。在舆论的价值谱系中,B站常常徘徊在弱主流舆论与外主流舆论之间,这次回抢主流舆论的制高点,是一次非常成功的GR传播。企业不懂得做GR传播,结果,你懂得!04PART舆论争议《后浪》在朋友圈出现了大量的争议。“有边界的争议”,是扩大传播量的极佳途径。完全共识,没多少传播,也没有必要传播。你发一个公众号:人不吃饭不行。谁会转发呢?除非想看你的笑话。所以,我说过,主流舆论最不容易传播。因为它往往是常识与常理,不需要传播。什么叫“有边界的传播”?这次关于《后浪》的争议,我发现没有一个因为对《后浪》的不同评价而退群的,不像最近一些事件。友谊的小船没有说翻就翻,大家都还在“船上”,最多波浪有些摇晃。最大的赢家是B站,他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05PART舆论反感对《后浪》这个视频有没有反感者?当然有。但这些人基本上都不是B战的目标受众,而且他们大部分原本就不怎么看B站。真实的B站粉丝,大多数对这个视频波澜不惊。06PART舆论叠加再简单的舆论场,都有三拨人:我们的支持者、我们的反对者和中间人。如果出现多族群,更是复杂的舆论场。差的舆论传播,所有的族群全得罪。中的舆论传播,讨好其中一个族群。有观点说,在族群分裂的舆论场,你只能瞄准一个族群,不可能迎合所有的族群。这句话一半是对的。其实,舆论战最高超的水平,就是争取更多的族群。其战法是通过时间差或空间差进行舆论的层层转化,最后形成叠加效应,实现舆论效果的最大化。关于舆论的叠加效应工具,感兴趣的朋友请参考《弱传播》有关舆论的叠加论述。具体案例可在我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专著《台湾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变迁》寻找。07PART舆论标签争议双方,其实都纳入了《后浪》视频的议题轨道。即便是强力批评者,也落入了视频的舆论“圈套”,那就是承认这个前提:年轻人在B站手中。年轻人在B站——这是《后浪》最想诉求的舆论标签。你们每一次转发,每一声批评,都在为B站这个舆论标签按下确认键,都是在给B站的投资者增加信心。没有一个投资者,不懂得青年族群在市场的价值。没有一个媒体人,不懂得年轻受众对媒体的意义。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明白为什么B站会笑呵呵。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邹家有一个小朋友,且不说我的学术成果,我在人民网、凤凰网、微博、微信、头条、抖音、当当网……上的任何“亮点”,都得不到他的点赞。直到有一天,他啪地在我们邹家亲戚群里转发了一个视频链接,也没有任何评价。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位我不认识的年轻人,在用我“弱传播”的理论分析一个明星事件,上了B站的首页推荐。在流水一般飞过的“弹幕”中,我一下秒懂:我在B站泛起的一小点波澜,终于在我们这位小朋友眼里激起了一阵“滔滔”。B站外的一切菜,都不是他们的菜!学者、学生、官员、媒体人、公关经理、品牌总监……他们看《弱传播》很正常。我原来评估《弱传播》的影响力边界,主要看两头,一个是一把手看不看?一个是明星饭圈看不看?现在看来,我也许要多一个维度:B站看不看?综上,我给《后浪》的传播打了95分高分。丢掉的5分在哪里?不是很多人诟病的:话太多、话太满、话太紧——老人家共同的特点——啰嗦!而是单一意思的重复表达。虽然重复形成了气势,但重复也造就了单调。所有的句子,形成的是一个排比句,永远在一个平面重复,生成不出立体。症结就在于:缺乏第三句。什么是第三句?答案在中国古诗里。随便举两个例子。(其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浪》那么多话,基本上就类似这两首诗的前两句。没有“横空斗转”的第三句,当然也就没有“阅尽人间”的第四句。我说过:就算你达到95度,你还不是开水。尽管只差5度,但仍然达不到沸点。只能在地上流,没办法升空。
2020年5月4日
其他

终于可以标原创了:2016年邹振东毕业致辞视频(附全文)

无论是小师妹,还是小鲜肉,好像都不算厦门大学的固定资产。唯一的麻烦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一两年才能把她(他)带走。一所大学真正改变你的东西,就是你可以带走的东西。那么,你可以从大学带走你的什么呢?
2018年6月21日
其他

为什么这个毕业致辞播放量上亿?(下篇)|邹振东教授亲解传播密码

有意思的是,“邹氏致辞”并没有借此把结构改为“大学的五个带不走”或“大学五个可以带走的东西是什么?”,也没有反复用“带走”形成一系列的排比句。排比句可能气势很大,也更有冲击力,但恰恰最影响传播。
2018年6月20日
其他

2016年厦门大学毕业致辞文本

无论是小师妹,还是小鲜肉,好像都不算厦门大学的固定资产。唯一的麻烦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一两年才能把她(他)带走。一所大学真正改变你的东西,就是你可以带走的东西。那么,你可以从大学带走你的什么呢?
2018年6月19日
其他

为什么这个毕业致辞播放量上亿?(上篇)| 邹振东教授亲解传播密码

但越是没想到对外传播,恰恰最容易对外传播。很多舆论传播者一想到全国,甚至全球传播,就担心个体化的经历、区域化的符号会影响传播效果,就想方设法要改成普遍性的经历与全球化的符号,这样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2018年6月19日
其他

翻墙跳下来的 幸亏不是虎园

更会谈恋爱,更能找工作,更深读历史,更透看世界……舆论埋伏密码,传播改变人生——这里是厦大教授邹振东的个人公众号。
2017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