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这个毕业致辞播放量上亿?(下篇)|邹振东教授亲解传播密码

邹振东 厦大邹振东 2021-05-01






按 语

两年前的今天,厦大教授邹振东29次掌声笑声的毕业致辞收获上亿的播放量。

两年后的今天,邹振东教授提前剧透其《弱传播》一书对视频走红的传播密码分析。


内容节选自即将出版的《弱传播》一书第六章第八节。由于文章较长,分上下篇推送。



△点击图片阅读《主旋律的文本密码:你可以从大学带走什么》上篇



本篇为下篇。







1

把主张变成选择

把主旋律变成选择题


事实上,整个文本都是在做一系列选择题,其核心的选择就是大学什么可以带走、什么不可以带走?带不走的是校园、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老师……可以带走的是:小师妹(小鲜肉)、厦门大学的logo、厦门大学的“梦想”、老师的话、仰望星空的姿势……

一系列选择题的最终答案是:“永远带走和大学的脐带关系”,这就是“永远的批判精神”:

“不迷信,不盲从,不崇拜任何东西。永远对现状不满足,永远想改造世界,也永远拥抱世界上的美好——因为大学培养的是二三十年后国家和人类的领导者和创造者!当你和大学保持这样的脐带关系,你到50岁后,还会激荡青春的豪情;就是到80岁,还有一个不老的灵魂。”

在一系列的“动作”之后,主流舆论最想表达的大学的“精神”关键词出现了。

随后的文本就是:

“你从一所大学可以带走的,就是这所大学最想传播的。所以,一次毕业,就是一次传播!生命最伟大的传播就是细胞分裂,一个A细胞,传播成另一个A细胞。大学最骄傲的传播,就是它的学生毕业。比如今天,一个厦门大学,将复制出成千上万个‘小厦门大学’,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播这所大学的文化和价值!”

另外两个关键词——“文化”与“价值”也相继出场。主流舆论想传播的大学的精神、文化、价值,就在这众里寻他千百度中,闪现在灯火阑珊处。


2

少用排比堆积

善用五绝逆转


有意思的是,“邹氏致辞”并没有借此把结构改为“大学的五个带不走”或“大学五个可以带走的东西是什么?”,也没有反复用“带走”形成一系列的排比句。排比句可能气势很大,也更有冲击力,但恰恰最影响传播。

一个好的故事文本要慎用序号结构全文,这是论文中经常看到的结构,是领导讲话爱用的结构,你看过哪一个童话故事是用“一二三四”来结构的。

故事传播也要慎用排比句,万不得已要用,也必须想办法控制在四组以内。这就是中国五绝、七绝给我们的启示。四句就结束,即使要铺陈,也要想方设法在第三句形成拐点,在第四句完成逆转或突变。


3

“先扬再扬” 

破解“抛物线传播”


在毕业致辞中,演讲者最容易被排比句所“控制”:你曾经在图书馆干了什么,你曾经在宿舍干了什么,你曾经在食堂干了什么,你曾经在校园干了什么……一路叠加下去。我把这样的叠加,叫做抛物线的传播,因为信息是大量的重复,第一个信息可能有惊喜,第二个信息可能还感动,到了第三、第四个信息,感染力就不断衰减,呈现出“在第一句话制高点之后就慢慢衰落”的传播轨迹。

破除“抛物线传播”,有很多方法。比如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中最难做到的是“先扬再扬”,一直在高音区,还波澜起伏,不断在翻筋斗。筋斗翻得越多,难度系数越大,精彩程度越高。

在“邹氏致辞”里,论证大学在人生的重要性,首先聚焦在履历表上。

“你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logo。你的未来履历,将永远打上MADE IN 厦大的商标。”在“带走”“打上”两个动作之后,继续用第三个动作(填表)进行诠释:“厦门大学是除了你的名字和性别,出现频率最多的文字。”

通过学历与姓名、性别的比较,来强化大学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文本到这里已经可以画句号了。但“邹氏致辞”却意犹未尽,继续往更高音区走:

“极端地说,你的名字还可以改,你可以更名;你的性别也可以改,你可以变性,但你的这一个学历永远不能改。”

这一强化比较,笑声与掌声就接踵而至。但文本还不满足,再翻一次:

“未来的任何日子,你都可以骄傲地对厦大说,人家早就是你的人哪!”

再一次收到满礼堂的掌声与笑声。

一个好的故事文本,不能放纵自己的堆积癖与罗列癖。因为堆积与罗列,就是信息的复制与情感的重复,它无法深入。深入往往需要比较,比较就不能简单排列,否则到了姓名、性别、学历,就会戛然而止。

要在人家画句号的时候刚刚开始,而不是跟着画句号。


4

别人的句号

你的逗号


比如“常回家看看”,一般是毕业致辞里最后的句号。但在“邹氏文本”里,它却变成逗号。

“最后要说的叮嘱,就是常回家看看”——本来要画句号的地方,突然陡起一句:“其实你懂的,这不过是一句客套话”——大家愣了一下,马上一片掌声笑声。

大家顿感意外,也充满好奇,文本接下来是实话实说:“你们不太可能常回来的。”

随后进一步假设:“要回来,也是逢五,甚至逢十”——表达重逢的不易。就在大家以为这里要告一段落时,突然提及厦大95年校庆校友返校大事件:“就像那86级,那一台晚会,那一亿块钱,厦大等了30年,30年啊!”场下掌声四起!

文本要么“脆”,要么“翻”。“脆”就一句话终结,“翻”就是要在高音区翻跟斗。不是简单的飙高音,不是一个音阶一个音阶的递进,而是在高音区再翻起波浪,产生起伏。就像体操运动员与跳水运动员一样,高度不是最重要的,可以几个360度,才叫真功夫!


5

不断在不同叙事主体间切换

不断在建构与解构中重构


人类表演学之父谢克纳认为,当一个人只能扮演一种角色时是可悲的,无论他是国王还是乞丐。在毕业典礼致辞里,作为校长与教师代表,最容易扮演的角色就是教育者的身份,因为本来就是这样一个身份。但这样刻板印象的教育者主体让人有一点审美疲劳。如果演讲者可以转换更多的角色,就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传播效果。

在“邹氏致辞”里,演讲者一开头,就表现出顽皮的性格,当他把理想换成梦想要送给大家时,你会感觉到他自己在为这个小小的玩笑得意,他多像自己的舍友啊!当他回忆起30年前自己的离校,就会发现他原来是自己的师兄,是自己人。当他说“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你们昨天是、今天是、永远是厦门大学的学生!”,你热泪盈眶,他终究是自己的老师。可这个老师,却不按常理出牌,永远猜不到他后来讲什么。他不断在严肃、活泼、顽皮、可亲、可敬、可爱中来回切换,时而卖一个关子,时而卖一个破绽,时而深邃得如老人,时而澎湃得似年少。

要做到不同叙事主体来回切换,只会自嘲不行,一味自信更不行,要学会不断在建构与解构中重构。在“邹氏致辞”里,在讲到最好的老师有三种时,他首先建构:“厦门大学到处都有这样的最好老师!”。然后解构:“万一你在整个大学生涯,都无缘遇到这样的老师”。最后重构:“那么在最后一天,你可能也遇到了。”

如果直接说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自信可以吗?当然不可以!一个关键词“可能”,降解了语言的锋芒,另外一个关键词“遇到了”,现场还有这么多老师,邹振东老师并不专享,语言这样的收放自如,有了可爱的想象空间。


6

未必一“我”到底

不妨偶把自己当他人


在叙事主体切换的时候,不妨偶尔不用第一人称,而是像提及第三人那样使用自己的名字。比如:

“幸运的是,今年你们遇到的是邹振东教授……”

“1987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有一个毕业生叫邹振东,他写了一首情诗,你们想听吗?”

如果把邹振东,换成第一人称“我”,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


特别说明





由于篇幅的原因,本节只讨论“邹氏致辞”中的几个传播密码。而一个自然生成的上亿阅读量(播放量)的故事文本(视频),一般会有意无意埋伏大大小小几十个传播密码,每一个传播密码带来十万加或者百万加的阅读量,合起来就把阅读量推到上亿的级别。

本节讨论的范围限制在文本,侧重修辞学意义的分析,没有涉及文本背后所在。再一次强调:文本之所以能够传播,要直指人心的所在,才能够赢得广泛的共鸣。如果没有这样的灵魂,再好的文本也是行尸走肉。不要指望学习文本的修辞,就可以做好故事传播,故事传播首先要传播的是文本背后的心灵。


特别要强调的是,由于是举自己的文章为例,就很难逃避“文章是自己的好”这个魔咒,即便是邹振东教授也不能幸免。

😛


最后再温馨提示:

不要被播放量所迷惑,最好的毕业致辞,未必是传播量最大的,而是最直击人心的。



图片来源

  • 封面:Green Bokeh | by Flickr  · Lady Ro

  • 文内图: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