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除夕,终于理解到什么是「家人」的本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道长的思维铺子 Author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点击上方生涯研习社关注,回复【1】获取免费职业测评!
本文3179字,建议阅读时长6分钟
文|程驿来源|道长的思维铺子
除夕这天,大概率我猜:
有相当部分的小伙伴,会有某种孤独感袭来。
不是因为上了年纪,不是因为没人陪伴。
相反,和家里人热热闹闹,你偶尔会有一种跳脱感。
前几年,我还觉得这就是随意的感受。
但今年仔细想想,发现背后问题太不简单了。
今天的场景是,「在除夕,家人团聚」。
三个关键词中:
「团聚」没问题,每年团聚,聊家常、送礼物、喝酒、打麻将...聚会的内容基本都差不多。
「除夕」也没问题,虽然大家越来越不看春晚,但仪式和形式感不会影响太多实质。
「家人」反而是唯一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家人」?
如果你把「家人」这个概念,看作是一个不太好理解的黑箱。
那我们可以往这个黑箱上贴很多标签:
“有血缘关系的、父母、配偶、孩子、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无条件爱的、对我一直很好的、经常住一起的,经常吵架的、对方生病自己会割肾...“
但标签始终就只是在黑箱表面。
要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就需要打开黑箱,看看它的内部运行机制。
能让一些人成为「家人」的内部运行机制,大致有三种:
第一类:依恋机制
我们经常说,家人之间的最重要的是「爱」,甚至是无条件的爱。
但「爱」其实分两种:
| 迷恋机制
比如你迷恋一个女生长得好看;
迷恋某个品牌的包,有新款总想买回去;
迷恋某项技能想要不断练习。
所以你可以说,你爱某女生;爱买某个品牌的包;爱好某项技能。
什么是「迷恋」?
大致指被一个事物牢牢吸引,从而产生想拥有的感受。
| 依恋机制
什么是「依恋」?
如果某个对象能长期对你有稳定反馈、回应和认同,你逐渐就会这个对象产生「依恋」。
比如婴儿会对母亲产生依恋,因为母亲总是无条件去回应ta。
女生会对闺蜜产生依恋,因为闺蜜往往会积极鼓励、认同、保持同一观点。
一个人会对他住的房子、用过的车、自己一门老手艺产生依恋。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依恋就是一种「输出-反馈」的增强回路。
我现在孩子一岁多,最近一段时间,他只要起床就会到床头喊“爸爸”。我无论再忙,也都会立即跑过去。
然后他就更愿意跑到床头来喊“爸爸”。
家人的爱,本质就是依恋。
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都是相互的依恋、认同和回应。
你想想你小时候哭闹,父母是不是很稳定地对你回应,来照顾你情绪?
你现在长大了,但你也知道,一旦自己有个什么,父母一定也是你稳定的支持者。这种内心极致安稳的感受,就是依恋。
而配偶的爱,也逐渐会从迷恋转化为依恋。
所以家人的爱是什么,是稳定的回应、支持或认同。
第二类:责任机制
父母经常会说,“我的孩子,我当然会对ta承担责任。”
妻子会对另一半质疑:“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
什么是「责任」?
就是认为对方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并且付出行动真正去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某个家庭有人得了重病,哪怕医生告知机会不大,家人砸锅卖铁花很多钱也要帮ta去治病。
小时候你不爱吃饭,你妈妈想尽办法也想帮您解决这个问题。
在公司,负责任的上级看着下级受累,也会想办法帮对方解决问题。
责任的本质,其实来自对依恋(或利益)共同体的保护。
这也很好理解,你长期的依恋对象,你一定会期待ta的完整性。
ta生病了、饿了、吃得不好、睡得不好、过得不好,你肯定都会担心。
所以这又牵涉到另一个词:
“关爱”
父母对孩子关爱,子女对长辈关爱,妻子对丈夫关爱,其实都在「责任机制」,即“有想保护其依恋,共同体的完整性”需求。
责任机制,其内涵就是:
你是我的依恋(或利益)对象,你有问题我解决。
第三类:意义机制
你经常会听到:
“我付出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
“我愿意为了我的家人拼尽全力。”
这都是家庭的意义机制在发挥作用。
所谓意义机制,其实就是人生优先级排序。
至少90%的人,家庭绝对是最优先排序的。
一些记者采访很多年老将去的人,他们最大的遗憾,也是年轻时花了大量时间在工作上,而没有更多去陪伴家人。
为什么「家人」的优先级如此之高?
一方面肯定是基因设定。
《自私的基因》已经讲得足够透彻,我们都是基因的载体。生命最大的使命就是能保证其基因的延续性。
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在传统时代,家是最舒适的最稳定的存在。
现在很流行讲「舒适圈」,什么是「舒适」?
同样是指在能够建立100%「输出-反馈」的回路中。
比如我每次吃家乡的豆腐脑,就会感觉很舒适,因为它总能提供好吃的熟悉的味道。
在驾校学车,动作有时候正确,有时候则会被教练劈头盖地骂过来,这就不是舒适,这是焦虑。
而当你自己学会开车,100%都能驾驭车辆,那么驾驶技能,就变成了「舒适区」范畴。
回家躺沙发上刷视频,为什么也是很舒适?因为总能刷到自己想看的。
而在以前大多时候,「家」给人的感受总是舒适,总有绝对支持你的父母,总有你喜欢吃的饭菜,总有相互的关怀问候,总能相信对方会为了自己而拼尽全力。
那么,「家」的本质为什么发生巨大变化了?
因为100%的「输出-反馈」,被更多东西取代了。
你想想,你如果出门没有带父母,可能不会有什么。
但不带手机呢?那就绝对不行了。
手机提供的稳定反馈,远远比家人给出的强烈太多了。
而同时,由于信息爆炸、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等很多变化,我们和父母的认知差也越来越大,双方也越难越有以往的稳定回应和认同。
比如小时候你父母聚会总是相互喝酒,你觉得热热闹闹。
但现在,你通过刷手机,知道了酒精对大脑神经元、以及肝脏的巨大伤害。对父母聚会喝酒的认同感就再难建立。
这就是信息爆炸所带来的隔阂。
而像我刚开始做软件创业,父母哪儿懂互联网商业逻辑啊,必然很难提供认同和回应。
所以我们越来越和身边人,进入看不懂和听不懂的回路中。
比如对我来说,对家的依恋感,就远不及对知识和思考等信息的依恋感。
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基本都在自我的思考和分析工具。
人生的意义呢?分析和思考体系的架构,这种对于我们这代人的改变,远远重要很多。
依恋这个飞轮逐渐变慢,当然会直接导致责任飞轮的变慢。
你生命中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哪里是家人能帮你解决的啊。
大龄未结婚、工作的压力、未来的方向,太多太多复杂的事。
父母呢?总是不听话,不健康的生活、总做你看上去没意义的事。
这哪里是说一句“理解”,就能搞定啊。
说简单点,我们都已经在内心建立了一个,比「家庭」大得多的多的世界。
然后好不容易在过年时,买票、坐车、开车、堵车、回家,却发现原来那个世界,小得不能再小。
看着逐渐老去的父母,看着他们依旧骄傲地坚持自我,你再也无法抑制心疼的感受。
父母总是以为我们不会长大,他们错了;我们总是以为父母不会变老,我们也错了。
今年除夕,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未如此想念我的妈妈。
她在我11岁的时候就因抑郁症轻生了,现在都过去25年。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没什么。而且时间越长,就会越来越淡。
但今年,为人父母深刻体验了一年,才真正理解了「家人」这个概念的深挚。
小时候啊,我想吃什么,妈妈就一定会买来做;
我想去河边玩,妈妈就一定会吃完晚饭带我去;
我想多买书,妈妈不买衣服也会让我买。
这些事,在原来的世界里,小到根本没什么可说。
但多年后,却足以让人突然感觉一片空白,怅然若失。
想起一句话是这么说:
“能让身心完全放松和自在,没有被胁迫的付出;
没有被压抑的情绪,偶有摩擦不争对错输赢。
意见相左只表达好奇:哇,原来你与我有不同的发现,赶快多说说,我听听。
这样的地方,叫:家。”
新年快乐,各位!
▲作者:道长的思维铺子
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点亮【在看】,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了解职场底层逻辑
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价值
扫码了解生涯规划
加速你职场“升职加薪”
↓↓↓
👆扫码了解生涯规划👆
读者讨论
你对家的定义是什么?
往期推荐:
春节只剩3天,麦当劳里的2分钟触动无数人:有人正在偷偷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