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舅不想治愈谁,他只关心自己的木匠活

古典古少侠 生涯研习社 2022-11-26


最近二舅刷屏了整个世界。


b站UP主衣戈猜想,讲述了自己的二舅,一个腿部残疾的木匠一辈子的故事。


苦难淹没了他,但他还是一直坚强,乐观,自己把自己捞了出来,给周围人带去价值。在b站播放量已经3300多万了。



你肯定也被刷过屏。对于这种过火的视频,我一直是“放放再说”。这种事会反转反转再反转,而时间会筛出那些真的好东西,到时再看也不


但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一波三折,实在太有趣。不妨把“大家如何看二舅”,作为某个样本,看看整个社会的情绪,和背后的三种人心。




01

实验分上中下三集。


《二舅》刚上线,迎来了第一波巨大的关注。大家感动于二舅的乐观,看看自己身边这些不满意,脸色缓和了许多。“二舅把一把烂牌打到了极致,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这是一碗好鸡汤。


转天,有人指出——“十秒不能识破二舅,你就该反省了”。这是个假的故事!


有什么针能把人的腿打瘸?怎么可能有老首长能给他搓背?领养有这么好办吗?这是一个编出来,赚你眼泪的鸡血。


到了第三天,二舅已经不重要。情绪变成了对感动者的嘲讽——你想过为什么二舅办不了残疾证吗?为什么会被打瘸腿,却获得不了医保吗?你们赞颂苦难下的乐观,而不去提为什么会有苦难,不就是助长了这种社会?“毕竟,让牛马乐于拉套,车子才行稳致远,掌鞭的才会更加快乐。”——你竟敢不抱怨社会?


从感动、到质疑、到嘲讽。3天时间里,反转反转再反转, 情绪坐着过山车,上上下下左左右右BABA,三十条命都不够用。


二舅的故事,对于世界没那么重要。

不出一周,很快会有新的热点,让我们集体感动或嘲笑下一个人。


但舆论背后藏着人心,

有趣的是,这件事背后的三种人心。




02


我的观点(私货)来了, 

要警惕,我的观点也是观点,有可能全部都是错的。


先说说,二舅的故事,是真的吗?


文学不是历史,不负责真相,而是混着记忆和想象的过去。贾行家说“未经变形的文学和未经思考的史学一样价值不充分……以现实要求记忆是非分的。”


《百年孤独》里,美人儿蕾梅黛丝慢慢飞起来,飘离人间的——蕾梅黛丝挥手告别,身边鼓荡放光的床单和她一起冉冉上升,和她一起永远消失在连飞得最高的回忆之鸟也无法企及的高邈空间。


这肯定不是真的,但我们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二舅这种口述历史,也都是魔幻现实主义。


一个人的故事里,哪怕是言之凿凿的自传,都有3个视角:

主角和主角身边的人、作者,还有我们自己。


二舅的视角,是讲述自己脑子里,他和身边人的故事。

作者外甥的视角,是记录下来家族里反复讲述的故事。

而作为一个读者,我们自己的视角是什么呢?


毕竟,阅读不是抓坏人,而是救自己。



03 


那我们和他的联系是什么?


借用一个模型,《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提到了每个人的2个圈:关注圈影响圈



“关注圈”是指我们关注事情的集合——健康、家庭、事业,当然也包括朋友圈、直播、微博、小红书里的各种热点、红人和短视频。


“影响圈”是我们关注的事情里,能影响的事,比如健康、家庭、工作、手头的事…… 


人的注意力和能量都有限,投入什么圈子,什么圈就会变大。


持续关注影响圈,影响圈会变大,人会变得越来越有掌控感。

持续关注关注圈,我们会被琐事逐渐消磨,分散,影响圈也会逐渐缩小,越来越失控


我们会成为知道一切,却什么也影响不了的人。




04



同一个二舅,活在不同人的不同圈子里。


有人感动,因为二舅在苦难下,盯紧自己仅存的聪明和手艺,能活得幸福。这能给他们面前的难题带来支持。我们能学会如何做好手边事。


有人感慨,因为二舅有很好的天赋,却因种种原因没能离开村落,比身边人过得好一些,却也和农村一起衰败下去。我们也当思考该如何选择。


二舅是一面镜子,变成思考自己的工具。

这是故事的第一种人心。


质疑和嘲讽的人,是对于“我们该如何看待不够好的社会”有不同意见,这是好事。

但不够好的社会,又在我们的什么圈呢?

今天的社会事实,大家是清楚的,二舅经历的,远离大部分人的影响圈。


对普通人来说,改造更好世界的第一步,是先搞好自己——关心健康、关心手头的事,身边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等自己有心力,有能量,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让世界更好的事。


今天一个残酷事实,明天一个热点风口,不仅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反而会能量更散焦,更失控,更慌乱。


一群怨气重重,充满无力感的人,你指望他们对世界有什么改变?

他们也会顺便毁掉自己的世界。


二舅变成“世界很烂,我果然活得很惨”的理由

这是故事里的第二种人心。




05


但传播里,还有另一群潜在受益者——怨气对于他们是有价值的——流量、打赏和谈资。


一次热点过去, 

你的关注更多,掌控更少, 

他的关注更多,掌控也更多。


很多很多次以后, 

他变成了百万大号,你变成了刷圈狂人。


你说,这是不是另一种心智割韭菜?

那你是镰刀,还是韭菜?


二舅在这里变成了韭菜制造机,流量收割具,

这是故事里的第三种人心。


你肯定要说——我也在蹭热点,收割流量。

我的确在蹭着热点,提出观点。


我呼唤创作者:

能不能尝试,更理性,更清醒、同时增加双方可能性的讲道理方式?


我呼唤读者:

能不能多些,把注意力投注到自己身上,减少对不可改变之事的抱怨?




06


最后,让我们心疼一分钟二舅。

我们吵来吵去,转发来转发去,他的世界还安好吗?他的心还平静吗?
一个普通的残废木匠,不应该遭这个罪啊。

二舅自然没法润,也不会科学上网,也不懂太多历史。
二舅的世界,只有二舅懂。
 
踏实做好手头的木匠活儿,可能是他最能抓住的幸福的事。
那就别打扰他,先把他做好吧。

我们也就记得,散了,做好自己的事吧。



  相关文章:

专访作者 | 二舅没根治我的精神内耗,但让我感受到了力量

凌晨,二舅刷疯了我的朋友圈


职场变形计 | 双减一周年,教培人都去哪了?

双减一周年 | 给教培人3 个转型建议

古典:你害怕的35岁危机,恰恰是人生转机


超深度 | 古典2022年中大课:普通人的超级个体之路(演讲全文)

古典:3个建议,送给想成为生涯规划师的你

古典:如果你陷入了职业迷茫,就来看看这 4 本书



👇戳「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