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脱口秀一句话,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武志红 Author 武志红主创团


作者 | 和小畏

编辑 | 张罐子 天雅 陈沉沉
   来源 l 武志红(ID:wzhxlx)

分享 l  生涯研习社(ID:xjysyyxs)


这两天,好友叫我赶紧去看《脱口秀大会》,她说自己被狠狠地治愈了。
 
原本因为工作、生活而焦虑不已的她,听完选手江梓浩的一番话,瞬间释怀了不少:
 
二十几岁,年少得志、挣大钱。

他们的出现,搞得现在很多人觉得我混得很失败。

其实我只是平凡而已。

大家要知道,

一个二十几岁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

平凡和普通是常态,成名和暴富是变态。

他们都是变态的,有问题的是他们好吗?!



讲这段时,江梓浩的语气表情极其“暴躁”。
 
但作为观众的我,却被精准地共情到了。
 
可以说,不止是20几岁的年轻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曾背负或正背负着各种高期待:
 
要学习好、要工作好、要买房、要感情美满、要结婚生子、要有钱、孩子学习要优秀……
 
好像要确保这一切都顺利完成,才能挺起胸膛生活。
 
一旦哪个环节没做好,就会被人说三道四——
 
你怎么做不到呀?
 
而江梓浩的一番话,恰似压抑已久的爆发——
 
做不到怎么啦?
平凡才是最正常的好吗!


而作为心理从业者,我更是越来越发现:
 
身边随处可见的焦虑、内耗,正是因为错把“高要求”视为常态——
 
我们,欠缺了一份对平凡的看见与尊重。



01
越歌颂完美
人活得越难堪
 
相信很多人从小开始,都有一个特别讨厌的人:
 
别人家的孩子。
 
这孩子自上学起就当班长,成绩好,老得奖,还孝敬爹妈,讲文明懂礼貌,甚至掌握琴棋书画。
 
而家长也总讲他们的故事,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同样优秀、完美。
 
然而,真正的结果是:
 
如果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好,对自家孩子没有丝毫认可,一昧强调“向别人学习”,那么便会诱发孩子持续的自我攻击。
 
这个平凡的孩子长大后,也依然生活在“和别人比较”、“向别人学习”的氛围中:
 
总嫌弃自己不够好,无法认可自己,长期活在痛苦中。
 
而这,也成为了现代年轻人心理困扰的根源之一。
 
江梓浩的爆梗戳中大众,更是侧面反应了,太多人都深刻体会过,这种被粗暴对比,以及不被认可的痛苦。
 
我的好友小露,今年29岁,通过不断努力,她开办的工作室逐渐步入正轨,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而且她还培养了健身的习惯,整个人的体态、精神气质都好了很多。
 
今年中秋回去见到亲友,大家都夸她了不起,为她的变化感到高兴,也更替小露的妈妈开心。
 
然而,小露的妈妈却开心不起来。
 
亲友每夸一句,小露妈妈就反驳一句——
 
人是好看了,可还不是单身吗?隔壁阿虹比小3岁,去年都生二胎了!
 
钱是赚了点,但人家老李的儿子,和她同岁,都当企业高管了,她这小工作室,收入啥时候才能赶上人家呀!
 
在妈妈的逻辑里,就是:你还有这么多事比不上人家,叫我怎么开心得起来?
 
原本开开心心回到家的小露,在句句否定下,渐渐低下了头,也变得寡言了。
 
在家待了不到一周,感觉整个人都快抑郁了。
 
她和我说起这事,我很理解,也感到很难受。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种对比视作一种激励手段。
 
然而,过度拿完美标准去做对标,只会让人感到强烈的“被嫌弃感”,内心变得更虚弱,也活得更痛苦。
 
因为,活得不完美,过得普普通通,才是绝大部分人的人生呀。



 
02
有病,才是人活着的常态 
 
一位咨询师朋友曾发过这样一段朋友圈:
 
有时候,看到大家晒的各种幸福瞬间,我们会误以为,别人过得很好,只有自己如此不堪。 但我想告诉你,大部分人的真实生活,就是有各种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烦恼,身上也有一些总改不掉的毛病,但这都是极其正常的!
 
这也让我联想到,江梓浩另一句很打动我的话:

20多岁的我就是会嫉妒别人,这很正常好吗!
 
 
这是一句具有疗愈作用的话。
 
不信?我们可以换一个内容套上去——
 

人就是会犯错的,这很正常好吗?! 人就是会情绪化的,这很正常好吗?! 人就是有时候让会别人失望的,这很正常好吗?! 人生就是会有不知所措的时候,这很正常好吗?!

 
我们还可以试着模仿江梓浩“咆哮式”的语气,把这些话吼出来,加强宣泄疗愈的效果。
 
这样的表达,在心理学中称为“一般化”
 
即:帮助人们重新强调——生活中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很正常的。
 
而我们之所以持续焦虑、精神内耗,就是忽略了这一点。
 
人的焦虑,有2层来源:
 
一层来源于事情本身;
另一层则来源于对事情本身的不接纳。
 
很多时候,当我们把第二层的焦虑处理好,就不会陷入内耗。
 
曾有一个通过“一般化”技术来快速治愈的经典案例,就是这样起效果的。
 
一名男士,因为工作和失眠的问题来找咨询师。
 

男:我好焦虑,下周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我太紧张了!
咨询师:任何人在重要的事情面前,会紧张都是正常的。 男:可是我睡不着啊!总是胡思乱想。
咨询师:人在焦虑时,会睡不着、会胡思乱想是很正常的。 男:这个会议要安排我接手一个大项目,这是我第一次负责这么重要的事,我不知道怎么办!
咨询师:在面对自己第一次做的事情时,不知所措是很正常的。 男:我刚入行没多久,我很害怕自己比不过公司的老员工。
咨询师:你作为新手经验不够,经验丰富的人比你强是正常的。不过咱们可以探讨下,现在可以怎样做,会对你目前的状况有些帮助。
 
几轮对话下来,来访者的情绪平静了不少。
 
我们可以发现,这名来访者的担心,其实和我们日常烦恼的事情很像——

都属于把正常会出现的状况,误认为「绝对不允许发生」。
 
而咨询师的每一句“这是正常的”都是基于事实,也在替来访者受苦的内在,说出一句公道话。
 
于是,他第二层的焦虑便得到了缓解。
 
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上,那么他既会深陷焦虑的痛苦中,又什么都做不了,最后眼睁睁看着事情搞砸。
 
而当识别了大部分事情都是正常现象后,他便能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剩下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比如可以请教哪位前辈、还可以准备哪些资料等。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同样的逻辑。
 
当一个人接受了就是会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内心便会更加坦然,第二层焦虑也能得到大幅缓解,不再严重内耗。
 
这时再去面对问题本身,就会轻松很多。




03
抱抱那个平凡的自己
 
“一般化”的背后,其实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真相:
 
平凡,是很正常的。
 
大多时候,我们会认为,只有伟大的成就才是不容易的。
 
但实际上,过上平凡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件不容易且了不起的事情。
 
蜡笔小新中有这样一集,小新让妈妈念《平凡太郎的平凡冒险》的故事。
 
这是一个极其流水账的故事,讲一个叫做平凡太郎的人度过了平凡的一生,最后的结尾是“真是可喜可贺”。
 
妈妈吐槽,这么平凡,有什么可喜可贺的。
 
 
没想到小新反驳她:
 
平凡是最幸福的。
 
因为人生充满了意外,能够普普通通过完一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并且值得庆祝的事情。
 
 
当我们过度关注那些完美的人和故事时,会在无形中拔高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拔高庆祝生活的阈限。
 
好像只有完成无比巨大的成就,开豪车、住豪宅、赚更多的钱,才值得欢呼与喝彩。
 
这也间接导致,很多人取得没那么耀眼的成绩时,便不好意思表达快乐和庆祝,反而有一种对自身的羞耻感。
 
那该如何转变呢?
 
在后现代取向的咨询中,咨询师有时会问一个有趣的问题:
 
你是如何阻止事情变得更糟的? 
 
因为我们认为:“事情没有变得更糟”,并不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曾在一次沙龙活动中,一位学员向我说出她的困扰——
 
她说自己从中学以来,就一直感到很焦虑:
 
感觉自己很糟糕,想要通过取得更好的成绩、找到更好的工作、赚更多钱来证明自己,以缓解焦虑。
 
然而,这焦虑非常巨大,经常让她感觉自己快要被吞没了。
 
并且一直以来,她的学习、工作都表现平平,这更是让她越来越讨厌自己。
 
说实话,我当时确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听起来,那股力量确实很可怕。
 
琢磨了一下,我选择问了她另外一个问题:
 
这股焦虑如此强大,也数次快要将你吞没了。
那你是如何做到,至今还没有被吞没的呢?
 
她愣了一下,我接着补充:
 
对于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你来说,在巨大的焦虑面前,被击垮休学,甚至受不了放弃学业都是很正常的。
 
但我发现,你不但没被击垮,还顺利完成学业,找到工作,能够养活自己。
 
或许这中间有一步出差错了,她都无法顺利走到今天。
 
坦言说,在“该如何面对焦虑”这件事上,她或许是在座所有人中,最擅长的专家。
 
因为我们都没有试过在那么小的年龄里,承受如此大的焦虑,而且还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
 
想持续面对焦虑并且不被击垮,她自己身上必须也要有相当大的力量,才能与之抗衡。
 
而她之所以感觉很糟糕,一部分是因为现实中的烦恼,
 
另外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源于她没能觉察到自己身上的力,她误以为自己是无力的,所以一直都处于害怕中。
 
听到我的问题,她的注意力从“如何解决焦虑”这个问题上挪走了,转而去回想——自己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
 
于是她开始分享,自己当时是如何想办法调节自己压力的,包括养成交朋友的习惯,如何去倾诉、如何去求助......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让她一步步坚持到至今。
 
说着说着,她开始感觉到,原本以为平凡无比的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觉之中做了这么多事情!
 
平凡,只是一个非常非常笼统的标签。
 
它会限制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做到的那些事,都是理所应当的。
 
当捅破平凡这层隔膜,我们才有机会看到一个更加活生生的、丰富有色彩的人,才会明白那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其实都有了不起的地方。
 
从而也才更能够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生命去庆祝。

 
 

写在最后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特别想分享一下这些年工作带来的一种强烈的感受。
 
曾经,我也一度认为,人是有卓越和平凡之分的。
 
但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个又一个当事人,细细去听每个人生活的挑战,有些人从小被家暴、被嫌弃、被排挤......
 
有时候,我在听完一些来访者的故事后,会打心底里冒出一句话:
 
这个人居然能在那么糟糕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还能活到今天!这真是难以想象!有一些,甚至可以成为奇迹!
 
而身边的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过去,就会用世俗的成功标准去看待他们,觉得不成功,很平凡。
 
但我想说,“平凡”并不是一个对人的准确描述。
 
当我们认为一个人很平凡时,或许这正是一种警醒——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眼前这个人。
 
叙事流派治疗师李明老师曾说:
 
当你真正了解一个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部文学巨作。
 
带着敬畏心,去看待每一个生命,包括自己。
 
最后,
 
希望我们都有底气,吼出一句:
 
做不到怎么啦?平凡才是最正常的好吗!
 
也希望我们都能对自己多一份共情: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我的确用力地生活着。




 生涯视角:
内卷是时代现状,与其一味逃避,不如慢下来思考一下:在“加速时代”,如何找到更适合你的职业发展路径?如何完成快速转型?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选择,这份价值199元《职业兴趣探索测评》,或许能让你更了解自己。也可以拿测评结果,找班主任小询申请解读名额。有职业困惑、想成为生涯咨询师的同学,也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找班主任私聊。

 前20名 免费
名额有限,立即扫码领取
👇👇👇

 相关推荐:
重磅 | 香帅团队正式发布《中国职业技能发展数据库》
首发 | 古典最新演讲全文:未来3年,如何逆流而上?
同事放弃攒钱购房,却买了两块超贵的手表

一场血本无归的百万教育投资 
4个职场“明”规则,少走“十年”弯路
古典:如果你陷入了职业迷茫,就来看看这 4 本书

投稿|我们准备出一本书,期待书中有你的故事
古典:3个建议,送给想成为生涯规划师的你
古典:推荐 4 本让学习力翻倍的经典书(建议收藏)

👇戳「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