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质量发展”是最大的时代新机遇

彭剑锋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2024-04-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重磅出炉。


文6400字|阅读约17分钟
  • 作者 | 彭剑锋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纸质书总第60期,详情请点击文后“阅读原文”
  • 分享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guanlizhisheng2015)
  • 管理咨询、培训业务合作 | 010-62557029,13611264887(微信)

前言: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重磅出炉。“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意见》开篇即对民营经济的定位做出了重要表述,在民营企业家看来,这是一颗“定心丸”。当晚,马化腾发文称,作为民营科技企业,肩负着推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将以《意见》发布为契机,坚定信心向前看、练好“内功”加油干。小米CEO雷军也表示,企业更加坚定了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的决心,增强了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和为科技现代化作贡献的动力。《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在2022年年初曾专题讨论民营企业应如何看待发展形势,以下为华夏基石集团董事长彭剑锋的发言内容。
如果给2022年下一个整体定义的话,我认为是中国经济下半场“开球”之年,是实质性转型升级的一年。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讲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但很多企业也一直抱着观望和侥幸心理,看国家举起的这只拳头到底会不会落下。从2021年来的政府主导的一系列整顿行业、反垄断等举措就能看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不是在打“预防针”、释放“信号弹”,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地了。

企业要深刻意识到:企业经营所面对的政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在发生革命性的、本质性的变化。

01


全社会呼唤新商业文明时代

这一年来,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围观群众”变了,老百姓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经营道德、合法合规的要求,以及对产品的品质与价值诉求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和强烈了。社会民众不再仅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围观者”,而是企业经营的参与者与监督者。企业不仅要作为经济主体承担经济功能,还是企业公民,必须一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不能搞垄断和恶性竞争,创新要向善,要致力于共同富裕等。

打个比喻:企业像是上场踢球的球员,过去只要能进球就行,一切以进球为目的,有些小动作,或者是踢黑球、吹黑哨,观众都能够容忍。现在观众要求你踢球的姿势要正确、规范,甚至是优美,不是进球就行。近期社会上对于某些公司高管高薪酬是否合理、是否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高度关切,充分说明了民众对于企业合规经营、阳光财富的诉求,以及强烈的参与意愿和监督意愿。企业对这种变化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另外,如何创新思维,运用新的信息工具进行社会舆情管理及危机公关,也是企业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总之,企业经营要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而切实的变化。全社会已然掀起一场呼唤企业合规经营、呼唤新商业文明、呼唤企业社会责任的浪潮,一个新商业文明时代已然开启!

中国经济将全面转型升级,步入高质量成长通道。这个理念其实已是社会的共识了,很多企业也一直在喊,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没有真正为实现高质量成长加大投入。比如产品创新,比如数字化,真正在这上面去投入的没有多少企业。但现在整个经济环境倒逼中国企业必须转型。

从中长期的宏观环境来看,未来对中国企业会产生影响的有三大要素:

一是人口的出生率下降,劳动力供给不足,依靠高劳动力的数量投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人口红利”时代过去了,未来必须靠高质量人才。我个人认为,未来高质量人才一定会短缺,数字化和智能化可能会替代一部分一般性劳动力,但高质量人才的缺口可能加大。

二是碳达峰与碳中和。这一方面会压缩高耗能企业的产能,未来高耗能企业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另外就是对“提质”的要求更高了,通过高科技含量的集约化生产减少能耗。

三是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未来两年预计全球产业链将进行重构。中国这次在应对疫情中体现出了全产业链优势,但随着其他国家的供应链重构、产业转移等,我们的优势也将受到冲击。这三大因素会对中国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下半场真正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中国企业这支“球队”要踢出境界、踢出水平、踢出文明,真正从野蛮成长走向文明成长,要真正回归到长期价值主义,科技向善,造福社会。

投机主义、各种形式的垄断、以高科技为幌子的科技作恶、靠打法律的“擦边球”获取财富等方式越来越没有容身之地。“合规经营、阳光财富”这一理念华夏基石在十年前就开始倡导了,企业要深刻地认识到现在营商环境、社会环境对企业的要求更高了,企业要以长期价值主义和科技向善的理念牵引发展,现是已经到了落地的阶段了!

02


克艰攻难,坚持做“三好”企业

当然,我认为,不管环境怎么变,企业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以内在的确定性去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就会有生存发展的新机会。而内在的确定性就是靠自己的产品,靠自己的核心能力。从现在开始中国企业要如何做?我总结了这么几句话:上科技高山,下数字蓝海,与资本共舞,做“三好”企业,打造新组织能力。

最近我经常讲这几句话,有企业家朋友戏称为“五句经”。中国企业如果真能对照这“五句经”,来应对变化,必能走出自己的新成长之路。

1.上科技高山。

就是要以长期价值主义为未来投入,下大力气攻克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难题,真正舍得在技术创新上投入,而不是假投入。我观察到这次民众对联想集团的诟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联想没有真正投入硬科技的瓶颈攻关上。虽然这里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模式等具体的经营战略问题,但作为一家大企业、一个民族品牌,民众寄予更高的期望也是合理的。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围观群众”变了,倒逼着企业既要实现“进球”,即经营成功,也要规范动作,以及贡献更高、更多的社会价值。企业要舍得把钱投入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上,既能解决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问题,也为国家社会作出新贡献。

2.下数字蓝海。

企业要真正抓住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数字化转型关乎着国运和民族的复兴,关乎着产业重构升级,关乎着中国企业如何去提升全球的竞争能力。我们不能仅仅将数字化视为一种技术或者工具,它是一个新时代,是适应海量的、碎片化的、实时的、多场景的客户需求的价值创造与获取方式的革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新的生产方式,是新的产业组合方式与新的生活方式。未来,数字化将深入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生产与消费环节,从而真正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因此,数字化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众多企业的核心战略,像华为、美的等众多的头部企业都将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或者“变道超车”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企业未来战略成长的必选题。

3.与资本共舞。

我个人认为,在现在的政商环境、社会环境下,有条件的企业还是要争取上市。未来我国经济构成将仍然以国有资本为主,推动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发展,民营企业只有把自己变成一家公众公司,更透明化的经营,更透明化的竞争。技术研发攻关也好、数字化转型升级也好,都是需要大量投入的,都离不开钱,企业没有钱,不真金白银的投入,转型升级就都是空话。

民营企业要学会与资本共舞,但一定要掌握主动权,能驾驭资本这个“恶魔”。2021年“爆雷”的大企业,无论是海航、方正,还是恒大,都是因为没有驾驭住资本这个“恶魔”,导致崩盘。这并不是说民营企业不要跟资本打交道,恰恰要善于跟资本打交道,学会跟资本打交道。

4.做“三好企业”。

这个我2016年就提出来过,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只有致力于成为“三好企业”:好人、好产品、好管理。“好人”,对企业家和企业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好人”才能找到“好客户”。“好产品”,就是企业与客户的连接最终还是好的产品与服务。要坚持以产品主义进行产品技术创新,要用真材实料和工匠精神打造出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好管理”就是打造卓越的运营系统,构建高效率的管理体系。有好人、好产品、好管理的企业一定能够在新的商业文明时代脱颖而出。

5.打造新组织能力。

新组织能力,是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背景下,需要创新组织文化与人才机制。它涉及企业战略、组织、人才的系统变革,尤其在未来,数字资产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数字化转型将是企业的核心战略,海量的数据、算力、算法将成为企业新的核心能力,这就不仅仅是传统的基于竞争力的组织能力建设了,所以叫新组织力。

03


走出“三大焦虑”

当然,我们华夏基石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是:企业最大的瓶颈在于企业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首先要求企业家本人进行转型升级。

明后年我认为将进入企业家新一轮的焦虑期,2022年企业家可能会比2021年更焦虑。企业家焦虑来自三方面。

一是对共同富裕的焦虑。

共同富裕的政策,以及最近社会上的一些舆论倾向,确实令很多企业家产生焦虑,认为是不是企业做大了财富就不能得到保障,或者企业做大了“树大招风”就没有好下场。我的主张是,企业家还是要先检查自己的境界胸怀、检查企业的产品跟服务。做企业,本质上就是为社会作贡献,如果把获取财富作为终极追求,走不远。这一点我们还是要学习西方那些伟大企业家的财富观。如卡耐基、巴菲特等。任正非在华为实行普惠制,自己只占不到1%的股份,我认为也是一种财富来源于社会,最终要用之于社会的境界格局。

再一个,企业可能很难各方面尽如人意,但把产品、服务做好是正道。不要埋怨社会对企业的不公,把眼光放长来看,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公平,时代的要求不同而已,就老老实实的改进,把企业产品做好,抓创新、抓品质、抓业绩、抓人才,回归到经营本质,把企业该做的事情老老实实做到位。

二是对企业转型升级的焦虑。

对于转型升级,其实大多数企业家是有这种认知的,但承担不起转型升级的成本。这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任何变革都是要花钱的,不花这个钱就来不了新的钱。这个经营悖论怎么解决,的确考验企业家的智慧。

三是公司治理与企业接班人的焦虑。

企业交接班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目前最急迫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创业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普遍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了,企业交给谁?这一代企业家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面临的问题是:拥有合法继承权的子女一方面接班意愿不强,普遍不想接下家族企业这个担子,另一方面,拥有合法继承权的子女不一定具备接班人的能力。从情感上、法律上、能力上怎么解决接班人的问题,目前看来确是企业家的困局。

这是中国企业家目前的“三大焦虑”,也是中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进入2022年,要解决这些焦虑,第一要求企业家打开胸怀格局,比如从大家族里找接班人,从职业经理人里找接班人,或者学习欧美企业的家族企业治理方式,突破接班人困境。第二是要打造新组织能力,构建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第三是要有新人才机制。

总的来说,企业家突破这“三大焦虑”、突破企业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要具备新商业文明意识。从组织来讲,要打造新组织能力,组织能力的第一要素是新领导力,第二要素是结构力,第三要素是资源配置力,资源重构力。从人才来讲,就不是简单的人才机制创新,而需要进行人才的重构。

我和很多企业说,靠你们现在的领导班子不行,得换人了。光靠现有的人,很难进行转型升级。第一人才结构必须调整,第二人才量级必须提升。如果不在这两方面下功夫,就谈不上新领导力。很多企业的领导班子还是跟老板一起打江山的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别说数字化转型了,他首先从心里就抵触数字化转型,他的经验中也没有数字化。换思想比换人更难,所以要真正进行转型升级,只有换人。

回顾一下:登科技高山,下数字蓝海,与资本共舞,做“三好”企业,打造新组织能力。这是我总结的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要练好的“五句经”。

04


把认知与思维革命进行到底

前面说的所有问题,从“道”的层面来说,我认为还是在于“认知与思维革命”,要认识到企业现在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局面,不仅是转型,而是一场底层变革。

苗兆光提出“刷新”,这是个很好的概念。在我看来就是要进行思维和认知上的革命,以产业互联网思维、生态思维开启中国经济的下半场。

第一,用产业互联网思维实现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实现互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优势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开启中国的新商业时代。

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产业互联网之间的竞争,产业互联网就必须有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综合运用。而在这方面,中国是有优势的。因为德国、日本企业如果搞产业互联网,它们在互联网及大数据上是不全面的,“缺胳膊短腿”。我们要学习德、日企业的工匠精神,但是我个人认为德国、日本企业不代表未来,光知道把一个产品做好,第一形成不了产业互联网,第二形成不了生态优势。

我认为,我们仍然要向美国学习,与之竞争融合。美国在高端产业上与互联网的结合、与高科技的结合上是有优势的,而中国在中低端产业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互联网的优势。美国现在要打压我们的高科技领域,就是不希望我们在高端产业也构建产业互联网优势。

如果你是个乐观主义者,就不会对中美竞争太过于焦虑,中美的竞争最后很有可能会形成“双循环”,老大老二并存,既竞争又融合。中国不能取代美国,美国也不可能把中国“打趴下”,这是我的判断,所以我对中国经济是有信心的。

第二,以认知与思维革命,进行企业四大体系的底层变革。战略结构、组织治理架构、机制政策、组织运营,这四大体系都得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认知与思维革命,就是你不能用旧地图去找新大陆,也不能用新瓶装旧酒。你不能一方面大谈产业互联网,另一方面还是用传统工业思维去做产业互联网。如果企业的底层逻辑没有变,不进行底层变革,理念谈得再好,一落实到行动上还是传统的运营体系、传统的组织、传统的人才机制,这就是新瓶装旧酒。

尤其我认为现在的管理学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新瓶装老酒。现在,酒也得变,瓶也得变,里外都得变。为什么这些年提出的一些很好的理念在企业里落不了地,就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解决方案都没有真正更新,所以有些理念拔得很高,但一落到解决方案上,又是传统方案,企业自然也不信了。当然我们也呼唤管理学界与企业界能更多地合作,把一些新理念落到新的变革行动上,共同探索最佳实践。

第三,以生态思维重构企业竞争力。确实是一些互联网企业首先提出生态思维的,但为什么没有真正把生态思维建起来?原因在于这些提生态思维的企业,本质上是在用传统的竞争方式去吞并、垄断。都在提生态,但最后大家都在抢流量、抢地盘,在存量里面互相绞杀,谁也不相信谁。

生态思维要求第一是利他,第二要信任,第三不能科技作恶。要成为生态的构建者,首先需要付出,成为生态的激励者,通过为生态伙伴创造价值以提升自己的生态价值,最终实现提升整个产业的生态优势和全球性的生态竞争力。

小结:

2021年已经吹响了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开局哨声,2022年,是中国进行经济转型升级的底层变革,开启新商业文明时代之年。企业要赶上这趟时代列车,不被赶下场,或者被彻底淘汰,就要主动做新商业文明时代的建设者。

登科技高山,下数字蓝海,与资本共舞,做“三好”企业,打造新组织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新商业文明时代的建设者,最根本的是进行认知与思维革命,以产业互联网思维和生态思维重构企业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 注:根据作者在华夏基石管理评论3+1论坛36期活动上的讲话整理编辑

真正的企业家再难也会去做这件事——完成从个人成功到组织成功的转变

2023-07-17

8大途径,管理者快速提升组织与员工积极性

2023-07-18

文化落地,要在“人的激活”和“组织优化”上发力

2023-07-19


点击关注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获知更多华夏基石图书信息 


您每点一次在看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