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捐钱给你?
“99公益日”的第三年了。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面对了很多关于“公益”、“慈善”的疑问,比如——
“我为什么要捐款给公益组织,直接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是更好吗?”
“怎么能知道公益组织没有乱花我捐的钱呢?”
“为什么有‘公益日’、‘公益周’?朋友圈那些天一直刷屏,烦死了。”
“我应该相信谁?把钱捐给谁?”
“……”
我们梳理了一下我们当下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也许能够解答一些。
▌为什么要捐款给公益组织,而不是直接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是在公益组织工作的人常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捐给你们,直接把钱给需要帮助的人不好吗?”
现代慈善发展到这一步,本身就和传统慈善有很大的差异。古时候受环境限制,多数人一生只在很小的一片区域活动。如果遇到困难(解决办法除了帝国本身的统治及赈灾系统、地方乡绅对上对下的协调、宗族内部的互助之外),类似乞丐等求助者,虽然可能会得到路人的直接救助,但面对面的帮助存在道德上的差异,尤其体现在受助人的尊严上。而且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几枚钱、一顿饭之后呢?
此外,古代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环境,人口流动、资源调动大都直观可见,监督起来相对便捷,一人是否真的贫困,邻人很容易分辨。
到了现代社会,“捐助”,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都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
首先是对“贫困”原因的理解。贫困有多种原因,可能是因为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或慢性疾病,也可能是因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如果细究,很多具体的贫困都不是因为“困难户”本身懒惰,甚至教育也会致贫。
不同的原因会指向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是自然灾害,涉及救灾、安置、重建或迁移;如果是疾病,涉及捐款、救助,甚至是新药品的研发;如果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涉及资源的再分配……前期调研、筹集资源、确认受助对象、分配资源等等步骤本身已经足够复杂,相较古代,这些步骤的范围也更加辽阔,因此需要专业的支持。试想,如果没有公益组织、媒体等机构的调查和报道,你如何能认识、了解那些被遗忘在边缘的人群?又如何能“直接把钱给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就又涉及到公益机构本身的运营成本——运作良好,且已经在一定规模内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机构,其本身一定多多少少有一个全职团队。现在一些明星或公益组织宣称自己是“零成本公益”,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信息误导。因为在工作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会产生金钱和时间的支出,他们只是通过其他方式弥补了这一成本,比如作为志愿者投入其中,或者单独捐一部分钱给项目运作(这本身又算运营成本了)。
除了趋向专业化运营,现代慈善还涉及对公益组织的监督。去年“罗尔事件”的争议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对善款接收方的监督,罗尔属于个人发起的求助,而非公益组织的募捐。个人求助只能依靠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来制约,而慈善募捐则由大量法律法规予以规制(从募捐方案的发布到慈善项目的完成的整个过程都面临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各种机制监督)。
再说现代慈善下的两个重要伦理——如何对待受助人、如何分配公益资源。
公益组织作为独立于捐赠人和受助人之间的第三方,为双方平衡出了一个区域,从捐赠方筹集资源,再分配给受助方,理论上来说,三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于是捐赠人无需居高临下,受助人也不需唯唯诺诺。另外还有一种不以人类本身为主体的观点认为,人类、其他动物、甚至环境都是地球或宇宙的一部分,在广义上是平等的,拥有同样的权利。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机构不过是在为不能发声的动物、环境争取它们的利益,同时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关于公益资源的分配,绝大多数公益机构虽然有其聚焦的领域,但面对的非特定人群,比如罹患某类疾病的孩子、某次自然灾害下的灾民,公益组织对其服务的对象有专业的了解,有合理、可持续的规则公平对待受助方,也可以尽量避免某个具体的受助方因为特殊原因(如被更多的暴露在公众视野、更容易激起其他人的怜悯等)而获得超过需求的资源。公益资源也并不一定会全部以现金的形式交付给受助方。比如对于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在于后续的如赋权、技能提升等工作。最好的解决措施自然是能够让受助人逐渐摆脱贫穷和救助,能够独立生活或支撑起整个家庭,这些都不是简单给钱就能完成的。
▌怎么能知道公益组织没有乱花我捐的钱呢?
记得“罗尔事件”时,有人说,“很多时候不是做人太冷漠,就是怕善心被利用”。
到前几日的“小朋友画廊”,也有评论提出“不断攀升的参与人数、募捐金额(最终募捐金额约1500万)固然令人兴奋,但避免’罗尔门’的再次发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否则当潮水逆转,受伤的还是我们社会依然脆弱的慈善生态。”
如果对筹款平台稍作了解,你就会发现,在“小朋友画廊(用艺术点亮生命)”的筹款中,起码涉及了“腾讯公益”(主办方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是一个互联网筹款平台,所有募得的款项不会经过腾讯公益的账户)、“WABC无障碍艺途”(项目的发起方、筹款方和执行方)、“爱佑基金会”(有公募资质的基金会,善款最初由该基金会接收)。
为什么涉及这么多个机构?因为《慈善法》及其配套法规规范了公益组织的公开募捐资质,也规范了网络募捐平台的操作规范,这些经审核后获得资质的公募组织、募捐平台,还会接受同样严格的监管。
如果按照一般流程,此次募得的1500万人民币会先放在爱佑基金会的账户上,然后WABC根据项目执行的周期和具体需要,向爱佑基金会提出拨款申请。爱佑基金会会全程监督WABC的善款使用和项目执行。因此,如果有怀疑,你可以分别查询WABC和爱佑基金会的信息公开情况和过去的年报,里面不仅有款项使用情况、项目执行进度,还有第三方的财务审计。这就可以避免私人账户“非法募捐”导致的善款金额不明、难以被监督的情况。(《慈善法》并不规制个人求助的行为,具体阐释可以参考南都观察的详细解析)
当时也有流言说“小朋友画廊”有灰色操作,但很快被澄清。在一个公开的环境中,谣言很容易被澄清,在质疑的同时,请试着去寻找,去求证,去监督。我们有很多重身份,不止是捐赠人,也是消费者,是纳税人,有时候我们甚至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如果你关注社会公正,关注应有的透明公开,你就可以监督,去找到正确的路径。曾经也有关于壹基金的谣言,但如果稍加检索,也能获得回答。
如果还有不清楚、也不能查到的问题,理清楚,继续质疑,你的合理质疑也能帮助公益机构更加公开透明、开展工作。或者把你的线索提供给媒体,或者报警。用理性的方法参与进来。
▌为什么有“公益日”、“公益周”?
关于“公益/慈善日””,至少可以追溯到每年的9月5日“国际慈善日”,为了纪念毕生致力于帮助穷人的特里萨修女(逝世于1997年9月5日),联合国在2012年的一次大会中“决定将9月5日定为国际慈善日”,并邀请所有会员国、非政府组织等“以适当方式纪念国际慈善日,鼓励慈善行为”。
2016年施行的《慈善法》则将每年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2015年9月,腾讯发起“99公益日”,在9月7日-9日期间以集中传播、配捐等方式,至今已是第三年,在其官网也指出是“响应国家9月5日中华慈善日的号召”。此外,阿里也在今年发起了首届“95公益周”。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机构响应“公益”,尤其是在9月初这个节点。
不如再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如果你还记得2009年的“光棍节”,同时也是后来一再刷新网络销售记录的“双11”,“公益日”和“双11”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比如对公众注意力的争取。在这个抢夺注意力的时代,至少在网络环境下,集中、连贯的信息可以造成更大的传播量,也能转换成更多的“购买力”,只是“双11”是买了东西,而“公益日”期间是捐了款。
比如合作方的联合。“双11”时,销售平台会联合众商家展开促销,通过各个渠道宣传;“公益日”期间,互联网募捐平台则联合公益组织,以配捐等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募捐。
比如合作方自身的能力差异。“双11”期间,虽然都在同一个平台上,但一定有一些商家会一再刷新销售记录,而一些商家被淹没在促销信息之中;“公益日”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大机构的筹款目标很快实现,一些草根机构却无人问津。
……
我身边也有朋友把“公益日”理解成企业联合公益组织的一次传播、营销。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理解,但是“公益日”确实吸纳了很多的资源,且这些公益项目是能被监督的,如果有问题,也能被追责。理解不同,但结果指向的是一个积极的方向,我认为在目前这已经很好了。
▌我应该把钱捐给谁?
捐给你信任的机构。
可能你只是从朋友圈或者某个微信群里看到了一个筹款链接;可能你的某个朋友是公益机构的全职员工或志愿者;可能你对某个社会问题特别关注,且刚好有一个公益机构正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你突然之间想进一步了解这个话题。
去了解他们,了解你的朋友,了解你关注到的那个公益组织,看他们聚焦到了怎样的社会问题,正在用怎样的方法解决它,查询他们的信息公开,预算多少,筹了多少款,执行到哪个阶段……怀疑吗?在他们的社交平台提出质疑。认同吗?鼓励他们,成为他们的志愿者,或者捐款给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小朋友画廊”的筹款中,有1500万的目标,还提到“您的捐赠将全部助力中国心智障碍特殊群体的艺术疗愈和社会融合项目;您每捐赠30元,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人次的免费艺术疗愈;每捐赠199元,可以为他们组织一人次丰富的外出活动;每捐赠2999元,可以为他们举办一次小规模的社区画展……”
曾经也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是这么多钱?为什么会有“价格”?我并非WABC的工作人员,只能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加以解读,这样或许能解答一些疑惑——筹款目标是1500万,和众筹平台不同(有的众筹平台的目标实现之后,用户还可以继续购买不同价格梯度的商品,因为商品众筹实际上是一种预售行为,只要生产条件满足,可以无限累加),公益筹款平台的筹款目标一旦实现,理论上应该即刻关闭(腾讯公益正是这一机制),因为公益筹款所定的金额,可以理解为“项目预算”,公益组织是预估了周期内执行成本和自身执行能力之后,才会定下预算金额。一般来说,一个历史越久的公益组织,对自己的能力认识越清晰。
另外,关于文案中提到的不同梯度的“价格”,我认为应该是WABC根据过去的经验,预估的不同活动的活动成本,“价格”实际上是一个预估值,具体执行的时候会有差异(有时多些,有时少些)。之所以这样提出具体的价格,应该是一种筹款策略,让捐助人很直观的看到——我捐的钱大概能帮多大的忙。WABC此次的筹款应该是属于专款专用,用于提及的“助力中国心智障碍特殊群体的艺术疗愈和社会融合项目”,因此,后续你可以继续关注他们的信息公开和年报。
“99公益日”期间,你可能会看到铺天盖地的筹款信息,你可能会厌倦,甚至感觉就像厌倦了“双11”时候买一大堆东西。但也请你了解,因为只有这三天,这些公益组织会得到腾讯和其他企业的配捐,会有更大的几率筹到更多的善款,去解决他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其实公益领域也有很多人反思这种现象。
有更好的机制吗?希望我们有一天能像反思“消费主义”(虽然目前这样反思也并不够充分)一样反思我们的“慈善文化”。
相比“公益日”、“公益周”这些天的热闹,希望我们能关注社会问题本身,观察它,一起思索,甚至采取行动。这个过程看起来重要但不紧急,因此可能会格外漫长。
相比单次的、冲动的捐赠,很多公益机构其实更在乎长期捐赠人,因此会有月捐、年捐等方式,他们把这看作是捐赠人对机构本身的认同和信任。这其实也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发生更多良性关联的方式。
如果力之能及,请不要吝啬你的信任。
南都观察时常会收到一些很“私人”的留言,可能是某个人在家乡的经历,可能是面对的某种困境。但是如你所见,我们能做的其实不多,有时候我们会回复留言者一个“拥抱”表情,希望对方知道,我们是彼此理解的。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有长长的话想要说,既是回复他人,也是回复给我们自己——这个熟悉或者陌生的问题,我们想到了何种程度?
这些回复也许同样有些“私人”,也许依然不成熟,但是我们希望彼此是倾听的,交流的。
南都观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从过往的留言区里选择一些话题进行回复,或根据具体话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专家进行回复。如果你想直接来信,也可以 在后台留言,或将提问发送至 邮箱 guancha@nandu.org.cn,或联系南都观察小助手 微信 nandgc。提问一经回复,南都观察将赠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书一本和纪念徽章一枚。
如果你想就某个问题或话题单独回复,也请通过以上方式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