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车还是翻车,湖北汽车城十堰的生死劫!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你身边的人都在悄悄关注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本文为我局的第244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湖北十堰的故事
文字:猫斯图 | 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
中国的工业化之路留下了很多弃儿。在大城市凭借工商业结合而野蛮崛起的过程中,曾经受到扶持的很多地区却进入了倒退期。
不光是最出名的东北,即使是富饶的南方,也有这样衰败中的城市。让这样的城市起死回生,办法并不多。位于华中核心的鄂西城市十堰,便是这其中的代表。
也许这座城市的命运,也是整个湖北地级市集团的缩影。
▼
地方概况
▼
自然地理上
在自然地理上,十堰的主要自然地貌可以用“三山一水”来概括:
北部的秦岭余脉、南部的大巴山东段和自有的武当山构成了十堰的山城地形,东部临近襄阳的丹江汉江交汇之丹江口,则为十堰提供了丰沛的水源。
湖北十堰——三山一水
▼
十堰与丹江、汉江
▼
看上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农业时代其实并没有为十堰带来足够的优势。
十堰的多山地形和向南靠近神农架的地理位置,让发掘这一地区的农耕潜力困难重重。
十堰紧邻神农架林区
真·很近
▼
汉江和丹江水量虽大,但在水利水平落后的古代,这里的水文条件相比东侧的荆襄地区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这些复杂的山水条件,也让十堰地区很难形成有效的便利交通。
春秋时期,以今天十堰周边为核心地带的小封国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最终都被强大的楚国消灭。
春秋初期&后期诸侯国
▼
楚国的西北边疆
▼
政治地理上
在政治地理上,十堰一直属于不同政治区划的交汇之处,可以被视为兵家必争的前哨要地。
从战国时代开始,十堰所在的区域便是楚国和秦国常年争夺不休的上庸六县。最终是秦国拿下了上庸,这一地区也就进入了秦汉之后不断被分治的传统。
秦国正是从汉水和丹水上游
南下攻入了楚国核心区
▼
这里实际上是关中至汉江盆地的通道
当然,南阳盆地本身是个巨大的枢纽
▼
秦朝设立郡县制,今天的十堰地区在这一体制下不断更换名字,先后有过上庸、武当、郧乡、房州、郧阳、均州等名字。
其中有一部分今天仍然保留为十堰市辖区县的名字,如郧阳区、郧西县、房县等,是十堰地区历史的遗存。
▼
该市的名称十堰,实则是一个很晚近的概念。一直到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这一地区都仍然被称为郧阳。
是到了1969年,十堰才获得了现在的名字,并一路从下属于郧阳的县级市跃升到了省辖市,并最终将东侧的丹江口市纳入代管范围。
1970年代以后,说起鄂西的重镇,人们就不会再首先想起郧阳,而是会说起十堰了。
两地其实非常近
▼
十堰这个名字的来历有很多说法,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清代中叶,当地居民在河边筑坝,前后竖起十座堰,便最终使此地得名十堰。
另一种说法追溯得更早,说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地方官主持修建了郧阳县城南侧的十道堰作为灌溉工程,让此地别称十堰。
更现实的说法是,十堰地区的自然条件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要垒起整整十道堰才能开出地来种。
地形上看,正是如此
▼
二汽基地
▼
十堰在上个世纪中叶的突然崛起,甚至最终把原本的上级单位郧阳给吞并,和中国著名的“三线工程”关系巨大。
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那头去!
图摄于攀枝花的三线建设博物馆
▼
1950年代,中苏由于领土矛盾和各自的利益诉求开始分道扬镳,到了1960年代双边关系已经相当紧张。而美国在太平洋和中南半岛上又动作频繁,颇有趁乱动手的打算。
中国在明暗两处分别要面对两个对手,一时间地缘形势空前紧张。
被两大集团包围下的中国
▼
在西北边陲和东南沿海分别受到一支强权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大后方,把大量工业设施和人才转移到相对安全的腹地。这些腹地被称为“三线”,其实和今天的所谓“三线城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云贵陕甘宁等老区都在三线之列。十堰由于远离湖北的长江繁荣带,也被划进了三线,成为了当时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
建设在十堰的三线企业,便是大名鼎鼎的中国二汽。
▼
▼
其实最早二汽并没有选在十堰。省会武汉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南方的湖南长沙则急需重工产业投资,成都也有竞争二汽的资格。但是这三个大城市最终都因为目标太过明显而被中央否决。
毛泽东提出的“三线工程”纲领是“钻山、钻洞、防核战”,于是背靠大山、面向神农架丛林的十堰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
而且相比于其他老区的三线选址,十堰毕竟还有一条川汉铁路通过,不算是真正的钻山沟。
二汽筹办早期,中国正处在困难时期,工厂的筹建计划一拖再拖。1969年起,从湖北、陕西等地调集的2.5万民工和从各地汽车企业调集的技术人员开始在十堰这个不名一文的小山镇建造起了后来的中国汽车四大品牌之一。
开工典礼大会
▼
由于三线工程往往选址过于偏僻,却均匀分布,以至于不能形成产业集群,很多在那个时代被寄予厚望的“三线城市”最后是连企业带城市一起衰落了。但二汽和十堰并没有走上这条道路,而是互相促进着,越长越大。
建设现场
▼
这也许主要是因为汽车产业需要的上下游配套产业数量多、要求高,在核心企业有国家重点扶持的情况下更容易在一个地区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二汽工厂建成之后,企业和十堰市政府在“全部工业实力只有一个打铁铺”的十堰,逐渐培育起了一个汽车产业集群。
二汽生产的汽车
▼
这个产业集群和技工人员所需要的生活设施,总共耗费1000万元人民币,显然不是穷困的山城自己能提供的。这笔启动资金来自国家计委。这可是1970年代的1000万元,可见二汽受到的中央扶持力度之大。
正如很多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那时候十堰城里几乎只有两种人:厂子里的职工和厂子里职工的亲戚。
厂就是市,市就是厂。在那个民间经济极不发达的时代,有这样一座拥有自主技术能力和中央政策倾斜的央企大厂,是多少地级市求之不得的好事。
早出车~
出好车~
▼
工作现场+1
▼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十堰人,都对二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当时厂办社会的思潮下,厂子就是工人的家。从摇篮到坟墓,厂子包揽了一个职工一生的所有烦心事,让厂子这座围城外面的人看得也好不羡慕。
但那个时代终究是要过去的。用一个重工业厂撑起一座城市,包揽这座城市的全部市场和福利功能,在经济上并不可持续。于是,十堰在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东方底特律
▼
在二汽的鼎盛时期,十堰被人誉为“东方底特律”。
用美国的这座知名的汽车之城来形容十堰,本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却不想到成为了一句诅咒。
底特律被废弃的帕卡德汽车厂
▼
今天的底特律,由于所谓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效应,从活力四射的工业城市变成了一座鬼城。那里犯罪遍地,失业率居高不下,十堰人民显然不想继续扮演这个衰败城市的中国版。
底特律一间被废弃的宴会大厦
图为宴会厅中舞池的位置
▼
改革开放前期,十堰的中心城区人口不多,且主要为二汽厂房开设初期援建十堰的汽车技术人员,所以人均收入水平和产值非常高。
在东风汽车没有遇到外敌竞争的90年代,十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曾经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和杭州、青岛等大城市持平。
然而,现在呢?
▼
但是一旦面临更为灵活的民间资本竞争,国企对市场反应迟缓、包袱重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
二汽厂面向军车、卡车的生产线远远满足不了越来越庞大的乘用车市场。想要转型,却有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造出来的乘用车价高质次,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汽生产的汽车一般是这样的
▼
这样的
▼
与此同时,十堰这座城市也在扩张。那种把二汽当作城市本身,一切围绕重工业展开的经济布局显然只会越来越拖垮十堰。
二汽和十堰持续了小半个世纪的蜜月期终于结束,双方劳燕分飞,各自寻找生路去了。
1992年,二汽更名东风汽车,让原本充满计划经济时代特色的厂名变成了一个上口的商标,并把总部迁往省会武汉。
▼
十堰也期待在重工汽车产业配套之外,找到更多进步的空间。
但改革开放之后的一连串政策,却让十堰的前途堪忧。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定下了优先开放东南沿海的战略,让东西本就不平衡的经济更加出现了撕裂型的差距。即使是出于平衡考虑,后续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到达湖北,而是会优先考虑北方。
▼
作为长江沿岸最重要的内河港城,武汉在不多的政策倾斜中动用了大量内部资源自我建设。大树底下长不出另一棵大树,武汉的一枝独秀压制了地级市的前景。
河南协同发展,湖北一家独大
▼
十堰当然也不能例外,指望偏僻的地理位置和一个计划时代老厂输出的技术实力,似乎很难让这座城市在产业平衡的发展中走向下一个崛起期。大量人才外流、工业基地搬迁、地方支持乏力,新时期的十堰让人感叹会不会仅仅沦为一个周边省会的农家乐基地。
破局之道
▼
90年代到21世纪初,十堰的人均GDP甚至曾一度超越了省会武汉,如今却已经只有武汉的1/3。
今年上年湖北省GDP
▼
在这样的尴尬现实中,很多人感慨这座城市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仿佛失去了政策支持,一座城市的复兴便是空话。这样的论断并不绝对正确,十堰的机会仍然是存在的。
首先是工业基础的再开发,填充实业的空心。
尽管更名后的东风汽车已经把总部和科研基地迁出了十堰,在华中各地也分别建起了一系列合资生产线,但十堰作为老基地仍然保留着生产线和配套产业链。把这条产业链再开发,让原有的汽车工业链条重新运转,并非绝对不可能。
十堰拥有的全国唯一的汽车学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能够为本地产业发展提供一批中间力量。让远走武汉的资本和实力再回来,留下这些人才,是填补实业的重要手段。
学院的logo
▼
丹江口水库也是十堰可以依托的实业基础。这样一个巨型工程在供水和供电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让十堰在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枢纽的同时,还成为了临近几省的电力重心。这样的政策扶持不去好好利用,将会成为十堰的遗憾。
丹江口水库
▼
第二是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在远古时代大大妨碍着十堰人开山拓土发展农业的秦岭、大巴山余脉和葱郁的神农架,现在却成为了都市游客远离城市喧嚣的圣地。就更别说在行政上直接坐拥武当山区和丹江口这两个重量级景点,给十堰带来了多丰富的旅游资源。
武当山
▼
武当+1
▼
想看历史景观去武当,想看人造奇迹上大坝,想森林探险就进国家森林公园。凡是能想到的景观,十堰都准备好了。再加上和旅游业配套的生态产品,十堰对未来的初步规划其实比较明确。
第三是用好地理位置,把交通枢纽的角色发挥到极致。
今天的十堰位于湖北省西北边陲,在三个方向上和河南、陕西、重庆三个省市相连。襄渝铁路和四条高速公路将十堰的交通枢纽性质发挥到了极致,加上武当山机场的空中覆盖和汉江的水运天赋,十堰的交通潜力得到了充分开发。
▼
湖北本就是九省通衢之地,十堰更是湖北插入中原腹地的楔子,在地区性的作用上可以比武汉更重要。把这个角色扮演好,十堰就能多少克服自然劣势,为地区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相信这些聪明的湖北佬,他们会找到前进方向的。
而其他揪心于自己家乡衰败的人们,也能在十堰的生生死死中找到值得参考的思路。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