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首都计划 | 日本军国的大东亚迷梦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本文为我局的第101篇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伪满新京的故事
春告鸟,夏鸣蝉,秋落叶,冬吹雪。四时的景致映衬着日本人移民“满洲”的梦。自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力掀起了向中国东北武装移民的高潮,企图不止从经济上,更从人口上殖民东北地区。若日本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一计划,世界历史或将因此改写。
1932年6月,日本拓务省制定了移民计划,并派出开拓团前往东北。9月,关东军制定《满洲移民要纲》,强调武装移民在军事、政治方面的目的是为了扶植日本在东北的"现实势力"。
图为立在山海关角山上的“王道乐土大满洲国”之碑。所谓五族,是指日、鲜、满、汉、蒙五大民族。
这些移民按军队形式编组,发给武器实行边耕边战(简直就是军屯)。他们到达东北后,强行霸占土地,将东北视为自己的国土。后来,越来越多的日本人离开本土,来到了“满洲”。
和东亚大陆相比,日本列岛的耕地实在是不太够,关于生存空间的争夺
日本开拓团在脱谷
新京(今长春)是东北铁路系统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伪满洲国的首都。日本人将其视为“大东亚共荣”思想的物质体现,是他们骄傲的新家园,所以要投入大量精力加以规划和建设。
新京与东北地区铁路网
伪满洲国——吉林省——新京(长春)
新京
早在1908年,加藤与之吉就主持对长春附属地进行实地勘测,在第二年完成了一期规划方案。新京的规划融合了各家所长,由日本城市规划专家设计,参考了19世纪巴黎改造规划、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以及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
新京设计规划图
在规划中,道路系统采用直角交叉与方格状结合,设置环岛广场,加宽道路设计,绿化带结合公园形成绿化系统。由于日本大力实施绿化,1934年新京整个城区已几乎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因而获得“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称。
到1942年时,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
彼时的大都市新京
建筑风格也很多样,有伪满八大部这样的充满军国主义特的帝冠兴亚式建筑,有哥特式教堂,还有鸟居、东本愿寺、西本愿寺和神武殿等日本本土特色的建筑。
伪满八大部之一满洲国综合法衙
神武殿
新京最初的规划始于1932年3月。在满铁经济调查会开始编制新京城市规划之后,成立了“国务院”直属“满洲国国都建设局”承担新京“制订到实施规划的全部任务”(也可见满铁在当时是多么强势的存在)。
1932年8月,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满洲国国务院三方举行联席会议,对满铁调查会和国都建设局的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1932年伪满首都新京都市计划记入图(第七图)
11月,国都建设局再次制订了城市建设规划范围,确定新京的建设规划区为200平方公里,除近郊农村的100平方公里以外,以100平方公里为建设区域,规划人口为50万。该规划报请关东军司令部,由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和副参谋长冈村宁次最后定案,成为《大新京都市计划》。
1932年11月伪满首都新京都市计划图(第四案·乙)
根据《大新京都市计划》的规划,行政中心位于安民广场至顺天广场的顺天大街(今长春市新民大街)一带。这里建设满洲国新帝宫、国务院及政府各部。
新帝宫面积为51.2公顷,包括大广场、正门、本殿、正殿、宫内府、尚书府及花园。。。城郊铁路西侧另有200公顷的“帝宫保留地”。
这是1939年顺天大街两侧的地图
这是新民大街和新民广场的现状图,图中正北的大街就是新民大街,绿树成荫已难见街景
中国最后的“皇宫”,伪满皇宫博物院
城市中心位于大同广场,周围建有满洲中央银行、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国都建设局、首都警察厅,这些在今天的人民广场附近。
大同广场地图
如今的人民广场
文教区设于南岭及协和广场,建设亚洲最大的动植物园和综合体育中心(这么丰富的文体生活?),动植物园改名长春市动植物公园至今仍在使用,而南岭至今还是充满活力的“文教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均有校区在此处。
这是当时南岭综合运动场和动植物园的地图,下边的“协和广场”就是能容纳40万人集会的大型广场。
如今的文体动植物综合区。。
社交中心规划在盛京大路与和平大路,这深刻地体现了殖民的特点和本质,中日分离。日本人娱乐区设于开运街,建有高级饭店、酒吧、赌场、高级妓院、高尔夫球场、赛马场等。
中国人娱乐区则在“新天地”。铁路在市区内采用地下通行,交通中心为新京驿和南新京驿,规划为大型的国际中心车站。
曾经无比繁华的新京驿
1934年时的新京车站,以汉字(兼表示日语)、威妥玛拼音(兼表示英语)和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俄文
1939年春季时的南新京站,图中奔跑的列车为“亚细亚”号。。。
在长春机动车辆的车辆的左右转弯,老长春人并不常常说“左转”或者“右转”,而是说“大回”或者“小回”。
这是源于当时的日语,左大回,右小回。至今,日语没有了这种说法,而长春人却保留了下来。
新京的干道网采用放射状、环状与方格状结合的多心形式,重要路口都设置了广场,如直径300米的大同广场、直径244米的安民广场。
伪满国都建设计划用途地域分配并第一次施行区域图,此图刊行于1937年,各种放射与网格。。
道路按不同功能分为主干道(宽26—60米)、次干道(宽10—18米)和辅道(宽4—5米)。干道由绿化带分割为汽车道、公共汽车道、马车及自行车道,两旁为人行道。路旁建筑不得超过23米,办公楼和大型商业建筑要从道路界限后退10至15米。规划建设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以及环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
1933年国都建设鸟瞰图(长春)——绘图本身并不过时啊
城市的供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新京的给排水规划采用分流系统,国都建设局对城区水源进行调查后设计了拦截台河为城区供水的方案,日供水能力为4万立方米。
排水系统方面,强制推行厕所水洗化,因而使新京成为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此外利用伊通河的若干支流改造为人工湖,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同时利用人工湖修建临水公园带。
满映
其实,提到新京就不得不提满映——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长春电影制片厂即在满映旧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大肆武力侵占的同时,就开始了思想上的宣传。
伪满洲国建立后,“满映”利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宣传所谓的“东亚共荣”“日满一体”“王道乐土”,用以迷惑中国人民。
满洲映画协会拍摄的电影
同时还组织了“满洲国电影国策研究会”,聚集了日本关东军、满铁、伪满政府、伪协和会等各方面力量,着手控制东北的电影事业。满映生产的影片大致分为“娱民电影”“时事电影”和“启民电影”三种。实际上就是故事片、新闻片和宣传教育片。满映的明星李香兰曾经红极一时。
满洲映画的宣传照,画风清奇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日本人,1938年,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在中国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并动员她入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
李香兰
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被大众所熟知。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帝国末日
1945年,日本投降,满映的理事长甘粕正彦自杀,而日本人的新京,其实还没有建完。
“新京”的建设,本计划为三期:
第一期为1932—1937年,体现出了“新京”规划的全部重要特征:用地功能分区制度、设定城市绿地系统、低洼地带的城市公园化、放射加环状路网结构、禁止高架线、城市卫生(冲水厕所)设备的强制安装等。
第二期为1938—1942,(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建设停止)最初限定在充实第一期区域未建成的内容,而不将城市范围向外扩展。
因此,以城市南部南岭为中心的文化设施、公园绿地的整顿,成为第二期建设的重心,并相继整饬、兴修了南岭综合运动场(其目的为举办远东奥林匹克大会。。。)及“新京”植物园。
第二期新京规划.新京国都建设计划图
后因1940年时,新京人口已经突破了预定的50万,国都建设局在1941年对原规划进行修改,将市区面积扩大到160平方公里,取消帝宫保留地,在环城绿化带以外建设卫星城。实为人口增长,迫使城市扩张。
至于第三期,第二期还没完成,日寇便战败投降了(⊙v⊙)
曾经的满洲国最终走向灭亡
由于新京的城市功能定位是行政中心及军事指挥中心,因此工业只有食品加工、印刷、卷烟、造纸、胶合板等服务性企业。
而军事用地超过了原定的9%的比例,在市区周围修建了大量关东军营垒、机场、靶场和细菌部队。其军国主义和殖民特点尽显无余。
1945年8月17日,满洲国灭亡。8月20日苏军占领新京,并实行军事管制。
12月20日新京改回旧名长春。日本人的伪满新京梦就此破灭。
满洲依旧是四季分明,夏日有接天莲叶,冬季有千山暮雪,是长城内外的东北人高粱肥、大豆香的乡情,是崛起之路上高低起伏的乐章。
而建筑,有时只是超越了国界的建筑本身而已,负责伪满中央银行的建筑师西村曾把“中央银行”设计成了立柱包围的正统西洋式会堂建筑。他说“当时的要求是,将中央银行设计成一个像样的银行,因此,就设计成那个样子”。至于所谓“满洲国的概念”“一点也没有……”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这里:
下期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