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黄河是如何改变宁夏的?

2017-10-20 卢森堡上空的云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316-中国宁夏


作者:卢森堡上空的云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大绿



世界文化遗产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现代世界里,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个侧面。


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执行理事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宁夏回族自治区终于拥有了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塞上江南”有了文化之魂,极大提升了宁夏知名度。



那么究竟什么是引黄古灌区?又是什么让它获得了灌溉工程遗产的称号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项水利灌溉工程。


 


解通银汉应须曲

才出昆仑便不清


黄河自黑山峡小观音进入宁夏,过境397公里后,再由石嘴山三道坎出境,其间冲淤形成了宁夏平原。以青铜峡为界,青铜峡以上被称作卫宁平原,青铜峡以下就是银川平原。


卫宁平原与银川平原


宁夏平原南高北低形成适度坡降。古人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借助天然的沟渠和高度差距把黄河水引入宁夏各地的农田,让黄河为宁夏人民服务。


无比狂暴的黄河,在宁夏却温顺而丰腴,可谓是“天下黄河富宁夏”。经过历代不间断的开发利用,宁夏平原的黄河文明终于成型,“塞北江南”传享千载。


在宁夏


宁夏平原一角


两千多年来修建的古渠,不仅是重要的农业辅助设施,更是中央王朝屯守西北的重点设施。一条条走势雄奇、蜿蜒百里的引黄古渠至今仍在流淌,为驻守北方的历代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发挥了重要屯边作用。


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看来,宁夏的水利开发建设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宁夏自身历史的写照。


黄土高原西北向

最富饶的一块绿洲


宁夏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宁夏灌区由此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距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随着朝代的兴衰更替,灌区的发展盛进衰退,由小变大。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从秦代大将蒙恬开疆、军民屯垦,到汉代已经有了很多现代古渠的雏形。古渠的导引极大促进了宁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后来汉武帝北上打匈奴,张骞开西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果没有西套平原(银川平原)

西汉对西北的扩展是可能的么?


从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14条古渠的名字就能发现,历朝历代的宁夏人民都没有放弃对黄河的利用。对于宁夏人来说,引流利用黄河的水资源正是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宁夏引黄古灌区范围8600平方公里,引黄干渠25条,总灌溉面积达到828万亩。为北方之最,排在全国前列。对于整体干旱的北方来说,宁夏的水资源利用水平是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


出青铜峡

黄河与各引黄干渠

便在银川平原蔓延开来


随着岁月的变迁和自然的演变,现存古渠有的冲毁淤废,有的重修合并后更换了名称,有的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汉代的激河浚渠、北魏的灌溉制度、西夏的卷埽技术、元代的控水闸堰、明代的石闸水则、清代的封表轮灌等技术也一直沿用至今。引黄古灌区的形成提升了区域人口与经济承载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效益的最大化,保障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更有专家评论称:宁夏引黄古灌区对汉代版图乃至汉唐盛世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汉、唐时代,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形成的中华帝国,在西北方向的扩张,需要跨越黄土高原这一相对缺水地带,而黄土高原对面,河套平原尤其其中的西套平原是重要的战略支撑。


黄土高原西北向

最富饶的绿洲:河套平原

银川平原为其中西套平原


对黄河利用最积极的宁夏平原灌区,和河套灌区一起,就是当时中华帝国的农业后花园。即使中央王朝对此失去了控制,也仍然无法阻挡黄河古灌区的农业潜力发挥作用。


在宋代,版图并不大的西夏王朝就依靠古灌区的滋养,在列强争霸的乱世里存活了近200年。


我们可以将西夏理解为宁夏+半个甘肃


在西夏王朝覆灭后,宁夏地区无人管理,陷入了沟渠破败、生产衰退的惨淡景象。直到1264年,郭守敬随中书左垂张文谦行视宁夏,才有感于人民的困苦,决心开挖毁坏淤浅的灌渠。


经过数年劳作,共修复、疏浚主干渠12条,使9万余顷土地恢复了灌溉。这次修复的沿河渠道坝闸,设计精细、质量坚固,使得宁夏地区的生产力得到了有效恢复。


郭守敬


这也就是10月11日选择了在郭守敬修筑的青铜峡市唐正闸举行欢庆公益晚会的重要原因。



明清时期,统治者对有河渠之利的宁夏河套地区更为重视,宁夏引黄灌溉也走向了高峰。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大清、惠农、昌润、唐徕、汉延等渠组成的河西五大渠。使得宁夏成为了中国西北一大粮仓,并惠及全国。



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民穷财尽,别说开拓新的灌溉体系,连出钱维护这套水利系统都做不到。这个宏伟的水利系统便荒废了下来,随着水利系统的荒废,宁夏地区也衰落了下去。


直到清末维新人士王树楠在中宁任官时,见到了荒废的水渠以及生灵涂炭的土地,便决心修复位于最贫困地区中宁县七星渠



以当时的财政实力和民力,重建七星渠的困难可想而知。但在宁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七星渠还是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自此,中宁县也摆脱贫困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枸杞之乡”。以陕甘宁边区为根据地的红军,也从古渠修复工程中获益,积蓄实力把革命带向全国。


“枸杞之乡”中宁县~


新中国成立以后,灌区的规模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旧渠系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改造,新开第一、二农场渠,西干渠,东干渠等干支渠。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渠道的现代化加固和更新改造被提上了日程,通过一系列信息化和节水改造工程,灌区的供水保证率大幅提高。对于宁夏的经济发展,黄河古灌区的作用正在越来越大。


目前宁夏引黄古灌区涉及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五个地市的十八个县市区,其中历史过百年的古渠14条,总长1200多公里,灌溉面积540多万亩。


西北绿洲绿油油


引黄古灌区加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宁夏水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品味,促进并带动全域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同时还可以增强全宁夏回汉各族群众对水利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过,申遗成功还只是对古渠再开发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才是古渠工作的最终目的。

 


回瞻旧乡国

渺漫连云霞


历代引黄灌溉的发展,造就了宁夏平原丰富而独特的农田生态系统,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宁夏引黄古灌区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在干旱贫瘠的西北地区,也可以创造出环境、土地、人口协调发展的区域。


一山之隔


对黄河的科学利用,能使像宁夏平原这样的沙漠绿洲不断扩大,这对于整个中国北方而言都不失为一个福音。持续地推进对黄河灌区的开发,局部突破“胡焕庸线”也不是不可能。中国千年来的农业地理史也会改写。


但是新时期以来,对黄河的利用,也不能走上竭泽而渔的路线。沿黄生态经济带的战略,对于如何推动沿黄地区向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道路非常重要。前代祖先为黄河沿岸人们留下的水利遗产,应该越来越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成为人类单方面破坏自然的帮凶。


黄河沿线亦是中国西北诸省的核心所在


与引黄古灌区重合的沿黄地区是宁夏自然条件最优越、人文资源最深厚、民生资源最富集的精华地带。对于一个经济正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宁夏来说,黄河古灌区的现代化利用对提高宁夏的经济承载力至关重要。


若宁夏人民能以此次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契机,科学制定宁夏引黄古灌区保护利用规划,则必能让黄河古灌区焕发新的生机。



 

黄河古灌区,千年来就为宁夏平原的人民带来了富庶和美好。古往今来人类的智慧在古灌区碰撞发展,将在未来给这一地区带来更多便利和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国家:美国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省区:河南  |  山西  |  甘肃  |  西藏  |  东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长春  |  大连  |  楼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