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浙大文科著作概览(二十)
“新书速递”栏目不定期推送我校文科学者近期出版的著作,多维度展现学者观点及学术成果,推进学术普及。
本期为人文领域专题,推送《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治理贫困:法国的社会问题(1789-1848)》《南宋都城三部曲》《革命与图像: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图像与政治文化》《成唯识论证义》《意识现象学教程:关于意识结构与意识发生的精神科学研究》《逻辑与智慧人生》《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壁画保护技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八)》《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6卷第1期)》等著作。
点击新书封面可了解更多详情
《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
刘迎胜 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
该著作为“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之一,是由作者在长期深入研究我国古代与亚洲文明之后,将诸多学术研究成果收集、整理,最终编纂而成的。该著作内容主要包括徙多河考、唐宋之际龟兹地区的文化转型问题、早期的察合台汗国、11-13世纪中亚社会经济研究、古代东西贸易中的中国陶瓷、中国古代图籍中的亚洲海域等十二章,可以帮助读者对亚洲文明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著作中还大量引用了详实的史实资料,在为研究结论提供充分佐证的同时,也成为后来学者研究这一领域的宝贵财富。
作者:刘迎胜 浙江大学中西书院兼任教授
《治理贫困:法国的社会问题(1789-1848)》
[意] 乔凡娜·普洛卡奇 著
乐启良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贫困,在近代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关乎个人道德和劳动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穷人的贫困是因其自身好吃懒做或能力低下造成的,还通常将贫困和乞丐、流民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个人懒惰、堕落与不信神的结果。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人们对贫困问题的理解出现了重大的断裂。此后,人们不再把贫困视为个体层面的现象,而更多地将之与双元革命(大革命与工业革命)催生的现代社会制度相连。于是,贫困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承担的重要义务。该著作依据翔实的史料,对这一时段中法国对现代社会中的贫困问题的诊断,以及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梳理,找到了治理贫困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作者还对法国在治理贫困时如何从自由经济走向社会经济,并拥抱社会政策进行了全面论述,对19世纪上半叶法国各派别尤其是激进派围绕贫困问题的思想斗争及其趋势,作了一幅全景式的,但又不失深刻的勾勒。
译者:乐启良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南宋都城三部曲”
吴铮强 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南宋都城三部曲”为“南宋丛书”之一种,包括《杭州寻宋》《杭州城的南宋史》《南宋人在杭州》,主要从杭州都城空间的视角重现南宋历史风云,从史迹、事件、人物三个方面让当代读者感受真切的南宋文化的风韵。
《杭州寻宋》不只是介绍杭州的南宋考古遗迹与文物、景点,关键在于通过杭州的空间景观让读者直接置身于南宋的历史场景中,让读者感受南宋前后期政治风云的变换。《杭州城的南宋史》也不只是重复叙述杭州的南宋大事件,而是从南宋都行在临安城的角度,将整部南宋史串联起来,并将诸多历史事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结构中,并借此形成对历史的全新理解。《南宋人在杭州》不只是展现南宋人在杭州的华彩篇章,关键在于通过都城追寻生命史的意义。
主编:吴铮强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革命与图像: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图像与政治文化》
汤晓燕 著
人民出版社
历时七年,作者实地访问了法国与英国多家博物馆,在搜集整理了3000多张革命图像并对其中280多张图像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图像中呈现出来的法国大革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依托原始图像资料,从整体上梳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图像并详细分析图像背后呈现出来的政治斗争、民众心态与时代特色,力求刻画出“另一个大革命”也就是“图像中的大革命”。
该著作构建了一个以图像方式呈现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时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图像资料,然而以往的大革命研究几乎全部基于文字材料,该著作从扎实的原始图像资料出发,从整体上梳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图像。其中既包括图像研究领域中的经典议题,如某些抽象理念在革命时期图像中的体现,更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当时在民众间广泛流传的大量通俗版画,以此全面系统地考察图像资料中所呈现出来的革命时期的事件与场景、人们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观念心态,使大革命能够更全面更富有层次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汤晓燕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长聘副教授
《成唯识论证义》
倪梁康 许伟 校证
崇文书局(湖北辞书出版社)
该著作以“日本大谷大学藏刻本”为底本,参校“续藏经本”。《成唯识论》原书分十卷,故《证义》也是十卷,另第一卷前有王肯堂的一篇“自序”。十卷主体内容体例为:《成唯识论》原文,王肯堂的“证义”,脚注中的“校证”文字(1700多条,近15万字)。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根据文义细分段落,人名下加横线,尤其是考证出“证义”所引用的各种经论和前人著述及在现行本中的页码,此项考证工作量极大,也只有经过此考证才能展现出《证义》是晚明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
校证:倪梁康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许伟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意识现象学教程:关于意识结构与意识发生的精神科学研究》
倪梁康 著
商务印书馆
该著作提供的是对意识现象学的一个系统研究的尝试:整个阐述是从感知分析开始,到性格分析结束。现象学的意识分析在这里以三种表述形态逐步完成自身勾画:其一,从静态的意识结构研究到动态的意识发生研究;其二,从横向的意识行为分析到纵向的意识权能分析;其三,从彰显的意识理论到潜隐的无意识理论。概而言之,“系统”在这里是指意识的静态横截面和发生纵剖面的两个向度的展开脉络。
从结构现象学的横截面角度进行的权能研究会首先将意识权能分为三大类型来进行研究:认知权能、情感权能、意欲权能。而从发生现象学的纵剖面角度进行的权能研究会首先将权能分为原初权能与习得权能的两大类型,它们以“本性”与“习性”的名义宣示自身。
该著作中的阐述试图以再现或重构的方式提供胡塞尔所说的“枝缠叶蔓的现象学证明(可以说是大量细致入微的纵横截面与标本)”。
作者:倪梁康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逻辑与智慧人生”
黄华新 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逻辑与智慧人生系列丛书”为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重大课题成果,包括《沟通的窍门——语用逻辑的应用》《智慧人生——日常推理之谜》《做智慧老人》和《智慧之门——儿童逻辑思维教育导论》四本。丛书旨在打破逻辑科普读物的既有定式,以各人生阶段为线索,探讨处于不同时期的人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分析在具体语境中如何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效、论证有力”。书稿编写者的共同心愿是,面向现代生活世界,贴近不同年龄层读者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发挥逻辑学在培养理性思维、指导日常生活方面的作用,让逻辑真正成为点亮智慧人生的明灯。
主编:黄华新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
赵丰 主编,陆芳芳 副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丝绸之路青海道开拓甚早,但其繁盛则在吐谷浑时期。公元4世纪初,鲜卑族慕容吐谷浑率部西迁青海,约于313年建吐谷浑国,至663年被吐蕃所灭,历时约350年。“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展览简述吐谷浑国历史,并以近40年来海西地区吐谷浑—吐蕃相关考古发现为依据,通过一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精美观赏效果的文物,展示6-8世纪(包括吐蕃时期)吐谷浑人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史,揭示青海道在沟通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多元融合历史过程的重要地位。
作者:赵丰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陆芳芳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员
《壁画保护技术》
胡瑜兰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该著作以壁画的保护技术为中心,以壁画的保护流程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从壁画定义、发展历程和价值,壁画的调查和评估,壁画的材料和检测,壁画的清洗,壁画的病害及修复,壁画的微生物病害防治,壁画的预防性保护等方面向大家介绍壁画保护技术最新研究和进展,并囊括了作者所在单位最近所做的壁画相关的研究,涵盖人文、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适合从事文物保护、科技考古专业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胡瑜兰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八)》
郝田虎 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论丛”是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由外国语学院郝田虎教授主编。该论丛将学术性置于首位,并重视学术研究中“人”的因素。第八辑包括文艺复兴研究、莎士比亚研究、中世纪文化传统研究、学人之旅和书评等栏目,共收录15篇文章,作者分别来自意大利、美国和中国,包括著名学者皮耶罗·博伊塔尼、加里·泰勒和刘建军等。
主编:郝田虎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6卷第1期)》
王杰 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领域专业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两期,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和中国知网(CNKI)入选期刊。第26卷第1期共分“世界美学的声音——第十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研究”“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媒介美学研究”“书评与会议综述”等七部分内容。
主编:王杰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温馨提示
1. 本栏目为浙大文科近期出版的著作概览,来源于各院系机构公开信息。具体资讯信息,请关注各主办方相关报道。
2. 因人力有限,本栏目亦或有信息不周之弊,欢迎各单位积极推荐新出版著作资讯信息。联系邮箱:ronnier@zju.edu.cn。
3. 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浙大文科”微信公众号。
图片:苏开颜
编辑:寿容儿
责编:王 雪
往期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