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项目进展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海内外客家方言的语料库建设和综合比较研究”结项鉴定会顺利举行

浙大文科 2023-12-16

8月28日,由浙江大学文学院庄初升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海内外客家方言的语料库建设和综合比较研究”(批准号:14ZDB103)结项鉴定会在紫金港校区举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主持会议。

陈先春副主席介绍了参加鉴定会的专家,并对鉴定会的流程及要求进行说明。陕西师范大学邢向东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鉴定会的专家还有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教授、复旦大学陈忠敏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赵日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谢留文研究员。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教授参会并致辞。

会上,庄初升教授对项目的执行情况、主要研究成果以及贡献与不足等情况作了报告。该项目成果包括四方面内容:(一)田野调查,实地调查海内外42个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方言点,获得音频语料及其相应的记音材料近20万条;(二)文献整理,选择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传教士、汉学家编写的13种客家方言文献录入计算机,进行点校、注释,并将所搜集到的71种98册(篇)客家方言文献集成出版;(三)语料库建设,建设数字化介质的“海内外客家方言有声语料库”和“海外珍藏客家方言文献语料库”;(四)综合比较,就客家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展开纵横综合比较研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认真审阅结项最终成果并听取报告的基础上,专家组从调查布点、方言用字、音系说明、记音规范、语图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并发表了鉴定意见。邢向东教授代表专家组作总结并宣布鉴定意见。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空前的,是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对客家方言乃至整个汉语方言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专家组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同意通过结项鉴定,建议等级为优秀。

会议最后,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彦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项目结项只是一个分号,希望未来持续发挥研究成果的影响,形成研究团队和研究范式,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文学院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核心成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项目简介

阶段性成果《近代汉语客家方言域外文献集成(全50卷)》(商务印书馆,2023年)

该项目于2014年11月获批立项,至2023年5月申请结项,研究工作持续了八年多的时间,最终完成《客家方言调查报告》三卷(超过250万字)以及《客家方言音韵比较研究》《客家方言词汇比较研究》《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等三部专著(超过70万字)的撰写,建成两个大型语料库,出版《近代汉语客家方言域外文献集成(全五十卷)》(商务印书馆,2023年)等多部著作,在海内外专业期刊、集刊发表论文50余篇。此外,项目组还指导完成了10篇以客家方言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为客家方言研究培养了不少后备人才。

该项目是迄今为止海内外最大规模的客家方言调查研究项目,是汉语方言学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也是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的一项专题性工作,具有原创性、集成性、创新性。项目着眼于基础研究,广泛搜集第一手翔实可靠的材料,在为客家方言研究界乃至汉语方言研究界提供基础语料、基础理论方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项目的调查成果采用网络数据库的形式发布,能够实现其作为重大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公益效能,对于加强大陆客家与港台客家、中国客家与境外客家的沟通联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


来源:“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编辑:寿容儿

责编:王   雪

往期推荐


全面现代化与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办

杜江峰校长走访调研文学院

新书速递 | 浙大文科著作概览(二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