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在云顶之弈世界赛之后:一场属于所有玩家的旅途

钱泓言 竞核 2023-01-18

文化将过去的一切保存下来,也像江水拍向前去


不久前,云顶之弈举办了第四届云顶之弈公开赛(TOC4)和“巨龙之境”全球总决赛。那是我第一次去到云顶的赛事现场,在线下面对面接触到了一项电竞赛事的制作和一群鲜活的电竞选手们。


没错,从大学以来我就一直待在上海,但始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去到比赛现场,亲眼看一看真实的赛场和选手。


在TOC4现场,我第一次看见比赛时互为对手的选手们,一局比赛结束后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刚刚谁运气好谁运气差、哪里运营得好哪里又失误了,完全不像是从各大赛道中激烈“厮杀”出来的竞争对手,倒像是一起开黑的朋友。



哦,对了,或许你不是很熟悉云顶之弈的赛事规则。简单用这次TOC4举个例子,无论你是玩家还是主播,都可以通过城市网吧、直播平台、全民云巅三大预选赛道报名参赛,不需要注册成为职业选手。


是的,只要足够有实力,普通人也能一路打进全国甚至全球的总决赛。像第一届的TOC就有3名全民赛道选手晋级了最终决赛,其中Alphago选手更是代表CN赛区出战了第一届云顶之弈全球总决赛。


从一开始,云顶就已经给这个“全民电竞”的名头定下了基调。


三年时间,四届沉淀

说回这次的TOC4,在经历了数届比赛的探索后,TOC在近两届的比赛中设立了再战突围赛道,防止足够有实力的选手因运气等偶然因素错失了进军全国总决赛的机会。


事实证明,这样的赛制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最终参与决赛的8位选手中,有两位都是从突围赛道中脱颖而出的。


当然,在S7赛季的云顶电竞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迅哥。



很有趣的一点是,比赛一开始,TOC就给了我们选择采访的机会。你知道的,电竞赛事的新闻,最有价值的无疑是对冠军选手的采访,这其实也是变相让我们去预测当晚的冠军选手。


第一局比赛,幻灭选手拿下首胜。当时我就毅然选择预定了幻灭选手的采访机会,毕竟他是光明与黑暗赛季的世界冠军,而且一年前他同样也接受过我们的采访,算是老朋友了。


或许就是我一上来看好幻灭选手的缘故,后续的比赛里他并没能取得和第一局同样的优势,但好歹拿到了世界赛的门票。


大概是冠军之间的惺惺相惜,无论是幻灭还是迅哥,都和我主动聊起了对方,他们互相认为对方是最具天赋、最具实力的云顶选手。


迅哥(右二)、幻灭(左二)一同领奖


冠军间的默契和传承还同样出现在阿豪和迅哥的友谊中。作为TOC3的总冠军,阿豪遗憾地没能踏上决赛的舞台。于是,在半决赛后,阿豪将自己的秘诀倾囊相授给了迅哥,迅哥听完后表示大受启发,还定下了如果夺冠就分十万奖金给阿豪的承诺。


“当时我夺冠了之后立马给阿豪发消息,说给他转账,他还不好意思要,”迅哥笑着说,“后来我世界赛又拿了冠军,我跟阿豪说这次总好意思要了吧。他就在那边一直笑说这可以要,可以要的。”


起来,迅哥总是把“拿奖金,还房贷”这件事挂在嘴上,但我相信他从云顶之弈中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坚持、沟通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另一个有意思的点是,当我让几位选手在玩家、主播和职业选手这三个身份中选择时,他们并没有如我所想的一样去选择最容易让大众共情的“玩家”,也没有觉得对职业选手的身份有那么强的认同感,当然,这大概是云顶电竞的全民性所致。


对于这个问题,幻灭和迅哥都给出了高度相似的答案:“其实在日常生活里我是一个话很少的人,但云顶主播这份工作让我更愿意去和别人交流,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去更加积极、更有条理地生活。”


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很喜欢云顶之弈的做法。特别是紧张的决赛日之前,TOC还设立了一天轻松愉快的ALL-STAR表演赛日。


这一天,坐在比赛场上的不是神经紧绷的选手们,而是有我们熟悉的前WE中单若风和他的夫人戚蓝尹,也有我们熟悉的主播神超和树奈奈,还有一直默默支持着云顶赛事发展的解说和内容创作者们——林守、林小北、香菇滑鸡、昂哥。



他们也不用像选手们各自为战,而是两两组队,在双人模式中合作共赢。反倒是我们的TOC选手们坐在场下,乐呵呵地“锐评”着场上的表现,仿佛忘却了这是“决战前夜”。


到今天我还记得,在林小北和树奈奈凭借碧波龙和芬妮炮手“吃鸡”后,我前排的某位选手拿出手机,和其他选手分享着周姐在直播间“大开香槟”的激动场面。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云顶电竞,因为它是真正属于所有玩家的竞技。在这里选手们收获鲜花与掌声,而我们收获欢声和笑语。


放眼海外


在这次的云顶世界赛之旅中,除了职业选手,我还结识了一位很特殊的人物,制作组的人和选手们都叫他芒果,他在社交平台的名字叫作“融化的芒果CC”。


我想大部分即便每天都上线下一两把棋的云顶玩家,可能都不认识芒果是谁。说实话,在这次采访之前,我也不认识芒果,于是我问他,希望怎么介绍自己,他说:“就叫内容创作者吧。”


实际上,从云顶的S1赛季开始,芒果就开始致力于产出云顶之弈的教学攻略内容、及时搬运一些版本的更新、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以及与云顶设计师们沟通,现在偶尔还去客串一下云顶比赛的解说。但和他交流了一番后,我又觉得他的标签应该不止于此。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拳头游戏已经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电竞赛事主办方,但云顶之弈电竞起步较晚,是在S3赛季,对应峡谷的英雄联盟S10 WORLDS,举办了第一届“云顶之弈银河战争总决赛”。


当芒果和我提起这届比赛时,我竟然很难回忆得起什么片段。芒果向我解释道,由于时差的问题,第一届云顶世界赛并没有采用直播的形式,而是通过预录制在第二天的白天播出。相较之下,如今云顶赛事的制作技术、转播团队和直转播流程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也知道,无论是赛区实力还是制作水平,这都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靠着日积月累来提升的。第二届云顶世界赛,CN赛区迎来了“惨败”,没有一名选手进入到了最终的决赛,这也让芒果决定全面转向关注云顶电竞的领域。


在那一次世界赛前,芒果组织了全球选手间的训练赛,他发现中国选手们都有很严重的“偏科”,个人风格极强,甚至有些选手只玩一两套阵容。而且,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时的我们却没有去了解过外赛区的对局节奏、阵容倾向,只在国服一起“卷”,缺少国际化的赛区交流。


“那天打完小组赛的结果是和我们的向往是有个180度的大偏差的,所以我就去想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芒果说,“也是经历过那一次失利之后,国服的玩家开始渐渐地去打外服,看看有怎样的新思路可以挖掘。”


风水轮流转,随着跨赛区交流的增多和选手们的进步,CN赛区已经连续三届蝉联了云顶世界赛的总冠军,甚至成为了今年CN电竞的“最后排面”。越来越多的国外选手开始主动来到国服和TOC的云顶之巅服务器交流和学习,其中不乏Twitch最大的云顶主播K3soju、持续关注CN赛区的法国龙魂哥PasDeBol、实力不俗打进云巅排行榜前20的Souless。


芒果在其中也做了许多工作,包括搭建了帮助外服选手来到国服交流的频道,他甚至还做了一个网站,向外服玩家介绍了国内各大平台的选手和直播间。同时,他还负责在收录云顶电竞最全的Liquidpidea上维护国内云顶电竞赛事的内容更新,统计所有选手的比赛内容。



我问芒果,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不会感觉到疲惫吗?芒果想了很久,回复了我一段很长的话:


“云顶之弈让我结识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包括来自全球的普通玩家、高分主播、赛事选手,他们为这款游戏注入了活力和多样性;我也因云顶可以接触到腾讯幕后维护和运营的工作人员、拳头游戏的设计师和一些其他的员工,云顶之弈的成功不是必然的,我是可以站在玩家视角看到他们辛苦付出的少数人,我很庆幸可以与他们一起把云顶之弈社区建设得更美好。”



你看,游戏和电竞就是这样一个载体,它不追求商业大片那样在视觉和听觉上震撼你,它只是润物细无声般地陪伴着你,直到你从中收获生活的力量。


他问我,这样说是不是显得有点矫情。我回答说:“中国人就讲究个以棋会友,你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数字化的传承


“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小到大都没少和棋打交道。即便你不是一个象棋爱好者,也很难猜得透围棋那黑白间的博弈,但至少都和朋友在数学课买来的坐标纸上下过两把五子棋,在聚会上玩两盘飞行棋。


人类对棋这种方寸之间见真章的智力运动似乎有着天然的兴趣,因为它总是充满无穷的变化和博弈。就像大部分人都难以理解围棋的规则,也依然津津乐道于AlphaGo和柯洁、李世石的人机大战。


熟悉柯洁的人大概知道,他最近时不时会在B站开开直播,我偶尔也会刷到,直播间上常常挂着“只下围棋”的标题。但当你真正点进去之后,大多数时候,他都在下一款我们更熟悉规则的棋——云顶之弈。


于是,在柯洁的直播间弹幕里,观众们给云顶冠上了“赛博围棋”的雅号。我一开始也和网络那头的人们一起发着“哈哈哈”,不过细细想来,似乎还真是那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断发展的,无论是棋还是别的什么,千百年来不会只有一种形态。当然,要所有人都接受新事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电子竞技,也包括云顶之弈。


就在今年,云顶之弈与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宣布达成合作,共同致力于以数字化形态普及棋艺文化。我想,这会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云顶之弈已经举办了五次世界赛,说真的,这对一个诞生于2019年的电竞项目来说,已然是“年少有为”。而且,在未来我们能一直看到云顶电竞的身影,就像今年,即便各大电竞赛事外战成绩不佳,但没关系,云顶会出手,在年底给CN电竞轻轻托个底。



芒果说,云顶之弈和其他电竞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思考全部放在你个人身上,它是个真正能够决断出谁是最强选手的游戏。


我对此表示不赞同,因为在前面的采访中,芒果告诉我在这次世界赛期间,他和迅哥是室友。赛前,他就一直在帮迅哥从数据上分析玩某个阵容在哪个回合拿怎样的海克斯最合适,哪些海克斯不能拿,哪些英雄带多少件装备更合适。


芒果甚至还向我展示了一个国外的数据网站,其中详细统计了海外玩家的阵容使用率、胜率、不同海克斯在不同节点选择的胜率、不同英雄佩戴不同件数装备的胜率等等。



说实话,我有被深深地震惊到。原来表面上如此全民性、趣味性的赛事背后,还隐藏着如此高度数据化、职业化的样本分析,有条件的话甚至还能拉起一支专业的分析团队。我说:“这不就是反驳你的最好证明吗?”


芒果关掉了网站,顿了顿说:“就和下围棋一样,人不是AlphaGo,即便背再多棋谱到了棋局里也不能找到标准答案。信多了数据就会变得公式化,一点数据也不看基础就打不牢。但说到底,这不是数据与数据间的对局。”


是啊,云顶之弈诞生于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它有着炫酷的外衣、新兴的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积攒庞杂的数据样本。但是只要是棋,无论是象棋、围棋还是云顶这样的数字棋类运动,它始终是智力的较量、脑力的较量、实力的较量。


所谓对弈,始终都是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


我至今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句旁白:“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你看,云顶之于“弈”的含义,不就正在于此吗?




*爆料丨合作丨投稿:戳微信号  luoxuanwan11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