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享读 | 良好的家风究竟有多重要

小贴士


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可扫码聆听总书记原声,观看原片视频。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第四集 · 国之本在家


一、重视家庭

二、重视家教

三、重视家风


扫码观看整集视频





  一、重视家庭  


习近平: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扫码听总书记原声




主持人康辉:


刚刚的这段讲话,就是总书记在2018 年春节团拜会上讲的。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这句话出自《孟子》。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恒言”就是常言,常言都说,天下、国、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而每一个家庭的根本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


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敬畏的态度努力做一个好人,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够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而家庭和谐美满了,国家才能够做到秩序井然,天下才能够太平。


这其实是一整套的、具有实践性的、美好社会的建设纲领。在这个中间最核心的东西,天下、国、家一直到身,它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因为话说回来,个人也是家庭教育、家 庭涵养的结果。


在这儿呢,我们讲一个古代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那个小英雄司马光沉着、勇敢、砸缸救同伴这个故事,从北宋一直讲到今天。但是,我们在今天留下来能够看到的出自司马光的文字当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司马光他提自己砸缸救人这件英雄事迹。


在司马光自己的记述当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童年往事是什么呢?是青核桃的故事


当时司马光只有五六岁,他有一个姐姐比他大很多,然后姐弟两人就在一块儿玩,他们想要把那个青核桃去皮。我们知道青核桃外头那个皮其实是很难去的,司马光和他的姐姐忙活了半天也没能把那个青核桃的皮剥下来。然后姐姐就很气馁,有事走了。就剩下司马光自己,对着这个青核桃“运气”。这个时候呢,他们家有一个老仆人过来了,老仆人是有经验的,老仆人就弄了点热水把这个青核桃烫了烫,然后就把这个青皮剥下来了。剥完了这个核桃皮,这个老仆人就走了,剩下司马光,五六岁一小男孩就在那儿摆弄这个青核桃玩。这时候姐姐回来了,问是谁剥的?司马光小朋友就特别得意地仰起脸来说,是我剥的呀。然后他爸爸就把脸给沉下来了,说我一直都在旁边看着你呢,就是刚才这个过程我从头到尾都看到了,小孩子怎么能够说谎呢?因为父亲当时喊了一声,小孩子不能说谎,所以这件事情就深深地烙印在司马光的思想里边。


多年以后,司马光在一封信里边写到了这件事,他自己说,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敢撒谎吹牛了。不说谎,做一个诚实的人,这就是司马光从父亲那儿得到的教诲。


诚实的“诚”这个字,在成年之后司马光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曾经说过,诚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因为你有一颗挚诚之心,那么你表达出来的东西 别人是能够感受到的。


本着挚诚之心,以最诚实的态度对待别人,对待自己,不隐瞒自己的感受,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这个是司马光一辈子做人的原则。


而且后来司马光有个学生要离开老师的时候,就来问司马光说,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个能够作为座右铭的东西?司马光想了想就说,如果你一定要一个座右铭的话,那么就是诚实的“诚”字 吧。学生就问他怎样才能做到诚,司马光就说,从不说谎开始。


司马光践行诚实践行了一辈子,他确实是做到了,同时他把这个美好的种子又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后辈。而这颗挚诚的种子是在司马光童年时期,当他在摆弄青核桃的时候,当父亲大喝那一声的时候就种下了。


良好的家风培育人,它培育美好的种子,人从家里边把这颗种 子又带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影响到更多的人,从而营造出来一个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风气。这就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经典诵读 


《三字经》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二、重视家教  


习近平:


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家庭应该承担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扫码听总书记原声




主持人康辉:


我们刚刚听到的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6年12月12日他在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的。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爱子,教之以义方。”出自《左传》,“方”就是道,“义方” 就是道义,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的话,那就应当用道义来引导他。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就是如果你不用道义来引导孩子,不用道义来爱孩子,那就不是爱孩子,反而是害了他。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


我们知道,从《左传》到《资治通鉴》,中间隔了约1500年,可是这两句话一正一反说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应当怎样爱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好处的父母之爱。在这两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两出人伦惨剧。


在《左传》当中,说出“爱子,教之以义方”的是前卫庄公时期卫国的大臣石碏。


那石碏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因为他看到,卫庄公正在以一种不符合道义的方式爱他的小儿子州吁。


州吁好甲兵,就喜欢武器,喜欢舞枪弄棒,然后州吁的身边就聚集了一大拨亡命之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让州吁再这样下去的话,恃宠而骄,那必然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从而会造成卫国政局的动荡。


于是勇敢的老臣石碏就站出来对庄公说:“爱子,教之以义方。”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儿子的话,那你应该用道义来引导他。石碏甚至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就说如果你真的想废长立幼,想立州吁为太子的话,那你现在就赶紧把这件事定下来,不能老让这个事情不明不白地这样下去。如果是这样下去的话,那你就是在害州吁,你是在自取祸患。


但是卫庄公又是一个非常胆怯的人,废长立幼这样公然违背礼法的事情他不敢做,于是他就继续糊涂地爱着州吁。我们看到卫庄公的爱是一个非常怯懦的爱,仍然纵容州吁发展自己的势力。


结果怎么样呢?庄公死了之后,太子即位,很快就被州吁干掉了。那么州吁呢?他能踏踏实实地做卫王吗?州吁就被卫国人给杀掉了。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得到好死的,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卫庄公用违背道义的错爱杀死了他们。


但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就是像卫庄公这样的糊涂的父亲,又好像真是史不绝书,所以就有了后面这句“爱之不以道, 适所以害之也”。


那么这位糊涂的父亲是谁呢?这位糊涂的父亲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统治者石虎。石虎有太子,名石宣,但是石虎更爱他的小儿子石韬。于是这位爱子心切的父亲就给了太子石宣和小儿子石韬以同等的机会,让这两个儿子轮流处理国家大事。他自己做一个甩手掌柜,乐得清闲。


这问题就来了,石虎的这个决定让当时的大臣申钟感到惴惴不安,忧心忡忡。于是他就对石虎说:“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如果你不用道义爱你的儿子,那你就是害了他们。


结果最终是石宣杀了石韬,然后石虎又杀了石宣,兄杀弟,父杀子,人伦惨剧,莫过于此。为什么“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的悲剧会不断地发生? 


因为溺爱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教之以义方”却是非常困难的。首先你得分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义方”,然后你还得动脑子分析,花力气学习,你得弄清楚什么是对孩子有好处的,我们必须要学习,我们必须要动脑子,必须明白“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我们要努力学习“教之以义方”,给孩子正确的爱。


 经典诵读 


《安乐铭》节选·苏洵

人禀天地正气,原为万物之灵。

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纲纪人伦。

竭力孝养父母,劬劳恩似海深。



  三、重视家风  


习近平: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

扫码听总书记原声




主持人康辉:


刚刚总书记这一段关于家风的讲话,也是他在2016年12月12日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时候说到的。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是出自《周易·坤·文言》。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非常容易懂的。直译过来就是说,那些常常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福泽深厚,那些常常做坏事的人家一定会遭到祸殃。


积善、积不善,重点都在于一个“积” 字,积就是积累的“积”。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其实就是量变会促成质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这“余庆”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这个余庆就是,往上说、往大里说,家庭要为国家培育栋梁。那么往一般的普通人家说,这个“余庆”首先是家庭里涵养出来的和睦之气。而这个和睦之气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安心地颐养天年。这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那么“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余殃”又指的是什么呢?往大处说,历史上的悲剧不少。杀父弑君,家庭不睦的;父子成仇,兄弟阋墙,妻离子散的。那么再往小处说,那种小的矛盾积累在一个家庭里,它会让生活在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愉快。生活在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很可能就会愁眉苦脸地度过这一生。


而我们知道,其实生命来得多么宝贵,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最基础和最坚固的,它奠定了我们每 一个人人生的底色。正直、善良、有崇高追求的父母会培养出来积极上进的好孩子;而那些好吃懒做、惯于偷奸取巧的父母就没有理由责怪孩子没有上进心。


家风之可贵是我们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


 经典诵读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节选·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以上内容选自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往期推荐

享读 | “平语近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享读 | 黄蓉的厨艺在宋朝很厉害吗?

荐书 | 领袖在开国大典前后


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