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4个步骤,让别人心甘情愿帮助你|如何正确求助
本文字数5523,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如何正确求助》
作者海蒂·格兰特(Heidi Grant),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动机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神经领导力研究院(NeuroLeadership Institute)首席科学家,协助企业等组织发展战略,打破决策上不自觉的偏误,培养组织的成长心态。曾在TED作过与本书相关演讲,浏览量高达300万次。多次在权威学术杂志以及BBC、《哈佛商业评论》等重量级媒介发表学术成果。著有畅销书《成功、动机与目标》《给人好印象的秘诀:如何让别人信任你、喜欢你、帮助你》等。
需要帮助,但开不了口?
开口求助,却总遭冷遇?
获得帮助为什么这么难?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告诉你,求助其实很简单!以幽默和富有洞察力的故事,告诉你如何通过实用的四个步骤让你的朋友、家人和同事轻松伸出援手。学会正确求助,轻松获得他人援手,让工作和生活更简单、轻松。
我们为什么要求助?首先,因为现代的职场分工越来越细,有效的协作互助已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底层能力。有些工作如果你不去寻求帮助,可能自己做得累死,而且会很耽误事;其次,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些需要求助的情况,比如明明我们可以问个路,更快找到目的地的,结果自己却情愿原地兜圈子,因此错过了接下来更重要的事。
所以无论在哪个场景,求助都是我们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的重要一环。我们知道求助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却无法开口求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求助会引起我们的不适感
20世纪70年代的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开展了一项“地铁研究”。他想知道如果没有人给你让座,你主动在地铁上向其他乘客寻求让座会发生什么事,于是他组织他的研究生做主动求助让座的实验。
结果大出人意料,首先,68%的人是愿意让座的;其次,很多学生说,这次求助是一生中最糟糕、最痛苦的经历,有的人在张嘴前突然感到恶心,有的人还没有说“请让个座给我”就已经脸色苍白了,使得不求助也有人愿意给他让座了。米尔格拉姆自己也加入了这项实验,他和他的学生们一样感到崩溃,求助前充满了羞耻感。
要明白为什么向人求助会让人如此痛苦不堪,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人类大脑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的大脑有一个部位叫作背前扣带皮层。这个部位含有高浓度的阿片受体(负责接收疼痛和奖励),这比大脑的任何一个部位含量都高。在遭到拒绝或者不公对待时背前扣带皮层就会被激活,这和头痛的原理是一样的。
我们总是需要与其他人类团结协作才能在世界上成功存活下来。如果求助被拒绝,就可能会威胁到人际关系的和谐。比如对方拒绝你,你就会觉得对方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不喜欢我。这个时候我们大脑就会产生负面反馈,背前扣带皮层被激活。
社会心理学家们长期致力于研究人们对关系受到威胁(比如遭受拒绝)的敏感度。他们发现,一次微不足道、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拒绝也会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比如,心理学家基普·威廉姆斯使用了一个名叫网络掷球的电脑游戏。通常,由一个受试者告诉实验参与者,他将和其他两个网上的玩家一起玩虚拟的投球游戏。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相互传一会儿球。但是这个游戏最后被人为操纵了——刚开始,三个人都相互传球,不一会儿,两个线上的玩家却只顾来回传球,完全把实验参与者排除在外。
结果怎么样呢?威廉姆斯实验研究的参与者在人际关系、积极心态甚至自尊心上都出现了极大的落差。对于网上两个玩家的拒绝,他们感到非常的不愉快。
2、担心别人拒绝我们
我们通常会认为别人会拒绝我们的求助。很担心被人说“不,很抱歉我不能帮你”。这种心理往往和自尊挂钩,一旦别人拒绝,就会头脑发胀,不知所措,把头低在尘埃里。
而且心理学家海蒂·格兰特认为,当求助他人时,一种常见的反应就是“呃,好吧,我想我最终只能......”当从别人那里取得了帮助,又会觉得耽误了对方的时间和精力,总有内疚,对不起别人。
但这种状态是不对的。富兰克林曾说,“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而不是因为害怕被拒绝而选择不去求助,毕竟我们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分工协作,而互相帮助是必然的,也是有必要的。
很多时候,你的“求助”不仅没有打扰到对方,还会让关系升温。更何况,术业有专攻,你以为很难的问题,其实对他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所以,不要吝啬“求助”。
很对人会错误认为,对方会拒绝我们。但是,当我们弄清楚这种可能性时,坦白地说,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错得离谱。人们极度低估了别人会应他们直接的请求而提供帮助的可能性。
1、面对面法
博恩斯做了一个研究:要求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生在校园里面寻求帮助,具体是让别人填一个问卷调查,这会花费别人五到十分钟的时间。1研究者让问卷调查的分发者预估一下他们完成5份问卷需要问多少人,他们预估平均得20人,而真实的人数是10人。
研究人员重复了这项实验并提出另外两个要求:向别人借用一下手机,让别人送自己到校体育馆(只有很短的一段路程),两次实验都出现了相同的结果。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在校园里参加一个寻宝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实验参与者让路人在平板电脑上回答一些百科知识问题,如果回答正确就会得分2。受试者们不仅低估了愿意参加回答问题的人数(25∶49),就他们能够回答正确的题目数量而言(19∶46),他们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完成这项任务所要花费的全部时间也都被低估了。
在最近一篇综述中,博恩斯描述了她和同事一起进行的一项研究。在这个研究中,受试者们总共向超过14000名陌生人寻求各种各样的帮助4。她发现这种服从率(人们实际愿意帮助的概率)平均被低估了大概48%。换句话说,人们愿意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两倍于我们所认为的。
为什么这些寻求帮助的人会严重低估他们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呢?博恩斯和他的同事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点选取的失败。当一个寻求帮助的人在推测他能获得帮助的概率时,他们通常只是单纯地关注这会给提供帮助的人带来多少不便和负担。帮助的过程越痛苦,人们就越不可能提供帮助。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种推测方式却忽略掉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对于帮助者来说,他们说“不”所要付出的代价。什么意思呢?这个很简单。
比如,你的同事过来找你帮忙,但是你不想帮他,你拒绝了他。这个时候你内心是不是会觉得不好意思?你可能会不安,感到内疚。毕竟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
第一次拒绝别人,我们总是能比较容易地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求助的成功率不是百分百的原因。“我很忙”或者“我今天身体不舒服”能很好地帮我们减轻心里的负罪感,一次可以,但不能一直有效。当别人第二次向我们求助时,你就得找出非常充分合理的理由来拒绝别人,要么你就只能选择不再忍受当坏人了。所以研究对于这一点描述得很清楚:拒绝过别人一次的人,下一次他会更有可能,而不是更不会去帮助别人。
总的来说,第二次求助要比第一次求助成功概率要高很多。似乎没有人喜欢两次都被别人看作一个不近人情的混蛋,毕竟一次就已经够糟糕了。
2、以退为进法
以退为进的原理非常简单:通过提出一个别人一定会拒绝你的比较困难或者离谱的要求,进而提出你实际想要提出的一个较为合理的要求,这样,你的要求会更有可能被别人所接受。
以退为进法经常用于营销。先降低对手攻击的可能性,紧接着快速找到对手竞争中的弱点去攻击他,打乱对手最初的策略。
比如,20世纪80年代,婴儿尿布市场的竞争中,当时还是初创公司的爱生雅推出了价格比较低的产品,来挑战当时的尿布市场领导者宝洁。当爱生雅进入美国德克萨斯州市场时,宝洁的反应非常强烈,铺天盖地地发优惠券,而且优惠力度非常大。
当时,爱生雅的 CEO 彼得斯已经意识到了宝洁的攻击,这次攻击也让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难受得很。如果爱生雅什么都不做,公司就进不来,但又没有能力像宝洁那样大量印刷发放优惠券。那怎么办呢?爱生雅干脆做广告说,拿宝洁的优惠券就能来买爱生雅的尿布。结果就是,宝洁的优惠券发得越多,爱生雅的一次性尿布也跟着卖得越多。
你可能好奇我们再一次向第一次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人求助的话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因为帮过一次忙了就不太可能会继续提供帮助了吗?不!他们依然有很大可能再次提供帮助。这要归功于求助人的“朋友”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一个奇怪但又很强大的心理现象。就是当自己的行为和事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调和这种矛盾,让它变得统一,变得能解释得通。
比如,有很多外企招聘通常都会设很高的门槛,要进这些企业就得经过层层筛选,面试、笔试都得好几轮,这么做一方面的好处是可以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进来的人就更不愿意跳槽。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才进来的,如果进来了之后又出去了,这些努力就都白费了。
所以尽管这个企业的待遇、发展前景可能很一般,他们还是倾向于觉得这个企业不错,这就表明,如果一个人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自愿经历某个困难的时候,这个目标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过去提供帮助现在却要拒绝你会造成前后的不一致或者矛盾,这会导致认知失调引起的让人不适的紧张感。研究表明,在起初第一次同意帮忙后,人们都会不遗余力并且不厌其烦地去提供帮助。这也启发了另一个几乎和以退为进法截然相反的销售策略,叫作登门槛法。
3、登门槛法
要使用登门槛法,只需先向别人提出容易接受的,相对比较容易的请求,一旦别人同意了,你接着向他提出一个比之前要困难一点的请求。
比如,作者的一个朋友问她是否能把他的一盆植物放在作者的公寓里,这样在他离开两周的时间里作者能给它浇水。作者很热情地同意了,紧接着他又问可否把他的圣伯纳犬一道放在作者家,作者也同意了。作者说,就是登门槛法让他清理了一年的狗毛。
总的来说,求助者一贯低估他们得到帮助的概率,但实际上,人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乐意帮忙。对于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说,拒绝别人真的非常非常痛苦。事实上,只要我们已经说过一次“不”,我们就不太可能再说一次。
由于认知失调的作用,人们会认为我是一个好人,所以我们要乐于帮助别人。并且,我们会一直这样认为下去。因此,当我们再一次向对方求助时,会更容易成功获得帮助。
除了以上三个方法以外,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四个求助步骤:
第一步:帮助者需要了解到你可能需要帮助
许多人好像都有个错觉,认为人们都在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觉得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该知道而主动帮忙。其实,人们通常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很少在意周围的人和事,以及其中的原委。心理学上著名的”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说的就是这种“非注意盲视”现象。
一般来说,当人们专注于某一个特殊的目标或者任务时,或者是有很大程度上的知觉负载时(例如,有很多分散注意力的图像和声音),就很容易出现非注意盲视。
这就是为什么在嘈杂繁忙的环境(比如大城市),人们就不太可能注意到有人需要他们的帮助,这样就会导致比起在更安静的偏远乡村,他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要小很多。所以,求助就要尽早说出来,不要坐等帮助。而且,为增加获助概率,要尽量向那些有可能关注到你的人求助。
第二步,帮助者需要知道你渴望得到帮助。
人们没有读心术,他们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有人站在高山上眺望远方或站在河边发呆,我们或以为对方想不开,或认为在想事情,想帮忙但碍于不知究竟,而选择不帮忙,心理学上称之为的“观众抑制效应”。人们普遍有怕因猜错而在人前出丑的心理。
所以,求助时,要说出自己的求助渴望,因为,人们不会读心术。如果你主动说清自己的需求,那么潜在的帮助者不但更有可能会注意到你的需求,也会更确定他提供的帮助是你需要的。
第三步,帮助者需承担起帮助你的责任。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人在空无一人的旷野向你求搭车,你会毫不犹豫停车帮忙,而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你可能认为会有其他人帮忙,而继续赶路。这并非冷漠无情,而是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责任分散效应的受害者,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就是他们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通过群发邮件来求助。没有什么能比盲目而宽泛的求助更能让我们感到自己不用非得去帮忙。
比如,对于找人推销你的产品,审阅你的书籍或者在你的创业上搭把手等问题,你问了多少人?几十个?几百个?如果你不是那么费心尽力想求得我的帮助的话,那么很明显是因为你身边还有很多其他能够帮助到你的人。坦白地说,如果我试着帮你的话,那么我的责任将会很大。
所以,当你寻求帮助时,请注意你得明晰别人帮助你的责任从而来消除他们的困惑。当你需要帮助时,花点时间直接一个个地问,并发一封单独的私人邮件,要不然,你就非常容易被忽视了。
第四步,帮助者需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也会因此而羞于开口求助。但作者认为,你只需做三件事就能从一个很忙的人那里得到帮助:
第一,清楚详细地告知你的需求以及这需要花费帮助者多少精力。
第二,让自己的请求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别人能够抽得开身来帮助你。
第三,愿意接受那些并非你所求的,而帮助者力所能及给予的帮助,因这会使双方关系更进一步。
总结一下,要提供救助,你的救助人必须意识到你的需求并确信你是渴望他的救助的。你可以直接明了地向他求助,这会让事情变得更为简单。不要去兜圈子。他或者她同样需要承担起帮助别人的责任,而这在请求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个人而不是整个一群人时更容易实现。最后,你的帮助者也有自己的生活,请确保你的请求是合理和清晰的,并且你要敞开心扉接受一切你可能获得的帮助。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往期推荐
一本写给女性的人生觉醒书,教你成为不被定义的动态的自己|你好,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