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避免“过度养育”让孩子变得独立又自信|适度养育

楠悦读 楠悦读
2024-11-26

本文字数5300,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适度养育》


作者【澳】朱迪思·洛克(Judith Y.Locke)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她的工作是为儿童、青少年、父母提供心理咨询,在这一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她还是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当代养育方式、孩子与家长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业领域中的亲子互动等问题。


养育的终极哲学,是在爱与约束中掌握一种平衡,但是现实中经常会发生一种情况,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带着爱意尽心尽力地照顾孩子,甚至不惜自我牺牲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孩子并不能如父母所愿,变得成熟且自信,相反,父母越是努力鼓励、支持、陪伴孩子,越是费尽心思调动身边的资源帮助孩子,他们的孩子就越是叛逆、拖延,甚至脆弱、情绪化、厌学、频繁地自我伤害。


为什么呢?因为家长采取了错误的养育方式,也就是作者所说的“过度养育”。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对孩子采取一种“适度养育”的模式,果断削减那些过剩、不必要的物质和关注投放,并且降低对孩子不切实际的预期。


01

认识“过度养育”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画了一张图,通过家长对孩子的回应,以及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这两个维度,把亲子养育细分为四个维度,也就是四种模式,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所谓回应,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照料和关爱;而要求则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通过言传身教,激励与承接,确保孩子达到期望的各种手段。


爱孩子同时又要求孩子举止得体的父母被认为是“权威型父母”;通过大喊大叫要求孩子遵守规则,但对孩子很少表现出爱和回应的父母是“专制型父母”;非常爱孩子但又无法让孩子遵守某些行为准则的父母是“溺爱型父母”;而既没有爱,也不坚定地认为孩子需要承担行为责任的父母则是“忽视型父母”。


那到底什么是过度养育?传统儿童心理和教育家都认为,同时对孩子做出高要求,并对孩子的要求做出高回应的“权威型”育儿模式,是最理想的。


然而,今天很多孩子家长的想法却陷入了一种思想误区,那就是,既然自己在育儿中的投入,和得到的回报成正比,那么自己只要不断追加投入,就可以持续得到不断增长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家庭对孩子的回应,也就是资源投入,以及对孩子的要求,都升高到了一个非正常,乃至极端的水准。按照作者洛克的说法,这种同时具备极端回应和极端要求的养育模式,才是过度养育。


1、过度养育的特征


首先,过度养育,在回应方面的特征包括:


1.整个家庭生活以孩子为绝对中心展开,父母甚至会放弃让自己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工作升迁机会,就为了维持已经过分充裕的亲子相处时光。

2.为孩子提供物质极大充裕的童年生活,甚至超越父母收入可承受的标准。

3.过度关注孩子的情绪:为孩子各种失范,甚至不良行为找借口,并做出过度解读,从而导致孩子发现,自己利用最轻微的行为,也可以让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并实现情感勒索。

4.对孩子过度信任:如果孩子犯错,父母常常倾向于把责任归咎于他人,从而使得孩子习惯于撒谎,也就是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描述外界的一切,甚至会让孩子形成根深蒂固的“受害者心理”,拒绝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应有的责任。


其次,在过度养育中,父母的极端要求通常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1.在学业和特长技能上,要求孩子出类拔萃,无视孩子的能力天赋短板,信奉“大力出奇迹”,不断压迫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让孩子不断自我加压,一点挫折都会让他们感到心理崩塌。

2.在人际关系上,要求孩子成为同龄人中的社交明星,甚至为孩子的社交规定了严苛的量化标准,结果就是孩子认为自己真的有社交障碍,或者干脆把社交生活决定权交给父母。

3.强迫孩子保持快乐,忽视孩子真正的情绪表露。

还有一部分父母的“过度养育”,就是直接的放纵和溺爱,投入高,但是要求低,作者称之为“直升机父母”或者“割草机父母”。什么样是直升机父母?直升机会在空中盘旋,一旦下面有什么需要,它马上会降落下来,然后提供孩子的所需。


比如,当孩子忘了带什么东西到学校,家长说“那我帮你送”;有一位母亲,不放心上大学的孩子,居然想在孩子大学校园里搭帐篷,并要求校方答应,在开学的前两周,允许自己和孩子一起睡。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过度养育”的出现呢?作者说,这要归咎于几个因素,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生存环境更加安定,所以这就使得我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并且把孩子的需要也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首先,是孩子的自由意志和各类物质精神需求。其次,是孩子的自尊;然而,对自尊的过分强调和重视,导致了一种养育观念上的误区,那就是,优秀的孩子,都是高自尊的,而孩子是否能够具备高自尊人格,原生家庭环境几乎要负担全部责任;所以,孩子在各个方面只要表现不佳,就会被笼统地归咎为“低自尊人格”,换句话说,是家长对孩子的照顾不周,导致了这种情况。


然而,问题的起因可能截然相反:由于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太多的关爱和资源,从而让孩子形成了一种特权感,认为自己是整个家庭乃至世界的中心,可以在任何关系和场所中为所欲为。如果父母错误地把孩子的反常表现归咎于低自尊,那么很可能会对孩子继续过度补偿, 从而进一步助长孩子的恶劣行为,强化他们不切实际的高期望,而恶果,最终会在他们步入社会或成年后集中爆发。


另外,由于整体教育制度的发达,以及各类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使得儿童心理学和青少年教育,成为一门地位不断升高的“显学”。


2、盆景儿童


有的父母会竭尽全力保证孩子的成功和快乐,这种做法反过来也会限制孩子成长为自信、独立的成年人。作者将那些受到这种限制性养育方式影响的孩子称为“盆景小孩”。


盆景是一种古老的培育微型树木的艺术,是种装饰家庭或庭院的艺术,不同种类的植物被人为地培育成微型景观,它们被种在很小的容器里,并经常被修剪,以确保能匹配相应的环境。


盆景被种植在不大的容器里,经常被修剪,以适应主人的审美和环境;盆景根系浅薄,生命力非常脆弱,难以经受气候变动,离开主人的修葺和照顾,就会枯萎死亡。


而“盆景儿童”,顾名思义,就如同盆景一样,高度依赖父母的照料。父母如同修剪盆景一样,对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做出种种干预和规划。这些,都导致“盆景儿童”盆景小孩在离开家后,通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别人没有像父母那样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不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已经习惯了接受高水平照顾的盆景小孩觉得,如果缺乏这种关心,他们将无法生存。如果遇到不适或困难,他们可能崩溃。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给我们列举了“盆景儿童”的种种缺陷。


首先是生活自理能力差,过度依赖父母,以及他人;其次,是心理弹性差。由于父母包揽一切,“盆景儿童”缺乏面对挫折的机会,当然也缺乏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心理调适能力,一点小小的不顺,就能让他们深受打击,自我价值感严重受挫,难以恢复;第三,是持续的焦虑和不健康的完美主义倾向。


最后,是孩子由于家长的过度投入,而产生了一种特权感,认为不仅是父母,所有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一旦孩子在过度养育下,变成了“盆景儿童”,那么亲子关系就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同时在伤害家长和孩子。


02

如何进行适度养育




避免自己的孩子变成“盆景儿童”者提出了两个原则,首先,要想让孩子茁壮成长,就必须让他们经历风吹雨打,帮助孩子长出更为结实的枝干,和更发达,深深埋进土壤的根系。其次,家长应该对孩子的需求进行“适度回应”,同时把对孩子的期望降到“适度标准”。


1、建立自信


自信是掌握生活技能的重要基础,帮助孩子建立真正且持久的自信,将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因为自信,是独立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重视亲子相处的质量,而非时间。


首先,亲子间的相处时间越长,越难保持一个愉快的理想模式。其次,短暂的分离其实有助于孩子逐步培养安全感和自信心,孩子已经和父母享受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所以他们会逐步学会,在短暂的分离中自娱自乐,自主探索周边世界,这样既不会出现分离焦虑,也不会对父母过度依赖。


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让孩子独处的时间应该逐步拉长。如果孩子能够在这段时间中独自玩耍,不出现情绪焦虑,就可以在奖励记录表上贴一个小贴纸,积攒一段时间后,给孩子一点小小的奖励。反过来说,家长也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必要的家务或者手头的工作,甚至有一小段独处的时光。


其次,积极恰当的表扬。很多父母都会表扬孩子,这是好事。我们都知道,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表扬都有积极作用:表扬既可以让他们关注自己做得好的行为,也可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表扬要集中在孩子行为的细节上,不要大而化之;用那些夸张的大词。赞扬的行为,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调整,不要因为孩子做了那些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给予表扬。父母的赞扬重点,是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是禀赋。


2、帮助孩子融入同龄人


帮助孩子融入同龄人圈际,成为“受欢迎的小伙伴”,从而让孩子能及早开发共情能力,尊重他人需要,日后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在家庭生活、亲子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留意别人的情绪和体验。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绘本的时候,一起探讨人物角色的感受,鼓励孩子通过这些角色的选择、面部表情,来推断他们的内心活动。


其次,父母还可以让孩子旁观自己对于一些家庭活动的讨论,以便学会照顾他人感受,满足他人需要。比如去哪里过周末或者聚餐,在购物时如何分配消费开支以便兼顾全家人的需要等等。


等孩子年纪逐渐增长,家长还可以尝试让孩子理解,现实世界中他人需求的真相。这就可以通过家长和孩子有意识进行的游戏扮演来进行练习。比如扮演医生和病人、售货员和顾客、学生和老师,甚至残疾人和正常人等等,帮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体会他人的感受。


3、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


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让他们尽早建立从逆境中恢复心态平衡的能力。心理弹性是指个体从逆境中恢复心态的能力。虽然自信和父母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孩子发展心理弹性,但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要是通过直面挑战和应对挑战培养起来的。


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接受一个真相,我们生命中大多数的时光,都将是“普通的一天”:在小小的美好幸福之外,必然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我们的付出未必有回报,我们相信的正义公平原则,也会常常失灵,而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其次,父母当然要对孩子遭受的挫折和不幸感同身受,但这并不等于我们需要道歉,或者亲自干预,替孩子解决麻烦,甚至给予物质安慰,因为这样会让孩子的意识中养成错误的心理路径:自己遭遇的不幸,可以归咎于父母,所以父母帮自己解决问题是天经地义的,顺便还以此为筹码索取补偿;同时孩子还会患上习得性无助。


作者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建立足够强大的心理弹性,正确的方式应该是:


第一,让孩子体验所有的情绪,包括愤怒、沮丧、悲伤等负面情绪,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建立面对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第二,如果孩子的情绪是合理的,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选择倾听,并与孩子共情。

第三,如果孩子提出了过分要求,不要答应,但可以允许孩子情绪宣泄。

最后,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可以向孩子流露负面情绪,但应该同时告诉孩子,成年人能够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不要向孩子寻求过多安慰。


4、帮孩子学会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而采取建设性行为及合适行为的能力,年龄小的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他们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发展这种能力。一般来说,孩子发展自我调节能力的黄金关键时期,是3到7岁,所以培养必须从这个年龄段开始。对此,作者为家长提出了三条要求:


1.父母需要设置有效的家庭规则,布置各种常规任务,分配家务。

2.下达指令时简洁有效。

3.对违规行为实施惩戒。


同时,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遵守这些规定,这样会有效激发孩子的模仿和遵守行为,所有家庭成员都会获益匪浅。哪怕家庭收入水平不错,也不要让孩子的生活过于轻松富足。作者说,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独立后,依靠劳动所得的生活水平,和待在家里继续“啃老”的生活水平相差太大,那么孩子肯定会失去独立发展的动机。


5、“后退一步,让孩子站起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逐渐允许孩子变得独立,相信孩子的能力,这样孩子才会更有责任感并成熟起来。换句话说,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


作者洛说,家长们可以给孩子画一张“成熟坐标图”。横坐标是孩子的年龄,纵坐标是孩子的独立和成熟度;身为家长,你可以从生活自理能力、自信度、对生活的调理控制能力,以及经济独立能力等各个维度来量化评估,此刻,孩子距离一个真正独立而成熟的成年人,究竟还有哪些差距,在孩子年龄抵达18岁之前,身为家长的你,还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哪些能力和心智上的培训,才能达到目标。


如果家长们采取了正确而恰当的教育方法,那么这条能力成长线,会呈现为一条平滑而不断上升的直线,最终在孩子十八岁时,到达那个合格的能力评估点。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往期推荐

如何说服他人?靠的不是道理,而是“利”|隐藏的博弈

如何写出有说服力,能产生共鸣的好文章?|共鸣写作

学会重新提问,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问

分心时代如何提高注意力?|刻意专注

多动症是缺陷还是优势?|分心的优势

职场秘籍,帮你打通职场新思路,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找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楠悦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