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欲望不一定要被满足,但代表的意义需要被满足?|共情式对话
本文字数4732,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共情式对话》
本书的作者叫曲丽,她是国际自体心理学协会会员,自体心理学讲师。自体心理学,也称主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它是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关注的是自体的发展以及自体客体转移关系。
“自体”,指的是一个人的主体体验。“自体客体”,英文是“Self-object”,指的就是他人。“自体客体需要”,意思就是获得来自他人的理解性回应。自体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痛苦来源于错位的关系,要想理解人的痛苦,就要回到那些没能获得理解性回应的关系中。
书里,作者指出了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人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满足所有需要的理想关系,而是不用再担心自己的表达不被理解。作者说,人们通常认为是欲望带来冲突,冲突又导致痛苦,是我想要的太多,所以我要降低自己的欲望。但作者指出,这是对欲望的误读。其实只有那些关乎生存的欲望才需要获得满足,其他大多数欲望需要的只是理解性的回应,比如承认、允许或者认同。欲望本身没有错,如果欲望没能获得理解性的回应,才会带来痛苦。
痛苦是关系出了问题,而不是欲望出了问题。
关系的核心是情感连接,失去了情感连接才是痛苦的根源。
欲望不是需要被满足的,而是需要被理解的,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不用担心自己的需要不被理解和遭受拒绝。
双元视角,将带你看见人类关系的本质,用体验替代防御,发现与面对彼此的渴望与恐惧。
共情式对话,提供了一种改进人际关系、加强与重要他人情感连接的可行途径,用心理学最前沿的主体间的对话方式,让你有机会获得解决人际关系困境的终极对策。
01为什么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为什么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呢?人的烦恼看起来各式各样,但最终都指向两个主题:存在和价值,它们构成了“我”的核心意义。“存在”,指的是“我”被看见、被承认、被允许;“价值”,则是“我”被认可、被肯定、被欣赏。这些意义关乎一个人对自己的判断,是人的幸福或痛苦的重要来源。
1、 精神痛苦形成
你发现没,这两个主题,无论是被看见还是被欣赏,都是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有关“我”的意义,不是我自己构建的,而是通过来自他人的回应建立起来的。
肯定的回应能让我获得愉悦感和安全感,让我能建立并巩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否定的回应则让我感到沮丧和不安,让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压抑自己的感受。所以,人的精神痛苦的形成是和重要他人有关的。
很多人认为,烦恼的形成好像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比如“是我做得不够好”“是我要的太多”“我需要学会放下”。但作者认为,这是我们对欲望的误读。
2、 对欲望的误解
首先,人的痛苦是欲望带来的。比如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就常常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而父母对其需求的满足必然是有限制的。一旦孩子坚持要求、父母坚持规则,双方经常会演绎成孩子大哭大闹,父母烦躁发怒的局面。
面对这样的情形,作者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满足欲望,而在于是否满足了欲望所代表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一个人被允许获得满足欲望的开心体验。当父母给孩子传达出“我知道你还没玩够”的态度,孩子就会确定,“表达需要是被允许的,爸爸妈妈是愿意让我开心的,只是我现在不能再要了,明天我还是可以得到的”。这时,虽然孩子会有些遗憾,但仍然保留期待。
相反,如果父母变得很严厉,摆出各种道理拒绝孩子或者直接忽略孩子的需要,孩子可能就会觉得,父母不高兴了,我的那些欲望被否定了,这会让孩子感觉“我的开心会让父母不开心”。
被拒绝、被否定,会让你不断质疑自己的需求;被嘲笑、被贬低,会让你感到自己不配表达需求。这些对欲望满足带来的开心体验的否定,才是痛苦的根源所在。
其次,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作者认为,其实不是人们贪得无厌,而是欲望背后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被满足。贪婪的欲望看起来只是不懂克制,但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真正的问题。所
面对痛苦时,人们有一些常见的反应。比如想要用理性解决情感中的痛苦,又或者大发脾气,表达情绪,情绪背后的羞耻和恐惧却难以启齿。有时,我们连表达情绪都做不到,反而会说自己身体不适,说自己头痛、心慌、胃口差,用身体感受来代替表达心理的痛苦。哪怕一个人已经采取了各种防御策略来消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但很多时候依然会很难受。这是因为情绪是一种用来表达感受的语言,而不是一种需要消除的症状。比如,焦虑、抑郁,以及在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各种状态就是人们在内在痛苦的影响下显现的各种反应,是内心痛苦的线索。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作者每天都会见到那些陷入痛苦的人,她说,形形色色的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无非是在告诉我一件事:他们想让我知道他们的痛苦”。他们在挑战人类的难题——在精神世界的深处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人类的难题,或者说人类关系中的两个困境,分别是“两难”和“双盲”。“两难”的意思是,在关系中,表达需要可能会招致拒绝和否定,这让人感到恐惧和羞耻;但是不表达需要,问题和痛苦就消除不了。也就是说,亲密需要靠近,而靠近可能会受伤,这就是“两难”的意思。当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需求背后的恐惧和羞耻时,它们就处于盲区中。如果对方和我们一样,那么我们既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对方,这就是“双盲”。
02我们有哪些深藏于心的渴望和需求?作者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对夫妻,丈夫出轨了,原因是他觉得妻子对他关心太少。妻子很受伤,无法接受丈夫的指责。丈夫希望妻子关心自己,妻子希望丈夫认可自己;丈夫无法面对自己是一个背叛者的事实,而妻子也不愿承认自己的确对丈夫有些冷漠。问题到底出在哪?他们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丈夫压抑了对关心的需要,他害怕自己被妻子拒绝,而在他的出轨对象那里,他反而更容易表达需求。妻子不确定自己是否是被喜欢的,觉得主动靠近丈夫会显得自己很卑微,于是和丈夫保持距离。丈夫不知道妻子不关心自己是为了逃避卑微的感受,妻子也不明白丈夫不向自己表达需要是因为害怕被拒绝。双方都无意识地隐藏了真正要表达的东西,用攻击做了替代表达,用击中对方痛点的方式来掩饰自己无法面对的部分,陷入了恶性循环。这对夫妻的问题表面上是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实际上他们是双双陷入了无法表达和无法听懂的困境中。
我们都曾因为不被理解而受伤,但我们依然渴望关系、渴望表达和理解。那么,是否有跨越两难、穿透双盲的解决之道呢?我们要如何读懂自己和他人内心的需求呢?
对于这个问题,当代心理学家约瑟夫·利希滕贝格研究出了五大动机系统。
1、五大动机系统
分别是生理动机、依恋-归属动机、探索-坚持动机、感官-性欲动机和厌恶动机。“厌恶动机”的意思是“我不愿意、我不喜欢”,和其他动机恰好是相反的。“不愿意”的本意不是破坏关系,而是一种需要的表达。
这些动机有一些共性。第一个共性就是,所有的动机都需要回应。无论哪种动机,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它们无一例外都需要得到回应。
2、三种回应
回应包括三种,分别是满足、支持和允许。随着心理学实践的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的动机不是都得被满足才行的,其实能在互动中得到恰当的回应就够了。
在心理咨询室里,作者也发现,来访者最需要的是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在乎和支持。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同理,子女往往都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体谅父母的不易,只是在无法获得回应时,他们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喜欢和在意的。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而是知道父母的想法,他们是否是愿意让我开心的,是否是在意我的感受的。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不是动机或者欲望带来的,而是动机没有获得协调性回应而导致的。
03如何实现共情性理解?作者认为,完整的理解最终指向的是对一个人欲望、恐惧和羞耻的理解,是对一个人存在方式的理解。当一个人试图去理解你时,你会感觉他和你靠得很近,他能体验到你的羞耻和恐惧。这个过程,心理学称为共情。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实现共情性理解呢?很多时候我们会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能理解他人。而当对方说“你不理解我”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挫败。但实现理解的第一把钥匙,就是承认不理解。
1、 理解对方提问背后的意图
首先,对方向你倾诉时,经常会提出问题,比如“我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但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回答问题,而是先去理解他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有可能是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问题,希望你有办法帮助他,也有可能他内心其实已有答案,希望能获得你的关心和支持。如果能理解对方提出问题背后的意图,你的回应就会更有的放矢。
2、 用提问的方式展开对话
在共情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对方,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对方展开说。
比如,询问时间、地点、事件等和情境有关的内容,这样的问题更简单,能让对方更放松。
在书里,作者举了一个她来访者的例子。有一对情侣,女孩叫姗姗,男孩叫凯文,他们俩总是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发生争执。姗姗说凯文很难沟通,总是沉默,凯文则说姗姗太敏感,两人之间火药味十足。为了避免他们陷入情绪的纠缠,作者先问了一个情境化的问题:“你们上次吵架发生了什么?”
姗姗说:“上周末,我们约了一起吃晚饭。我比较喜欢吃粤菜,他说没问题,但我知道他喜欢川菜。开始点菜的时候,我还是挺开心的,他说我点什么都行,结果菜上来,他只吃他点的牛腩粉。虽然他没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不开心,吃完饭我忍不住了,我问他什么意思,接着我们就吵了起来。”
这时,作者看到凯文在摇头叹气,于是她问凯文想说点什么。凯文说:“我吃我的,你吃你的,我没问题啊!”姗姗反驳道:“你嘴上说没问题,但明明就是让我难堪啊。我一个人吃几个菜,这算什么啊?!”
接着,作者问姗姗,她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姗姗说她“很恼火”,作者问,是什么让她恼火,这是在邀请她展开来说。姗姗说:“他明明同意了吃粤菜,却这么一副态度,显得我很自私。”
接下来,作者集中在姗姗的感受上,和她一起讨论“自私”的评价背后是什么感觉,想让她说清楚自己发火背后有哪些糟糕的感受。在有来有往的交流中,作者和姗姗一起搞清楚了她的感受,那就是她感觉好像被责备了,她希望两个人都能开心,希望凯文能给她确定感,让她可以没有负担地满足自己。姗姗希望在她在满足自己时,他人是允许的,凯文能表达出,他是愿意让姗姗开心的。但在对话前,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隐藏的需要,只能用自己“不舒服”和“自私”来表达内心的不安。
接下来,作者又更深地挖掘了姗姗内心的需要。她问姗姗:“以前有人说过你自私吗?比如你爸爸或者你妈妈?”姗姗说:“没有,但他们都是很节俭的人。”姗姗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体谅父母的不易,不敢轻易提要求,怕父母说自己不懂事,她觉得自己好像不配提要求。对于姗姗来说,她小时候缺失了很多关心和满足。她的父母很少让她确信他们是愿意满足她、让她开心的。她内心深处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不会被忽略,当她有需要的时候能被允许,不用担心别人不高兴。
姗姗正是处于既渴望又不安的两难中,她过去的经验告诉她,直接表达会让对方不高兴,她才没有直接表达,从而引发了争吵。凯文和姗姗早年生活在不同的养育环境中,随着对话的展开,凯文才开始体验到女友内心既渴望又害怕的为难感,他才明白,为什么姗姗那么生气。在不断的表达和回应中,那些被压抑或否定的需要才会从无意识中显现出来。
当双方对话深度不断增加,即使有冲突,也能识别出冲突背后的需求,双方之间的信任度就会越来越高,这种互动过程被称为同调。它很像一个老式收音机调谐的过程,根据正负偏差不断矫正,直到捕捉到准确的频率。回应可能不准,但只要持续互动,双方就会不断向同调靠近,最终形成共鸣。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往期推荐
掌握倾听的12个关键技巧,建立更好的个人、职业与商业关系|倾听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