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一周观察(16)|何以成为“我们”

郝晓东 啃读者 2022-04-17

抱歉,本来上周发的“一周观察”,因为各种事务,拖延到今天才完成。

近期,新网师除了完成新学期招生工作,还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制度,清退了200多名在上学期没有任何学习痕迹的学员;二是评选出了2018年度十佳生命叙事;三是多方联系筹备5月底举行的“新网师线下构筑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

有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新网师微信公众号在2月25日关注量达到10000名,而且,现在每天平均以两位数的数字持续增长。要知道,我们对新网师微信公众号没有任何刻意宣传。去年7月份,新团队刚接手新网师微信公众号时,关注量只有4千多,短短半年,关注量就翻了一倍多,背后凝聚了整个团队,尤其是繁星、王小伟、杨茜三位编辑的大量汗水和默默付出。在三位编辑的努力下,微信公众号做到了日更,且文质兼美。

每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幕后都有大量琐碎的事务,每一项事务我们都反复考量斟酌,比如评选年度叙事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1、我先后用两周时间通读了700多篇共计200多万字的生命叙事,初选出74篇入围文章;

2、由74篇文章的作者组成评选委员会,根据评选标准,阅读74篇文章并投票,得票数排名前十的文章即为年度十佳生命叙事;

3、由十佳叙事的作者组成点评团,对十佳叙事进行点评;

4、联系朱永新和李镇西老师,为十佳叙事作者寄签名书,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奖品的书本来应该是新网师购买,但朱老师和李老师非常支持,他们自己掏钱购买了书籍。

5、联系新教育研究院,制作获奖证书。

......

如果仅仅是评奖,流程可以不必如此复杂。

为什么要这样做?

背后有很深的考量。评选是一个形式,鼓励榜样,彰显榜样,激发带动其他学员是显性目标。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把新网师筑造为全体成员的精神家园才是深层目的。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指导新网师的的核心思想。关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新教育2007年年会主报告有非常精彩的阐述,这里先摘录几段。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

共同生活,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于东西部之间以及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做(行动)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共同生活的努力,也是整个社会逐渐民主化的过程。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地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自《新教育年度主报告》

评选委员会的许多老师在认真阅读了70篇叙事后,真切体会到这是一次学习的极佳机会。

刘玉香老师由衷地说:“从这次评选中我得到的启发是,得奖已经不再重要,我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到了很多的学习和工作方法......”

木子老师感慨道:“学然后知不足,这样挺好。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同行和我走在同一条路上,我觉得自己也充满了力量,有了勇气,也有了目标。虽然和大家素未谋面,但是感到心灵连在一起,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杨霞老师的反思非常深刻:

“进入新网师学习已有半年的时间,总觉得自己确实收获了不少,可现在才清醒,真的是九牛一毛,甚至连“九牛一毛”也谈不上。还自不量力地报了“榜样教师进网师”系列活动,本月18号便被安排分享,突然懂得“无知者无畏”,突然想要放弃,因为顿感自己思想的浅薄,实践的浅陋,没有太多自己的创新,无“榜样”而言。

听到郝老师一番经历,醍醐灌顶。

深感惭愧,有时会觉得“编外人员”再努力也没有用,有时会认为“教育新人”不优秀也没关系,为自己的懒惰寻找了太多的借口。此时几乎无地自容,因为这次的选票并没有字斟句酌地衡量,甚至没有认真拜读,是对各位老师和自己的极其不尊重!真的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没有付出哪来回报!真心向郝老师和各位前辈致歉,决心向大家学习,付诸行动,认真践行新教育理念,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思想强大方是成长,思想自由才算成功。从研读生命叙事开始,新教育,新网师,我真的来了!”

老师们通过共读而得到的内在觉醒是其他外在的方法很难实现的。

对于共读共写的价值,杜威说:“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了解——和社会学家所谓的志趣相投。” “人们住地相近并不成为一个社会,一个人也并不因为和别人相距很远而不在社会方面受其影响。一本书或一封信,可以使相隔几千里的人们建立起比同住一室的住户之间存在的更为紧密的联系。” (摘自《民主主义和教育》)

理解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内在精髓,就能明白为什么我要撰写“网师一周观察”,为什么倡导打卡,为什么要开辟新网师微信公众号,等等。正是通过共读共写,新网师才得以成为学员的精神家园,分布全国各地的学员才真正成为“我们”。

回顾我过去十年的历程,不论是在海南五指山带领大学生实习支教,还是在原平市管理一个团队;不论是现在组织常春藤读书会,还是主持新网师工作,都一以贯之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作为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受益匪浅,成效显著。

新网师期望与大家一道,努力恢复共读的传统,培养书写的习惯,在家庭、学校、班级、团队中,一道晨诵美妙的诗歌,一道阅读中外经典,一道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一道经历生命中的悲喜,真正实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那么个体的梦想,家庭的梦想,乃至我们民族的梦想都将能够在未来实现。

   (2019年3月18日深夜于江西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往期链接:

网师一周观察(15)|新学期的的四点提醒


欢迎扫码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