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学员留言,希望我能给报纸杂志的编辑朋友推荐文章发表,提高学习积极性。非常理解这种愿望,因为我也跋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十年前,我看到魏智渊老师经常被报刊编辑约稿,文章经常见诸各种报刊杂志,稿费甚至比工资都高,是多么艳羡而仰慕:我何时也能达到这种水平啊。那时在内心也特别希望能有伯乐能把自己的作品推荐给报刊编辑。时隔多年,当我的作品也能经常见诸报纸杂志时,终于渐渐领悟写作中真实的逻辑: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优秀的作品是生命成长的伴随品,是“额外的奖赏”。如果把作品比作水果,希望收获甜美的水果,不是一心想着水果,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培植果树上,果树繁盛,自然会生长出甜美的水果。我并不是一个有写作天赋的人,缺乏写作所需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知微见著的观察力等。所以,只能写一些散文而不会写诗歌,更遑论小说。如果说能写一些文字,也是兴趣与努力同在,必然与巧合交织。我的写作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小学到高中,第二阶段是大学期间,第三阶段是参加工作以来。一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我在小学到高中期间的写作主要是作文,读者只有语文老师,目的是获得一个高分数。在我记忆中,上学期间很少为写作而特别发愁过。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写作文,老师让写一篇介绍自我的文章,我就轻松地完成了,开头和结尾用了问答体,也算有创新。但从小学到初中,作文并没有多少突出之处。只是初中以前,我的阅读量要比周围的同龄人要大,这一方面归因于我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也归因于父亲是语文老师,他在匮乏的年代给我提供了不少书籍。我从小特别喜欢读书,每次到县城,最期盼的就是父亲带我到新华书店买书,但农村条件所限,能够读到和买到的书籍并不多,不像今天我的孩子,家里有海量图书可供随时阅读。我在小学期间主要看了不少连环画,以及《十二寡妇征西》《隋唐演义》等章回体小说,初中读了不少武侠小说,高中订了三年的《语文报》《辽宁青年》等杂志,读了一些名人传记。小学四年级暑假时,当校长的父亲从学校借来几十本《少儿百科全书》,我用一个假期就都看完了。那时家里白天没有电灯,也没有书桌,就在院子里读,常常一直读到太阳落山,父母多次提醒才作罢。读这些书并没有对我的写作有直接的帮助,但无形中为写作积淀了比较厚实的“智力背景”。对写作有直接影响的是一些作文书,如《小学生作文选》《中学生作文选》,这些书构成了我最初作文模仿的范例。记得在高中时,得到一本《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作品选》,与其他作文集不一样,这本书中的文章,内容有深度,结构精巧,非常吸引我,我就有意模仿。记得有一篇文章在结构上很有特色,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小标题都是承接上一部分结尾的一句话而成,我就刻意模仿这种形式,还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二初中以前的写作,一直处于蛰伏阶段,记忆中基本是空白。初次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是在高中,这也要归因于教语文的赵兰舟老师。赵老师并没有教什么特殊的写作方法,但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周日晚自习会在班上朗读上周评选出来的优秀作文。我的作文经常被赵老师在班上朗读,而且作文本上常有赵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欣赏、激励的评语。每次听赵老师朗读自己文章,虽然表面装作平静,但内心幸福感和成就感爆满,这为写作增添了莫大的鼓励和动力。因此,我每次写作文特别用心,希望能够被赵老师选来朗读。写得用心,被朗读的机会就多,慢慢就成了良性循环。而今回头来看,这种“被看见”“被肯定”成为写作的重要动力,贯穿了生命各阶段。高中的文章被老师朗读,大学时的文章发表在校报,现在的文章更是能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更远、更广。对于一个写作还不成熟的人来说,如果没有这种“被看见”,写出来的作品只是藏着抽屉里自己看,估计写作热情就慢慢熄灭了。其实,高中以前写的文章,只是略微比大多数同学稍微好一些,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然而这并不是必然,如果换做今天的时代,应该会更好。因为过去缺乏今天海量的书籍,也没有高人指导。我孩子今天的文章就比我当初写的好,因为她在中学阶段就读到林清玄、余秋雨、曹文轩等名家的精彩作品,能够在我的引导下阅读《苏菲的世界》《批判性思维工具》等有深度的书籍。吃的“精神食品”就不一样,产出自然也就不一样。虽然我比女儿更喜欢读书,但她的阅读量还是比我中学时大,为什么?因为拥有的书籍多。时代会深深刻写一个人,谁都无法突破自己的皮肤。三大学我上的是中文系,写了不少文学类的散文、杂文等,写作动机主要源于在校报的发表。大二时在校报首次发表文章,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拾。高中写得好仅仅是老师朗读,而在大学里,第一次看到手写稿变成了铅字,非常开心,满满的成就感。有一段时间,每期报纸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那时对我写作影响比较深的是余秋雨、董桥等人的文化散文,记得有一次到北京游览了卢沟桥、北京大学,回来后就写了两篇散文,发表在校报上。后来我又成了校报编辑助理,开始写新闻、评论。也因为这段经历,参加工作后,做了几年校报主编。虽然如此,大学期间的写作还是处于自发阶段。究其原因,一是阅读量不大,质量也不高,二是缺乏高人的指导。大学期间大量精力消耗在课外社团活动上,除了《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乱世佳人》等给我留下一些印象,缺乏深刻锲入灵魂的书籍。回头来看,贯穿于高中和大学期间的,还有另一种写作:日记和书信。高中写了五六本日记,大学写了百余封信件,记录了一个少年成长阶段真实而隐秘的心路历程。日记主要写给自己看,书信写给同学或亲人读,因为属于私密内容,所以更真实、真切,甚至更有文采。从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来看,具备了“话题、情境、作者、读者、目的、内容、文辞”七要素,更能代表写作的真实水平。我也认为,这类文字反而比公开的文章要写得更好。四用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划分,上学期间的写作可谓是浪漫期,对写作充满好奇和兴趣,但没有真正领悟创作的内在规律。参加工作后开启了精确期的写作。准确地说,精确期写作是从参加工作十年后加入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开始的,前十年虽然教高中语文,但除了一些新闻稿件几乎没写什么有价值的文章,也没有阅读什么书。写作的黄金期是2010年到2012年在海南五指山带领大学生支教期间。从那时起,我的写作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过去文学性创作转变为专业性写作,过去是风花雪月文青式创作,而现在是逻辑严密朝向专家型写作。过去阅读对象是文学爱好者,而现在的阅读对象是实习支教大学生和中小学一线教师。过去是为写而写,为了写作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常常为赋新词强说愁,而现在是为实际工作而写,为表达观点而写,为剖析问题而写。加之当时因长期远离家乡客居遥远的海南岛,复杂感触时时涌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海南五指山,我一边在网师深度阅读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著作,一边在山清水秀的黎村苗寨指导大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生活处境的变迁,支教工作的挑战,深度阅读的沉潜,几项因素结合起来,创造了写作最佳条件。我通过写作书信的方式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习作成了一种工作方式,甚至一种生活方式,一直影响到今天。存在的变化引发了写作目的、内容的变化。从2010年到2016年实习支教带队结束,我的写作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我的文章开始不断见诸于国内报刊,成为签约作者,直至出版专著。五为何能有一个写作高峰?归纳起来,原因有四点。一是有充足的时间。对于写作,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充足且自由的时间,很难充分酝酿,反复斟酌。二是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魏勇,一个是魏智渊。他们两位都是中学老师,文章逻辑严密,富有文采,视野开阔,充满洞见,总能给我耳目一新之感。我收集购买了两位老师几乎所有的文章和书籍,反复阅读、推敲,确立了写作对标的样例。写作表面是推敲文字,实质与个人气质有关,不是任何人的文章都能模仿,你要模仿、学习与你气质相似、风格相近者的文章。对于阅读,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说:“读自己想读的书,且一本接一本地读......如果你觉得某个作者吸引你,就把他的作品全部读过一遍,这样会比你东看一点西看一点理解得更透彻,受益更多。读完这个作者的全部作品以后,你再进而读影响他的作家的书,或是读其他跟他有关的人的书。这样你的世界就会以一个有机的方式被构筑起来。”对此,我深有体会,深以为然。三是海量阅读和专业阅读,阅读丰富了认识,加深了理解,如果没有阅读为基础,所表达的观点老生常谈,人云亦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四是通过指导大学生工作,对教育教学达到了一种存在性领会,优秀的作品源于存在性领会,只有你深刻领会了,说出的话才有力量,才有感染力。回头来看,实习支教期间的写作虽然达到了一个高峰,但缺乏对写作形式的酝酿和打磨,只因身在处境中,写作如火山喷涌,文字的温度和力量弥补了形式上的不足。而今,写作正向精确期纵深处延伸,反而越来越感觉到不会写,对写作的文字也很不满意。当然,这也与处境,与存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我除了继续写教育类专业文章,还经常在单位写发言、致辞、总结、汇报等公文类文章,虽然这些公文都有比较固定的套路,但也引发了我对文章结构的思考:如何能把一篇文章结构化,如果能讲好一个故事,如何能把一个问题让讲透彻,让读者听清楚......虽然天赋有重要作用,但任何精湛的技艺都不是轻而易举拥有的,写作亦如此。写作只能在写作中磨炼,从去年开始,我开始给自己加压,每周写一篇《网师一周观察》,今年又受马朝宏老师邀请,在《中国教师报》开辟专栏,每半月发一篇文章,我的微信公众号“啃读者”也加快了更新的频率。无论如何忙,每周都在常春藤读书会与老师们啃读经典......对自己狠一点,就是期望能在写作上潜心修炼,早日进入第三个阶段——综合期,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回顾了我的写作史,还是回到网师学员留言的话题。希望文章能发表是人之常情,但要实现这一愿望,就要向下扎根,向内修行。成为一棵树,深深扎根于泥土中,历经风霜,潜滋暗长,在不经意的某一天,你定会发现枝头绽放,满树繁花。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