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闲言碎语(2)|重新召回困难,是我们的事业和命运

郝晓东 啃读者 2022-04-17

今天,边读书边想,新网师在未来较长时间将存在一种现象:

老学员越来越认同新网师;而新学员越来越难以在较短时间了解新网师,这个过程也必然伴随对新网师的误解,这是网师发展避免不了的代价。

为什么老学员会越来越认同?

因为新网师所秉承的价值观念,坚持的学习路径,传授的根本知识等,将在其生命长河中逐渐发挥作用,并越来越凸显。而且,这种作用是在岁月中积淀而成,是他人很难通过技巧等方式短期而习得。

为什么新学员越来越难以尽快理解呢?

因为,要真正理解新网师的具体要求和知识,需要放在一个概念框架中。对这个框架的理解,需要时间。而且,新网师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物模型”(不是物理模型),这个框架也在不断丰富中。老学员会越来越清晰,而这就造成了新学员理解的困难。

随便举一个例子。

要理解新网师的课程、制度、规则、要求,需要放在以下概念编织的框架中: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认知规律,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王阳明的“致良知”,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杜威的教育思想,佐藤学的教学思想等。

为什么知识必须在框架中才能理解呢?

这是《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这本书提出了关于学习的至关重要的三条原则:

1,学生带着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来到课堂,如果他们的初期理解没被卷入其中,那么他们也许不能掌握所教的新概念和信息,否则他们会为了考试的目的而学习,但仍会回到课堂之外的前概念。

2,为了发展在探究领域的能力,学生必须:a、具有事实性知识的深入基础;b、在概念框架的情境中理解事实和概念;c、用促进提取和应用的方式组织知识。

3,教学的元认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定义学习目标和监控达到目标的学习过程,来学会控制他们自己的学习。

关于这三个原则,我在授课中会详细讲述。这里只是联系第二点“在概念框架的情境中理解事实和概念”。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例来说:你要卖一幢房子,要理解房子的价值,仅仅观察房子是无法理解的,必须放在一个“概念框架”中,即房子在什么城市,城市的什么位置,所处社区周围的环境等。房子的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处的位置,而不是其本身的面积和建筑材料。

前几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话,强调了阅读打卡的重要性,一位新学员留言:“阅读与打卡真的有必然的联系吗?打卡者一定阅读?不打卡者一定没有深入阅读?”

孤立地看,这位老师的疑问有道理:有的人不阅读,为了打卡而打卡是无意义的;有的深入阅读,也不是必须通过打卡显现。

但这位老师显然没有理解了新网师对阅读打卡的认识,因为,她不理解背后的概念框架。

阅读打卡背后的概念框架有三:一是“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认知规律;二是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三是写作在学习中的价值

如何放在“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中理解阅读打卡呢?从专业阅读的培养过程来看:只读不写,是浪漫阶段;既读又写是精确阶段;综合阶段,又回归到只读不写。对于新学员来说,大部分停留在“只读不写”的浪漫阶段,所以,就需要提倡“既读又写”(阅读打卡),进入精确阶段。如果大家都如李镇西老师一样的水平,那就不必专门要求每天阅读打卡了,因为阅读写作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其次,对于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来说,需要彼此了解,知道彼此在做什么,想什么;需要彼此对话,相互点评学习所得;需要相互鼓励,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需要有一种仪式感,每天固定时间做一件事。打卡,就是让彼此了解,彼此对话,彼此鼓励,进而克服惰性,增进对学习共同体对认同感。在其中感到温暖、信任、帮助和鼓励。

第三,从写作的价值来说,写,才是精确思维的真正开始读懂了但写不出来,就是不懂。写不清晰,就是思维不清晰;写得缺乏逻辑,就是思维缺乏逻辑;写得不条理,就是思维不条理。攻读硕士、博士能不能毕业,就是看你能不能写一篇论文。看似要求简单,但你要真正写好,就代表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对于大多数一线老师来说,读得少固然是事实,但不会写更是大问题。反过来说,写,也会促进阅读,为了写一篇硕博论文,背后得读多少本书啊?

这只是以阅读打卡为例,说明要理解新网师需要放在一个概念框架中。

那么,既然这个框架段时间难以理解,该如何办呢?

很简单:空杯心态,接纳新网师的要求

怀疑是学习的最大成本。不要因为过去没见过就轻易怀疑,不要因为暂时不理解就轻易怀疑,不要因为短暂学习而没有效果就轻易怀疑。

许多新学员刚加入群时,会不理解新网师的“繁琐”和“无情”(只给了厚厚的《一册通》,就没人指导了),这也是因为缺乏一个概念框架。这个概念框架就是:新网师不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教师的独立学习能力,让每一个生命朝向自由(哲学意义上)。离开他人的指导,就无法读懂文本,这就是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没有外在的奖赏或惩罚,就不行动,这就是不自由。

今天阅读刘冬敏老师的打卡,她显然就理解了这点,

她说:

“回想给《静悄悄的革命》过关作业进行格式处理特别是为引文做‘脚注’功能的过程,真的是一个自我解读、自我探索、自我提升的过程。

当课程过关作业布置后,我先认真读了几遍直至读懂《课程过关说明》,明确完成这次作业的重点、步骤及注意事项。

关于‘脚注’这个词,之前没留意过,第一次引起我注意的就是这次《课程过关说明》中的提示‘对引文进行注释,请利用word的脚注功能。’

通过阅读,我意识到了对我来说完成作业编写后所进行的格式处理也是一项比较棘手的事,因为我不会做‘脚注’,并且对这项工作的难易程度一无所知。当作业编写完成后,我随之进行了格式化的编辑,但唯一这个‘脚注’不知道如何弄,我又不想因为这个技术的问题让这次作业前功尽弃。

于是,我上网,从一些带脚注的文本样例中我明白了‘脚注’是什么,也想起了之前浏览过的一些优秀作业中就带有这个‘脚注’的。

根据网上提示,我完成了第一个‘脚注’,可是却发现注码样式只有数字却不带圆圈‘○’或方括号‘[ ]’,试了几次还是原样,我又尝试着复制其他文档上的带有‘[ ]’进行粘贴,倒是能粘贴上,但却没有了‘脚注’的功能。我对自己说‘降低要求吧,只要有数字就行了’。可是意识中觉得这并不是大问题,只是word的数字设置格式的问题,但我又找不到切入口。最终还是不甘心驱使我又问了‘度娘’——‘word文档脚注设置的数字怎样带上圆圈’,问题迎刃而解了。

接着,我又完成了第二个‘脚注’,可能觉得这样反复操作有点麻烦,我忽然想到何不复制粘贴呢,试了试还真的可以!就这样整篇文档的‘脚注’完成了。另外,在编辑‘脚注’时,我还发现了‘尾注’这个功能,并了解了它们的区别,同时,还与‘参考文献’做了比较。最终明白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的区别。

就这样,在边学边用中完成了这篇过关作业的格式编排。我想,经过自己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要比不动脑筋地凭借寻求他人帮助的学习有意义得多。”

刘冬敏老师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梳理了知识,而且独立通过百度等方式,学会了编辑排版,掌握了技术,“加快了主动学习的步伐,也拓宽了自我学习的广度”,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独立探索中,增长了探索未知的信心和勇气。

由此,我不禁想起《非理性的人》关于基尔凯戈尔的一段描写: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照例坐在哥本哈根菲勒利克斯堡花园里叼上一只雪茄,考虑着许许多多事情,他突然想到他自己还不曾成就过任何个人功业,而自己周围随便什么地方像他这般年纪的人,却都出了名,成了颇有声望的人类恩人。

说他们是恩人,那是因为他们的一切努力都旨在使人类生活的更安逸一些。他们或是从物质方面建造铁路,汽船,电缆;或是在智力方面出版通俗知识的易读文摘,或者在精神方面向大家表明思想本身何以能够系统性的使精神存在越来越容易。

基尔凯戈尔的雪茄燃尽了,他就接着点上另一支,它沉湎于连续不断的沉思。他想到既然每个人到处都在忙于使事情容易一些,或许也需要有人使事情变得更难点。现在生活已变得这般容易,致使人们滋生了重新召回困难的想法,而这可能就是自己的事业和命运。”

重新召回困难,就是新网师的事业和命运。

相关链接:

闲言碎语(1)|答朋友书兼谈我的一些教育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