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啃读经典中获得清明的智慧

郝晓东 啃读者 2022-04-17

(在五指山市南圣中心小学与大学生共读《给教师的建议》)

注:此文首发于2018年11月27日《中国教育报


第一次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是2010年在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选择了魏智渊老师的课程“给教师的建议”。那时我已经教了十年高中语文,大脑中整个思维完全被高考应试束缚,语文教学除了瞄着高考试卷中的修改病句、标点符号、阅读理解、话题作文等,不知还有什么目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惑长期得不到满意的解答,职业倦怠感逐渐滋生并蔓延。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仿佛开了一扇窗,让我终于品尝到教育的芬芳。当时我很吃惊,没想到这本看上去不时尚的书竟然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和独特魅力,遗憾的是,不论是我上大学期间还是工作的十年中,竟然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更没有人提到过这本书。

苏霍姆林斯基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饱含激情又富有诗意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案例把育人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一一描述出来,仿佛一道闪电,照亮了内心。关于教师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确实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关于如何培养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他一语中的:“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非常严格,要求学员必须批注原文。我根据讲师的要求逐段逐篇批注原著,每一段结束用红颜色字概括段意,每一章结束用蓝颜色字总结全文。以这种蜗牛般的速度,用一学期时间批注完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是迄今为止我批注得最认真的一本教育经典书。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章节之间逻辑并不严密,在讲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归纳出了几大主题:自尊心、信任、评分、两套教学大纲、自动化读写、交集点、思维课、直观性等。在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的这段学习对我影响很大,一是学到了阅读经典的方法,二是避免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浅读和误读。之所以说避免“误读”,是因为在我了解的范围内,国内许多中小学老师甚至专家对苏霍姆林斯基程度不同地存在浅读或误读的现象。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个教育实践家,基本上思考了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所以,每一个教师很容易在其中发现自己原本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强化自己思想的倾向性。比如,能从《给教师的建议》中读到“爱心”“阅读”“集体教育”等,但这些不是决定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伟大的核心思想,不是让苏霍姆林斯基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根本之处。而且,如果一个老师仅仅从中学到这些,也很难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跨入卓越。真正处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核心的因素是他对儿童生命无差别的尊重、关爱,是对每一个生命潜力的发掘和内在动力的激发,即他反复强调的“自尊”“尊严感”“道德感”“成就感”。干国祥老师就此凝练出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灵魂,将其精确地归纳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环”:“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自我感觉(自信自尊),以及责任感与意志力,和渴望再度通过学习、通过克服劳动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幸福的动机。”这个理论成了影响我理解教育的一个根本观点。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他既拥有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又有长达30年漫长而扎实的实践,他的作品堪称一座活的教育学宝库,蕴藏着大量的真知灼见和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后人。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同时,我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2010年秋天,单位委派我带领23名大学生走下太行山远赴海南省五指山市,扎根大山中黎村苗寨开展实习支教,我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大学生在小学开展教育教学。那时,《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挥了独特作用:既是启发、鼓舞我的“启明星”和“加油站”,又是我指导大学生实习支教的“百宝箱”和“教科书”。如果不是因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而受到鼓舞,我可能只是像对待常规工作一样,停留于把工作做了、不出安全事故的层面,但那时我以苏霍姆林斯基勤于书写、勤于思考为榜样,一边指导大学生开展教育教学,一边随时将所闻所见、所思所感记录下来,这些文字后来成了我出版的第一本书《给青年教师的40封信》。对于课堂教学指导,我也不是按照常规泛泛听课、评课,而是注重把实践与理论打通,引导大学生深层次剖析教育教学现象,破解教育教学难题,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尊严、成就感,培植他们内心深处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与热爱。

习支教大学生分布在五指山市不同的乡镇学校,我让每一个同学都购买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每个周末,所有的实习支教大学生在各自的学校集体共读这本书。我开的桑塔纳汽车后备箱里随时放着《给教师的建议》,每到一所学校,上午听评课,午饭后就组织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共读,用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来剖析课堂教学,解答教育中的困惑。比如,当地黎苗族孩子的学习文化成绩比较低,许多大学生既理解不了这种现象,也不知该如何应对。我就指导大学生阅读书中相关章节,从而明白孩子们学习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阅读量小,大脑里缺乏足够的“智力背景”,读写没有达到“自动化”。为此,实习支教大学生专门开展“构建书香班级”活动,促进黎苗族孩子阅读。针对语文课堂老师所提的问题质量低、吸引不了学生,我们共读了书中相关“交集点”的章节,从而明白了如何提出有质量的“大问题”。通过共读,实习支教大学生不仅破解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困惑,而且领略到经典书籍的魅力,改变了对理论书籍的偏见。多年过去了,在青山绿水、椰风蕉雨、雾霭朦朦的乡村学校里,与年轻大学生们手捧《给教师的建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画面经常浮现于我的脑海,清晰而纯粹,温暖而幸福。因沉浸于书籍与课堂,五指山那段清贫的日子也铸就成了生命中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段经历也成了大学生一段难忘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习支教结束后的总结中,许多同学提到了共读经典活动,外语系韩文娟说:“每周五晚上,我们会一起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从中找出解决教学困惑的办法。每每这时候,共读成了我们闲暇时的一场辩论,针对书中的教育观点,我们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通过辩论澄清了观点,梳理了脉络。每次共读,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中文系陈思思说:“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有爬木瓜树的新鲜,有周末煮饭的乐趣,有一起庆祝生日、度过节日的快乐,更有共读经典的精彩。”

在五指山市带着实习支教大学生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一方面让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领会,另一方面使我不禁思考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问题,为什么不让师范生在大学里多阅读一些教育经典呢?通过教育原典课程,师范生可以在职业之初感受经典的魅力,领略教育的深邃,为未来岗位中专业发展埋藏一颗种子,引发一条自我发展之路。

(在五指山市水满中小学给支教大学生评课

有一些大学老师认为教育经典太深奥,大学生不喜欢读,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学生是否喜欢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对教育经典是否喜欢、是否领会、是否能学以致用。我从五指山市实习支教结束回到忻州师范学院,就应数学系领导邀请,组建了“海拔五千”大学生读书会,带着数学系大学生在周末共读《给教师的建议》,这些课外阅读量比较少的理科生也学得津津有味。

2015年,我奔赴山西省原平市带领大学生在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大牛店镇联合校校长郝月柱是一个有事业心、热爱阅读、喜欢钻研的校长,他看到我指导大学生阅读,就邀请我指导当地农村教师组建读书会。随后,我们成立了大牛店镇教师读书会,在推荐阅读书目时,我首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认为,这本书完全可以当作中小学一线老师必读的书目。前几天,哈尔滨市某学校老师殴打、辱骂、花式罚站学生,由于家长公开举报而被辞职,如果这位老师真正学习过苏霍姆林斯基,哪会出现这种结果?

“未来的教师,我亲爱的朋友!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请记住: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儿童的敬重。而一旦这种不能以任何东西相比拟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灭之时,你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即使有影响儿童心灵的最英明、最精细的手段,它们都会成为死的东西。”虽然已经是多次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但每次读到书中这些话语,依然能感受到从文字散发的炽热与滚烫,依然内心如春潮涌动,依然有新的领悟,依然能给他人深刻启迪,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大牛店镇联合学校的任银贵老师已经快要退休,在共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后,深有感触地说:“回顾我的学习之路,老师和教育之于我,其重要的积极的意义似乎不大,因而我对老师及其教育的意义也便很有点看轻的意味。而我却因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从理性上改变了我的原有认识。原来这种认识的产生,不是从教育本质而来,而是施行教育的老师的教育情怀不足、教育理论水平不够引起的。由此,我进一步认为,教育学应该是人类社会中最精微最高妙的学问之一。”

而今,我因工作关系,经常与全国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接触交流,李老师是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他对教育的满腔赤诚,对教育理想精卫填海般的追求,对教育真谛矢志不渝的坚守深深感染影响了我。

人类文明,薪火相传;教育真谛,永恒寻求。今人因吸吮先哲的精神养料而充沛、发光,后人也必将滋养于今人的文化而生长、创造。今年是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从自己来说,重温原典书籍,聆听先哲教诲,回归教育本真,努力成为一个以教育为终生使命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也许是纪念苏霍姆林斯基最好的方式。

相关链接:

网师一周观察(2)|有一种阅读叫“啃读”

那段清贫而激情燃烧的岁月

欢迎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