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一周观察(38)|时刻保持灵魂的自由与干净

郝晓东 啃读者 2022-04-17


屋外,春天的脚步已经近了:河水解冻,柳条发出了绿芽,油菜花黄灿灿的,一大片,一大片。有人说,武汉大学的樱花也开了,只不过,今年是“寂寞开无主”!
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对新网师的运行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我们完全依靠网络,早已做了十年在线“直播”。近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2020级新学员入学。由于平台等条件所限,每年入学都是一个浩大繁琐的工程,教务处团队成员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个别学员还不理解,但这也正常。
2、评选年度十佳生命叙事。从近四百份叙事中进行初评,选出50份进入复评,最后投票确定“年度十佳叙事”和二、三等奖。其中六名作者去年就进入十佳,这也正常,新网师中的“马太效应”。
3、注册了新网师钉钉群。钉钉群是免费的,但单个群超过1000人需要付费才能扩容。我们第一时间缴了几千元费用申请扩容,没想到好事多磨,一波三折。缴费后将近一周,大量的学员还是加不进来,钉钉客服虽然热情,但联系不到相关工作人员也无计可施,最后,经过反复沟通,才得以解决。钉钉平台的启用,价值巨大,终于解决了新网师无法视频直播的历史。
4、新网师学员入学培训。教务处邀请了不同身份的榜样学员做讲座,有一线教师王辉霞、何刚、周娟、方娇艳、马增信、孙红,有中小学校长田洪强、邱常培、于红澎,还有教育局副局长马青林。他们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从学习方法、课程介绍、技术运用、成长历程等各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相信给大部分学员(尤其是新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最让学员们激动的是聆听了新网师荣誉院长朱永新老师,院长李镇西老师的直播讲座,两位老师都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做讲座。李镇西老师讲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朱永新老师讲了新教育实验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
朱永新老师讲到的新教育实验价值观,其中一点是“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这是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能感召、感染那么多人的重要因素,是新教育令几百万师生认可的重要原因,是我十年来所得到的恩惠,也是每一个新教育人精心呵护的精神肤色。
今年,新网师在讨论不要收取学习保证金时,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让我们踌躇许久。不收,新网师运行遇到越来越大的困扰;收取,会让不了解实情的人产生误会。自己如何做是一回事,别人如何评价是另一回事,做法与看法往往并不统一。很多时候,看法比事实更重要。后来,果然有人在新网师微信号留言质疑:新教育也变初心了?也沾染商业味道了?等等。
但想想也正常,只要做事,尤其是摊子铺得大了,总会有各种声音。老家办婚丧嫁娶时,总管经常宽慰东家说:“办事就是‘不是’”。要怕指责,最好不做事,而不做事也有非议。牵着毛驴走,有人说不对;骑着毛驴走,还有人说不对;背着毛驴走,更有人说不对。
说到公益,就想起最近网络上盛传的胡红梅老师事件。
这件事给我的感受很复杂,看到最终处分结果,感到很惋惜。我对胡红梅老师虽然不是十分了解,但因为工作原因有过几次交往。2018年,我和她同时被评为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颁奖时是同桌,所以认识。后来,我邀请其在新网师讲授儿童阅读课,她欣然应允并上了一学期。因为她工作很忙,授课只能是发出自己的讲义,没有精力参与更多的互动及批阅作业等,之后我就请了新教育顾舟群老师来授课了。一次,我在朋友圈发出同事家人出车祸的消息,没想到,平日没有联系的她,给我微信转来2000元,让我捐给同事。这件事让我对胡红梅老师多了一份敬重。再后来,我询问过几次关于儿童阅读的书单之类问题,她都是热情回答。有限的交往就这些。
但对于抄袭侵权,我是非常反感的。
新网师长期被抄袭困扰,每年入学,总有一些学员抄袭阅读史,教务处花大量人力来甄别。严禁抄袭,也是新网师反复申明的一条原则:一旦发现有网师学员抄袭作业,或拿别人的作业或者讲师的讲义发表,将会留下不良记录,踢出新网师不再录取,严重者将按照法律程序处理。
过去,曾经有新网师学员因为忽视版权意识,在出版书籍中,没有充分沟通就采用了学员和讲师的文章或观点,引起彼此间的矛盾,多年很好的交情,结果不欢而散。有了前车之鉴,我出版第二本书时,就非常重视这方面。本来书中是要引用《教育人类学》《儿童的人格教育》等书籍的内容,我与相关翻译者、出版社进行了联系,后来因为担心在版权上有纠纷,就全部换为我的文章。对于文中引用的他人观点,我都加以注明,并在出版前发给本人,征求意见。
作为一个爱好写作的人,我能深深体会到码字的那份艰辛。我现在,每写一篇文章,几乎四五个小时趴在电脑前,一字一字敲出来并反复修改。为了写文章,几乎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为了写文章,熬了多少夜,腰酸背痛眼花,白头发这几年也是越来越多了。每一个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就像亲生的孩子,都很爱惜。哪怕文章质量不高,也是敝帚自珍。如果看到被他人抄袭,哪有不气愤的?
不光是文章,包括讲课的课件也如此。我在网师或者外出讲课,课件一般是毫无保留给了听众的,但对于不愿留课件的老师,我非常理解。因为要做好一个课件,需要从构思到输入文字,到选图,再到编辑,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我对慷慨给我课件的朋友特别感激。
其实,抄袭之事也不是新闻,阿肯老师也撰文指出,中小学抄袭论文之风,与职称评审制度有很大关系。但为什么胡红梅老师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呢?因为反差太大,宣称公益的精神,有那么多光鲜的荣誉,却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没有守住底线,没有把握好边界。
能不能把握好边界,对于做人和做事,非常重要。
最近,我也因此而引起一些误会。疫情期间,每天在家看看书,听听朋友们的在线讲座。还应邀给一所中学做了一场在线直播讲座。看到朋友在线作直播讲座,感到新鲜,就用给中学作讲座的课件设置了一场20元的付费讲座。讲完后各方面的反馈还不错,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谈感受,“教师盒子”等几个平台的运营者联系希望入驻继续讲。反正闲着也闲着,等于整理资料备课,将来也能使用。于是我继续做了关于写作的讲座,抱着玩的心态,讲了4场近7个小时,设置了微不足道的费用。
讲完感触最深的是,借助这样的讲座,逼着自己把一些想法系统梳理出来,看了不少书,且锻炼了讲座的能力。所以,在平台方的邀请下,我给自己规划,今年要多做一些在线讲座,借此机会形成一批关于阅读、写作、心理学等方面比较满意的讲座素材。
但后来就发现有些不对了。虽然我的讲座只是发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但有新网师学员关注到后,转发到新网师学员群。这就不妥了。因为新教育是公益机构,虽然是别人发进去,也会引发误会,以为我是在变相向学员收费。所以,我赶紧撤回其他人转发的消息并留言:新网师选修我课程的学员不要报名,我会在新网师免费讲;即使没有选修也不要紧,我将来还会讲,到时选修即可。
更巧合的是,近期新教育正做许多公益讲座,有好朋友提醒:别人都在做公益,你还收费,影响不好。
下午,我重新梳理,确定了一下边界:在新网师授课,学员一定是免费学习,这没什么可说的;自己与其他平台等合作的收费课程,不向新网师平台宣传,建议学员也不要宣传;在其他场合自我介绍时,不介绍有关新网师的身份。
有人会说,那你为什么不把讲座全部面向新网师免费呢?
第一,很多讲座或课程内容与新网师无关,新网师有自身的系统规划和课程安排。比如,我已经连续多年在暑期组织中小学生深度共同营,这都是与新网师没有关系。我在没有主持新网师前,就开始举办了。第二,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合作规则。第三,新网师只是我业余的兴趣所在,我是被朱永新老师感召而在新网师做义工。我的主要精力和时间还是在学院的本职工作上。在学院,我除了本职工作,还主持“人文经典读书社”和“名师工作室”。业余时间,还管理公益性线下学术共同体——常春藤读书会,更不用说还有朋友邀请的讲学等。每个岗位,角色不一样,规则不一样。我不可能把新网师学员全部带到我的其他工作中,否则,边界就不清了。
在今天这样一个法治时代,做任何事,不论公益还是其他,都要有法治精神,规则意识,敬畏法律,遵守规则,严守底线。
胡红梅老师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孙杨被禁赛八年,不也如此?十几年辛苦拼搏搭建的辉煌大厦,因为一个关键点的闪失,就轰然倒塌。
“时光流转,做最好的自己,不进一寸,也不失一毫,内心中真正的体面,应该是崇尚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时刻保持灵魂的自由与干净,灵魂高尚,这才是最大的体面!”宁泽涛在微博上的这段话说得好。
相关链接:
网师一周观察(37)|万物互连时代,如何运营“学习群”
网师一周观察(36)|虽然是“游戏”,但我们是认真的
网师一周观察(35)| 加入一个新网师,为什么流程这么繁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