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教师修炼的道与术 |《高手教师》导读讲座实录

郝晓东 郝晓东
2024-09-08
注:这是对七月份一次在线讲座的文字实录。感谢出版社编辑及米永丰老师、于红澎校长协助整理。

大家好!

非常高兴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魏智渊老师之邀,今晚对《高手教师》这本书作一个导读。

在准备导读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即“知识的诅咒”:你一旦掌握了一种知识之后,你就很难理解,那些没有掌握的人,他们是怎么思考这种知识的。为什么呢?一是这本书主要针对一线教师而写,所以写得通俗易懂;二是魏老师的书我从十年前就开始阅读,而且几乎所有的文章和著作我都不止一次地读过,正是特别了解,反而难以体会到老师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哪些地方会读不懂。

昨天准备课件的时候,我准备了如下三个问题:

1.掌握哪些知识有助于理解这本书?

2.当阅读后遗忘了书中的具体知识后,需要牢记哪些普遍适用的知识?

3.这本书通俗且非常实用,我们可能读到每一章都有脑洞大开、醍醐灌顶之感,但在一次次怦然心动中容易忽视的是什么?

围绕这三个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思考,概括出以下四个主题:

1.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2.这本书孕育于怎样的文化基因中?

3.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4.如何读懂这本书?

接下来,我将围绕这四个主题谈一谈我个人的粗浅体会。


问题一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据了解,有许多学校的校长推荐老师们阅读这本书,甚至组织共读,也有许多老师自发购买。从出版到现在短短的时间内,这本书已经第二次印刷。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能够引起如此众多的校长、老师甚至是家长们的关注、欢迎呢?

关于教育类书籍,我了解到的大致有这样一些分类:

一是教育随笔类书籍。一般是写作者亲历的教育故事,传达一种教育观念乃至教育方法。这本书它不单是一本随笔,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理性剖析教育现象背后的根源和原理。

二是教育经验类书籍。往往是作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方法,个人的职业成长心得等。这本书也有作者的教育经验,例如第六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训练》《跟你讲个笑话——我学会了健美操》《作为知识的矿工,怎么知道黄金在哪里?》等。但这本书又不单单是谈教育经验,因为经验是基于个人的、基于特定情境的,这本书还阐述了许多的原理,例如:什么是课程,纪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什么是早恋等,探究了很多教育的根本观念并从理论的角度剖析。

三是技术策略类书籍。讲解教育教学当中的方法与技巧,这本书中就有许多直接拿来就可以用的技术与策略。但它与一般技术类的书籍又有差异,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技术与策略,我们能从文章当中感受到一种教育情怀,一种教育智慧,感受到温度、温暖。不仅讲“如何做”,更注重“是什么”“为什么”,所以能感受到技术中渗透的教育理论。 

四是学术理论类书籍。这类书籍的内容往往非常抽象,高度概括,逻辑严密,容易让一线教师望而生畏。这本书虽然基于理论,但很少有抽象的理论阐释,很少有一线教师读不懂的专有名词、特殊概念。但这本书中又处处闪烁着理论的光芒,例如,《什么是课程》中提及的“精彩观念的诞生”,再如涉及到知识时,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都涉及到相关理论。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融教育随笔、教育经验、技术策略、理论著作为一体的匠心之作。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本书,与魏老师的学习背景、知识积淀以及工作经历分不开。他本身做过一线的教师和校长,与一线老师同处相同情境中,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感同身受;但魏老师又与一般的教师和校长不同,他有着丰富深厚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根基,同时有广阔的教育视野,对传统教育、中外教育、未来教育等有长期的研究和思考。可以说,实践积累加功力深厚才融合成了这样一本书。


问题二 这本书孕育于怎样的“文化基因”中


我为什么要谈孕育于怎样的文化基因当中?

因为若我们仅仅看到这本书中的技术和方法的话,会觉得讲的真好,但不一定能够用,也不一定能用得上。

举个简单例子,在《家庭作业,那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儿,与家无关》一文中,魏老师说,家庭作业本来就应该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儿,不是家长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象多少为辅导作业而焦虑的家长看了之后会有如何强烈的共鸣。但是这一条可能就会让很多老师反对:那怎么可能?或者说内心认为道理上对,但是操作上是另一码事。只有从专业型教师而非经验型教师,从成就学生而不是仅仅满足应试的角度才能理解这种做法。所以,要想真正读懂书籍中的内容,最好是理解观点背后的深层观念,也就是深层次的文化基因。

那么,这本书背后的“文化基因”有哪些呢?

(一)文化基因

1.在教育理念上:“全人教育”

什么是“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完整教育,教育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而且兼顾情感、道德、精神的均衡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大多知道这句话,但很多时候只是说说而已,教育实践中不一定体现出来,容易片面的重视智力、重视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人格、道德、情感以及体育、美育、劳育等其他的各方面的培养。魏老师不是把这句话当做挂在口上的时髦词语,而是具体落实在了教育实践当中。因此,在这本书中,除了有关教学的知识,还有许多关系孩子全面发展的思考:如孩子的早恋、如何管理手机以及高中阶段的课程应该是什么样子等。

2.在职业追求上:做一个专业型教师

与专业型教师相对应的是经验型的教师。魏老师经常举一个例子,以老农民和袁隆平作对比。从种水稻来说,老农民是经验型,袁隆平就是专业型。如果筛选这本书中的频率词,“专业”二字一定会当选。与律师、医生、会计这样的职业进行对比,教师的专业性还不够。阅读这本书,读不到抱怨,没有所谓的替老师发声。诚然,为老师们争取正当的权益也是对的:为教师争取高的工资?呼吁为老师减轻负担等,写这样的文章更容易赢得教师认同。但是,要成为专业型教师,就像医生不能抱怨病人一样,不应仅仅抱怨,也应向内求,思考如何立足于自我提升的专业性。某种程度上,环境不完美与教师专业性不够是有关系的,撇开自己的因素一味抱怨外因固然爽快,但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环境更有价值。

3.在生命成长上:成为一个自由人

这里的“自由”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由”。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我想“不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如萨特所言,是说“不”的自由。教师的自由是一种在知识上的自由,在职业上的自由,在教育教学中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又源于专业性,没有专业性就没有自由。简言之,所谓的自由,就意味着教师的专业性。

4.在教学理念上:知识与生命、社会的融合

魏老师反对知识与生命、社会的割裂,强调知识与生命、社会的融合,强调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行为主义机械灌输。书中一篇文章副标题是“如何将生活转化为课程”,认为面对孩子在学校吃不饱饭的现象,不能仅仅把这个现象当成吃饭问题,应该把它转化成课程。书中没有把早恋、攀比这些现象当成是教育中唯恐割舍不掉的麻烦,而认为这些现象和事件中都包含着宝贵的、活生生的教育资源,是教师应该去面对、引导,去解决的课题,而不应认为是挥之不去的“麻烦”。

5.在育人路径上:课程育人

强调课程育人,不单单是注重“怎么教”,更注重“教什么”,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以及课程结果的评价。

6.办学模式上:探索满足应试的素质教育

本书专门分析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共同之处和本质区别。文章不是冷冰冰的只瞄着应试,而是关注教师的自我修炼、孩子的人格完善、道德成长;但同时又对学习、对教学有实实在在的方法和策略,不是空洞的去脱离应试谈所谓的素质。

以上六方面并不割裂,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当下,要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即全人教育),实现课程育人,知识和生命、社会的融合,但也不能回避家长对应试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成为专业型教师,成为一个“自由”(哲学意义)的人。这种教育理想源于对当下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基于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深远思考。其实,这种“理想教育”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去掉“理想”两个字,就是教育本身——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二)价值观

阅读这本书,大家可能容易忽略《序言》,而我认为《序言》非常重要,因为系统阐述了关于教师成长的新观念。这篇文章我在2012年就读过,当时读来耳目一新,而今已经过去快十年了,但观念依然很新。如果理解不了《序言》中谈到的“何谓新教师”,就缺乏理解后文的根基:可能知道该怎么做,但很多时候却解决不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我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这本书中的文章并非为出版而写作,因此章节之间并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如果不理解作者对教育所持的价值观,读这些一篇篇彼此独立的文章,可能只是有内心触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行动。《高手教师》中的教育价值观究竟有哪些呢?

1.信念:生命总蕴藏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师的使命是无限相信这种可能性并将它发掘出来。

2.终身学习:朝向经典书籍,研习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及相关教育的理论书籍。如果没有终身学习,没有朝向经典的研读,没有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刻领会,要迁移运用文章中所阐述的各种技术方法,要理解文章中的观点可能就比较困难。比如,魏老师认为阅读极其重要,但又说“要防止读书让你变得虚弱”,这不是矛盾吗?其实,当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后,就知道并不矛盾。谈终身学习的时候,是针对缺乏终身学习,针对只迷恋在技术当中,而忽视了经典书籍对观念的塑造。当谈到不要只读书的时候,是针对知而不行、知行分离,只在概念当中完搭建了自认为完整的认知框架,但是并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没有转化成真实的行动。这种领会,是需要在长期学习中慢慢领悟的。

3.共同体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仅靠独自学习很难突破思维偏见,而融入共同体有助于突破认知局限。共同体当中要有学术权威,关键是涌现真理。我所在的新网师,就是很好的学习共同体。

4.真诚:不是所有人都会告诉你获取知识的方法,而魏老师不仅阐述方法和原理,而且还告知这些方法和原理是怎样来的。在这本书当中,魏老师很真诚地把他自己学习的体会以及工作学习经验与读者分享。我跟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类似的内容对我触动非常大,包括时间管理、阅读方法等。

5.专业:对教师成长,魏老师始终冷静、理性从专业性上条分缕析,但又饱含对教育、人生的激情以及对儿童生命的怜悯。他会把一些教育原理深入浅出地分析阐释,同时还会传授具体方法。

6.成就人:正因为魏老师的初心是成就人而不仅仅是迎合人,所以才无私、真诚。他在文章当中有这么一句话,“你的每一个反应都要用一个问题来审查:我这样做是不是更有利于我和学生的发展,如果是肯定的就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调整自己。”

不少老师曾问过或者有这样的想法,“我仅靠自己的修炼,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吗?我们不需要改变环境吗?”为一线老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去呐喊,肯定也是有价值的,魏老师怎能没有体会?岂能不知?只不过他作为一个理解通透又非常务实者,他知道抱怨上十年和向内专业学习上十年,哪一个对自己好,而且改变自己更有助于改变环境。理解这点,一切就恍然大悟了。


问题三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我概括了以下四个观点,第一向内反思,第二框架思维,第三研究意识,第四底层逻辑。这是我在读了这本书或者说这么多年跟着魏老师学习,从他的身上去提炼出的一些变化当中不变的一些东西,总结起来就是:专业思维。
(一)向内反思
向内反思所针对的是向外抱怨。为什么校长们会喜欢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主要是指导老师提升专业能力,而不是向外归因环境——埋怨他人、埋怨家长、埋怨学生、埋怨同事、埋怨领导,抱怨工资低、压力大等等。其实替教师发声这样的文章更能够受到老师欢迎,或者说能够去赢得更多老师认同,而且魏老师也擅长写类似文章。只是我们常常忽略环境与自我的关系,是不是说自身已经很完美,已经很专业,只是环境不完美呢?或者说,个体的行为是不是完全受环境控制呢?如果所有问题都归因于环境,那就意味着人没有自由,我们就像一棵植物、一块石头一样是机械地被环境所塑造。
一味向外归因还忽略了自我与学生、他人的关系。他人的不成熟与自我的不成熟有没有关系呢?教师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长,难免会抱怨个别家长没素质、不懂教育等等。魏老师在文章中说:“不要低估家长的智商,家长只关心自己的孩子,这才‘自然’”,“存在专业的教师,但并不存在专业的家长。”家长不专业,那就理所应当。因为我们并没有哪所学校去训练家长,但是老师不专业,那就不应该。对家长的反馈要重视,对家长的需求要引导,而不只是简单的满足。如果有问题,家长是找校长不找老师,老师不要去抱怨家长,而是应该去反思,为什么他不跟你沟通,而选择了校长?是让家长反思,还是应该是我们自己反思呢?这些问题都是朝向自我,而不是朝向他人。
类似的向内反思,比比皆是。
魏老师认为,教师在家校沟通中重要的不是要去学什么技巧,而是发自内心的诚意,以及我们的目标、价值观、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和生命当中整体散发出来的向上感。
有一篇文章《我怎么跟家长沟通,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老师跟魏老师倾述:“为什么我做得这么好、如此尽心,家长还是不信任?”老师的想法是想让给一些方法,告知应该怎么去做?这种思考的方向还是朝外的。魏老师怎么分析?他说,“为什么你要去赢得信任呢?为什么渴望信任?只有不成熟的人才渴望信任。”这种观点突然与日常原有认知形成很大反差,会猛烈冲击原有观念。他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渴望信任,可能是因为太脆弱,心怀恐惧而期待外部的认同来减弱你的焦虑。所以你现在要处理的根本的问题是自己的脆弱和恐惧,而不是期待信任或者以迎合许诺换取眼前的信任。”
某种程度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对经验的反思,反思必然会对原有经验或者观念造成冲突,这种冲突恰恰会带给人以成长。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屡屡打动我们,也因为魏老师有很深的心理学根基,能够去触及到内心深处,帮助自己认识经常忽略掉的那个真实的自我。
再比如,心里难过时怎么办?
对此,我们一般情况会怎么分析?难过吗?转移一下注意力就不难过了嘛,跟闺蜜倾诉一下,或者说无视他的存在,不要计较。实在没办法,就会说时间会治疗一切,时间长就不难过了。
魏老师运用心理学观点,把情绪和事实进行了一个区分:第一,难过是一种心理感觉,感觉不等于事实;第二,大多数的难过没有必要,我们可能是生活在自己的情绪当中,而这种情绪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难过也不是一个要避免的东西,一个是你也避免不掉,另一个是难过也有价值——让你难过的人或事,可能会深刻的影响你。只不过我们要提升难过的级别,而不要让一些生活当中的小事情弄得我们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低层难过当中。
什么是高级别的难过?
就自己的体会而言,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在支撑着,一种力量是鼓励和信任,如跟着魏老师这么多年学习的这种信任、认可,这是非常重要的。另一种力量就是否定和批评。比如,来自领导严厉的批评,那种难过、恐慌也让我成长。这两种力量都能激励人成长。近年来,来自于领导严厉的、毫不留情的批评少了,某种程度而言,也就意味着成长的速度慢了。
文章最后突然话锋一转说:“让我难过的是自己的平庸。”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因为我也经常难过,但是很少为自己的平庸而难过。过去是幼稚地为怀才不遇而难过,而魏老师已经那么高的水平,还为自己的平庸而难过。相形之下,不免惭愧。这种难过源于觉察到生命的有限,来源于生命必将逝去的哀伤,这种难过已经上升到哲学层次。
读这样的文章带给我的就不是心理的调适,而是一种猛然的惊醒。正像白岩松有一次演讲,一名观众问:
“一路走过来,你在没有背景、关系的条件下,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过程当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怎么样战胜的?”
白岩松怎么回答?他说:“我最大的困难就是经常不够优秀,你要让自己更优秀。其实你一辈子遇到的困难就是这一个……”
我们经常不满意的往往是环境——条件不具备,平台不够好,缺乏机遇等。但白岩松、魏智渊是难过自己不够优秀。这就会对原有认知带来深深的思考。
文章最后总结:“有的难过毫无意义,那么就远离;有的难过也不必要回避,它可以提升我们心灵的敏锐和品格,就去接纳它;有的难过无法回避,那就带上它,人生因此而真正的拥有自由与意义。”
魏老师有很深厚的哲学、心理学的功底,因此,他的文章总有一种与众不同之处,能够把一个问题高度抽象,升华到一个高度直击内心。
(二)框架思维
什么是框架思维?它所对应的是割裂思维或者说直线思维。
常人思考问题往往是割裂或单线条的,比如说孩子早恋了怎么办,教师一般就会想到联系家长、严加管教、割裂开来、谈话批评等,而缺乏一个整体理解的框架。
真正会学习的人,他掌握了不少认知框架和模型。专家大脑当中对于问题的理解是有思维框架的,当分析某个问题时,头脑当中有相应的模型、框架,这也是专家和新手的差别。学了认知心理学,都会熟悉象棋高手和新手差别的例子,象棋高手理解棋局是有框架而不是碎片化的,象棋高手观察棋子是有联系而不是割裂的,新手则反之。
比如,如何演讲?大多数会想“我应该怎么去做好演讲?稿子第一段怎么写?”往往都是就点来谈点。这本书列举了10条方法,这就是一个框架。
演讲总是试图分享一个故事,或分享一个观点
必须明确两件事:你是否确信地知道自己在分享什么?你是否确信你的分享对听众会具有价值?如果不明确,尝试表述使之明确。
如果是分享一个故事,那么,黄金法则是:展现,而不要讲述。
展现的关键有三个:拥有决定性的时刻(面临选择);丰富感人的细节;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
故事本身常常不是目的,故事需要解释和命名,使听众理解其意义。
如果分享的是一个观点,那么,黄金法则是:赋予观点以力量。
赋能的关键有三个:观点必须是清晰和纯粹的;观点的论证、说明展开,必须拥有清晰的因果链;将观点与听众的情感或需求联结起来。
在分享观点的过程中,要牢记“事不过三”的原则,尽量运用金字塔结构。
要防止犯三个错误:故事或观点与你或听众无关,似乎只是在陈述个客观的东西;吹嘘或让人感觉到你在吹嘘自己,而不提及别人的帮助,不坦率陈述自己的另一面;说太多与演讲主题无关的东西以掩饰不安我辩护,以及防卫性的谦虚
十.以上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真的拥有好的故事与思想。因不要花太多时间用于营销,而要花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生产。
 再比如,如何开发一个苏轼课程?我们平常可能就是拿苏轼的几本诗歌来去读一读,分析一下,与我们的考试、学生的生活结合。有认知框架是如何思考?第一,苏轼哪些诗文值得纳入课程;第二,苏轼一生是怎样的?与他的时代有什么关系;第三,采用怎样的框架去搭建课程;第四,怎么快速的汲取苏轼的研究。整个这样的一种思考,就是一个框架思考。
如何去研究苏轼的作品?一般情况就是找一些苏轼的诗歌、作品、书籍来剖析。但有框架的思维是怎么思考?搜索研究综述,扫读综述画重点(重点作者、重点论文和重点书籍),登录搜索全部的论文,购买重点书籍批注阅读,精读重点部分并做笔记,搭建课程框架。这也是一个框架思维。
(三)研究意识
我十多年跟着魏老师学习,逐渐领会到一种差别:为什么同样的一个现象,他能够分析出不一样的结论,同样的一本书他能读出不一样的意义?为什么一个问题经过他的大脑,能输出与我不同的内容?
慢慢领会到,是否具有研究意识是主要差别之一。
如果没有研究意识,那么今天看了魏老师的书,学会了指导学生使用手机,明天学生如果是遇到吃零食,魏老师没有写,可能就不会应对了。这本书当中谈到早恋怎么办,但如果将来遇到学生迟恋、不结婚,就可能不知道怎么办了。为什么?因为只掌握了“鱼”,而没有掌握“渔”。只汲取了知识而没有学到智慧。这种智慧我认为就是研究意识,本科以下学历的教师在师范院校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缺乏研究意识、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品质等方面的培训,所以研究能力匮乏。
什么是研究?这个话题太大,我简单从是什么和怎么办这两点对比分析。
为什么要谈这一点?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只关注方法论,比如说“晨诵、午读、暮省”,有的教师往往想:你别说那么多理论,你就告诉我怎么做。但是有研究意识的人首先去分析“晨诵、午读、暮省”是什么,之后才学习“怎么做”。如果连“是什么”也不清晰,“如何做”就容易跑偏。魏老师在很多文章和讲座当中首先不是谈方法论,而是正本清源谈本体论。
举个例子,比如学生早恋了怎么办?缺乏研究意识者一般会从经验层面判断并采取通知家长等做法。如果有研究意识,首先不是急于寻求怎么办,而是界定早恋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早恋是个现象,问题是什么?这样就会进行一个转化,把早恋现象转化为真正的问题:怎么去正确的指导学生去理解和处理感情问题。
 再比如文中分析学生吃不饱饭的现象?如果一个学生说,我在餐厅吃不饱饭,教师一般情况的反应是打的饭少吗?餐厅饭做得不好吃?是不是带的钱少?但是有研究意识后首先界定问题,吃不饱饭是一种现象,问题究竟是什么:餐厅如何统筹确保每个学生不受限制的吃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挑食;如何确保学生准时就餐。归纳了诸多问题再去思考,学生为什么不自己解决,而要请家长出面帮助解决;家长为什么是找校长解决问题,而不是先找老师?这时才分析怎么办:修炼直面问题的智慧和勇气;不把问题当做有待摆脱的麻烦,而要当做利用的机会;餐厅人员,学生和教师经由问题的解决,所有人都增长经验;把问题当做课程,发展学生,发展自身。
(四)底层逻辑
什么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就是不同中的相同处,是变化背后没有变的东西。
魏老师的文章和讲座中经常谈底层逻辑是什么。他说:“方法是不能教的,为什么方法不能教?因为方法还取决于环境的变量,底层逻辑加环境变量等于方法论。方法不管用,往往是因为对底层逻辑没有搞清楚。”这本书有不少关于教育底层逻辑的分析。
比如在分析《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首先不说是什么样子,而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怎么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就是底层逻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他会回到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站在教育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分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孔子时代的教育是贵族人享受的博雅教育,目的不是学手艺为生存、谋生的。工业时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产业工人。而今天的教育是什么?今天已经不是农业时代,也不是工业时代,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他这样一梳理,其实等于已经是把教育学博士的课程给讲了。我这是举个例子,就是说他把教育底层逻辑梳理之后,我们就清晰了,而不单单是说文件上这样规定,上级这样要求,课程标准里面这样写。专业型教师不仅要通晓文件如何规定,而且要尽量领会文件、课程标准等制定的依据。如果不从这个层面理解,就容易机械落实,就容易跑偏。
问题四 如何读懂这本书

这本书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也并不容易。
什么是真正的读懂?所谓的真正读懂,就是把书籍自动化地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心灵愉悦和冲击。要想读懂这本书,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反复阅读。好的书籍要反复阅读,把它放在一个时间段中常读常新,魏老师的书我是读了十年。经常感觉,十年之后才理解了十年之前的一句话。
2.学以致用。用,也是学,是重要的学。无论是演讲策略,还是自我修炼的方法等,如果只学都不用,那仅仅是习得一些名词、概念或道理,而我们缺的恰巧不是道理。
3.写阅读体会。读后把体会写出来,或者讲出来,写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
4.与原有经验对话。将书籍内容与自我经验和原有认知联系起来,学会与书籍对话。我们经常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把知识活出来、做出来。我们还会忽略一点——要想读懂这本书,还得去读魏老师在书籍当中列举的这些书:《麦肯锡方法》《清单革命》《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动机与人格》《适于脑的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学习之道》《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有效的学习型学校》《大问题》。
书与书是彼此启发的,这些书是魏老师写出这本书的底层逻辑和他的知识来源,当然这些书只占魏老师阅读过的不足千分之一,但魏老师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这就又回到了价值观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就会有很多怀疑。我想,如果没有前面价值观和理念的支撑,我们读了也就仅仅是读了,知道了也就仅仅是知道了。
以上只是粗浅的一点个人的感受,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郝晓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