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一周观察(34)| 新网师学员的寒假应该怎样度过

郝晓东 啃读者 2022-04-17
昨天是新网师春季招生截止日期,早晨起来,联系教务长郭良锁老师询问报名人数,郭老师回复:有1556人报名。报名者来自国内25个省,3个直辖市,还有6人来自国外,陕西有730多人报名,高居首位。本学期报名数,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过去每学期招生,大约600人报名,录取约500人。今年,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学员学习,开始收取学习保证金,原以为报名会减少几百人,没想到报名人数翻倍增加。
上午,我将新网师近期工作向朱永新、李镇西两位老师作了简要汇报。朱永新老师指示,“把公益性坚守好,同时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
此次,新网师报名呈现三种新动态:1.大部分新网师附属学校组织老师集体报名;2.有新教育实验区教育局统一要求各学校教师报名;3.开始有教育局行政官员、校长报名学习。
新网师能吸引如此多的一线教师、校长等参加,我认为主要原因有:
1、得益于新教育实验在国内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
2、朱永新老师、李镇西老师、陈东强院长等新教育实验领导、同仁在各种场合的大力宣传和推荐,扩大了新网师知名度,提高了新网师品牌美誉度。
3、在各位讲师的努力下,新网师课程品质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员从中汲取营养,获得成长,这是新网师散发吸引力的根本所在;
4、有一批担任组长的义工,在教务处的带领下,于幕后默默无闻维系着新网师高质量运营,为讲师和学员提供了完善的服务;
5、新网师公众号在微信几位编辑和校对老师的辛勤付出下,确保无论节假日还是寒暑假,每日发布文质兼美的稿件,从未中断。公众号关注量从4000多人增长到现在近2万人,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了解关注新网师。
6、一年来,新网师线上线下互动频繁,高潮迭起,组织2次征文,举行2次高研班,召开了1次寒暑假深度共读,附属学校第二批项目启动......新网师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7、收取学习保证金,让外界的感到新网师的诚意和严肃性。
学员急剧增多,给新网师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此事。如果管理系统不升级,管理模式不完善,将无法适应由于人员急剧增加带来的变化。
比如:选课流程、成绩考核与统计、上课制度、作业发放与批改、组长的职责、微信号的发布等都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流程化。
最理想的状况,研发新网师APP。但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资源与信息,期待有朝一日能实现。
人数少时,船小好调头,管理还不是大问题;但人数增多时,每一个细节的漏洞,都会带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频繁地犯低级错误,既让学员无所适从,也浪费教务长、讲师、组长的时间与精力。更有损新网师的品质。
新网师的文化是追求卓越,什么是卓越?
“合格”的标准是,合乎规范地完成任务,而不出现大的漏洞;
“优秀”的标准是,有创造性,让人眼前一亮,可供学习借鉴甚至推广,而不仅仅是执行任务;
“卓越”的标准是,他完成的任务,除了具备高度的创造性之外,乃是一件艺术品。
除了课程,一个通知的措辞,一份作业的排版,一个讲座的课件,微信号的美编等,都应体现出卓越品质。
当然,更重要的是过一种朝向卓越的生活。
人世间的一切遇见,都是修行。
通常意义讲,假期是休息放松之季,不是学习之时。尤其寒假正值春节期间,都忙着打扫屋舍,购买年货,探望老人,照顾孩子,人情往来,哪有时间阅读学习?
但对于新网师来说,学习日常化,日常学习化,才是正常的状态。越是忙碌、浮躁之时,越是修炼学习力的契机。
王阳明说: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这段话的意思是——
陆澄问:“静守时,觉得自己修养状态还不错,但是一遇到事儿,又不行了。这个怎么破呢?”
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而不知道在克制自己,磨练自己上下功夫。这样一遇到事,就会动摇。人一定要在具体事情上磨练,才能立得住,才能做到静也定,动也定。”
事上磨,通俗地说,就是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
闺女放假回来,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学习,拍照打卡。上午,自愿报名到学校上自习,我认为这种做法很好。做行政,贵在知识广泛;做学问,贵在研究精深。学习的秘诀在于专注,专注的前提是长久沉浸于所学之物,这就需要保持一种节奏,一种状态。如果一放假,就晚上熬夜不睡,早晨睡到快中午,吃吃喝喝,松松垮垮。那么,这样假期就成了倒退的假期。
有的人认为,平日学习就很苦了,难得放假,还不休闲一下?
其实,这是一种将学习和休闲对立的错误认识,来源于自我过去经历中的机械学习、被动学习和无意义学习。
放假以来,我与常春藤读书会的一些朋友每晚3小时共读《人是如何学习的》,共用6个晚上研读完了这本书。有人觉得这是学习,而大家却感到这是休闲。
我们常常低估了教育的复杂性。当国家领导人年终也在工作考察慰问时,我们认为正常,但如果一个小学老师假期学习充电,我们常常认为浪费时间,没有必要,甚至家人也不支持:教小学生,还需要研读那么深奥的理论书籍?
岂不知,正是这样的偏见,造成了教育教学中太多的浪费,而且也让工作成了机械简单的复制,而很难在工作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和意义感。
 
在新网师“静悄悄的革命”打卡群中,每天依然有几十名老师阅读打卡、写作,不间断学习。尤其是为了提交过关大作业,许多老师都是在假期中才开始阅读、构思、写作。
痛快,痛快,经历“痛”才有“快”。过程的确不易。
吴会香老师回忆道:
“过关大作业经过三个下午的奋战,经过昨晚几个小时的收尾、检查、制作封面、添加附件,终于在今天凌晨成功提交。熄灯躺下却毫无睡意。黑沉沉的夜包裹着我,整个人因为心头一块大石头的落下而倍感轻松。9926个字,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平生头一次写这么长的作业。虽然所学理论在文章中的运用有牵强之嫌,但对连论文也不会写的我来说,已经尽力了。写作业是输出的过程,但同时也是输入的过程,是一次自我提升的学习过程,通过回顾、梳理、思考,与所表达的观点建立联系,这个过程也是一次运用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如“被动的能动性”、“倾听”、“学共体”以及“思维假定”等等,经过写作业,有了更加明晰的认知,之前较模糊的知识慢慢地撩开面纱,露出真容。
论文的写作,我是最惧怕的,因为不会就怕写,因为怕写更不想涉及。感谢这次强制性的作业任务,又极度担心被淘汰出局,于是便迎难而上,努力克服畏难情绪,硬着头皮投入到作业中,与内心的恐惧作斗争,向无知的自己挑战。终于,努力就会有收获,不但完成了作业,竟然还这写出了近万字文章。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穿越这一个过程的收获和成就感是未经历者无法体会的。许多老师,原先为写几百字都发愁,能写出近万字的论文,看到如此变化,自己都感到惊讶和神奇。
赵芳老师提交作业后激动地说:
“这一刻真是忍不住想打个卡。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经过几天的努力构思,经过昨天一天十个多小时的集中动笔修改,经过今天凌晨的几次检查,终于提交了作业。写完作业后用电脑统计了字数,竟然有八千多,自己都感到吃惊。我原本想着,争取写到四千多,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写出这么长的作业。虽然文采有限,但自己而言,也是一种突破。回想起16年我提交新网师的入学申请时,为了写3000字的个人阅读史煞费苦心。那个时候觉得3000字好长啊!写作是我的短板。现在在新网师学习,经常要交各种各样的作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写作的锻炼。”
昨天,我在朋友圈转发几个榜样学员的作业时,写了一句:
关上一些门,才能打开另一些门;放弃一些道路,才能抵达另一些道路。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此刻,我坐在办公室,从上午到此刻,耳边只有墙上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写下上面的文字。
窗户外,连续几天的雾霾一散而尽,阳光明媚。我在黄土高原为您提前送上春节的祝福和问候!
希望您在2020年,从别人看不到的门中窥见风景,在少有人走的道路上遭遇神灵。 
——2020年1月21日书于山西忻州

相关链接:

网师一周观察(33)| 为什么要收取学习保证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