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教师的信(4)|专业学习要少听“故事”
注:本文首发于2019年4月24日《中国教师报》。
现在,越来越多的校长和教师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通过考察、观摩、听讲座报告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启发思考。你会发现,作报告者和听讲者都喜欢故事。
人的大脑喜欢形象的故事、图片、图表、声音,不喜欢抽象的概念、理论和枯燥的文字、数字。报告者为了追求现场效应,避免听众走神、喧哗或者睡觉,往往会刻意讲述故事迎合听众的喜好和需求。缺乏学术训练的一线老师也更喜欢听动人的故事,而不喜欢听深奥的概念和理论。
不是说作报告就一定不能讲故事,也不是说听故事就一定没作用。其实,在彰显意义、表达情感等方面,故事有独特的价值。只不过,故事分为好的故事和不好的故事。好的故事蕴藏真理,不好的故事充满偏见。讲故事的本质是通过解释去伪存真,剥茧抽丝,让真理显现、豁亮。讲故事是一种能力,故事讲好的关键是内在的领悟、洞察以及对自我炫耀的必要克制。然而,许多讲故事者缺乏这种洞察和警惕,为了追求故事的精彩,常常在有意或无意中,放大绝对性忽视复杂性,放大主观能动性隐藏世界的偶然性,在讲述中凸显了故事的精彩与自我的幽默机智,但遮蔽了真理的显现,导致听众买椟还珠,误把“指月之手”当成了“月亮”,不是彻悟了一个真理,而是崇拜了一个偶像。
有的办会者为了吸引一线校长和教师参会,也往往邀请善于讲故事的专家来作报告,导致有的研讨会、研修班、论坛成了“故事会”。现场效应虽然很好,但学术水准降低了,学术性被稀释了。教育是一门专业,除了热爱和激情,还需要冷静和深思,需要孜孜不倦进行科学探究。
专家的讲座会决定听众的学习内容,听众的喜好也会塑造专家的认知。也有的专家不愿意讲故事,但一讲稍微抽象的知识,听众就心不在焉,走神打盹,而一讲故事,听众就聚精会神,如果能把教师日常的苦楚或牢骚表达出来,更容易赢来掌声和欢呼。但效果呢?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接受按摩只能缓解疼痛,但不从根本上治病。
外出培训,少听故事,多听“干货”。“干货”就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是教育教学中的真谛和规律。听报告和讲座要积极主动进行对话,而不是一味被灌输。所谓的对话,不是必须站起来向讲座者提问,而是用批判性思维对听到的内容追问、分析、判断,最好还能条理清晰地书写出来。
进一步深究,培训效果不取决于听的是故事还是干货,而是看你大脑中是否有一个整体认知框架。认知框架就像一张有捕捉能力、解释能力和消化能力的巨大的网,不管你观察到、倾听到什么,都能产生链接,或同化或顺应达到平衡,久而久之头脑变得丰富和深刻,在分析评论教育教学时有一种思想的深度和眼界的高度。没有认知框架,就容易被外界的复杂现象和纷乱的声音牵着走,学来学去,大脑装了一大堆散乱而无法运用的信息。
如何建立认知框架?魏智渊老师分析得非常精辟:
“必须排除碎片般的信息以及狭隘的专业知识的遮蔽,恢复对人类根本问题以及各个专业根本问题的思考,并在这些思考之间建立关联。而要恢复对根本问题的思考,必须从五花八门的流行读物中挣脱出来,回归到对根本书籍的研读。”
“通过恰当的与生命、生活相关联的阅读,在教师内部形成一种‘深刻的状态’,这种状态同时包含了信仰与智慧。信仰是指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态度以及自我认同,智慧是指拥有强大的根本能力,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使之成为整体,并使一切知识背景化的能力。”
要实现这点,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艰苦啃读,需要长期扎根教室的践行,更需要对自我绝对的信任。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链接: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