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阅读史兼自评|天空没有鸟的翅膀

郝晓东 啃读者 2022-04-17
注:这篇阅读史写于10年前,是作为网师作业而写。记录了自己从小学到参加工作10年期间的阅读历程。而真正的专业阅读,其实是近十年,希望有一天,能从容书写下来。
作为一个教语文的老师,作为一个自诩喜欢读书的人,今天回顾自己的阅读史时,除了羞愧没有其它词语可以概括自己的感受。(注:“羞愧”一是因为缺少真正影响自己的根本性书籍,二是患有阅读“浪漫期贫瘠症”,三是工作十年才开始真正的专业研读)二十年来的阅读轨迹,仿佛一个倒置的抛物线,两头高、中间底,我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既要归罪于陈旧的教育制度,但也要感谢它。(注:“归罪”是因为时代的特点,“感谢”是指只有在这样的应试体制下,才得以让自己“蒙混”了这么长时间)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的确如此,表面风光的时候,恰是精神空虚之时(注:大学时的黄金时期,满足于外在的虚名,错过了宝贵的读书机会,工作刚开始几年,忙碌于琐碎的年级主任行政工作,忽视了读书),孤寂冷落的时候,恰是内心充实之时。今天,已经而立之年的自己,回过头看看那段黄金岁月,遗憾大于满意,空虚多于充实,我知道,自己的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回首向来萧瑟处,不禁想起泰戈尔的这句诗:天空没有鸟的翅膀,但我已飞过
我的阅读史初步可以分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工作以后五个时期。
小学阶段
说起小学的阅读史,不能不提我的家庭。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爸爸、姥姥、姑姑皆是老师,而是都是擅长文科的老师。(注:之所以提起,是因为对自己的读书有很大影响,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客观环境,提供了读书的条件)童年时期的读书主要是从连环画开始的,也叫“小人书”。记得最先接触连环画是放暑假时爸爸从学校的图书馆里借回一大包书来,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有《岳家将》系列、《三国演义》系列,《水浒传》系列、《西游记》系列、《高山下的花环》、《烈火金刚》、《夜幕下的哈尔滨》、《华佗》、《海上侦察兵》、《地道战》、《鸡毛信》、《白蛇传》、《林海雪原》、《朝阳沟》、《赤胆忠心》等等,今天想起这些书名来依然是那样亲切。(注:童书中的故事,是后来自己喜欢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干干曾这样说,“故事,是童年最好的营养。是生命之基,是阅读之基。一定要记住:故事比认字更重要!……会影响儿童今后的阅读趣味,并因此而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文化倾向。”)在那个没有电动汽车,玩具枪、奥特曼、动画片的童年时期,正是这一本本“小人书”吸引着幼稚的童心,看到爸爸倒出一炕的小人书,翻翻这个,看看那个,崭新的图书,栩栩如生的画面,真想一下子全部装进脑海里,那种满足、新鲜今天想来依然很激动,那种感觉是后来很少有的。于是我一头扎进书里边,从早晨看到中午,从中午看到傍晚,连吃饭也要拿着看。那时到了很晚才能来了电灯,而即使有了电灯也是昏暗的15瓦灯泡,所以主要在院子里看,常常是爸爸说,不要看了,光线太暗,小心坏了眼睛。后来,只要到县城,唯一要求的就是到书店买小人书,当教师的爸爸在这一点上,给我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到三年级时,我的小人书藏书量在学校都是之最,估计当时有四五十本,全部被我整齐地码放在小木箱子里,等到村里唱戏时,我还拿出自己的书来,摆到集市上挣钱,看一本五分钱。今天想来,恰恰是那些在不经意间看过的一本本连环画竟然奠定了自己一生从事的职业,也正是这一本本小人书让一个无知、一片空白的幼小孩童引起了对这个五彩世界的好奇。(注:遗憾的是童年的读书偏重于中国古典文化故事,而没有接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西方营养,这造成了后来难以接受、认同西方文学的习惯,很长时间找不出原因,今天回顾阅读史,童年的阅读倾向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除了童书带给我奇妙的幻想,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听爸爸讲故事。那时,每天晚上睡觉前或早晨醒来,都在被窝里听爸爸讲故事,牛郎织女、小马过河、乌鸦喝水、神笔马良等等,后来讲完这些独立的故事,接着讲《西游记》、《岳飞传》等,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在幼小的大脑中埋下了发芽的种子。(注:引用干干的话:“故事!民间故事!这就是为什么看似一个人天生喜欢阅读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个会讲故事的母亲——或者是父亲,或者是奶奶、爷爷,是多么重要!而没有故事或者说缺少故事的童年,就是贫瘠的童年。”正是在这些童书和故事的影响下,不仅埋下了阅读的种子,更重要的是对道德的影响,初步开始认识了社会的善恶美丑。)
阅读从这儿开始了。(一幸:童年有故事、小人书)
如果连环画带给了我对世界感性的认识,那么爸爸带回来的《青少年知识系列丛书》则带给了我对世界理性的认识。如果前边还是读图时代,那么,这时才是真正的读书时代。爸爸看到我爱看书,于是在暑假时,把学校图书馆一套近百本的《青少年知识系列丛书》借了回来。丛书包括了历史故事,自然科学,国际政治,日常百科等等,一个假期,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尤其是历史故事令自己更加着迷,而恰恰是这些不经意间的兴趣阅读,使自己在高中学文科时减轻了很多负担,课本搭起了历史发展规律的框架,而童年的阅读记忆则填充了空白。(注: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弥补机会——由侧重于文学性知识向自然科学读物转变,但至今也想不起来这套丛书中自然科学类的少?还是自己偏重于文学类书籍。总之,留在现在印象中的是古代历史、当代政治等书籍多于科普类的书籍,导致造成了知识结构的残缺,直接的影响是在文科方面越走越近,而对于理科越来越遥远。(遗憾:童年没有埋下科技的种子
除此之外,阅读的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作文书籍了,小学生作文,中学生作文,最多的算是记叙文了,如痴如醉的阅读使自己在三年级第一次开始写作文时,没有感到丝毫的困难,那个作文题目是《我》,我毫不费力地写完了这篇文章。记得最好的一本作文是高中生作文选,很多作文独特的结构令自己耳目一新,这本书我一直保存到了高三毕业,记得最清楚的是一篇作文的结构,是介绍一个优秀中学生的,它分为若干部分,在每一部分的结尾顺其自然地点出了下一部分的小标题。高三一次作文时,我曾模仿这种结构写了一篇文章,得到了老师的好评。(注:作文类的文章其实没有阅读的层次上得到提高,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作文经常得到语文老师的最高表彰——在全班公开当范文朗读,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写作的积极性。)(二幸:在读书的分水岭时,有老师的赏识、激励。)
小学时,离经叛道的阅读有两本,一是《杨贵妃》,二是《射雕英雄传》,前者是暑期在家乱翻书,找出来看的,后来发现找不见了,自己到处找,终于在墙上挂镜子的后边找见了,估计是爸爸不想让我看,但还是偷看完了。后者是上五年级时爸爸从一个同事那儿借来看,我也跟着看的,刚看了几页,就被故事中那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住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而爸爸也好像没有限制的意思,于是经常是在吃饭时,边吃饭边看书,小说中引人入胜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招式怪异的武功,无一不在一个十二岁孩童的脑海中流下了深刻的印象,思绪飞扬,想象的空间是无穷的,也是充满魅力的。后来,看电视演《射雕英雄传》,惨不忍睹。(注:今天才认识到,其实正是这本《射雕英雄传》深深地影响了自己:一是在郭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成为一个隐形的坐标式人物,融进了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中,二是打开了另一扇奇思妙想的大门,认识了在现实社会之外的“江湖”,三是影响了自己阅读武侠小说的品位,后来再也没有沉迷到粗制滥造的各种“金康”、“全庸””等人的武侠小说中。)
初中阶段
初中阶段是在一个乡镇初中度过的,没有接触更多图书的机会,后来转学到了另一个升学率极高的初中,那是升学的摇篮,但除了课本上必考的知识外,课外知识一无所获,老师把凡是不考的书都称之为“闲书”,这是绝对禁止看的。
外界是知识的荒漠,而内心是渴求成长的绿洲,(注:一生中这样的感觉不多,可惜没有条件)所以,在有限范围内不加选择地读书,先是从同学那儿偷偷拿来武侠小说,那会儿男生迷武侠,女生迷琼瑶,看金庸的、梁晓生的、古龙的、温瑞安的,看到后来,自己感觉也能写一部武侠小说了。(注:很庆幸在此阶段看了个够,武侠到此打住,高中再没有看一本)《三国演义》看了一半,兴趣不大,《水浒》读了三分之二,读到后来,故事情节感到没劲,放弃了。没有书,把爸爸上师范的语文教材看了个遍,把家里一直放的《刘邓大军征战记》看完了,姚雪垠的《李自成》三部,看完了两部。总的来说,初中阶段是阅读的荒漠时期,唯一的收获就是后来再也不想看武侠小说了。此外,还陆续还看了《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十二寡妇征西》、《明英烈》、《三侠五义》等古代章回小说。(注:依然停留在“听故事”阅读层次,在阅读层次上没有质的提高,由于琼瑶小说被认为是女孩子的专利,所以丧失了接近古典诗歌的机会,这种遗憾直到大学时读了《罗兰信笺》和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得以弥补,太迟了!)
《高山下的花环》是令自己热情激昂的一本小说,另类风格的战争小说,使自己了解到了战争战火硝烟的另一面。(注:多年后,依然清晰记得文中描写靳开来对上级的牢骚,:“娘的!让他们执行战场纪律好了!枪毙,把我们全枪毙!他们就知道用尺子量地图,可我们走的是直线距离吗?让他们来瞧瞧,这山,是人爬的吗?问问他们,路,哪里有人走的路! ……”解放军也发牢骚?感觉到和过去的印象不一样,但这段话真爽!
唯一现在有印象的是年轻的语文老师给我们抄了汪国真的诗歌,令自己着迷,后来直到大学还意犹未尽。(注:门在打开,但再没有前进)
高中阶段
高中是在一个小县城度过的,相对初中比较开放了一些,所以读得书相对多一些。
首先,迷上了人物传记,偷偷地从舅舅那儿看完了《尼克松传》、《周恩来传》、《毛泽东传》、《撒切尔夫人传》、《希特勒传》等,看了尼克松写的回忆世界伟人的文章,那是,总想看看伟人在少年时候是怎样度过的,看伟人发展的轨迹是怎样的,然后比照自己,看看差距在哪里。(注:这是第一次根据内心需求而选择读书)
后来,订阅了大量的杂志书刊并汇集成册,汇集最多的《读者》到现在还保存着。自己订了《语文报》、《读者》、《中学时代》、《青年文摘》、《六月》等,那时,很受《读者》的影响,故事加道理的叙事结构,淡淡温情的感情基调,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写作,也滋润了自己成长的内心。(注:《读者》等弥漫着“小资情调”的作品是自己那段单调、充实、艰苦生活的营养品。后来接触“人文情怀”这个词,积淀便是《读者》。现在看《读者》,怎么也读不进去。)
不经意间,在一张废旧报纸上,看到纪念海子的专版,了解了这个卧轨自杀的诗人和他的诗歌,这是第一次接触朦胧诗歌。(注:仅仅是知道,没有机会,也没人引导探讨,直到现在“朦胧诗”和那个诗歌“牛市”的时代依然是空白)
但回想起来,高中生涯的读书也就如此。我的家乡是一个贫穷的山区,初中、高中都没有面向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升学的压力,跳出农门的决心是始终压在肩头的重担,考试唯一衡量学生的指标,升学时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所以,今天回想起来,读书的痕迹太淡太淡了。(二憾:内心成长时期,阅读面和阅读的深度都没有跟进)
大学阶段
非常幸运,考上了中文系。(注:非常不幸,专科院校的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氛围淡薄)
过去时被认为是闲书的,现在竟然是课程了,过去不让看,现在竟然是必须看。一开始格外的新鲜。但从一年级开始,自己将大量的时间投入了社团活动,有得有失,读的书少是自己到现在最遗憾的事。(三憾:大学时期,读的书少,涉猎的面窄。直接影响了工作后的专业发展)
 在大学里,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文化散文,收获是受其影响,在校报发表了两篇参观卢沟桥和北大的散文。然后看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还有《曾国藩传》、《菜根谭》、《萤窗小语》、《罗兰文集》、《飘》、《围城》、《随想录》《顾城诗集》《檀香刑》《丑陋的中国人》《厚黑学》《巴黎圣母院》《红与黑》还有一些记不清的散文集,杂记最喜欢的是《涉世之初》,每期开篇的主题文章,大气、深刻又有时代感,印象最深。报纸看的最多的是《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屋檐下”等栏目尤其喜欢。(注:还属于浪漫期阅读,没有精确阅读,阅读没有提升,没有打下坚实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没有学会真正读书的方法,对西方文学知识看的少,对理论性文章没有接触,没有经典书,尤其是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空白,导致专业发展严重短板。)
在此期间,接触了鲁迅、周作人、梁实秋、矛盾、巴金、郭沫若、艾青、梁晓声、赵树理、孙犁、徐志摩等等一批现当代作家,但均为深入研究。在此阶段的收获是重新定位了原来中学课本上批判的向胡适、梁实秋等所谓的“坏人”。略微感到了中学语文课本的政治导向问题。
毕业的时候,看了官场小说《国画》,这是自己走入社会的第一本教科书,而幼稚的自己竟然把文学和现实直接等同起来,最终载了大跟头。(注:幼稚)
但在黄金的大学时期,影响自己的书不多,看的经典书不多。这是最大的遗憾,而这也影响了后来自己专业发展。
工作以后
刚开始工作的六年时间,前三年主要专研了教材,后三年主要投入了行政工作。读书不多,这其中接触到了余杰,被《冰与火》吸引,尖锐的观点,独特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令自己耳目一新,后来又买了《铁屋子里的人》,佩服其阅读的渊博,惭愧自己的无知。(注:这时才知道上大学中文系应该是干什么)看了吴思的《潜规则》,《狼图腾》,(注:虽然注重了思想性,但盲目性大)研究了《毛泽东诗词》,后来将其写了自考毕业的论文,颇为满意。(注:但没有真正接触到诗歌的真谛,停留在感觉层面)在此期间,接触了《南方周末》,敏锐的观点,温暖的情怀,从薄薄的报纸上能感觉到背后那些怀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群体,后来,收集《南方周末》的新年祝辞成了一个习惯。(注:是《南方周末》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依然有理想主义者,当一段时间沮丧时,看一份《南方周末》就像吃了点补品)(注:本应在工作开始就步入精确期,但六年后,依然停留在浪漫期,教育凭直觉,教学凭经验,理论无长进,导致六年过后,职业倦怠,认识盲目,发展迷惘,定位不清,前进无门)(四憾:六年过去,专业发展没起步)
真正阅读是从07年开始,这时的自己经过两轮的高中教学,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对语文教育感到困惑,对教育职业感到厌倦,这是,偶然间,碰到了一群还对教育充满理想情怀的新教育人,如同在沙漠中跋涉突然遇到了绿洲,在今天这样功利的时代,人人都将现实的社会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为教育理想而实践的人,让自己感到不再孤单。他们不仅在描绘着心中的教育世外桃源,而且重要的是他们在默默地实践着。(注: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时,柳暗花明又一村,专业发展起步了)
于是在皮鼓等老师的指引下,开始了真正的潜心阅读。
改变自我从这时开始了。两年时间里,在铁皮鼓的引领下,开始了全新的阅读历程,这次阅读和过去相比最大的不同一是有目的的读,二是知性阅读,三是思维、知识的重构。(三幸:成长困惑期,新教育及时、准确的引领)
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关于如何鉴赏诗歌的书,教了将近十年书,对如何鉴赏诗歌一直是似是而非,而这本书关于兴发感动的力量等阐述,条分缕析地分析了诗歌的魅力之所在。佐藤的《静悄悄的革命》关于主体性的描述,打破了自己一味追求学生言说的认识,从此以后,我不再只是追求课堂的“生动”,对于课堂上过去认为的学生“打岔”,现在有了新的认识,也许那是课堂生成的开始。郭初阳《言说抵抗沉默》、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王开东的《非常语文课堂》、铁皮鼓的《语文课》和干干的课堂实录,四位老师四种风格,独特的风格,精妙的构思,令自己耳目一新,颇为感叹,从此,“深度”语文成为努力的方向。铁皮鼓的《冬去春又来》使我认识到原来自己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只是自己未曾发现挖掘,从此开始了写教育随笔的习惯,而且从此有了怀疑的思维意识,不再盲目迷信所谓的教育神话。《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使自己懂得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特别是重新审视过去从未认真思考过的教学目标,重新审视教学效果。《统一与分裂》《万历十五年》让自己认识了历史的另一面,理解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小王子》使我重新开始迷恋上了童话故事,因为童话是架起儿童和成人的桥梁。《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给了我一把崭新的解析文本的刀。张文质先生编撰的“生命教育”系列杂志,使自己认识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功能。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懂得了经典的魅力,经典的其实都是朴素的。《新教育读写月报》让我结识了另一群怀有教育理想的人。刘支书助理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一针见血,对历史,对政治的分析视角独特,旁征博引,深为自己折服,自己仍为其博客被封感到遗憾。(注:豁然开朗,如饥似渴,如鱼得水,久旱逢甘霖。)
除此之外,还购买阅读阅读了《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书斋里的革命》、《文学风格例话》、《名作重读》、《苏菲的日记》、《中国哲学简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语文课程理论基础》、《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基础》、《罗素道德哲学》、《叔本华人本哲学》、《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帝国的惆怅》等。(注:虽然阅读量还很少,真正的知性阅读还不多,特别是离充分运用到实践,指导实践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最幸运的是找到了“尺码相同的人”,开始了蝉蜕的过程)
教育新生活从此开始了。
随着学习的深入,周国平、朱永新、谢泳、葛剑雄、刘良华、刘铁芳、张文质、朱小曼、傅国涌等一大批学者走入视野,尤其是周国平先生《对教育的七条箴言》如同教育的圣经,拨开迷雾,重新建构了自己对教育的认识。朱永新教授对读书重要性的阐述,对教育理想的构想,深深打动了自己,影响了自己,一个身居高位者的有如此的教育梦想,草根情怀,勤勉作风,从而使自己不敢懈怠,从此不敢在有任何偷懒的理由。卢志文、刘支书助理、郭初阳、梁卫星等等一大批在中学教育界为理想而执着的实践者深深吸引了我,也改变了我。(注:这其中也曾稍微走了点弯路,一些人的书涉猎即可,不可深究,正向皮鼓说,“是药三分毒”,吃多了负作用也挺大,好在及时回归)
经过再三的思索,我六月份加入了新教育的行列,暑期正式成了新教育网络师范大学的一员,购买了书籍,开设了主题帖,加入了qq群,“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既然上路了,那就走下去吧,也许到达不了理想的家园,但我相信,最美的风景不再远方,就在路上。(注:引用干干的话:“苟无时间隔开岁月,我们便看不到真相。专业阅读,也并不是没有凶险。”呵呵。)

总评:
对照《新教育实验专业阅读地图》来审视自己的阅读史,喜忧参半,忧大于喜,分述如下:
第一,患有浪漫期贫瘠症。虽然在童年时期有很好的童书、故事作为铺垫,但在中学,尤其是大学时期,缺乏对经典书籍的知性阅读,视野不广,深度不够,没有多少能锲入生命,影响人格精神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性书籍。
第二,在浪漫期缺乏根本书籍。对中国儒、道、释哲学思想没有涉猎,对西方哲学没有接触,缺乏思想的积淀,导致分析文本找不到途径,教育学生随心所欲,最终在职业认同上出现了问题。
第三,有轻度的偏门深入症。在六年工作之后,对专业发展感到迷惘,对应试教育极度厌倦,对职业认同产生困惑之时,07年接触到一批分析当代教育弊端的人和书,倍感新鲜,其思想很快影响了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幸亏时间不长,很快刹车。
第四,从浪漫期到精确期过度太长。应该说,从工作开始就应该逐步进入精确期,但由于在原来的私立学校特别注重学生成绩,忽视教师专业发展,更主要的是缺乏真正的引导者,所以六年时间,大部分精力进行的都是应急性的阅读和盲目性的阅读,缺什么,读什么,遇见什么,读什么。
以上是阅读中的不足。
应该说儿童期的阅读积淀还是不错的,当从中学开始逐渐摆脱“故事情节”的吸引之时,虽然有人物传记等思想性的书籍及时补充但数量太少,种类单一,到了大学本应该是补充根本性书籍,形成思想积淀时,却未能补充,所以,到现在还是喝着“稀释的饮料”,而未曾尝过“浓缩的蜂王浆”。
工作六年的时间,仍然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在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本体性知识等方面均未有及时的挖掘,导致专业发展遇到瓶颈,找不到北。
针对自己的实际,以加入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为契机,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先研究中外哲学——这是第一层地基。
2、进而研究中外主要是国外的根本书籍——这是第二层地基。
3、同时学习语文本体性知识——这是第三层地基。
4、精心专研、打造理想课堂——这是目标之一。
5、构建自己的深度语文课堂——这是目标之二。
6、形成自己比较稳定的教育观、教学理念、职业认同、教学模式——这是近期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穿越精确期,初步达到综合期。
昨晚刚刚下了小雨,空气清新,泛着泥土的气息。从窗外望去,新一届高一学生已经入学开始军训,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环境、新的知识,好奇的眼神、新鲜的感觉、忐忑的心态,三年时间,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在这座校园里,凤凰涅槃,鱼跃龙门。其实,自己何尝也不是如此,只不过这时间是三年?五年?还是一生?答案在路上。
——写于2009年

相关链接:

网师一周观察(18)|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兼谈我的写作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