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读书日 | 这些年,我反复阅读的十本书(上)

郝晓东 啃读者 2022-04-17

注: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朋友圈中有许多关于阅读的内容,想到日常有许多朋友让我推荐书,虽然过去曾经写过阅读史,有过介绍(相关链接:我的阅读史兼自评|天空没有鸟的翅膀)但那是十年前所写,近十年又有新体会。

结合近十年来阅读历程和思考,梳理一下,选出深刻影响我的十本书,推荐给一线教育教学的朋友们。

当然,每个人需要读什么书,除了与兴趣有关,更与当下的工作内容和未来的方向有关。

吾之蜜糖,可能彼之砒霜,个人推荐,仅供参考。

文章比较长,分三次推出。


这十本书,之所以对我影响深,有四方面共同特征。

1.每本书逐字逐句通读、批注了三次以上,近十年反复读,经常翻阅,都快翻烂了。之所以反复读,一方面是书有价值,需要经常用到;二是书有难度,一两次不容易读懂。

2.每本书都开课讲授过,其中三本书的讲义出版为《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

3.这些书都与解决现实问题相关,不是为读而读。

4.围绕一本书,参读了其他书籍。

一.《给教师的建议》

这是一本教育学书籍,也有心理学内容。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门为中小学教师撰写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建议》是其中精华部分的选编。

因为作者不是书斋里的理论家,所以,他所谈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而且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10年前,我在农村带大学生实习支教,在网师选修“给教师的建议”课程。根据讲师要求,我通篇批注。这是我第一次用批注的方法,也是首次整本书批注。

学习后,深知其价值巨大,我就要求实习支教大学生每人必须购买这本书,每周六通过QQ群网络共读。书就放在我的车上,每到一所学校,听评完课后,就组织大学生联系实际共读。相关故事曾发在《中国教育报》(相关链接:在啃读经典中获得清明的智慧

(2011年,在五指山市南圣中心小学与大学生共读《给教师的建议》)

书中提出了“两套大纲”“读写自动化”“思维课”“交集点”等一系列真知灼的观点,对教育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学习这本书,我明白了学生学习动机发生的内在原理,中小学阶段阅读的价值和方法,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课堂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知识。

我从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转变为指导大学生顶岗实习的大学老师,从职业浪漫期进入精确期,开启专业化学习之路上,这本书起了关键作用。

然而,遗憾的是,中小学老师误读、浅读这本书的现象比比皆是。没办法,这也体现了目前中小学教师整体的阅读力。

参读书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

二.《论对话》

这是一本旨在探讨如何交流和沟通的书,作者戴维·伯姆是英国物理学家、思想家。

在50多年前,作者就敏锐地洞察到,现代科技的发展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连通全球,使得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几乎可以在瞬时之间彼此相连,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 则是人与人之间感觉日渐隔阂,彼此间的沟通以空前的速度变得每况愈下。

为了破解这种隔阂的现实,必须更重视对话交流。但现实中,对话往往沦落为争辩、自说自话,各自偏执一端,无休止地争论,甚至谩骂。

针对这种现象,戴维·伯姆从人类固守的价值观、情感的本质、内心思维过程的模式、人类记忆的功能等方面探究对话的本质、条件、方法和意义,旨在破除迷障,指明路径。

几年前,我幸运地购买到了这本书的纸质版,今天已经买不到了。读完之后,有种豁然开朗,脑洞大开的感觉。许多段落,堪称鞭辟入里,一语中的,醍醐灌顶。我还是摘录一段原文吧。

人总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意见或观念,它们均源自于你的经历,包括你的道听途说。概括地讲,它们是你以前思维的成果和结晶。

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你曾经历的所有一切,都被深深地烙入了你的记忆之中。你的种种看法、意见或观念已经与你浑然融为了一体。当你的意见受到质疑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为自己辩护。

但是,这样做有道理吗?如果你是对的,就用不着这么敏感,也无须来为自己辩护;假如你错了,又何必固执己见呢?关键原因在于,当你把自己与自己的看法、意见或观念视为一体时,别人所质疑的本来只是你的意见,但你却觉得别人似乎是在质疑你本人,所以你要奋起为自己辩护。

在这个时候,原本不过只是你的一己之见,于是就被你奉做了“真理”(truth)。但事实上,所谓你的意见或看法,其实只不过是你自己的思维假定,仅仅出自于你自身的经历而已。你通过或老师、或父母、或读书、或者其他的途径形成了它们。

然后再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你把它们与自己视为一体,并因此而为它们争辩。

这本书为我后来组建读书会、管理新网师提供了理论根基和具体策略。理想的读书会本应是一个对话共同体,如果不理解对话的真谛,就容易自说自话或相互争论,久而久之,无法反省自己的思维偏见,就很难从对话中汲取精神养料。

我在组建常春藤读书会时,首先组织共读这本书。上学期,我讲授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又组织共读其中的重要章节,许多老师读后也是脑洞大开。

疫情期间,面对舆论中呈现的共识撕裂、价值观对立的状况,我又一次想到这本书,更深切体会到作者深邃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考。

经典书就是如此,穿越时空,常读常新,每一个时期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读书目:《批判性思维工具》

三.《儿童的人格教育》

这是一本心理学经典著作。作者阿德勒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曾经与弗洛伊德一起学习、工作。

这本书主要围绕“自卑与超越”这一主题,分析了自卑产生的原因,消极因素和积极作用,对教育提出许多洞见,对于理解自我,理解儿童有极高的价值。

几年前,我在网师选修了这门课程,但初次学并没有完全读懂。教是最好的学,为了真正读懂这本书,我就主动申请讲这门课。

后来,我才知道,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技巧: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或讲述你要学习的概念。用朋友孙影的话来说,是“输出倒逼输入”。

一开始讲解,基本是复述原来讲师的讲稿。讲完一次,不通透,就继续讲。前后讲了四年,直到第四次讲授时,才犹如“桶底子脱落”,哗啦一下贯通。

至此以后,“自卑与超越”“影响儿童成长的不是环境,而是儿童对环境的个体性理解”“人格的统一性”等概念化为潜意识,成为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自动化工具。

读完这本书,对我的最大收获:理解了每一个儿童都存在自卑心理,都有对优越感的内在渴求,所谓的“问题学生”其实是以错误的方法追求优越;领悟了培养健康人格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意义,人格不健康,就会引发方方面面的问题。

参考书目:《自卑与超越》《正面管教》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