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一周观察(17)|对高水平学习者的尊重

郝晓东 啃读者 2022-04-17

前几天,教务长郭良锁老师告我,河北沧州市献县的刘红霞校长想让全校教师整体加入新网师学习。从新网师来说,越来越多的区域和学校组织教师整体加入,当然可喜可贺。

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有利也有弊,对此我们也应保持清醒头脑。学校或区域教师整体加入,当地的校长或局长可以在现实中为学员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更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是行政组织,有的老师可能不如自主加入的学员更珍惜学习机会、更有积极性。人总是对轻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对出于外在要求(不是自愿)的事不积极。开学以来,2019年加入的部分学员学习不积极,可能与此有一定关系。

新网师没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功能。如果以为把教师带入新网师就万事大吉,大功告成,可以坐享其成,那是不现实的。十年来,新网师当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乃至卓越的教师,但无一例外,这些老师都是在自愿主动学习的前提下才凤凰涅槃,羽化成蝶。自己不行动,没有谁能替他抵达。

学校或区域的教师整体加入新网师还是有很大优势和便利,只不过需要发掘。比如,以读书会等方式构建线下新网师学习共同体,围绕新网师的课程,定期组织线下学习,共读讨论、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等时机成熟,还可以邀请新网师的讲师参与线下学习。

当然,最重要的是,校长和学员都需要不断叩问自己:我们是不是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命。如果老师加入新网师仅仅是为了执行学校的要求而无内在的自觉,如果学校开展新教育实验是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局的检查而没有领会其价值和意义,那么,再好的课程,再好的项目,做着做着就容易变味、走样、跑偏。如此,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怨声载道。

浏览小打卡,看到几位学员参加了几次学习后,产生畏难退却心理。还有的学员因预习作业成绩低,积极性也受挫。有一位参加语文研课的老师说:“最近在网师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强的挫败感,失落,迷茫,曾经刚加入网师时的喜悦渐渐消散。”

研课课程真的难吗?如果是解析高中的名篇或年代久远的文言文,如果是研讨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也许有点难,但语文研课分析的只是小学低段二年级的文章,只是要求老师们亲自写一下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亲自拟定教学目标,只是讨论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啊。这些难道不是一个语文老师应有的常规知识和能力吗?只是讨论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什么都感到如此难呢?

本学期我讲《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授课结束,也有老师反映听得艰难,感觉有点深奥,是我讲的知识难吗?其实我只是对书籍作解读。有的老师反映书籍也读不懂,但是你知道《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也是当初我为了解读《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儿童的人格教育》三本书而写的讲义。有的老师读了这三本原著后,更加崩溃:每个字都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

其实,应该思考:是这些书真的难还是我们阅读面窄、阅读力不高?

如果把经典书按难度系数区分,《教育人类学》可以打60分,《儿童的人格教育》只能打30分,《教育的目的》打40分。而且,《教育的目的》只是怀特海面对大众的演讲稿。如果这三本书也觉得难,那么可以感知一下海德格尔的《存在于时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还有的学员认为作业批阅的太严了,分数给的低。我认为恰恰相反,现在的作业判定已经是很宽泛了,网师成立的前几年,语文研课,很长时间“优秀”等级都是空缺,“良好”也是凤毛麟角,能取得“合格”也很不容易了。当初对作业的判定标准是严守标准,宁缺毋滥,不为迎合学员,降低标准,满足脆弱的虚荣心。

难道不能简单点吗?难道不能读一些通俗易懂的吗?为什么要追求难度,为什么要啃读经典?因为认知的提升,必然来自于有难度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有挑战性。没有难度的学习,自以为有收获,实际是一种幻觉。能轻松吸收的,都是你已经有的,学习过程是同化。你吸收不了,就是自身没有,学习过程是顺应。

如果研讨二年级的语文课文都觉得太难,如果阅读解读经典的文章也感觉艰涩,如果作业评分比较就萌生退意,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专业素养、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了。

很多老师以为小学语文就是“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以为字词教学就是把汉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抄十遍,以为“教学目标”天然就应该是教学参考书规定好的,以为那些深奥的理论书籍都是空洞无用的知识......

我们用思维去理解一切,而很少反思思维本身。

我每周一般都到中学课堂听年轻教师的课。听完课,我经常问一句话:这节课,究竟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很多时候,老师都说不清楚自己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课堂上究竟是不是围绕目的展开教学。教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按照惯例列出字词,划分段落,讨论句子,最后贴标签式地给出一些名词概念。老师教得糊里糊涂,学生学得莫名其妙,当然,考试就考得一塌糊涂。

上周,我听了一节小说课,评课时,我问:“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老师说:“情节曲折。”这是这一篇文章的特征吗?经典小说,那个情节不曲折?哪个人物不丰满?哪个细节不生动?哪个描写不传神?哪个感情不真挚?

情结曲折不是特征,如何曲折才是奥妙。

我们经常运用一些主题突出、细节生动、情景交融、“形散而神不散”等大而化之的概念,而没有真正朴素地面对一个文本去思考,去品味,逐渐失去了对文本真切、活泼泼的感知力。

新网师要带领老师们击溃一切伪学习、伪知识、伪概念,逼近教学教育的真相,逼近学习的真相,认识真实的自己。感觉难吗?难就对了。认知升级不可能在莺歌燕舞、诗情画意中实现,不可能喝点“心灵鸡汤”就能完成。只有独自在漫长的黑夜里沉潜,穿越一门门课程,经历惊觉、疼痛、绞尽脑汁、备受折磨、恍然大悟的过程,才真正发生裂变。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今年刚加入的祝淼老师已经有切身体会:“两个小时的课,让我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整理29页笔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张体力活,更是一次思想的洗涤。满满的干货,让我一次次生出‘原来可以这样教的念头,感谢相遇,感恩付出,在新网师,我遇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收获与痛苦成正比,与轻松成反比。岁月必将淘汰那些逃避困难者,而给挑战者以丰厚馈赠。

近期,筹划五月底的新网师线下高级研修班,不由回想起2011年首次到内蒙东胜的罕台镇参加网师暑期的线下共读。

参加者皆网师邀请的讲师和优秀学员,大家从全国各地而来,都是自费参加,也没有什么报销之说。举办地点不在豪华的酒店而在罕台镇的一所小学,我们集体住学校的宿舍,窗明几净,朴素雅致,几人一间,仿佛回到了大学时光。学习期间,没有领导致辞,没有歌舞晚会,没有觥筹交错,没有豪华会场,没有礼物赠品,没有宣传广告,甚至都没有寒暄客套。一周内,上下午各三小时,围坐在一间教室,上午共读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和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下午朗诵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有次晚上停电,大家就点燃蜡烛,举行了一个独特的烛光诗会。学校没有专门的厨师,我们就分组做饭,大显厨艺:今天四川风味,明天晋北烩菜,后天河南面食......真正做到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每天共读,都是一场头脑风暴。一周深度学习,脑洞大开,彼此也结下了深厚友谊。今天,当时在那间教室里的共读学习的普通老师,许多都成为当地乃至中国教育界的风云人物。

后来啊,我在全国各地参加了大大小小的研讨会、年会、研修班,硬件越来越好,档次越来越高,豪华酒店,高级客房,丰盛的自助餐,五光十色的电子屏,印刷精美的宣传单,精致的茶歇,与会者常有如雷贯耳的专家泰斗,但在罕台清凉之夏围坐教室、啃读经典、深度对话、情真意切的那种感觉却成为一种奢侈。

我给今年新网师的线下研修定下一个基调:朴素而隆重,简约而盛大。

朴素而简约,是指我们不选豪华酒店、高大场所,就在城郊安静之处择一雅致学校,教室共读,宿舍休息。省去领导讲话,没有客套致辞,去除一切形式性的包装,就像原始人围坐在篝火四周起舞一样,我们围绕在知识周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隆重而盛大,是指我们要邀请顶尖的专家,高校的学者,网师的讲师,在研修期间,举行一场场主旨报告、名师作课、闪电演讲、深度共读、榜样分享、阅读沙龙,十佳颁奖,为大家带来一场场精神盛宴,思想大餐。

就像罗振宇所说,“珍惜他们的时间,尊重他们的理解能力,给他们最好的资源,这就够了,”“这是对高水平学习者的一种尊重。”

而且,新网师虽然没有经费,但要想方设法为学员减免费用,减轻经济负担,让想学习者能来得起。

金琴已经调好,蓓蕾即将绽放,弦歌就要奏响。

等你来!

2019年3月23日于忻州

相关链接:

网师一周观察(16)|何以成为“我们”

欢迎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