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伍书颖|经济哲学视域中马克思对斯密商品价值决定论的超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
经济哲学视域中马克思对斯密商品价值决定论的超越
作者简介
伍书颖(1995—),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摘要
随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商品价值问题成为关乎人的自由实现的重大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导致了经济思想史上的两种理论路向,一个是坚持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个是坚持生产要素决定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而造成这一历史性分野的理论母机是亚当·斯密的商品价值决定论,其包括“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购买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和“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三种矛盾性规定。马克思认为,斯密的价值概念实质是交换价值概念并且斯密触及商品价值问题,马克思进一步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实现对斯密理论的超越;而庸俗经济学认为,斯密始终在探讨交换价值问题而不存在矛盾。只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现了对近代社会的历史性认识,为新时代条件下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供理论武器。
关键词
亚当·斯密;价值;耗费劳动;购买劳动;三种收入
❖ 自2022年5月18日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2020年第16期发表重要文章《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这就提出了如何辨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议题,而构成二者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商品价值由何决定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认识最初是在亚当·斯密那里完整呈现出来的。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其商品价值决定论有三种,即“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购买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和“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由此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历史性分野。如何理解这三种规定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桩公案。关于斯密商品价值决定论的理解总体上有三种:一是认为斯密的“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只适用于原始社会;二是认为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贯穿在斯密价值理论的始终;三是认为斯密的价值理论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生产费用理论。如何看待斯密理论的复杂性,马克思是如何区分其中的科学成分和庸俗成分的,又是如何批判和超越斯密的商品价值理论的,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重大问题。
本文通过梳理斯密商品价值决定论的逻辑进路,以及深入分析马克思对斯密商品价值决定论的批判与超越,归纳总结出马克思超越斯密商品价值决定论的当代启示,即对 “价格论转向” 的反驳、对国际不平等交换实质的揭示和对共同富裕本质的有力论证。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第3—10页。)+
往期回顾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