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版)王巧、尹晓波|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有效促进碳减排?——基于阶段性效应与区域异质性视角

CUEBJOURNAL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02-0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有效促进碳减排?——基于阶段性效应与区域异质性视角

作者简介

王巧(1995—),女,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尹晓波(1957—),男,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在理论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并着重研究其中的阶段性效应与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发展;当以数字普惠金融为门槛变量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先是抑制后为促进,最后又转为抑制;当以城镇化作为门槛变量时,数字普惠金融的碳减排效应也显示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阶段性特征;数字普惠金融与碳排放之间关系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相比于东部地区来说,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减少碳排放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碳排放;门槛效应;区域异质性

❖ 自2022年5月18日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一、问题提出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严峻而复杂的工作,涉及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转型发展,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金融在实现碳达峰行动中的保障作用。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金融发展的核心。作为新时期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形式和现代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数字普惠金融为生产生活带来全新变革,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相比于传统金融,数字普惠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提供服务,克服了传统金融交易成本过高以及借贷歧视等弊端,拓宽传统金融覆盖面,降低风险识别、数据处理以及传统经营等各类成本,大幅提高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和可利用性,有效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成为助推经济转型、实现减排降碳的新引擎。在当前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如何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推进减排降碳、实现绿色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二、创新之处已有的研究文献一是多局限于传统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有待深入;二是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中,更多的是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影响,鲜有文献关注数字普惠金融的碳减排效应,尤其是其中的非线性影响与区域差异性。为此,本文聚焦数字普惠金融的碳减排问题,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影响的阶段性变化和区域异质性,对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政策参考。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验证数字普惠金融的碳减排效应以及二者之间动态关系;第二,基于门槛效应和区域差异的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碳减排影响的阶段性和区域异质性,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有效融合,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避免“数字鸿沟”,提升区域减排能力提供政策参考。三、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与碳排放之间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减少碳排放,表明现阶段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碳排放。(2)当以数字普惠金融为门槛变量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先抑制碳排放增长,再变为促进碳排放,最后又转为抑制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当以城镇化为门槛变量时,同样显示出先抑制后促进,最后转为抑制的效果。(3)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未表现出显著的减排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的降低作用则尤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升级以及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结合传统金融的服务网络优势与数字科技的技术数据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以城镇化发展为基础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与助推作用,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鼓励绿色生产生活、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二,因地制宜制定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开放程度等方面的特点及优势,制定出差异化的发展政策。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应注重模式创新,加强集聚优势,做好数字普惠金融的“质”;而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应先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通过增加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与加强数字金融普及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做足数字普惠金融的“量”。第三,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制度体系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机制,不仅要保护用户隐私安全,更要注重数字普惠金融潜在风险预警,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同时,应及时关注相关政策机制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匹配度,灵活调整相关政策,保持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态势,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第3—13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敬请扫码体验!

往期回顾

· 2022年第1期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3期

· 2022年第4期

· 2022年第5期

· 2022年第6期


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精华版)王巧、尹晓波|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有效促进碳减排?——基于阶段性效应与区域异质性视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