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德君:唐伯虎可曾点秋香(读稗琐话八)

纪德君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钱泳绘唐伯虎画像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很多,流播也很广,其中尤以“三笑姻缘”,最为世人津津乐道,在江南一带,更是妇孺皆晓。可要说其渊源,这个故事较早见于冯梦龙编的《情史》第五卷《唐寅》,后又被改编成话本小说《唐伯虎一笑姻缘》,收在《警世通言》里。这个一笑姻缘的故事,雅俗共赏,妙趣横生,所以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并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被后人陆续增添了不少搞笑的情节,致使“一笑姻缘”变成了“三笑姻缘”,即除了秋香与唐伯虎在画舫外初次相见时嫣然一笑外,又分别在街巷相逢、庙中进香时各笑了一次。而华府中也多出了华文、华武两个蠢材,跟在唐伯虎后面插科打浑,闹出了不知多少笑话。于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便成了戏曲、小说乃至现代影视等争相表现的绝好关目,如戏曲《花前一笑》、《花舫缘》、《苏台奇遘》、《文星现》,弹词、宝卷《三笑姻缘》、《九美图》,电影《三笑》、《唐伯虎点秋香》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周星驰饰演唐伯虎


故事既然流传得如此之广,自然也就引发了一个有趣的疑问,即唐伯虎是不是真的点过秋香呢?有好事之徒对此专门做过考证,指出唐伯虎是明朝弘治戊午(1498)年中的解元,而学士华察却是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两人相差竟有28年。华察官至翰林学士,到他归家闲居时,至少又过了10余年,而此时唐伯虎已发秃齿豁,犹如风中之烛了,怎么还可能做出卖身华府、戏点秋香的风流韵事呢?


唐伯虎画像

不过,唐伯虎虽未戏点秋香,但这并不意味这事就是假的。事实上,明代王同轨的笔记小说《耳谈》中就记载苏州才子陈玄超点秋香的故事。陈玄超有一次与朋友游览虎丘,与秋香不期而遇,没想到娇俏妩媚的秋香竟然对他粲然一笑,这使本来就风流多情的才子不由得目为之眩,神为之夺。于是为了一亲芳泽,他便想方设法卖身到秋香主人家中伺候两个公子哥儿读书,终于称心遂愿,抱得美人归。而明代姚旅编写的《露书》,则说点秋香的人是江阴才子吉秉中。明代徐复祚的《花当阁丛谈》,又把点秋香的人说成山东解元王化。清初黄蛟起的《西神丛话》,则说点秋香的是俞见安。这些文人笔记都说有“点秋香”一事,看来此事应当不是空穴来风。但有趣的是,它们都未说是唐伯虎点的。说唐伯虎点秋香,那应是小说家所作的移花接木式的附会吧。可这一附会却赢得了时人和后人的普遍喝彩和一致认同;而真正点秋香的那个人,反倒湮没无闻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其实,如果了解唐伯虎的才情品性及其社会影响,就会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实在不足为怪。


唐伯虎绘王蜀宫伎图轴

据历史文献记载,唐伯虎年少时就才情洒脱,纵酒放诞,弘治十一年(1498年)举乡试第一,世称“唐解元”。后来,他进京会试,因触犯了规矩,被免去功名,便自我解嘲地说:“大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从此以后,更加放浪形骸,并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闲章,还作诗自明其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像这样一位既不阿附统治者,又不消极地炼丹坐禅,而是靠自己的才情本领卖画为生的第一风流才子,在明中后期那种追求个性自由的风潮里,怎能不为世人羡慕嫉妒爱呢?所以有人将点秋香的风流韵事移植在他身上,也就再自然不过了,而这样也确实更能表现他不惜体面、不论尊卑、超逸流俗、主动追求浪漫爱情的个性风采,反映出彼时人们重情反礼的时代精神。故而,点秋香从此也就成了唐伯虎的专利了。


唐伯虎绘仕女图

饶有意味的是,小说中这个点秋香的唐伯虎还曾带出一大批徒子徒孙。如清代苏庵主人的小说《绣屏缘》,写才子赵云客,为接近佳人王玉环,就卖身为奴;安阳酒民的小说《情梦柝》,写才子胡楚卿,为了一亲佳人沈若素的芳泽,也卖身到兵部沈长卿家里作书童。而有的才子因为面相生得嫩,还男扮女装,卖身佳人所在的府第做女婢,恣意地在闺阁中采花酿蜜,如龙邱白云道人的小说《玉楼春》所写才子邵十洲即是如此。这种卖身为奴为婢的反常悖俗之举,就分明继承了明代小说中唐伯虎的衣钵,只是论起影响,就远不能望唐伯虎之项背了。因为唐伯虎可是货真价实的风流才子,不像其他小说所写的才子查无其人,纯属子虚乌有。不过,这一类胡编乱造的故事之所以还有人信,多多少少也是有点现实和心理依据的。古时候,大家闺秀,一般都养在深闺,闭户不出,才子慕之,无由接近,于是便容易在心中滋生出卖身为奴为婢、接近佳人的飞花艳想。因此,小说家们所设想的实际上也正是现实中一些落魄才子们所作的“白日梦”,如果说它还有点文化意义的话,那么顶多只是反映了人们希望冲破封建礼法的束缚,追求爱情幸福的梦幻而已。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