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晓兰:李惠仪·《史记》·《红楼梦》(在哈佛听课之一)

2017-02-15 张晓兰 古代小说网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项目,在哈佛学习了一年。

 该项目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合办,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哈佛大学两方面共同的资助,也即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每个月资助1800 美元,包一次往返机票;哈佛大学免全年的tuition(学费),共计9000美元;哈佛大学还为该项目成员交一年保险费,共计2000多美元;此外,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还每个月资助我们700多美元生活费。待遇之优渥,至今令人时时感念。

作者在哈佛燕京学社、哈佛燕京图书馆与哈佛大学东亚系门前

 初到哈佛,报到注册完毕之后,有了自己的校园卡和账号,可以登录哈佛的校园账户。打开校园账户,里面有很多哈佛的上课资料和校园服务信息,以及各种会议、学校本周的安排等等。因为慕名来哈佛,又想借此机会了解西方汉学家的授课及治学方法,而去旁听他们的课则无疑是一个近距离且比较长期深入了解西方汉学家治学思路、治学方法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同时也借机可以了解西方课堂开设中国文学课程的情况。

因为在上一门课时,授课老师的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做学问的理路,甚至头脑和智慧都会在课上得到最好的展示,上他们的课,无异于同他们交流,当面向他们请益,而且也不会额外占用这些教授的时间和资源,至多是利用了教室内的一张椅子而已。对这些教授而言,他们的学识和思想能够被更多的人共享,对他们来说应该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在哈佛,再知名的教授都会要求每学期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两到三门课。每学期开课前,教授会将自己的课程大纲传到校园网上,进行宣传,吸引学生来选课。很多教授会提前制作好精美的课程海报并在校园内各处张贴,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哈佛教授们很重视上课,上课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上课也与他们的科研成果密切关联,他们开设的课程每过两三年就有更新,必须将自己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带入课堂。登录哈佛的校园网,搜索某位感兴趣的教授所开设的课程,就可以发现们开设的课程跨度很大,视野很广。

 哈佛的课程信息在哈佛校园网上都可以查到,包括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教师的个人信息和每门课的syllabus(课程大纲)。课程大纲包括每一次课所要讨论和讲述的内容,上课时所要讨论学习的课程资料、文章篇目、参考文献等。

 此外,有的老师还会在每次上课前提前将要阅读和讨论的文献的电子版全部传到课程资源中,或者传到每位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的邮箱里,要求选课的学生将这些篇目提前预习完,并将自己的观点以小论文的形式,在上课之前发到老师的邮箱。

这样就保证了在上课之前所有选课的学生已经充分预习了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有备而来,授课老师再在课堂上讲授,效果就会更好,而且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学生也会更加充分、深入,有的放矢,课堂的效果当然也会更加有效,这种上课方式值得国内的大学学习。

 我们是auditor(旁听生),不用参加上课的讨论,不用交论文,交作业。而正式选课的学生都要参加课堂讨论。这种课堂大多是围坐一桌,老师不用站着上课。学生讨论也不用起立,只是举手示意一下即可,或者直接可以发言。而不像是国内的教室,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整整齐齐坐在下面听。

 当然也有这种课,这种课叫lecture(演讲课)。台湾学者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有一门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化课就是这样上的,但他在讲的时候,每讲完一个问题,就会问有没有other questions or other comments?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或发表看法。

薄暮时分的哈佛大学东亚系Kirkland灯光柔和,岁月静好。

 哈佛的课程分为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每个学期的课程只有十四周左右。中间有两周的读书周,不用上课,让学生读书。我觉得这种安排也挺好,可以提供学生认真读书和将老师之前在课堂上讲授或讨论过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的时间。我在这一学年里旁听了大多数我所感兴趣的以及与我的专业相关的课程。

  2012年秋季学期所旁听的课有我的导师李惠仪(Wai-Yee Li)教授的《史记》研讨、《红楼梦》研讨,王德威教授的从历史到小说、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化,田晓菲(Xiaofei Tian)教授的中世纪早期文学。2013年春季学期我旁听的课程有包弼德(Peter K. Bol)教授的明代思想史研讨、ChinaX,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的唐诗研究,欧立德(Mark C. Elliott)教授和宋怡明(Michael Szonyi)教授合开的清史研究专题课程和阿部龙一(Ryûichi Abé)教授的佛经研读课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些课上,有很多资料和心得可以拿出来和诸君分享,藉此以了解国外汉学家的授课方式和治学理路,并希望有助于国内高校之教学和研究。以下分头说之。


一、李惠仪:Early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s: Shiji: Seminar/早期中国的历史书写:《史记》研讨


Wai-Yee Li (李惠儀)


史记研讨每周三个学时,授课时间为周三下午一点到四点,在Kirkland楼二楼的第九讨论室授课,对选课学生的要求是能够读懂文言文。

Kirkland楼是东亚系的教学楼。里面的教室都非常小,为研究生安排的Seminar(研讨课)课程在里面进行,能容纳学生的人数不会超过20人,大多数东亚系的seminar课程,选课的人数就是6到8个人,加上一些旁听的学生,基本在10个人左右,有些课程旁听人数较多,但也不会超过20个人。所以,教室都很小,和一间小办公室的空间相等。

但是如果是为本科生安排的lecture就只能选择一些大的会议室了。或者,一些seminar课程,选课和旁听的人数太多,如王德威教授的seminar课程,上课的人数就在30人左右,这时就会将上课的教室安排在一些较大的教室,空间和国内的小教室的空间差不多。

Seminar教室里的安排一般是这样,里面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子旁边环绕着数把椅子,有一张白板,有投影仪,老师坐在桌子有白板的那一头,正式选课的学生环绕着桌子而坐。靠墙或其他地方放有供旁听学生坐的带有小托板的椅子,旁听的学生可以选择环绕桌子而坐,也可以选择坐在专为旁听生提供的椅子上。选《史记》研讨课的学生总共有六位,另外有两位auditor(旁听生)——我和来自台湾的吴宛怡。

Kirkland二楼第九讨论室内景

每次上课,老师基本都是依照该次课的课程大纲讲授,先由老师串讲该次课的内容和研读的文本,之后学生便会围绕着这个文本进行热烈的讨论,很少有老师一直讲下去的情形。李惠仪老师说话的语速很快,思维甚是敏捷,信息量很大。这样,基本在课上,她讲的时间是一半,学生讨论的时间是一半。讨论非常热烈,课堂内师生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课堂气氛非常好。

李惠仪老师每门课课程资源都提供得非常详尽而且清晰,包括课程说明、上课要求、课程大纲、参考资料、阅读文献目录,乃至全部在课上涉及到的文献的电子版资源,全部列于其中,洋洋大观,令人叹为观止。李惠仪老师治学态度之严谨、收集资料之用心和勤勉、教学之热忱,于此可见一斑。

李老师于2014年被台湾中研院评为院士,与曾永义、王明珂、臧振华等著名学者同时当选,李老师是四位学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彼时才55岁。2016年,李惠仪老师又以《中华帝国晚期文学中的女性与国族创伤》(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一书获得美国列文森图书奖,该奖每年只奖励两本出版于美国,对中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图书,孔飞力教授出版于1990年的著作《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即获得当年列文森奖。李老师摘此大奖,可喜可贺。

《中华帝国晚期文学中的女性与国族创伤》

《史记》研读的课程说明如下(该文所用的所有课程资源均来自哈佛大学校园网络资源,部分文献由笔者将英文翻译为中文,特此说明)。

课程以战国和汉朝的思想和历史发展为背景来研读《史记》,通过阅读《史记》文本来探索中国早期的修辞学、叙事学、历史学和解释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得选课的学生熟悉中国早期的各种复杂资料的形成来源和传统。

 目的有两个,首先是细读文本,使学生熟悉早期文本思想和艺术方式的语法和模式。其次,是熟悉中国早期的历史和哲学。利用中国早期不同的历史文献,如《论语》、《左传》、《国语》、《春秋》、《荀子》、《战国策》、《吕氏春秋》、《庄子》等来看作者司马迁怎样组织和利用有限的历史资料来重新编撰历史,并分析这种编撰方法对后世文学和历史编纂学在修辞学、叙事学、解释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影响。

课程从9月5日开始共上十三次。中间感恩节放假一次,实上十二次。

第一次课,“总体介绍”。老师会将课程大纲再在课堂上重申一遍,把上课的要求和课程大纲在课堂上重申一遍,同时一般还会让所有选课的学生和旁听的学生进行一个自我介绍,以便于大家相互认识,也便于老师认识每一位选课学生和旁听学生的情况。

第二次课,“作者身份和权威”。研读文本为《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等。

第三次课,“起始阶段的历史”。研读文本有《五帝本纪》、《周本纪》、《殷本纪》、《伯夷列传》。

第四次课,“中心和边境”。研读文本为《吴太伯世家》、《匈奴列传》。

第五次课,“孔子研究”。研读文本为《孔子世家》。辅助阅读材料为:《左传》和《国语》中关于孔子的章节。

第六次课,“传统和传递”。研读文本为《管晏列传》和《伍子胥列传》。辅助材料为:《左传》、《国语》和《吕氏春秋》中的伍子胥材料。

第七次课:“秩序和混乱”。研读文本为《季布栾布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

第八次课,“帝王的兴起”(一)。研读文本为《高祖本纪》、《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來諸侯王年表》。

第九次课,“帝王的兴起”(二)。研读文本为《留候世家》、《淮阴列侯传》、《陈丞相世家》和《刘敬叔孙通列传》。

第十次课,“书写当代历史”(一)。研读文本为《平准书》。同时这节课要做关于课程最终论文建议的陈述。

第十一次课,“书写当代历史”(二),研读文本为“儒林列传”、“酷吏列传”和“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平津候主父偃列传”。

第十二周为感恩节,放假不上课。

第十三课,“文字王国”。研读文本为《仲尼弟子列传》、《屈原贾生列传》、《滑稽列传》。


二、李惠仪:The Greatest Chinese Novel/最伟大的中国小说:《红楼梦》


《红楼梦》是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一周共上两次,分别为每周二、四上午十点到十点半,上课地点为Divinity 214,也即是哈佛燕京学社、哈佛燕京图书馆和东亚系办公楼的214教室,位置位于西南角,靠近田晓菲教授和宇文所安教授的办公室。宇文所安教授和田晓菲教授的很多课程都是选在这个教室上。教室很小,大概有七八个平米,只能容纳十个人左右。

 这门课主要是为本科生开设的,阅读的文本主要为英文,课上所用的主要教材为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选课的学生主要为本科生,除了一两个外籍学生之外,多数都为华裔,还有一位韩国籍的学生,这也许是华裔的学生在接受中国文化和文学起来更容易,也更有感情。

这门课以阅读《红楼梦》原本为主,每周阅读10回,每次课阅读5回,共上13周课。第一次课为总体介绍,最后一次课为选课学生做presentation。

 这门课的讨论情况如同《史记》一样,也是非常活跃,要求选课的学生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将自己关于本次课的观点提前发给老师,并要求阅读本次课所要研读的《红楼梦》文本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资料,因此,学生对课堂要讲授的内容很熟悉,思考也较为深入,这样在课上讨论起来就很容易,而且授课老师明确要求每位选课的学生必须在课堂上至少发言一次,这是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项内容,这样课堂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这门课的课程说明如下:

曹雪芹(1715?-1763)的《石头记》,又名《红楼梦》,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口。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小说,它同样总结了中国的文化并提出了它的难题。它的经典性也导致它出现在现代流行荧幕和电视改编中。

通过详细研究该文本,并辅助以其他的研究材料以及视频资料,研讨班将会探讨一系列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话题,包括基础神话,哲学和宗教体系,小说的地位,艺术和艺术家的观念,关于爱、欲与性的观念,性别作用,花园美学,家庭和宗法结构,社会-政治秩序的定义等。

《红楼梦》开始于一个补天神话。女娲炼就了三十六万五千零一块石头用来补天,剩下了一块。这块石头具有了感觉和灵性,然而仍然无才补天,于是再生为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开始没落的钟鸣鼎食家族的子孙。除了呼唤一种从未有过的精神之爱之外,这部作品也呼唤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在超越人类情感方面的认可。

 通过书里面充满着的各种细节,很容易感知到作者意在召唤一个失去的世界,然而声称只不过是一个梦或荒诞的故事。当我们通过这部小说进入中国文化的世界之后,这门课将要探讨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其他矛盾的问题。

    对选课学生的要求:

要一直出勤,并积极参与讨论。每周准备关于阅读材料的讨论的问题和观点,周二上课的观点必须在周一晚上十点以前贴在课程的网站中,周四的观点则要在周三晚上十点以前贴在网站中。这些观点可以是简洁的。上课的学生要求每周至少在课上发表一次观点。

另外,要求在10月12日之前提交一篇4到6页的小论文,12月20日之前提交一篇10到15的期末论文。研究生不需要写期中论文。

上课的学生要求购买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五卷本,可以在哈佛COOP买到。一周至少要阅读十回《石头记》和其他形成讨论话题的辅助阅读资料。这些阅读在课程网站上可以下载得到。

          以下是这门课的课程大纲:

9/4

介绍《石头记》,曹雪芹的生平和时代,《石头记》的文化重要性。

9/6

开篇的神话

阅读:《石头记》第一回,女娲神话。

9/11

叙事结构

阅读:《石头记》第2-4回。

9/13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神女

阅读:《石头记》第五回;《会真记》;刘义庆(403-444)《刘晨阮肇》;蒲松龄(1640-1715)《画壁》。

9/18

关于爱、欲和性的论述

阅读:《石头记》第6-9回。

9/20

欲望和犯罪

阅读:《石头记》第10-13回。

9/25

爱和死亡

阅读:《石头记》14-16回。

9/27

被强调的空间;中国文化中园林的文学和审美意义

阅读:《石头记》第17-20回;陶潜(365-427)《桃花源记》,谢灵运 (385-433)《登池上楼》。

10/2

悖论和启蒙

阅读:《石头记》第21-23回;《六祖坛经》; 《庄子》第二章《齐物论》。

10/4

爱和失去

阅读:《石头记》,第24-30回;汤显祖 (1550-1617) 《牡丹亭》第十出; 元稹 (799-831)《莺莺传》;王实甫《西厢记》在十六和十七世纪的插图。

10/9

正统和惩罚

阅读:《石头记》第31-35回。

10/11

诗歌的作用和文学聚会

阅读:《石头记》第35-40回;曹操(155-220)《短歌行》;王羲之(303-361)《兰亭集序》。

10/16

文雅和粗俗

阅读:《石头记》第41-45回。

10/18

诗歌的社会作用

阅读:《石头记》第46-50回。

10/23

美和有用性

阅读:《石头记》第51-56回。

10/25

爱和幻觉

阅读:《石头记》第57-60回。李渔《谭楚玉》。

10/30

在纯洁和世故之间

阅读《石头记》第61-65回。蒲松龄《侠女》。

11/1

犯罪和惩罚

阅读:《石头记》第66-70回。

11/6

大观园的终结

阅读:《石头记》第71-75回。

11/8

挽歌和恸哭

阅读:《石头记》第76-80回。贾谊(公元前200-168)《屈原赋》;《薤露》;陶潜《挽歌》。

11/13

一个未完成的杰作;续集的问题

阅读:《石头记》第81-89回。

11/15

戏剧似的风格

阅读:《石头记》第90-95回。

11/20

受害者和恶棍

阅读:《石头记》第96-104回。

11/27

出家的宗教意义

阅读:《石头记》第105-115回。

11/29

结尾和结束

阅读:《石头记》第116-120回。

          以下是这门课的参考书目:

Eifring, Halvor. Love and Emotio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和情感. Leiden: Brill, 2004.

Hsia, C.T.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中国经典小说:一个批判的介绍.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East Asia Program, 1996, c. 1968.

Huang, Martin. Desire and Fictional Narrative in Late Imperial China/晚期帝国中国的欲望和小说叙事. Cambridge: Harvard Council for Asian Studies, 2000.

Li Wai-yee. 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Love and Illus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魅力和祛魅:中国文学中的爱和幻觉.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Mann, Susa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宝卷:中国十八世纪的妇女.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Miller, Lucien. Masks of Fiction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yth, Mimesis, and Persona/红楼梦中的小说面具,神话,模因和人物角色. Tusc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75.

Plaks, Andrew. Archetype and All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中的原型和寓言.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汤显祖:牡丹亭

Wang, John C.Y.  “The Chih-yen Chai Commentary o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 Literary Study.” In Adele Rickett, ed., 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中国对文学的接受,从孔子到梁启超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189-220.

Wang Jing. Intertextuality, Ancient Chinese Stone Lore, and the Stone Symbolism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ater Margin, and The Journey to the West/互文性:古代中国石头传说,红楼梦中石头的象征;水浒传,和西游记.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Wang Shifu, trans. Wilt Idema and Stephen West, The Western Wing/伊维德和奚如谷:西厢记

吴世昌:关于红楼梦:十八世纪两个注本的批判性的研究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Xiao Chi. The Chinese Garden as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作为独立抒情园地的园林:石头记中的类研究.  Ann Arbor: Chinese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1.

余英时:红楼梦中的两个世界,” in Renditions 2 (1974): 5-22.

Yu, Anthony C.  Rereading the Stone: Desire and the Making of Fiction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重读石头记:红楼梦中的欲望和小说的构成.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相关阅读】

赵红娟:小说•性别•历史文化——美国汉学家魏爱莲(Ellen Widmer)教授访谈录

徐永明:哈佛大学访学记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