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道扬:天罡地煞源流考

郑道扬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水浒传》中称梁山一百单八将为“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转世,这也是全书涉及到的最重要的神话设定之一,所谓的“天罡星”与“地煞星”也随着《水浒传》的传播而广为人知。

  有许多人认为,道教中一开始就有一套完备的“天罡地煞”星宿体系,《水浒传》直接引用了道家的这一套名单作为一百单八将的星号。

 但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并非如此,“天罡”“地煞”这两个汉语词汇在早期与水浒108将并不存在任何关联,只是用作内丹雷法或天文风水学名词。

  相反,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在很大程度上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紧密相关,可以说,所谓的“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这个概念及其名单极有可能是水浒成书过程的原创名目,而且这个小说界的原创甚至影响到了后世道教官方对于天罡地煞的设定。

  关于“天罡”与“地煞”含义的转变,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两汉至北宋宣和年间

    (宋江起义爆发前)

 

 “天罡”一词最早见于两汉时期,其用法涉及大量道教、古代星相学、天文学等知识,用法繁复驳杂,难以一一解释,笔者只大致列举几个常见且容易归类理解的用法,以供参考:

 1、道家内丹或者雷法术语,在不同的典籍中分指心、脑或者丹田中黄气等。

 2、壬学中的十二月将之一,对应地支为辰,对应月份为八月。

 3、星相学中指月内凶星。如《协纪辨方书》引《历例》:“阳建之月,前三辰为天罡,后三辰为河魁,阴建之月反是。”

 4、指北斗七星,如《参同契》:“二月榆落,魁临于卯。八月麦生,天罡据酉。”《六壬兵占》:“斗者,天罡也。月将加时,天罡落在十二辰何字上。”

 5、指北斗七星中的摇光。《参同直指》云:“摇光,乃北斗之标星,又名天罡星,又名破军星。”

《水浒传》

  从上述列举中可以看出来,“天罡”这个词诞生之初,是与水浒中的“三十六天罡星”人设没有任何关系的。

 “地煞”的出现年代略晚于“天罡”,最初的用法也比较单一,主要指星相学中的凶星之一,并列于“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之中,是比较抽象的邪煞形象。

 而具象的“地煞星”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瞿昙悉达所著的《唐开元占经》:“首若之星六七尺(一本六丈),所指之国亡,地煞星变色而青,期二年或三年。”也是凶煞之星。而且从描述来看,此处所指的“地煞星”所指应该也是一颗,而不是七十二颗。

《唐开元占经》

 这一阶段,《水浒传》的原型还没有出现,“天罡”与“地煞”意义较为抽象,与一百单八将也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两词单独使用,并没有并列的情况出现。这种用法在之后的各个阶段也一直得以延续。


二、北宋宣和年间至元代


 宣和年间,宋江起义爆发,同时期开始零星出现相关的文字记载,文学性质的《水浒传》的早期蓝本也在此后不久出现,并首次提出“三十六天罡”这一概念,但未提到“地煞星”。 同时代其他文献资料中的“天罡”与“地煞”用法大致与之前相同,无明显变化。

 关于宋江起义,最早的文字记载当是同一时代李若水的《捕盗偶成》一诗,其中有“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的诗句;南宋初王称所修《东都事略》则记载了侯蒙的上书:“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宋史•侯蒙传》中也有类似记载。

通过这些可信度极高的史料来看,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确有三十六名头领是毫无疑问的。

 《水浒传》最早的文学性原型之一《大宋宣和遗事》与《宋江三十六人赞》均采用了正史中宋江起义共三十六员头领的说法。

 《大宋宣和遗事》提到,九天玄女赐给宋江的天书中有言:“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这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将“天罡”这个词与“三十六”这个数字联系起来的文献。虽然此处用词是“天罡院猛将”,但从《水浒传》的版本源流看,此处即为“三十六天罡星”最初的原型无疑。

 之后的元代水浒戏中,大都提到梁山泊有“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虽然尚未明确与天罡地煞相对应,但《梁山五虎大劫牢》中已出现了“天罡星临世间,施仁义建功劳”的唱词,《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中也称公孙胜“上按天罡星” ①。 

 虽然由于大量杂剧、话本的失佚,我们不能确定这一时期是否存在更加明确的文字将宋江起义与“天罡地煞”联系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宋宣和遗事》中提到的“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以及杂剧中屡屡提到的“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就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这一说法出现并人格化的重要源头。

《大宋宣和遗事》

 

三、元末明初至明代中期


 这一阶段,《水浒传》经过漫长的素材累积阶段后正式成书,并详细列出了天罡地煞星号名单,相关概念开始陆续出现于小说当中。

 同时期,道教的官方资料中正式提出“三十六天罡”这个概念,且“天罡”相比之前抽象的用法,开始出现人格化现象;至于“七十二地煞”,仍不见于除小说之外的任何典籍。

      《水浒传》与《封神演义》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并列提出“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并完整列出名单的文献。这二者列出的天罡地煞名单大致相同,仅个别星号存在差异。

《道法会元》

 鉴于版本失传等原因,二者成书的先后顺序已难以完全确定,但同为世代累积型的文学作品,二者在最终成书之前素材积累整合时期存在很长时间的重合时间。因此我们可以猜测,二者相似度如此之高的原因可能有如下两种:

 1、在成书之前的积累期中,一方原创了这个名单,而另一方将之借鉴到了自己的书中;

       2、存在一份更早的、今已完全失佚的天罡地煞名单,二者在成书的过程中共同借鉴了这份名单。

       在版本考据方面有突破性的新发现之前,我们只能做出上述猜测,很难确定真正的原因。但根据“天罡地煞”在二书中情节中所占比重、前期素材中的出现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水浒传》原创、《封神演义》借鉴的可能性当更大一些。

      至于部分星号在二书中存在的差异,则属于版本流传中的正常现象,本文不详细论述。

      这其中,“三十六天罡星”明显沿用了《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而“七十二地煞星”不见于早期素材,很可能是《水浒传》的某位作者为了将元杂剧中的“七十二小伙”与“三十六大伙”对仗,而从道教典籍中化用出的名称

《封神演义》

  大概同时代成书的《西游记》中出现了“天罡数三十六、地煞数七十二”等类似说法,这也很可能是因为与《水浒传》《封神演义》在成书过程中素材相互影响的而产生的。

      龙虎山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公元1359—1410)校辑的《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中有“三十六天罡,天中大神王”的咒语,正式指出天罡星有三十六个。同时代成书的《道法会元》(成书时间约为1382—1444年)也收录了类似的咒语,此外还提到了“念毕三十六天罡咒”“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天罡三十六”等语。

        这是目前已知最早提出“三十六天罡”的道教典籍,但也只是提出来这个概念,并没有列出具体的名号。

       因为道教咒语的简洁性等因素,我们可以猜测,在略早于这段咒语最初出现的年代,或许有过其他典籍提出过类似的概念,所以这段咒语才会直接引用这个概念

天师张宇初

 而历经张宇初、张宇清两代天师以及邵以正一位高道重编校正,成书于正统年间的《正统道藏》中,则出现了多处“天罡”的人格化现象。如《法海遗珠》(约作于元末明初)及《太上三洞神咒卷》(年代不明,不见于之前道藏)中多次出现“天罡大圣”“天罡真神”等神名,《太上感应篇》中更是记载了真武大帝部下有天罡神将:“自差部下天罡神将再行审验……。”②


四、《水浒传》成书之后


 《水浒传》成书之后,“天罡”“地煞”二词除了在风水学等维持原有用法之外,还出现了大量明显受到《水浒》影响的用法。

 正史如《清实录•乾隆实录》记载:“又谕曰,姚棻奏拏获临川县民张必发等十二犯……民间因其凶恶,指为天罡地煞名目,该犯等即以天罡为会名……试思天罡地煞,系水浒传奇所造名目。”

《道藏辑要》

 野史如《光宣诗坛点将录》《东林点将录》,直接套用梁山诸将的职位、星号、绰号,分别搞出了诗坛版和东林党版的108将。

小说如《英烈传》《增补三遂平妖传》《金瓶梅》《彭公案》等大量作品中所提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及类似说法之处甚多,不必一一列举。 

 而清嘉庆年间编撰的《道藏辑要•斗集》之中收录了一份《五百灵官爵位姓氏总录》(以下简称《总录》)③,其中有三十六位神名冠以天罡名号、七十二位神名冠以地煞名号,这是目前已知唯一一部详细列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名号的道教典籍,但其中神名均冠以“某某元帅”之名,而非星宿,且其名号与《水浒》中的星号差异巨大。

 《总录》不见于《正统道藏》及万历年间的《万历续道藏》等任何道教典籍,应作于万历年之后,晚于《水浒》的成书。

 且《总录》中的名号有大量受到《说唐》《说岳》等清代小说影响的痕迹,创作年代应晚于这些小说。

《正统道藏》

 鉴于道教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宗教,经常从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甚至其他宗教中借用神灵,我们很有理由相信,《总录》其实是是明清时期的某个道士在看过《水浒》或《封神》后,自己参照108罡煞的格式,吸收了大量其他小说或宗教信仰中的人物形象杜撰而成的名单,之后又被《道藏辑要》所收录,受到道教官方的承认。

 总结以上各时期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罡”“地煞”二词的含义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1、在水浒相关素材出现之前,“天罡”“地煞”一直是道教、天文或者风水等领域的概念,二者不存在任何联系,也没有相对具体的数量、名目,更不存在人格化的形象。这种抽象概念的用法也在之后的各个阶段一直得以延续。

 2、在水浒相关素材的积累过程中,首次将“天罡”这个概念与“三十六”这个数字联系起来,并出现了将“天罡星”与宋江起义的“三十六大伙”对应的现象。而其他典籍中的“天罡”“地煞”仍然沿袭之前阶段的意义,无明显变化。

  3、在水浒正式成书前后,《水浒传》列出了详细的天罡地煞名单,《封神演义》中出现了类似名单,《西游记》中出现了“三十六天罡数、七十二地煞数”的说法。

  道教典籍中正式提到了“三十六天罡”的概念,而“地煞”仍沿袭之前的用法,“七十二地煞”不见于小说之外的任何典籍。

 4、水浒成书之后,“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等类似说法迅速在小说中流传开来,而道教典籍也在此之后出现了详细的天罡地煞名号

《太上感应篇》

   因此,我们大致可以认为,“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很可能是《水浒》成书过程中随着素材积累而逐渐出现的概念,直到某位水浒的作者或整理者详细地原创了108人的姓名及星号,并随着《水浒传》早期素材或成书的流行,又影响了《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相关小说,使得这个概念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

 作为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宗教,道教也逐渐接受了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这些说法,并开始在典籍中收录了自成体系的天罡地煞名称。

 小说创作往往会从史书、宗教典籍之中选取素材,而天罡地煞则可能正好相反,是小说原创设定反过来影响宗教官方设定的一个特例。


注释

①这两部杂剧的创作年代仍存在争议,或曰创作于明代甚至《水浒》成书之后,目前没有明确证据,可作参考。

②《太上感应篇》作者为北宋李昌龄,但《宋史》仅录一卷,并未提及“天罡”概念,而《正统道藏》所录则有三十卷之多,皆不见于之前记载,此处或为后人托名所作。

③因书板被毁,《道藏辑要》的年代及编者已不可考,一说编撰于康熙年间。


【相关阅读】

刘洪强:《水浒传》中高俅为太监小考

涂秀虹:《水浒传版本知见录》序

吴新雷:读《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研究》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

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