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璇:近十年新出版中国戏曲、说唱英文论著举隅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图书馆
1
《鬼魅女主角:十七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鬼魅与性别》(The Phantom Heroine: Ghosts and Gen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蔡九迪(Judith Zeitlin)著,夏威夷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年出版。
蔡九迪(Judith Zeitlin),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中国文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艺术,新中国的戏曲电影等。著有《奇特的历史学家:蒲松龄与中国传统故事》(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内容简介:“鬼魅女主角”,特别是女鬼与活人发生性关系而复活的故事,是传统中国文学创作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使在今天,这类充满欲望的女鬼形象在东亚影视作品中仍颇具魅力,这与欧美影视、文学作品中性感而又危险的吸血鬼非常相似。欧美的吸血鬼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但在中国,好色的鬼魂几乎都是女性。
蔡九迪的研究集中于17世纪,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趣和最富创造性的时期,也是最遭受政治创伤的时期之一。通过对小说、戏剧、医案及视觉文化的研究,她将对经典作品的细读与医学史、艺术史、比较文学、人类学、宗教学、表演研究相结合,从而与单一类型、单一作者的传统研究方法产生了区别。在中国文学史中性别不对称的重要意义,正是蔡九迪此书所要探讨的主题。
该书探讨了鬼魅传统复杂的文学和文化根源,并提出了鬼魅传统最显著的特点。作者还指出,抒情诗的重要性在于其发展出了一种幽灵般的美学和形象代码。更重要的是,作者还指出,鬼魅的表现绝不仅是作为边缘性人物获得人们的关注,而是成为展示文化关注的重要的中心人物。
3目录:导言(Introduction)
鬼魅的身体(The Ghost’s Body)
鬼魅的声音(The Goast’s Voice)
鬼魅与历史时期(Ghosts and Historical Time)
鬼魅与戏剧性(Ghosts and Theatricality)
尾声 永生的宫殿(Coda:Palace of Lasting Life)
2
萧丽玲(Li-ling Hsiao),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绘画史、印刷史、戏曲史以及中国武侠小说。
2内容简介:该书着眼于插画、戏曲、文学等晚明文化丰富多彩的元素,以戏曲出版环境为例,分析了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该书认为在晚明,戏曲舞台被视作一个神秘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过去在现在中重生。这种暂时性的融合使得过去成为了有力而直接的道德榜样,并被视作一种可以维持儒家传统传承的非常重要的机制。通过使用戏曲中约定俗成的舞台布置、表演姿态等,戏曲插图在书中重塑了舞台上的神秘角色,并因此将过去和现在合并置于更广泛的位置。
3目录:导论 剧场、插图和时间(Introduction: Theater, Illustration, and Time)
第一章 关于版刻插图的语境:艺术史方法的批判(Chapter One: Toward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Woodblock Illustration: A Critique of Art Historical Method)
第二章 舞台或案头:万历年间的戏曲竞争观念(Chapter Two: 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the Play in the Wanli Period)
第三章 表演插图(Chapter Three: Performance Illustration)
第四章 作为与过去互动的表演(Chapter Four: Performance as an Interaction with the Past)
第五章 作为与过去互动的图像(Chapter Five: Performance as an Iteraction with the Past)
结论 书坊主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Publisher)
3
《中国通俗文学中口传与书写的互动关系》(The Interplay of the Oral and the Written in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易德波(Vibeke Børdahl)、玛格丽特•温(Margaret Wan)编,尼亚斯出版社(NIAS Press)2010年出版。
1编者简介:易德波(Vibeke Børdahl),丹麦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中国说唱文学,特别是扬州平话,著有《扬州评话探讨》(英国劳特利奇出版社,1996年)等。玛格丽特•温(Margaret Wan),美国犹他大学世界语言文化系副教授。
2内容简介:尽管中国通俗文学中口传(或表演)与书写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普通读者及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一话题此前从未被视作学术议题。有鉴于此,本书对于研究这一话题的学者和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并值得重视的。此话题包括明代通俗小说、通俗印刷物到说唱鼓词等内容。
该书以跨学科的角度,运用文学批评、语言分析、田野调查、民俗学研究等方法,对中国口传与书写传统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审视。通过对中国专业说书人及通俗文学的研究,研究者对这些新材料展开研究,并对旧有问题产生新的思考。
该书收录的论文超越了口头、书面创作二元论,不再简单地判断一个文本是否与口头传统具有联系,而是对二者如何产生联系、在多大程度上产生联系进行研究。
该书收录的论文均由专家所撰,其分析处理的方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尽管他们对于中国口头表演艺术或民俗传统资料仍需继续细化,但他们为理解口头、书写传统的互动关系带来了全新视角。因此,这本论文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3目录:1、 雷威安:《<金瓶梅>和说书技艺》(Andre Levy: Jin Ping Mei and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2、葛良彦:《寻找“惯例中的通用宝库”:<水浒传>与包公说唱词话之间的叙事联系》(Liangyan Ge:In Search of a”Common Storehouse of Convention”: Narrative Affinities Between Shuihu Zhuan and the Judge Bao cihua Cluster)
3、玛格丽特•温:《清代鼓词的观众与阅读实践》(Margeret Wan:Audience and Reading Practice for Qing Dynasty Drum Ballads)
4、易德波:《说书、套语及文体惯例:以<武松打虎>为例》(Vibeke Børdahl:Storytelling, Stock Phrases and Genre Conventions: the Case of “Wu Song Fights the Tiger”)
5、马兰安:《长三角地区的民间史诗:口传及书写传统》(Anne E Mclaren:Folk Epics from the Lower Yangzi Delta Region: Oral and Written Tradition)
6、李福清:《中国的表演艺术与通俗印刷业》(Boris Riftin:Chinese Performing Arts and Popular Prints)
4
《17世纪中国的剧本和文学游戏:汤显祖、梅鼎祚、吴炳、李渔和孔尚任的戏曲创作》(Playwrights and Literary Gam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Plays by Tang Xianzu, Mei Dingzuo, Wu Bing, Li Yu, and Kong Shangren),沈静(Jing Shen)著,列克星敦出版社(Lexington Books)2010年出版。
1作者简介:沈静(Jing Shen),美国埃克德学院东亚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女性问题及电影研究。
2内容简介:该书是一部有关传奇的长篇研究著作。传奇是一种富有文学和元戏剧价值的复杂文体,自16世纪到18世纪在中国舞台上占据统治地位,并孕育出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戏曲形式。接受了较好教育的曲家们利用传奇,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他们对所处时代个人、社会、政治方面的关注。有六部在当时和此后被誉为杰作的戏曲作品,能够突出地体现出这种趋势。
该书将这些作品置于有着重大实验和政治过度的17世纪(1580-1700)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晚明精英们以浪漫精神和独立思考激发了传奇的发展,这一瑰宝在17世纪上半叶(清代早期)被传承和研究。
作者对这些戏曲的文本进行了解读,论证了剧作家在靠近、转换、曲解其它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体形式或文学创作,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时,在传统与创作、历史与戏曲化再诠释之间的细微差距中,传达出微妙而又具有颠覆性的意味。
通过对明清之际的传奇剧本中浪漫成分的探索,作者对传奇的主题、故事、浪漫主义的变化进行了创造性解读。这一研究也揭示了在封闭文学圈子中,文人剧作家用传奇作为调和自己官职与社会地位的工具。
3目录:第一部分 语境(Part I: Contexts)
第一章 介绍(Chapter 1: Introduction)
第二章 剧作家与他们的交往圈(Chapter 2: Playwrights and Their Circle)
第三章 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与批评(Chapter 3: History and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eater)
第二部分 传奇小说在明代戏曲中的借用和转换(Part II: The Appropriation and Conversion of Chuanqi Fiction in Ming Plays)
第四章 《紫钗记》中的《霍小玉传》(Huo Xiaoyu zhuan in Zichai ji)
第五章 《玉合记》中的《柳氏传》(Liushi zhuan in Yuhe ji)
第三部分 (性别)主体文本结构(Part III: Textual Constructions of (Genered) Subjectivities)
第六章 《绿牡丹》中(性别)认知的诗意结构(Chapter 6: The Poetic
Constractions of (Gendered) Identities in Lü mudan)
第七章 《风筝误》中对诗意爱情的反讽视角(Chapter 7: An Ironic Perspective on Love Poeticized in Fengzheng wu)
第三部分 剧中剧(Part IV: Plays-Within-Plays)
第八章 《比目鱼》(Chapter 8: Bimuyu)
第九章 《桃花扇》(Chapter 9: Taohuashan)
结论(Conclusion)
5
1作者简介:
袁书菲(Sophie Volpp),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17至19世纪的中国文学,特别是舞台表演、性别理论及物质文化等。
2内容简介:17世纪中国,此前不同的社会领域变得越来越近,戏剧开始在传统文化精英中占据重要的意识形态位置。作为新兴的,既富有且获得了新式教育,给旧有精英阶层带来了挑战的现象,表演和形象的概念开始使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富有生气。“世俗舞台”这一目标展示了戏剧是如何获得比喻性力量的。
作者认为,戏剧视角这一概念,有助于塑造社会视角,展示一个有辨识能力的人如何评估当前的状态。这种对戏剧的探索,使作者可以讨论新兴的中产阶级对象征资本和文化历史的不确定把握。这些社会角色就像戏剧角色,阐明了无节制的社会抱负和不应得的成功。
世界的短暂和虚荣的声音,长期以来都构成了中国戏剧的概念。但在17世纪,这些概念要求以新的语言形式出现。旧有观念中,戏剧视角提供了一个展现人如何看待世界的模式;而新的观念认为,戏剧视角现在运用至当代城市社会景象时,也与之产生了深远的联系。
3目录:导论(Introduction)
17世纪中国戏剧的重要性(Significance of Theatrical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表演练习和舞台建筑(Performance Practice and Stage Architecture)
幻觉与暗示:王骥德《男王后》中的性别与历史的戏剧性(Illusion and Allusion: the Theatricality of Gender and History in Wang Jide’s Nan Wanghou (The Male Queen))
17世纪中国演员的文学消费(Literary Consumption of Actor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说书人柳敬亭:孔尚任《桃花扇》中白话的戏剧性(Storyteller Liu Jingting: the Theatricality of the “Vernacular” in Kong Shangren’s Taohua Shan(The Peach Blossom Fan))
结论(Conclusion)
6
1作者简介:
梅春(Chun Mei),2006-2010年曾任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目前为独立学者、翻译家和小说作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明清小说、戏曲。
在阅读《水浒传》和《西游记》时,戏剧的文化魅力和想象力长期以来都是被忽视的历史、文学因素。本书以戏剧的观念来阅读这两部小说及其评点, 蕴藏着表演、场面、旁观的近代的通俗小说从戏剧中大量汲取灵感,将戏剧和真实合并,改变戏剧中的角色、人物、身份,通过对控制、权威的挑战来质疑正统观念。
该书指出,作为文人自我表达全新形式的通俗小说,是对近代中国不稳定的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回应。
3目录:导论(Introduction)
第一部分 近代背景下的“戏”(Part I:Xi in Early Modern Context)
第一章 世界剧场:戏剧性的、有趣的、短暂的(Chapter One: Theatrum Mundi: The Theatrical, the Playful, the Ephemeral)
第二章 在插图和楔子中的“戏”的结构(Chapter Two: The Structuring of Xi in Illustrations and a Prologue Theatrical)
第二部分 有趣的,戏剧性的:《水浒传》与《西游记》(Part II: Playful, Theatricals: Shuihu Zhuan and Xiyou Ji)
第三章 舞台、场面与被承认的表演(Chapter Three: Staging, Spectacles, and Acts of Recognition)
第四章 舞台、模仿与挪用的表演(Chapter Four: Staging, Mimicry, and Acts of Appropriation)
第五章 表演、曲人、与不协调的真实(Chapter Five: Acting, Quren,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Incongruity)
第六章 表演、家人与调和的技巧(Chapter Six: Acting,Jjiaren, and the Artifice of Congruity)
第七章 观看:透视与世俗之眼(Chapter Seven: Viewing: Perceptive and Fleshly Eyes )
第三部分 说教的戏剧与有趣的戏剧(Part III: Didactic Theater versus Playful Theatricals)
第八章 《纸上春台》与《无声戏》中的戏剧修辞(Tropes of Theater in Zhishang chuntai and Wushengxi)
7
《武松打虎:中国小说、戏曲、说唱中的口传与书写传统的互动关系》(Wu Song Fights the Tiger:The Interaction of Oral and Written Traditions in the Chinese Novel, Drama and Storytelling),易德波(Vibeke Børdahl)著,夏威夷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3年出版。
1作者简介:易德波(Vibeke Børdahl),丹麦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中国说唱文学,特别是扬州评话,著有《扬州评话探讨》(劳特利奇出版社,1996年)等。
2内容简介: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长期关注于书面作品,尽管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都有深远的口头传统,并且二者都曾被口传和书面传统的互动关系影响。
作者近几十年来都致力于研究这一问题,通过好汉武松如何赤手空拳打虎这一故事,来探索中国说书表演,以及其与古代、近代文学文化的关系。
3目录:第一部分:书写和口传材料中的“武松打虎”故事调查(Part One: Investigating”Wu Song Fights the Tiger” in Written and Oral Sources)
1、中国通俗文学中的口传和书写——一个个案研究(The Oral and the Written in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a Case Study)
2、早期故事、传说、图像中的武行者(Wu the Pilgrim in Early Stories, Plain Tale and Pictures)
3、有关景阳冈的小说和折子戏(The Novel and the Episode of Jingyang Ridge)
4、小说及共通的语言(The Novel and Shared Language)
5、说书人的习惯及小说(The Storyteller’s Manner and the Novel)
6、戏曲剧本中的武松(Wu Song in Drama Librettos)
7、说书与表演文学(Storytelling and Performance Literature)
8、表演文学及程式化运用(Performance Literature and Formulaic Usage)
9、老虎传说的改编(An Excursion From the Tiger Tale)
10、舞台上的戏曲和说书表演(Drama and Storytelling on Stage)
11、在说唱表演中的口传与书写(The Oral and the Written in Oral Performance)
12、口传与书写传统的相互关系(The Interaction of Oral and Written Traditions)
第二部分:小说、戏曲和说唱中的“武松打虎”故事(Part Two: “Wu Song Fight the Tiger” in Novel, Drama and Storytelling)
13、小说(Novel)
14、表演文学(Performance Literature)
15、口头表演源头(Oral Performance Sources)
8
1编者简介:
陈靝沅(Tian Yuan Tan),新加坡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欧洲汉学学会秘书长。著有《康海散曲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知足之歌:16世纪北方中国的贬谪官员和文人群体》(哈佛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意大利汉学家,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东方学院东亚史教授,《明清研究》杂志创办人及主编,主要从事中国明清史、文化史研究。著有《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等。
2内容简介:该书通过四篇文章(分别由伊莎贝拉•法拉斯基、史华罗、陈靝沅、罗塞拉•费莱丽所作),以及其它几篇讨论与情绪和心理状态相关的丰富表达形式的文章,探讨了明代最著名的戏曲作品——《牡丹亭》的多样性,并研究了剧中语言包含的情感中所传达出有关动与静的普遍讯息。
创作于晚明的《牡丹亭》,体现出当时“至情”、感性的新趋势。同时,它作为一个丰富的爱情故事文本,不仅继承了早期文学的传统,也对后世爱情文学创作和戏曲表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目录:1、伊莎贝拉•法拉斯基:《汤显祖、<牡丹亭>及情》(Isabella Falaschi: Tang Xianzu, The Peony Pavilion, and Qing)
2、史华罗:《文本分析:方法及评论》(Paolo Santangelo: Textual Analysis: Methods and Comments)
3、史华罗、陈靝沅:《与情绪、心境相关的术语》(Paolo Santangelo and Tian Yuan Tan: A Glossary of Terms related to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4、陈靝沅:《<牡丹亭>的共享词汇及共享世界》(Tian Yuan Tan: Shared Words and Worlds of Love in Peony Pavilion)
5、罗塞拉•费莱丽:《<牡丹亭>在21世纪的改编》(Tang Our Contemporary: Twenty-First Century Adaptations of Peony)
6、罗塞拉•费莱丽:《<牡丹亭>:相关视频和照片的链接》(Rossella Ferrari: Links to Video Recordings and Photographs)
9
1作者简介:
伊维德(Wilt Lukas Idema),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荷兰皇家艺术科学院院士。致力于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戏曲、说唱文学,女性文学研究。著有《朱有燉的杂剧》(博睿学术出版社,1985)、《彤管——中华帝国时期的女性书写》(与管佩达合著,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4)等。
2内容简介:该书是迄今为止有关20世纪黄梅戏的社会、文化发展史最为全面的著作。黄梅戏作为发源于安庆乡村的地方戏,通过20世纪50年代的戏曲和电影——《天仙配》,受到了大众欢迎。作者通过对《天仙配》展开研究,将剧本和电影创作时的重写与改编的复杂过程,与共产党戏剧改革运动的文化、意识环境改变并置。因此,“孝子”这一传统主题变为了阶级与自由恋爱的斗争。
该书将传统戏曲与20世纪50年代改写本中有特色的段落完整翻译了下来,并选取了一些有关编剧、导演、演员和评论家的相关文章。
3目录:一、导言:传说、戏曲及电影(I. Introduction: The Legend, the Play, and the Movie)
二、传统戏的改编(II. Rewriting the Play)
三、传统戏曲(III. The Old Play)
四、对传统戏曲的修正(IV. The Revised Play)
五、影响与评价(V. Reflections and Criticisms)
10
《粤剧的兴起》(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武荣仲(Wing Chung Ng)著,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15年出版。
1作者简介:武荣仲(Wing Chung Ng),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移民及粤剧史研究。著有《温哥华的中国人(1945-1980):对身份与权力的追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9),还负责编撰《中国戏曲志:香港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香港卷》。
2内容简介:粤剧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舞台实践及方言基础特色,是一种发源于流动戏班在乡村寺庙或集市中表演的传统艺术形式。然而,在20世纪早期,粤剧开始香港和广州的商业剧场中吸引到大批观众,这一变化也使粤剧产生了彻底的转变。
作者研究了粤剧与国家权力、民族主义话语的关系,并认为京剧的作为“国粹”的优势也给粤剧带来了挑战。
作者还追溯了粤剧是如何通过资本化和明人演出,从乡村传统逐步演变为都市娱乐的过程。同时,作者还将其研究扩展至国外,展现了中国移民向东南亚和北美发展时,如何重塑粤剧,将其改变为当地华人社交生活和文化景观的重要部分的。
3目录:第一部分 中国南方粤剧的组成(Part I: Formation of Cantonese Opera In South China)
第一章 珠三角地区的流动演员和红船戏班(Chapter One: Itinerant Actors and Red Boa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第二章 粤剧的城市化发展(Chapter Two: Urbanization of Cantonese Opera)
第三章 城市戏剧及粤剧的现代危机(Chapter Three: Urban Theater and Its Mordern Crisis)
第二部分 通俗戏剧与国家(Part II: Popular Theater and the State)
第四章 有关戏剧改革的文化政策(Chapter Four: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Theater Reform)
第五章 国家、公共秩序,及南方当地戏剧(Chapter Five: the State, Public Order, and Local Theater in South China)
第三部分 地方戏剧,跨国舞台(Part III: Local Thearter,Transnational Arena)
第六章 离散的通俗戏剧(Chapter Six: Popular Thearter in the Diaspora)
第七章 作为跨国贸易的戏剧(Chapter Seven: Theater as Transnational Business)
第八章 戏剧及移民社会(Thearter and the Immigrant Public)
结论(Conclusion)
11
《晚清及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的女性弹词小说》(Women’s Tanci Fiction in Late Imperial and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李果(Li Guo)著,普渡大学出版社(Purdue University Press ),2015年出版。
1作者简介:李果(Li Guo),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语言、哲学及传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及现代中国女性叙事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2内容简介:弹词是一种在晚清、近代出现的,用韵文创作的,独特的中国叙事形式(与之相关但形式不同的口头表演形式也被成为弹词),而本书是第一部有关女性弹词小说的英文专著。作者通过比较分析五部有特色的文本,来探索弹词这一传统创作形式。
作者认为,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女性作家将个人形象置于在本真之中,来重新配置其道德信念和内心意愿。弹词作家发现,通过创作一个“女性形象”来作为主体性的代表,可以在男性主宰的文学传统中构造出适合自我表达的空间。通过对于女性弹词出现、发展及冲击的讨论,作者展示了历史力量作为女扮男装、自述像或作者自我表现的背景因素,在这一文体形成时所起到的作用。
不仅如此,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面向女性的视角”,并探讨了这一视角使得叙述框架概念化,使故事中的女性人物可以像男性一样展现她们的才智和能力。“面向女性的视角”重新定义了常规的性别角色,开始探索女性改变历史与社会风俗的潜能,来创造一个展示女性更好前景的新世界。
3目录:导言(Introduction)
第一章 《再生缘》中的新生女性机构展望(Chapter One: Envisioning a Nascent Feminine Agency in Zaishengyuan)
第二章 《笔生花》中伪装的学者、狐仙和道德主义(Disguised Scholar, Fox Spirit, and Moralism in Bishenghua)
第三章 《梦因缘》中的伦理、孝顺和叙事同情(Ethics, Filial Piety, and Narrative Sympathy in Mengyingyuan)
第四章 《梦因缘》中的性别、观看和文学肖像(Gender, Spectatorship, and Literary Portraiture in Mengyingyuan)
第五章 《侠女群英史》中的集体女扮男装(Cross-Dressing as a Collective Act in Xianü qunying shi)
第六章 《风流罪人》中新女性形象的展现(Illustrating a New Woman in Fengliu zuiren)
结论(Conclusion)
12
1作者简介:
敖玉敏(Yumin Ao),美国肯索尼州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比较文学、中国美学史、艺术史研究。
2内容简介:该书是有关《元曲选》所录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的主题、叙事及音乐结构的研究。尽管已经有学者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展开过研究,但本书是首部对这些问题展开综合研究的英文著作。
作者研究所参照的版本是明代出版家臧懋循(1550-1620)编《元曲选》本,提出《窦娥冤》的戏剧结构并非是作为一个故事的口头表达,而是在舞台表演中发展而来,是通过主题发展、音乐曲调来展示其叙事的综合结构。
3目录:导论(Introduction)
第一章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及《窦娥冤》的编订(Chapter One: Guan Hanqing, His Zaju Composition and the Edition of Dou E yuan)
第二章 关汉卿和元杂剧的现代评价(Chapter Two: Modern Criticism of Guan Hanqing and Yuan Zaju)
第三章 本事研究(Chapter Three: A Study on the Original Story)
第四章 主题结构(Chapter Four: Themetic Structure)
第五章 叙事结构(Chapter Five: Narrative Structure)
第六章 音乐结构(一)(Chapter Six: Musical Structure (I))
第七章 音乐结构(二)(Chapter Seven: Musical Structure (II))
第八章 音乐结构(三)(Chapter Eight: Musical Structure (III))
结论(Conclusion)
13
1编者简介:
陈靝沅(Tian Yuan Tan),新加坡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欧洲汉学学会秘书长。
保罗•埃德蒙森(Paul Edmondson),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汪诗佩(Shi-pe Wang),台湾国立中正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乾嘉时期昆剧艺人在表演艺术上因应之探讨》(学海出版社,2000年)。
2内容简介:威廉•莎士比亚于1616年去世,所有伦敦的剧院都为他的去世哀悼。中国剧作家汤显祖也在同年去世。四百年过去,莎士比亚研究现已成为中英两国关于戏剧研究的文化对话的重要领域。
在2014年6月(莎士比亚诞辰四百五十年)之时,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莎士比亚研究基金会、及台湾中正大学召集了20位学者,共同探讨四百年前的戏剧实践,并探讨了以下问题:这些探索对当今文化意味着什么;跨越背景对莎士比亚及汤显祖的学术研究,为两国各自的戏剧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公元1616年大胆的戏剧探索在当今的跨文化对话中如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目录:导言(Introduction by Tian Yuan Tan, Paul Edmondson, Shih-pe Wang)
1、设立场景:剧作家及其场域(Setting the Scene: Playwrights and Localities)
徐永明:《汤显祖剧作中的地域背景》(Yongming Xu: The Backdrop of Regional Theatre to Tang Xianzu’s Drama)
保罗•埃德蒙森:《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1616年》(“Stratford-upon-Avon”: 1616)
2、经典、品位及流行(Classics, Tastes, and Popularity)
华玮:《汤显祖后明代精英戏剧的“通俗转型”:<西楼记>中的爱情、梦幻与死亡》(Wei Hua: The “Popular Turn” in the Elite Theatre of the Ming after Tang Xianzu: Love, Dream, and Death in The Tale of the West Loft)
尼克•沃尔顿:《风靡之作及通俗故事》(Nick Walton: Blockbusters and Popular Stories)
3、创造历史(Making History)
王瑷玲:《作为公众论坛的“时事剧”:<鸣凤记>及晚明的时代政事的戏剧化改编》(Ayling Wang: “Shishiju” as Public Forum: The Crying Phoenix and the Dramatization of Current Political Affairs in Late Ming China)
海伦•库珀:《都铎王朝的戏剧改编》(Helen Cooper: Dramatizing the Tudors’)
4、国家与戏剧(The State and the Theatre)
陈靝沅:《明代宫廷(1615-1618)的六十部戏剧创作》(Tian Yuan Tan: Sixty Plays from the Ming Palace, 1615-1618)
珍妮特•克莱尔:《国王剧团的许可:从宫廷狂欢到公共表演》(Janet Clare: Licening the King’s Men: From Court Revels to Public Performance)
5、戏剧文本和书籍的传播(The Transmission of Dramatic Texts and Printing)
奚如谷:《疲惫、疾病和募筹资金:1616年的臧懋循》(Stephen H. West: Tired, Sick, and Looking for Money: Zang Maoxun in 1616)
杰森•斯科特-沃伦:《身份的焦虑:早期现代伦敦的戏剧与出版研究》(Jason Scott-Warren: Status Anxiety: Arguing about Plays and Print in Early Modern London)
6、戏剧中的原著与协作(Dramatic Authorship and Collaboration)
夏颂:《文本中是否有剧作家?17世纪初及晚明出版文化中的剧作家的合作》(Patrica Sieber: Is There a Playwright in This Text? The 1610s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Dramatic Authorship in Late Ming Culture)
彼得•科万:《我可以签名吗:1616年的合作形式》(Peter Kirwan: May I subscribe a name: Terms of Collaboration in 1616)
7、观众、批评及接受(Audiences, Critics, and Reception)
汪诗佩:《改编<牡丹亭>:汤显祖剧作中呈现出的观众接受》(Shih-pe Wang: Revising Peony Pavilion: Audience Reception in Peception in Presenting Tang Xianzu’s Text)
安佳娜•楚罕:《“没有尾声,我请求你”: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观众接受》(Anjna Chouhan: “No epilogue, I pray you”: Audience Reception in Shakespearian Theatre)
8、音乐与表演(Music and Performance)
孙梅:《寻找音乐和表演的遗迹:17世纪早期(1606-1616)戏曲散出选本》(Mei Sun: Seeking the Relics of Music and Performance: An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Theatrical Scenes Publihed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1606-1616))
大卫•林德利:《1616年英国戏剧中的音乐》(David Lindley: Music in the English Theatre of 1616)
9、理论与实践中的戏剧(Theatr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雷伊娜:《徐渭的<南词叙录>:十七世纪之交中国戏剧的一种观念》(Regina Llamas: Xu Wei’s A Recording of Southern Drama: The Idea of a Theatre at the Turn of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威尔•托什:《隐蔽:1616年和搬进室内》(Taking Cover: 1616 and the Move Indoors)
10、跨文体与跨文化之间的戏剧(Theatre across Genres and Cultures)
凌筱峤:《通俗小说中的安排的文人剧读者:<西厢记>与<海陵逸史>》(Xiaoqiao Ling: Elite Drama Readership Staged in Vernacular Fiction: The Western Wing and The Retrieved History of Hailing)
凯特•马克鲁斯基:《“两边都有鲑鱼”:17世纪英国和中国戏剧的连接方式》(Kate Mcluskie:“There be salmons in both”: Models of Connection for Seventeenth-Century English and Chinese Drama)
14
《中华帝国晚期文学中的荡妇形象:形象、文体、颠覆及传统》(Wanton Women in Late-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Models, Genres, Subversions and Traditions),马克•史蒂文森(Mark Stevenson)编,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2017年出版。
1编者简介:马克•史蒂文森(Mark Stevenson),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荣誉学人,主要从事明清中国性别、社会空间研究。
2内容简介:该书着眼于历史上的“荡妇”主题在宫廷历史、小说、戏曲,以及山歌、情歌等的表现,书中所收论文展示的出轨情况,远比现代大众印象中的潘金莲式出轨更为多样。
最重要的是,尽管在中国历史中,女性的性别表现被父权权威完全压制,在中华帝国晚期的男性和女性,仍然能够寻找到多样的方式,来反映男性如何不断寻找关于女性的忍耐极限。
3目录:导言(Introduction)
1、马克•史蒂文森:《中华帝国晚期文学中的荡妇形象:形象、文体、颠覆及传统》(Mark Stevenson:Wanton Women in Late-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Modles, Genres, Subversions and Traditions)
第一部分 历史和小说中的荡妇形象(Part 1 Wanton Women in History and Fiction)
2、马克梦:《一妻多夫的女皇:皇室妇女及她们的男宠》(Keith McMahon:The Polyandrous Empress: Imperial Women and Their Male Fovorite )
3、马克•史蒂文森:《晚明小说中的男同性恋和荡妇形象》(Mark Stevenson:The Male Homoerotic Wanton Women in Late Ming Fiction)
第二部分 戏曲中的荡妇形象(Part 2 Wanton Women in Drama)
4、林萃青:《精通音乐的女诱惑者、男性沙文主义、及他们的情色昆曲课(Joseph Lam:Musical Seductress, Chauvinistic Men, and Their Erotic Kunqu Discourse)
5、吴存存:《晚明都市生活及黄方胤短剧中的荡妇形象》(Wu Cuncun:Late Ming Urban Life and Wanton Women in Huang Fangyin’s Short Play)
第三部分 女性山歌与情歌(Part 3 Women’s Song and Ballads)
6、大木康:《放荡但不邪恶:冯梦龙《山歌》中的女性形象》(Yasushi Oki:Wanton, but not Bad: Women in Feng Menglong’s Mountain Songs)
7、艾梅兰:《反转作者:两部清代弹词中女性笔下的荡妇形象、羞耻与嫉妒》(Maram Epstein:Turning the Authorial Table: Women Writing Wanton Women, Shame, and Jealousy in Two Qing Tanci)
8、马兰安:《中国山歌传统中的流言、丑闻及荡妇形象》(Anne Mclaren:Gossip, Scandal, and the Wanton Women in Chinese Song-cycles)
【相关阅读】
苗怀明辑,王振良、曹震补《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古代小说论著简目》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
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